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教師教學自我評價最新(精選3篇)
一年級教師教學自我評價最新 篇1
一、認真備課。
不但備學生并且備教材備教法,根據教材資料及學生的實際,設計課的類型,擬定采用的教學方法,并對教學過程的程序及時間安排都作了詳細的記錄,認真寫好教案。每一課都做到“有備而來”,每堂課都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并制作多媒體課件,讓每一節課都生動精彩。
二、抓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教學
1、抓好讀書訓練。
如何讓學生能從“閱讀”變為“悅讀”是一個關鍵。首先,調動學生讀書的進取性是最為重要的,在課堂上,我經常設立各種各樣的讀書比賽,小組讀、男女讀、抽生范讀、教讀等形式在必須程度上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其次,我注重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盡量引發學生能打開想象的翅膀,讀出自我的感受出來。第三,注重自我的示范性。由于一年級的學生模仿性較強,所以在教學生讀課文之前,我都要異常注意這篇課文的字音、語速、語調、語感等方面,盡可能地為學生作出很好的示范。
2、要創設識字情境,激趣樂學
教師要在教學中創設一種寬松、愉快的環境,使學生心境愉快,樂于思維,勇于探索。異常是一年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響,教師更要順就兒童心理,巧妙地創設各種有利于學生應付字的情境,以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我在識字教學實踐中,從教學需要出發,依據識字資料創設一些具體場景和氛圍,激發和吸引學生主動識字。讓學生先感知、體驗,再理解運用。在課堂中,教師要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如掛圖、投影、表演、繪畫、音樂幫忙學生識字。
例如,一年級的上冊,在教學“日”時,在多媒體的大屏幕上我首先讓孩子們看見一個火紅的圓圓的太陽,隨著鼠標的控制,那圓圓的紅太陽就演變成了一個色彩鮮艷的“日”字。學生看到這奇妙的變化,不禁興奮地拍起手來。學生的識字興趣被激發了,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變化,使原本抽象的漢字變得具體可感。在講授《小小竹排畫中游》時,我是這樣做的:講“排”字時,我首先經過多媒體出示了小竹排的樣貌,讓孩子經過圖畫去認識竹排,然后又寫上“排”字,然后引導孩子們去觀察,這個排字和教師多媒體上展示的竹排圖有什么關系,孩子們很快的就得出結論,竹子一根一根地排在一齊,然后用繩子綁起來,就成了竹排。將大屏幕上的竹排圖與“排”字比較,讓學生在比較圖與字的共同之處,掌握排的字形與字義。這種形象識字方法,激發了孩子們識字興趣,很簡便容易的孩子們就更好掌握了這個字。
一年級的識字量大,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利用多媒體輔助識字教學能夠縮短教學時間,增強訓練密度,提高識字效率。
例如在教學中,我會設計一些識字小游戲,數星星、摘蘋果、猴子撈月,拔蘿卜等等,孩子們年齡小,愛玩,看到這樣的游戲識字,興致很高。紛紛舉起小手,高喊著“我來摘蘋果”“我幫猴子撈月亮”……在歡聲笑語中,我們一齊認識了一個又一個的生字。有效的提高了識字的效率。
3、教給學生識字方法
在識字教學中,鼓勵學生自創各種各樣的識字方法尤為重要。例如:引導學生看拼音識字、看圖識字;指導學生學習最常見的偏旁,運用熟字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學習。在教學中,每出現一個新字,教師就能夠問問學生:“你們誰有辦法記住這個字?”“你是怎樣記這個字的?‘以此來啟發學生展開想像,用各種方法來識字。例如在學”羊”字時,學生說,我看到“羊”字就想起羊頭的樣貌,羊上邊的兩點好像羊的兩只角。一豎像羊的臉和胡子。學生根據自我的生活體驗,將一個個漢字還原成一個個生動的畫面,這樣識字,效果當然就好了。
我認為識字學習是一個反復的、長期的過程,教師要創造多種方法和途徑,增加漢字和學生見面的機會。在具體教學中,有層次、有梯度地把識字放在必須的語言環境中,與認識事物結合起來,使學生在識字的同時,發展語言,提高認識本事。在語言環境中學到的字詞是知的,帶著感情去記憶的東西是牢固的,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課外閱讀的開設
首先,是讓學生有興趣讀書,從閱讀課外書的情景看,學生很喜歡看簡單的一些課外書,他們喜歡的很簡單也很直接,不需要求知欲、好奇心的誘導,只需要激勵性的評價和閱讀形式的趣味性。我多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校本課進行講故事比賽和表演。有時還借助多媒體輔助資料,學生興趣很濃。
其次,閱讀教學不僅僅要讀并且要讓學生有悟,發表獨立的見解,我是利用朗讀的形式讓學生感悟的,經過語言文字和多媒體展示的音像的結合,指導學生在想象中悟,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使學生在不斷思考和思維的碰撞中悟。
一年的小學一年級教師生活,讓我充分的體會到了作為一名一年教師的酸甜苦辣!有成績也有不足,我會繼續努力!
一年級教師教學自我評價最新 篇2
時間毫不停息地走著,我擔任一年級(1)班的班主任以及本班的語文教學工作也一個學期了,我也在迅速地成長著。這一個學期的工作給了我很多磨練的機會。在工作中,我不斷的反思著自我,努力使自我不會愧對于教師這個神圣的職責。現評價自我的教學工作如下:
一、運用新課標理念
在教學中,認真學習理念,根據新課標精神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真制定“語文教學計劃”,做到教學有目標,有方法,有反思。經過學習和實際教學,我了解到這個階段的兒童感性多于理性,對于外界事物,側重于主觀認識。為此,在教學中,我一向用童化的語言和形象生動的直觀事物來指導教學,讓學生能迅速理解知識。把孩子當成朋友,當成相互學習的伙伴兒,讓孩子們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和關懷,明白教師就是他們賴以信任的朋友。
二、習慣養成重于一切
一年級的學生可塑性強,有人說他們是“一張白紙”,看教師怎樣在這張白紙上落墨。所以,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學工作中的首要任務。
1、課前準備,要求學生上課前,要把上課的書、本、文具準備好,不要上課了再手忙腳亂的掏書包。課前,還要把鉛筆削好,把鉛筆屑扔到垃圾桶里,養成有備無患,講究衛生的好習慣。
2、上課起立時,要整齊站好,一切服從指揮,落座時,要全心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左顧右盼、交頭接耳說話,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
3、做到“三個一”,胸離座一拳,眼離書一尺,筆尖離手指一寸。養成良好的讀書、寫字習慣。
4、回答問題時,要大膽發言。聲音要洪亮,要用普通話,要“因為、所以”把問題說明白、講清楚。別人回答問題時,要注意聽,當別人回答完畢時,能夠補充自我的觀點,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更不能三心二意,好像與自我沒有關系似的。
5、教師講課時,注意聽講,記住教師講的知識和有關的學習方法,要能提出自我的不一樣見解,但要舉手,獲得教師的同意后,才能發言。
6、認真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書寫要認真規范,不敷衍教師。
7、課前要養成預習的習慣,教師要提前做好“預習提示”。
8、每學完一課,要做好復習,有疑必問,要到達全知全解,不能留下不懂得問題。
上頭的要求看起來,對學生有點苛刻,過于嚴肅,筆者認為:這樣對學生的習慣養成是大有裨益的。但我自我也注意要多接觸學生,做他們的朋友,讓學生明白教師嚴格要求他們是對他們的人生有好處。還感受到教師和藹可親,易于接近。我經常用李大釗的一句話教育學生“學就學個踏實,玩就玩個痛快!”。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此刻的一年級學生,較前些年的學生識字量和認識問題、理解問題的本事相對提高了很多,教師應適時的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更能幫忙學生提高識字量和理解寫作的水平。一年級的主要任務就是學會拼音和識字。在學拼音時運用形象的教學幫忙學生認識拼音,如:l像什么?n想什么?在識字時,運用古代的造字法幫忙學生識字。提前教會學生查字典,運用字典學習拼音、字詞。
學完拼音后,讓學生用寫日記的方式學習寫作,想什么寫什么?拼音、漢字都能夠。一學期末,大部分學生能寫出100多字通順易懂的所見所聞了!
四、培養學生相互學習的習慣
在日常教學中,把學生分成了若干個學習小組,一般前后桌。讓他們相互學習、相互討論、取長補短,輪流做組長,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作用。另外,我把班上一半兒的好學生任命為“小教師”,讓他們發揮學習好的帶頭作用,隨時監督、幫忙他帶的學生學習,效果很好。
經過一學期的教學,我開始摸索到了一點兒低年級教學的方法,期末語文綜合考試,學生的成績到達了計劃的目標。下學期繼續探索、實驗,評價出適合自我特點的教學方法來。
一年級教師教學自我評價最新 篇3
在滿園的桂花香里,我們一齊度過了緊張而又忙碌的金秋九月。現將九月份的教育教學工作評價如下:
一、我們一齊做過的事。
1.共同分擔了學校教學任務,編制了新學期的課表,全體教師各司其責,教學秩序井然。
2.迎接了學生報到,部分年級進行了分班。本學期全校共有1085名小學生,其中一年級新生115名,二至六年級共轉進學生27人,轉出19人,復學2人。
3.共同制定了本學期學校各項教教育教學計劃。
4.各班成立了圖書角。
5.新生學籍注冊,至9月29日晚,我們已將115名的學籍信息和照片全部成功導入全國統一的中小學學生學籍管理系統中。
6.9月30日,我們已用軟件將學校學生數、教師數和軟硬件數據用軟件上報鎮校委會。
7.迎接了鎮縣兩級開學工作檢查,并獲得好評。
二、值得肯定、令人感動的。
1.今年一年級新生的年齡限定在20__年8月31日前出生的。一年級三位班主任教師——陽小青、鄧珊、鐘麗,職責心強,細心地根據戶口本對新生進行了報名工作,并耐心地對家長作了解說,保證了新生招生工作順利進行。在后期的新生學籍信息采集工作中,三位班主任教師也用極大的耐心和細心,拔打了無數電話,確保了此項工作的圓滿完成。
2.從兩次開學校工作檢查反饋的信息來看,四年級的幾位教師的教案貼合要求,封面有學校、班級、執教人姓名、時間等資料,語數英學案在有單元目標,每周有兩次以上反思,其它科目的學案也齊全。鎮檢查組異常表揚了王麗梅教師的數學學案設計合理,環節清楚,操作性強,反思有深度。
3.幾位教師帶病堅持工作令人感動:李建和肖建文兩位教師患重感冒,都連續一周打吊針,午時帶病來校上課;作為李建同班的李琴教師晚上要排練準備縣教育局調演的節目,也患了感冒,輕傷不下火線,仍一向帶病堅持工作
4.羅圓、廖婷兩位教師生病住院期間,多位教師幫她們代了課,五十多歲的
許明香和劉小艷兩名教師在那一周都代了六節課,體現了我校教師團結互助的精神。
5.參加縣調演的幾位女教師,克服困難,調好課程,每一天傍晚排練,從未耽誤課程,未讓教導處調過一節課。
6.劉金才教師每一天早晨和中午都在教室里輔導學生學習。
7.很多教師在課堂上能充分利分“班班通”設備上課,提高了課堂效率,其中劉建文教師使用次數較多。
三、提醒大家注意的
1.有個別教師開學兩周后才開始打印學案,并且修改資料很少,一次打印了多個單元。網絡資源豐富,但良莠不齊,期望教師們從網絡下載優秀的學案,并修改成適合自我的教學方案。
2.在上課這一環節中有些問題要引起我們重視:
(1)有的教師在早讀課時沒有堅守課堂,或進課堂較遲,或到教室布置完任務后就離開了。其中異常要提出來警視大家的是,9月24日早讀課時,四(4)班語文教師未能及時進入課堂,導致該班有4名學生爬圍墻準備離開學校,如果不是及時被行政值日教師發現,后果將不堪設想。
(2)個別教師沒有帶學案進課堂。我們要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就必須課前充分備課,設計好學案,課堂按學案進行教學,做到有的放矢,教學中每個環節都心中有數。
(3)少數班級在上午或午時最終一節課時,有提前下課的現象,造成了教學秩序的一些混亂。期望這要引起教師的重視,異常是最終一節課是體育課的教師不能放羊式教學,下課前必須要集合點名,到時間才能宣布下課。
(4)極少數課堂出現了空堂的現象。請教師們記清楚的自我的課務,也請班主任提醒班長或學習委員,如果出現空堂的情景,要立即報告。
3.在縣開學工作檢查時,已經是第三周了,發現有教師連一本作文都還未批改。期望教師們作業布置要適量,且要及時全批全改,對學生的訂正要有二次批改,并作好批改記錄。批發學生作業時,要寫有日期;作文批改要有眉批、等級和激勵性評語;作業批改記錄要記清時間、學生、問題等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