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市就業工作自查情況的報告
3、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建設。為提供更加快捷優質的服務,暢通畢業生就業信息渠道,我們在充分發揮有形市場發布信息的同時,積極運用淮北就業網和淮北就業報載體作用,全面搜集和發布就業信息,根據崗位需求情況,為各類求職者量身定制信息,并定期向社會發布。充分利用淮北就業網“就業政策宣傳、業務辦理、求職招聘、人才論壇”等多功能就業平臺,為畢業生提供貼心服務,目前網站擁有198 家網絡會員單位,XX年以來,共通過淮北就業網舉辦網上招聘會6場次,發布招聘信息720條,提供5014個就業崗位。
三、就業工作目前面臨的形勢
一是全球經濟危機對我市就業崗位流失的影響逐步顯現,南方一些企業停產半停產,裁員在部分企業相對嚴重,對我市外出就業空間縮小,就業壓力不斷加大。
二是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基礎薄弱。鄉鎮、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機構不健全,鄉鎮勞動保障平臺建設滯后,行政村沒有建立勞動保障工作站,沒有配備專職人員,缺乏專項工作經費,難以滿足農村勞動者對就業培訓的需求。目前我市第一批5個試點鎮、8個試點村就業和社會保障平臺已初步完成標準化建設工作。統籌城鄉就業工作剛剛開始,任重而道遠。
三是人力資源市場和信息網絡建設與實際工作需要相差較大,特別是各類勞動力資源的基礎數據掌握不全面,存在死角較多。
四是小額擔保貸款工作有待進一步拓展。今年啟動扶持中小企業創業促就業小額信貸,要求貸款企業以物權擔保,貸款銀行擔心風險大,要求加大風險防范力度,此工作仍需進一步加強協調,積極推動。
五是就業工作統計數據仍不夠及時準確,縣、區統計人員個別同志業務不夠熟練,跟不上工作要求。
這些問題的存在,有著方方面面的客觀原因,也直接影響著就業工作的進一步發展,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克服和解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建議
一是加強宣傳引導、典型示范,切實轉變群眾觀念,激發群眾自主創業積極性;二是充分整合培訓資源,加大培訓資金投入,做好技能培訓工作,切實提高我市勞動者技能水平;三是進一步擴大實訓基地建設規模,提升勞務品牌含量,加大勞務輸出力度,使更多的群眾外出實現就業;四是鼓勵具有一定技術的群眾回鄉創業、創辦企業,吸納更多的富余勞動力實現就業。六是《就業失業登記證》換發工作量大,換發后享受優惠政策的對象范圍隨之擴大,而且將《再就業優惠證》換發為《就業失業登記證》后,因政策享受上的不同,造成一部分人不理解,建議能否制訂下發完整的運行方案,以便于在實際操作中遵照執行;七是建議省撥就業再就業專項資金適當放寬,將公共就業服務補貼延伸到村級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再就業資金可用于村級勞動保障平臺補貼、基礎管理、人員培訓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