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歷史個人評價(通用4篇)
諸葛亮的歷史個人評價 篇1
三國時期,天下一共分為十三州,曹魏九州半,東吳二州半,蜀漢一州,按理說在強大的曹魏眼里,蜀漢甚至都不能稱之為一國,但是因為諸葛亮的存在,蜀漢才叫蜀漢。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馬謖失街亭,無奈退兵;第二次斬殺魏國名將王雙;第三次成功拿下武都,陰平二郡,歸蜀國管轄;第四次成功斬殺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郃;最后一次司馬懿不敢出門,只能硬生生熬死諸葛亮。
一代梟雄曹操曾評價諸葛亮:“劉備不足為懼,吾實懼諸葛亮耳。”可見曹操十分忌憚。而后世,對諸葛亮的評價也有很多。
杜甫: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劉伯溫:軍在于治。諸葛亮連年征戰(zhàn)而兵無厭言,乃至于此。
康熙帝:“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乾隆帝:諸葛孔明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約其生平,亦曰公忠二字而已。公故無我,忠故無私,無我無私,然后志氣清明而經(jīng)綸中理。
諸葛亮的歷史個人評價 篇2
諸葛亮當(dāng)政時期,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集蜀漢政權(quán)和蜀漢軍權(quán)于一身,擁有非常大的權(quán)力,劉禪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完全是一個擺設(shè)了,只是一個象征,而實權(quán)都在諸葛亮手里。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由此可見,諸葛亮的權(quán)力非比一般。
當(dāng)然,諸葛亮的權(quán)力,來自劉備和劉禪,特別是劉備,劉備在托孤時曾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諸葛亮的歷史個人評價 篇3
也就是說,劉備給了諸葛亮幾乎是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甚至高于劉禪,這不僅是劉備對諸葛亮能力的肯定,更是對諸葛亮的信任,所以,給的權(quán)力如此之大。
此后,諸葛亮也為了蜀漢事業(yè),盡心盡力,不惜五次北伐,親率大軍出征,戰(zhàn)斗在第一線,最終,也因為積勞成疾,病死在北伐前線。諸葛亮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光明磊落的,明明有取代劉禪的能力,但是,他始終還是忠心耿耿,不像司馬懿篡權(quán)曹魏。
既然諸葛亮有非常大的權(quán)力,也可以說,皇帝的權(quán)力就小了,甚至沒有了,因為,一個國家,不可能有兩個人說了算,既然諸葛亮的權(quán)力大,必定和劉禪的權(quán)力有沖突,那么,在劉禪眼里,諸葛亮是什么樣的人呢?他怎么評價諸葛亮呢?
諸葛亮的歷史個人評價 篇4
歷史上對諸葛亮給予這么高的評價,絕非空穴來風(fēng),他的一項發(fā)明便足以稱得上亙古絕今。
《三國·蜀志·諸葛亮·傳》記載:“亮長于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陣圖,咸得其要云。”
八陣圖,又叫旱八陣。諸葛亮創(chuàng)制的“八陣圖”吸收了井田和道家八卦的排列組合,兼容了天文地理,是古代不可多得的作戰(zhàn)陣法。
八陣圖分為八個陣式,即:天覆陣、地載陣、風(fēng)揚陣、云垂陣、龍飛陣、虎翼陣、鳥翔陣、蛇蟠陣。
“八陣圖”的組成,是以乾坤巽艮四間地,為天地風(fēng)云正陣,作為正兵。西北者為乾地,乾為天陣。西南者為坤地,坤為地陣。東南之地為巽居,巽者為風(fēng)陣。東北之地為艮居,艮者為山,山川出云,為云陣,以水火金木為龍虎鳥蛇四奇陣,作為奇兵。
西晉鎮(zhèn)南將軍劉弘曾在觀游諸葛亮故宅時,令李興立碑撰文贊揚諸葛亮的功業(yè),其中亦提到了八陣圖。
唐代詩圣杜甫也曾作《八陣圖》一詩以贊孔明:“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上陣圖猶布列,蜀中相業(yè)有輝光。”
八陣圖今已失傳,雖后人對其有多種推測,但其真實面貌已不可考。在《三國演義》問世后,八陣圖愈加被蓋上了神秘的面紗。
《三國演義》中對諸葛亮的描述神乎其神,很多人認為諸葛亮被神話了,但萬事不可太決斷,古人的智慧需要我們不斷的去學(xué)習(xí)、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