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職自我評價怎么寫
(4)誠實、坦率誠實歷來是美德。在到處充斥著欺騙和謊言的今天,誠實、坦率的求職者往往能受到企業(yè)的青睞。找工作時,一切要保持原則上的“原汁原味”:是北京某某大學的,不能說成北京大學的;是本科生,不能說成研究生;剛過英語國家四級,不要說成過了國家六級;是廣東戶口,不能說成北京戶口……不是說只能是什么就說什么,而是說不是什么就不要說成是什么。適度的夸張是可以允許的,就像廣告一樣,但不能吹過了頭,老鼠不要說成牛;更不能造假,黑的說成白的,否則如果不幸遇上個雨天把你身上的白色一沖,原形畢露的時候,就不光是丟人的事情了。
不要先被自己打敗
哲人說,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他自己。又有人說,堅固的堡壘最容易從內(nèi)部攻破。這說的大概都是一個意思: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自身的努力。我們說不健康的求職心態(tài)是成功求職的大敵絕不是危言聳聽。大學生在求職時,要注意克服以下幾種心態(tài):
(1)盲目自信心理
一些畢業(yè)生尤其是名牌大學的畢業(yè)生常常自我感覺良好,認為自己在找工作的時候具備種種優(yōu)勢:學校牌子硬、政治條件好、專業(yè)需求旺、求職門路廣、學習成績優(yōu)秀等,對自身的劣勢和困難估計不足。這種盲目自信的心理常常會使畢業(yè)生對用人單位挑三揀四,很容易會在求職中受挫。
盲目自信不可取
小趙是某名牌大學熱門專業(yè)的畢業(yè)生,在激烈的人才競爭中數(shù)他挑選的余地大。然而,當同學們一個個工作都有了眉目,他卻至今沒獲得任何公司的面試機會。為什么呢?原來,小趙總覺得自身條件優(yōu)越,又看到以往的學長們從事一般的文職工作一個月都能掙三千多。“我是做技術(shù)的,我當然更值錢。”抱著這種心態(tài),小趙在自己的簡歷上大筆一揮:“rmb4000以下免談!”不少有意的用人單位看到此番“豪言壯語”后立刻就取消了招聘的念頭。
(2)自卑心理
盲目自卑的心理在大學生群體中非常普遍。許多學生往往看不到自己的優(yōu)勢,或者把自己的劣勢擴大化,認為自己這不如人那不如人,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走進就業(yè)市場就發(fā)憷,參加面試忐忑不安,缺乏競爭的勇氣。其實,不要誤以為用人單位只想用“最優(yōu)秀的人”,實際上用人單位只想用“最合適的人”。剛畢業(yè)的大學生有自己天然的優(yōu)勢,如可塑性強、薪酬要求低、謙虛好學、有活力等特點,因此,求職時千萬不要妄自菲薄。否則,如果一個人對自己都沒有信心,又怎么能獲取用人單位的信任?
樹立應有的自信
小何是2003屆的本科畢業(yè)生,現(xiàn)在仍待業(yè)在家。今年的招聘會陸續(xù)開始后,她一點都高興不起來,因為她覺得自己學校并不名牌,專業(yè)是冷門,學歷也不算高,沒有什么能與別人競爭的。自從去年經(jīng)過幾次面試失敗之后,她就一直不敢找工作了,因為招聘者的挑剔以及競爭者的輝煌資歷常讓她感到很自卑。就這樣又過去了一年,小何還是沒有找到一份工作。
(3)急功近利心理
在找工作的時候,有的畢業(yè)生過分看重地位、薪酬,一心只想進大城市、大機關(guān)、大企業(yè),去沿海發(fā)達城市和地區(qū),削尖了腦袋往掙錢多、效益好的單位里鉆,甚至為了暫時的利益寧可拋棄自己所學的專業(yè),不顧自己的興趣。這種心理可能會使你確實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并非明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