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統計執法檢查自查報告(通用3篇)
縣統計執法檢查自查報告 篇1
一、加強領導、成立機構
為切實做好我縣統計執法工作,構建依法行政、依法統計的工作環境,做好本次統計執法大檢查工作,x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下發了《關于開展統計執法大檢查的通知》(號),并成立了“x縣統計執法大檢查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全縣統計執法大檢查的組織實施工作,縣統計執法檢查自查報告。
領導小組組長由縣統計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由縣紀委、司法局、統計局、城調隊、農調隊等領導擔任,成員由相關部門的.中層干部擔任。文件明確要求各級、各部門和統計調查對象務必高度重視,從全縣的大局出發
站在講政治的高度,把做好統計執法大檢查自查作為當前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要事、急事認真抓緊抓好。各鄉鎮、各部門也均成立了相關的統計執法大檢查機構,自下而下形成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體系。
二、明確責任、突出任務
為了確保本次大檢查的嚴肅性和有效性,我局向各鄉鎮、縣直各企事業單位下發了《x縣統計執法大檢查自查實施方案》(號),并制作了《XX年x縣統計執法大檢查鄉鎮人民政府自查問卷》、《x年x縣統計執法大檢查鄉鎮統計站自查表》、《xx年x縣統計執法大檢查政府有關部門自查問卷》和《XX年x縣統計執法大檢查統計調查對象自查表》,明確自查主體為鄉鎮政府、縣直部門、鄉鎮統計站和統計調查對象四個層次
明確自查時限為xx年至XX年1—6月,同時根據不同的自查主體對自查內容也予以明確,做到了任務清晰、責任明確,整改報告《縣統計執法檢查自查報告》。此外,縣統計局還將本次大檢查的各項工作任務落實到人,要求局各專業人員對本專業所涉及的統計調查對象的自查工作負責,鄉鎮人民政府對縣人民政府負責,當地調查對象對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形成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責任機制。
三、全面配合,積極實施
統計執法大檢查活動開展以來,各部門、各企事業單位都能全面配合,積極實施,認真組織開展了執法大檢查自查自糾工作,并按時向縣統計局報送了相關材料。從上報統計局的相關材料和自查報告中看,各級各部門統計機構健全,人員到位,各統計調查對象統計臺帳、報表原始記錄健全,統計資料歸檔完整,統計人員持證上崗、統計報表資料也基本完整,自查結果與上報數據基本一致。
但通過自查也發現了個別企業存在一些問題,如:有6個工業企業上報數與自查數不符,其中遲報5個;有2個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上報數與自查數不符;分別有1個建筑業和固定資產投資企業上報數與自查數不符;
有7個單位勞動工資上報數與自查數不符;有2個農林牧漁業生產單位上報數與自查數不符;自查還發現全縣有xx人統計人員未持證上崗。再如,太華煤礦產品產量上報數為萬噸,核查數為萬噸,虛報萬噸;該企業產值上報數為xx元,檢查數為xx萬元,二者相差xx萬元。
縣統計執法檢查自查報告 篇2
在集團公司的正確領導和各部門的直接指導下,不斷強化統計的工作基,規范和完善統計工作制度;努力提高工作的組織程度及工作水平;認真開展生產形勢分析;不斷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比較準確、及時、全面反映本單位經濟的發展情況,根據縣統計局統計工作規范化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現對最近一段時間統計工作自查情況簡要總結如下方:
一、 扎實做好本單位統計規范化工作
1、 領導高度重視。企業第一責任人親自監督統計工作,切實加強對統計工作的領導,并落實專人負責具體的統計工作。
2、 認真做好統計原始記錄及統計臺賬、電子臺賬的日常工作,統計數據額出有據,有說明、有分析。
3、 統計年報和月季度定期報表報送及時、年內無催報現象,對出現的問題及時加以解決,確保了按時保質上報。
4、 加強業務學習。參加了云南省統計工作人員業務培訓、也積極參加縣統計局舉辦的統計人員辦證及業務知識培訓,從而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
5、 完善企業制度建設。建立完善統計管理制度,如統計員崗位職責、統計資料管理制度、企業工作制度等。
6、 做好統計資料的歸檔工作。將年度報表、相關資料及分析材料分別裝訂成冊,分門別類地進行保管,做到有案可查、井井有條。
7、 認真開展統計數據分析研究。充分利用統計資料對企業情況全方位、多層次地進行了深入分析研究。
8、 對上級統計的要求,對統計工作進行了進一步規范和目標管理。對上級主管部門布置的統計工作任務,按規定、按要求組織實施,上級部門布置的統計定報、年報等專項業務工作,能做到全面、及時、準確、規范、保質保量,并按要求進行報送。
二、 自查中發現的不足
雖然做了一些瑣碎的工作,能按時按質完成上級布置的統計的各項任務。但客觀分析平時的工作也還存在較多的不足。
1、 是平時不太注意統計資料的.歸檔整理,工作也缺少積極性、主動性和系統性,滿足于上級布置的任務。
2、 是有時限于工作的時間緊,人手少、頭緒多,對本單位生產的調查研究不夠深入細致,在調查的深度、廣度上有待于提高,止步于就表格匯總數據,就數據分析情況。
3、 自查中還發現了一下如精確度不統一等情況,對所有自查中的問題我們都有針對性地一一進行明確、規范和糾正。同時,在今后的工作中還望上級領導對我們的工作進行指導和指正。
統計員:
縣統計執法檢查自查報告 篇3
為進一步整治和規范我縣糧食流通市場秩序,提高糧食統計數據質量,更好地為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制定糧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按照玉溪市糧食局要求,組織人員開展對我局執行《糧食流通統計制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自查,并督促具有糧食收購資格的兩家企業開展專項自查工作。現將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領導重視,組織得力
我局高度重視此次專項檢查自查活動,接到市局開展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后,及時安排、認真組織,立即成立了由分管領導董志林副局長為組長,糧食流通監督檢查股股長金永康、人事財務股股長李玉坤為副組長、統計人員劉旭東為成員的自查小組。
二、基本情況
截至XX年9月,我縣申請取得糧食收購資格的企業共2家,其中:國有糧食企業1家,民營糧食轉化經營企業1家,以上兩家涉糧企業、25戶個體糧食經營戶全部納入我局統計日常管理。
澄江縣糧食局設有專職統計人員,歸屬在局糧食流通管理股、指定了統計負責人、明確了分管統計工作的局領導。按照《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和《國家糧食流通統計制度》等的要求開展日常工作。年度統計調查專項經費三萬元,已列入縣級財政部門經常性預算。
三、工作開展情況
在這次自查中,我們根據不同類別的企業有針對性地加強業務指導。對糧食經營及飼料加工企業,要求統一建立糧食經營統計臺賬,每月統一時間結賬、填制月報表及時報送我局。并對臺賬的具體填報方法和要求作了檢查和現場指導;對個體糧食經營戶,指導和要求其認真填寫臺賬,及時、真實上報有關數據,并同時要求糧食經營臺賬要保留三年以上。
為了保證有關糧食流通統計法規和制度得到貫徹執行、維護和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我們認真核對糧食經營臺帳,通過查閱核對統計憑證、臺賬、報表等資料以及核實庫存等,發現工作中存在的統計資料不全、統計數據不實等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整改的意見和要求。對社會糧油供需平衡調查工作,根據變動情況及時調整完善調查樣本,指導落實調查業務。
兩家具有糧食收購資格的企業通過“國家糧油統計信息系統”絡直報統計報表上報,縣級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對企業上報數據在線審核,對不具備上直報條件的25戶個體糧食經營戶,采取縣級糧食管理部門統計代報。
今年年初我局對兩家糧食收購企業、25戶個體糧食經營戶進行了入戶走訪,重點核對糧食經營臺帳,對工作中存在的統計資料不全、統計數據不實等問題,針對性地提出整改的意見和要求。并計劃于今年十月份對行政區域內糧食企業負責人和統計人員、個體糧食經營戶,開展一次有針對性的統計集中培訓。主要學習統計基本知識、安全儲糧知識、糧食流通統計制度、糧油統計信息系統軟件操作,進一步加強統計人員的業務知識,提高統計數據質量,確保數據的全面真實。
自開通政府信息站以來,我局就主動發布本縣區糧食收購、銷售、市場價格、糧食統計人員的姓名和聯系方式等信息,并接受糧食企業統計咨詢服務。
我局將糧食統計監督檢查納入年度糧食流通監督檢查工作,在開展糧食流通監督檢查的同時也進行糧食統計監督檢查工作。對于糧食經營臺賬填寫不及時、不建全的個體戶,及時現場指導,建立、建全糧食經營臺賬。
四、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1、農生飼料公司統計人員流動性較大,統計人員
不穩定。新上崗人員無統計職業資格證、業務生疏。
2、縣國有糧食收儲企業、農生飼料公司統計報表數據及時、真實。可非國有糧食經營個體戶上報數據隨意性大,報送數據不實,存在少報瞞報現象。加之一部分涉糧個體戶連固定經營場所都沒有,流動經營糧食,直接開車拉大米去山區換購玉米、小麥以此賺取價差,隨便性強,臺賬記錄無從下手,未納入糧食流通統計。
對民營企業存在的統計人員無職業資格的問題,已責成企業限期送學取證;對統計臺賬記載中出現的不規范等問題,當場作了指導糾正,要求企業加強管理,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同時,要求所有企業的統計人員要積極加強統計法規政策和統計業務及上直報等知識的學習,努力提高統計工作水平。下一步,我局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的糧食法規意識,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大執法工作力度,引導涉糧企業、個體工商戶執行糧食流通統計制度,規范糧食經營者合法經營,把糧食執法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