水利工程安全自查報告(精選4篇)
水利工程安全自查報告 篇1
一、工程概況
黑泥田水庫位于會理縣綠水鄉境內,屬金沙江水系城河支流綠水河上游,是一座年調節水庫,蓄水、防洪、灌溉,具有綜合效益的小(二)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壩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積11.73km2,總庫容60萬,有效灌面400畝。
工程建設主要項目為:
1大壩整治
(1)、開挖壩肩裂縫部位,采用人工配合小型電動(或油動)夯實機械夯實。
(2)、內壩壩腳增設干砌塊石鎮腳。
(3)、增加內壩坡預制砼板護坡,板厚度4cm,在預制板與大壩之間設20cm粗砂過渡層。
(4)、放緩內壩坡比,下半部分采用礫碎石回填,上半部分采用新采的含碎石的壤土回填。
(5)、修整外壩坡,增設M7.5漿砌塊石護坡,網格內植草。增設外壩兩側和馬道排水溝,保證壩坡排水暢通。
2溢洪道整治
(1)、進口段長新建溢流堰體,增加溢流堰高度,堰寬加寬到12m。
(2)、收縮段襯砌溢洪道邊墻和底板,并將溢洪道由堰口12m寬收窄為7m寬。
3放水設施整治
完成放水隧洞出口陡槽工程,原老涵洞采用C15砼封堵。
4其它設施
新建管理房,增設水位觀測設施。
二、資料自查情況
本工程資料按《建設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進行歸檔整理。歸檔資料內容能積極真實、準確地反映工程建設活動和工程實際狀況,做到齊全、系統、完整。
歸檔資料的質量情況
1.本工程一開始就對工程建設進行全面監控,以書面形式記載建設工程的主要過程并保存相應工程技術文件(如
1、開工前的施工技術準備文件;
2、各原材料質保書、合格證及復試報告單;
3、施工試驗記錄;
4、隱蔽工程驗收檢查記錄;
5、施工記錄;
6、分部、分項質量驗收記錄)。
2.本工程資料均采用耐久性強的碳素墨水筆進行記錄,字跡清楚,圖樣清晰,圖表整潔,簽字蓋章手續完備。
3.本工程資料紙張幅面尺寸除施工日記外均采用規格為A4幅面(297㎜×210㎜),對一些原材料合格證原為16k紙張的全部采用a4幅面的紙張粘貼,使其達到長期保存歸檔的要求。
4.工程資料均為原件(復印件均寫明原件存放之處并加蓋存放單位紅章)。
5.工程資料的內容真實、準確,與工程實際相符合,并符合國家有關方面的技術規范、標準和規程。
6.本工程竣工圖紙采用國家標準圖幅。圖紙中應修改的地方均已在更改部位注明。所有設計變更聯系單及圖紙會審紀要中的'圖紙變更內容按照規定進行編制。編制完畢后所有竣工圖均加蓋竣工圖章,并由施工單位的編制人、審核人、技術負責人以及監理單位的現場監理、總監等簽字,注上編制日期。所有竣工圖紙按《技術制圖復制圖的折疊方法》統一折疊成A4幅面,圖標欄露在外面。
20xx年十二月
水利工程安全自查報告 篇2
一、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從20xx年以來中央財政和省財政安排補助的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補助專項工程總計投入資金280萬元。為做好小型農田水利建設中央財政和省財政補助資金的落實工作,提高使用效益,對工程項目分輕重緩急,投入資金分配情況如下:
1、20xx年中央水利建設基金(應急度汛)投入泥溝閘除險加固工程40萬元,縣級公益性水利工程養護經費中央補助資金白橋溝閘維修更新工程、西懷德排澇站新建工程、立倉橡膠壩輸變線路改造工程、丁溝翻水站維修加固工程30萬元。
2、20xx年縣級公益性水利工程維修養護中央補助資金田橋電灌站維修加固工程35萬元,農田水利建設省級補助資金太平翻水站維修更新工程38萬元、漁場涵翻水站17萬元,中央水利建設基金(應急度汛)資金投入立倉三圩穿堤涵閘應急修復工程30萬元。
3、20xx年中央水利建設基金(應急度汛)立倉三圩堤防應急修復40萬元,中央財政補助縣級公益性水利工程維修養護資金何橋翻水站維修養護工程44萬元、立倉三圩堤防維修6萬元。
(二)進展情況
截止目前為止,20xx年度、20xx年度工程項目分別嚴格按招投標程序進行了實施,質量由縣水務局質檢辦全程監控,工程項目均已完成并通過省、市級工程驗收。完成中央財政及省財政投入資金總額的98%。20xx年度工程項目現由中標單位按照施工計劃正在施工中,預計20xx年3月31前可以完工。
(三)主要成效
工程項目實施后改變了以前的臟、亂、差,殘、毀、危的工作環境,不但促進了工程管理單位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當地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加保障了當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生命的安全。
1、西懷德排澇站新建工程實施后比未建站前縮短開機排澇時間3—5小時,城市受益人口2.7萬人,大大提高了城市排澇的抗風險能力。
2、泥溝閘、白橋溝閘、立倉三圩穿堤涵閘工程維修項目的實施,不但解決了3.3萬畝農田旱能蓄、澇能排的問題,能使每年糧食增產330萬斤左右,而且對當地地下水的補給、養殖業的發展、生態環境的改變有著重大意義。
3、丁溝翻水站、太平翻水站、田橋電灌站、漁場涵翻水站、何橋翻水站5座泵站維修改造工程項目的實施不但讓國有電灌站煥發活力,還保證了漆園鎮、小澗鎮、莊周鄉、馬集鎮、小辛集鄉、樂坊鎮等鄉鎮約8萬畝農田灌溉用水。其中漁場涵翻水站還肩負著蒙城縣縣城沖污及城市美化供水任務,為改善縣城10多萬人的'居住環境提供了有力保障。
4、45.3公里立倉三圩堤防維修工程是我縣每年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立倉堤防維修工程實施后,可以使12個行政村、144個自然莊、26600人口、46200畝耕地的抗洪澇災害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二、建設管理情況
(一)組織領導與制度建設
工程建設項目成立工程建管領導小組,每個工程建設項目由水利工程管理所所長葛凱擔任組長,副所長孫國勇、王杰擔任副組長,成員由工程技術人員擔任。進行協調、配合、指導、監督工程項目的實施。
(二)質量監控
全部工程項目都履行了嚴格的招投標程序,質量監控實施由監理、工程建管領導小組、及各個工程閘站管理人員三結合對工程工期進度、工程質量進行全程檢查監督并認真做好檢查記錄。
(三)工程驗收
工程驗收全部由水利工程管理所先自檢,后由水務局質檢辦驗收,最后再迎接省、市級檢查驗收。
三、建后管護情況
工程建成驗收后及時和各個工程管理閘、站、段進行了交接,制定了防汛抗旱值班制定、工程管護制度、工程日常巡視制度、工程規范操作制度并上墻。
四、意見及建議
部分工程已無維修價值,建議再有資金撥付時是否可以更新,并增加附屬設施工程更有利于工程管理。
蒙城縣水利工程管理所
20xx年三月二十三日
水利工程安全自查報告 篇3
本工程為惠民小區二期2#樓工程,建設單位為商洛江南惠民小區建設管理處,由中聯西北工程設計研究院設計,陜西力源工程咨詢管理有限公司監理,陜西大道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建設地點位于商洛市商州區,環境優越,交通方便。總建筑面積為21072.24m2,建筑層數為地下一層,地上二十四層,建筑高度為77.25m。目前施工進度為主體六層,為了滿足工程施工需求,外腳手架采用落地式鋼管腳手架和型鋼懸挑式外腳手架防護,垂直運輸采用1臺塔式起重機進行樓層運輸工作。
本次現場就如下內容進行了檢查:
1、施工腳手架部分中:主要檢查落地式外腳手架的立桿、連墻件、剪刀撐、大小橫桿扣件有無松動,安全立網及平網的封閉是否嚴格按要求鋪設;
2、“三寶”“四口”“臨邊防護”等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3、“施工用電”是否按《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規范要求實施;
4、“安全通道棚”是否嚴格按專項施工方案搭設;
5、塔式起重機設備手續辦理是否齊全,安全裝置是否有效,司機是否持證上崗;
6、文明施工方面是否做到道路通暢無積水、材料標識清楚、工完場清;安全驗評工作是否與現場同步。
對以上檢查內容存在的問題,我單位已按相關規范及要求進行了整改,在今后的施工過程中我方會加大管理力度,確保現場安全、文明施工。
目前,現場一切正常,現報予貴部門監督。
水利工程安全自查報告 篇4
我單位承建的成都食品有限公司新建廠區辦公樓、車間工程自20xx年12月12日開工以來,工程的安全、質量均符合規范要求,現就工程的安全自查情況如下:
1、我施工單位每周定期組織人員對施工現場安全進行全面檢查,發現問題立即組織人員整改。
2、焊工均持證上崗,作業時焊工穿戴好防護衣具,電弧焊焊工戴好防護面罩,焊工作業范圍內有焊工操作規程及其安全警示標志。
3、施工現場及其周邊的各種安全警示標志均正確懸掛齊全。
4、現場臨時用電所有設備的金屬外殼均與專用保護零線連接,專用保護零線由配電室的零線端子引出,保護零線的統一標志為綠/黃雙色線。各種機械設備保證了“一機一箱一閘一漏電保護”。施工現場所有用電設備,除做保護接零外,都在設備負荷線的首端設置漏電保護器。
5、現場運行管路管線。
6、塔吊操作人員均持證上崗,派有專人指揮操作,塔機周圍操作規程及安全警示標志齊全。
7、檢查中發現個別作業人員未戴安全帽,針對于此問題,安全員立即對其教育安全知識,現施工現場作業人員均戴好安全帽,高處、臨邊作業人員均系好安全帶。
8、外架搭設、安全網綁扎均符合規范規定要求,架工均持證上崗,作業過程中均系好安全帶。
9、通道口搭設的防護棚牢固,符合規范要求。樓梯口、電梯井口按規范設置防護欄桿和平網,預留洞口防護嚴密。
10、各種材料、構件堆放按照品種、規格進行堆放,并設置明顯的標志牌。水泥庫具備有效的防雨、防潮措施,分品種和型號堆放。
11、施工現場配備有足夠的消防器材,消防器材靈敏有效。
12、有健全治安保衛制度和治安保衛工作領導小組,配備保衛人員。
13、發現個別私拉亂接現象,安全員立即對其進行批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