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務公開自查報告
一是以教職代會為主要載體,維護教職工民主權力。首先,依據《工會法》、職代會“條例”和上級文件精神有法可依地開展校務公開。其次,以教職工大會為主要形式,讓教職工充分行使知情權、審議權、通過權、決定權和評議監督權。
二是完善公開形式,使教職工在快捷方便的公開渠道中行使職權。我們采用多種靈活多樣的形式進行公開,例如牌板公示、原始資料公示等,只要不涉及學校有關部門機密,其它各項都向全校教職工群眾公示。我們還堅持以教職工大會形式作公示;咨詢式公示;通報公告式公示;請上級組織干部門參加民主生活會公示;教職工對校兩級班子和干部測評情況公示;嚴格程序式公示,凡涉及人、財、物等各種工作程序全部面向全校公示;還有不定期考核公示,利用中干會、科務會、班主任會、學生干部會、廣播、簡報、墻報進行公示等等,都受到教職工歡迎。
五、及時答復群眾咨詢及投訴
凡是涉及群眾不明白的問題,學校紀檢部門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根據群眾提供的問題,認真查找原因,解決問題,及時給群眾滿意的答復。
六、校務公開的監督到位
監督是校務公開質量的重要保證,是決定工作成敗的重要因素。為了確保校務公開的有效進行,我們健全了六種監督機制:一是黨委監督。利用每周一次黨政班子、中干會會議總結公開工作,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確保思想不溜號,工作不滑坡;二是教職工群眾監督。三是紀檢監察監督。四是接受上級監督。五是接受社會監督。通過信息網絡新聞發布、電視、報紙、廣播、畫廊、板報、召開月末大會等形式接受社會監督。六是學校教職代會監督和內部機構自我監督。
校務公開極大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促使我們的各項工作向一流水平邁進。校務公開促進了廉政建設,推進了民主管理集體決策,杜絕了暗箱操作,密切了干群關系,學校先后榮獲很多榮譽。
我們的校務公開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與先進單位相比還有很大差距。我們決心乘校務公開工作的東風,進一步落實上級要求,把校務公開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