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質量定期評價制度(通用5篇)
作業質量定期評價制度 篇1
根據國家教育部“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要求,為了推進素質教育進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特制定我校英語作業總量審核監管和作業質量定期評價制度。
一、建立組織
成立作業總量監管小組
組長:副校長
副組長:
組員:
二、制度保障
學校根據國家要求,制定作業管理制度及量化標準,明確每周作業次數、每次作業數量,保證作業總量適當。
三、明確要求
1、嚴控書面作業總量。
嚴格執行國家要求,小學3-6年級英語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超單科用時不得超過30分鐘。周末、寒暑假、法定節假日也要控制書面作業時間總量。
2、創新作業類型方式。
作業的布置要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精選習題,建立“必做+選做”模式,杜絕給學生布置機械性、無效重復、難度過大的作業,嚴禁布置懲罰性作業。豐富作業類型,提倡布置探究性、實踐性作業以及視頻作業。既要有練習型、預習型作業,也要有擴展型、創新型作業。除書面作業外,鼓勵布置綜合實踐作業、實驗操作作業、小組合作探究作業以及個性化作業。
3、提高作業設計質量。
本年度學校將作業設計作為校本教研重點,系統化選編、改編、創編符合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教師要提高自主設計作業能力,針對學生不同情況,精準設計作業根據實際學情,精選作業內容,合理確定作業數量,作業難度不得超過國家課程標準要求。定期組織開展優秀作業評選與展示交流活動,加強優質作業資源共建共享。
4、認真批改反饋作業。
教師必須認真、及時批改學生作業,做到全批全改,批改后的作業要標明批改時間,以備隨機抽查。嚴禁讓家長、學生代為布置、批改作業的做法。
5、不給家長布置作業。
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營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圍,合理安排孩子課余生活,與學校形成協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動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引導孩子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激勵孩子堅持進行感興趣的體育鍛煉和社改作業。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營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圍,合理安排孩子課余生活,與學校形成協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動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引導孩子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激勵孩子堅持進行感興趣的體育鍛煉和社會實踐;不額外布置其他家庭作業。
四、統籌安排
1、英語作業要求必須同年級同學科教師共同設計,統一作業內容和背誦要求。
2、每天布置作業要與同班級不同學科教師研究協商、統籌安排,確保各學科每天書面作業總量小學中高年級不超過1小時:初中作業總量不超過1.5小時。
3、合理布置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作業,并控制好作業量。
4、切實避免機械、無效訓練,嚴禁布署重復性作業,嚴禁給家長額外布置作業。
五、作業考核評價
1、作業總量監控領導小組每月檢查、訪談、抽查,了解作業總量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對2次以上過量布置作業的教師,要進行約談,責令其寫出整改措施、方法,定期完成整改。
3、有違規布置作業,超量布置作業的教師,家長、學生、其它教師可向學校反應。
作業質量定期評價制度 篇2
根據國家教育部“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要求,為了推進素質教育進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特制定我校作業總量審核監管和作業質量定期評價制度。
一、建立組織
成立學校作業總量監控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二、明確要求
1.嚴控書面作業總量。嚴格執行國家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可在校內安排適當鞏固練習;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每天語、數、外三科最多兩科布置書面作業,且單科用時不得超過30分鐘;初中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周末、寒暑假、法定節假日也要控制書面作業時間總量。
2.創新作業類型方式。作業的布置要依據新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精選習題,建立“必做+選做”模式,杜絕給學生布置機械性、無效重復、難度過大的作業,嚴禁布置懲罰性作業。豐富作業類型,提倡布置探究性、實踐性作業。既要有練習型、預習型作業,也要有擴展型、創新型作業。除書面作業外,鼓勵布置綜合實踐作業、實驗操作作業、小組合作探究作業以及個性化作業。
3.提高作業設計質量。本年度學校將作業設計作為校本教研重點,系統化選編、改編、創編符合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教師要提高自主設計作業能力,針對學生不同情況,精準設計作業,根據實際學情,精選作業內容,合理確定作業數量,作業難度不得超過國家課程標準要求。定期組織開展優秀作業評選與展示交流活動,加強優質作業資源共建共享。
4.認真批改反饋作業。教師必須認真、及時批改學生作業,做到全批全改,批改后的作業要標明批改時間,以備隨機抽查。嚴禁讓家長、學生代為布置、批改作業的做法。
5.不給家長布置作業。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切實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營造良好家庭育人氛圍,合理安排孩子課余生活,與學校形成協同育人合力;督促孩子回家后主動完成學校布置的作業,引導孩子從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激勵孩子堅持進行感興趣的體育鍛煉和社會實踐;不額外布置其他家庭作業。
三、作業考核評價
1.作業總量監控領導小組每周檢查、訪談、抽查,了解作業總量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對2次以上過量布置作業的教師,要進行約談,責令其寫出整改措施、方法,定期完成整改。
3.有違規布置作業,超量布置作業的教師,家長、學生、其它教師可向學校反應。舉報電話:0X8-2X5
四、本制度從20xx年9月1日起執行。
作業質量定期評價制度 篇3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及市、區教育局相關文件精神,進一步規范學校教育教學管理,嚴格控制學生書面作業總量,真正達到“減量、提質、增效”之成效,我校特制定《新城中學作業質量定期評價制度》。
一、評價方式
1、教研處會進行不定期抽查和每月定期常規檢查,對教師落實作業管理細則及“雙減”工作中切實減輕作業負擔情況進行定量與定性評價,并于每學期期末對各科教師執行教學常規情況進行綜合評定。
2、各科組每學期填寫《作業布置計劃表》,各班每天填寫《作業布置公示表》,班主任隨時調控作業數量和質量,確保不增加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各班每天在班級公示《作業布置公示表》,各個年級每周由年級組長收齊公示表上報教研處存檔。
二、評價原則
1、把握功能。教師要把握作業的育人功能,把作業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必要補充。一是加強作業指導。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和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盡量在校內完成書面作業,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時間管理能力。二是認真批改反饋。教師對布置的學生作業要全批全改,并采取集體講評、個別講解等方式有針對性地及時反饋,加強對學習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幫扶,切實解決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三是創新作業類型。學校要合理布置書面作業、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作業,充分體現“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嚴控總量。針對作業數量過多的問題,教師要嚴格控制書面作業總量,要求各個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平均不超過90分鐘。同時,配合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禁止校外培訓機構留作業這項工作,切實避免“校內減負、校外增負”。
3、提高質量。一是體現基礎性。確保作業難度不超過國家課程標準要求,鼓勵學校系統化選編、改編、創編符合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二是提高針對性。針對學生不同情況,精準設計作業,根據實際學情,精選作業內容;鼓勵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三是注重發展性。鼓勵教師科學設計探究性作業和實踐性作業,探索跨學科綜合性作業。切實避免機械、無效訓練,嚴禁布置重復性、懲罰性作業。
4、強化管理。建立作業管理長效機制,完善作業管理細則;經常性組織開展教師培訓和教研活動,定期開展業務自查,舉行優秀作業評選與展示交流活動。教研室加強對學校作業設計與實施的研究和指導。學校切實履行作業管理主體責任,加強作業統籌和全過程管理,把作業設計、批改和反饋情況納入對教師專業素養和教學績效的考核評價。
作業質量定期評價制度 篇4
根據國家教育部“關于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的通知”要求,為了推進素質教育進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特制定我校作業總量監管制度。
一、建立組織
成立以業務校長為核心、小學部、初中部、高中部、教導處、教研室領導為主要成員的.作業總量監控領導小組。
二、明確要求
嚴格執行國家要求,小學一二年級不布置書面家庭作業,可在校內安排適當鞏固練習;小學其他年級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每天語、數、外三科最多兩科布置書面作業,且單科用時不得超過30分鐘;初中每天書面作業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周末、寒暑假、法定節假日也要控制書面作業時間總量。
三、制度保障
學校根據國家要求,制定作業管理制度及量化標準,明確每周作業次數、每次作業數量,保證作業總量適當。
四、統籌安排
1.每次作業必須同年級同學科教師共同設計,統一作業內容,任何教師不準私自布置作業。
2.每天布置作業要與同班級不同學科教師研究協商、統籌安排,確保各學科每天書面作業總量小學中高年級不超過1小時;初中作業總量不超過1.5小時。
3.合理布置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作業,并控制好作業量。
4.切實避免機械、無效訓練,嚴禁布置重復性、懲罰性作業。嚴禁家長給孩子額外布置作業。
五、強化管理
1.作業總量監控領導小組定期檢查、問卷、訪談、抽查,了解作業總量情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
2.對2次以上過量布置作業的教師,要進行約談,責令其寫出整改措施、方法,定期完成整改。
3.有違規布置作業,超量布置作業的教師,家長、學生、其它教師可向學校反應。
作業質量定期評價制度 篇5
為了全面貫“五項管理”和“雙減”文件精神,進一步規范學校教育教學管理,進一步嚴格控制作業量,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為學生獨立思考、加強實踐和培養興趣,發揮特長創造良好的環境,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嚴控書面作業總量
1、建立作業審批機制。教研組備課組集體備課討論,設計作業內容,備課組長把關,年級組長、教導處定期進行抽查,嚴格控制數量。
2、各班任課教師每天布置家庭作業,并做好詳細記錄,由本班班主任匯總把控作業總量。每天記錄一次,每周上交。教導處對布置家庭作業超時超量的情況及時提出問題,并督促整改。
3、課堂作業原則上在學校內完成。小學一二年級不留家庭作業,三至五年級作業總量控制在1小時以內。
4、為保障學生睡眠時間,學生完不成作業的,家長出具證明,教師不得追究學生責任。
二、健全作業管理機制
1、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精選作業內容,堅決杜絕給學生布置機械性、重復性難度過大的作業,鼓勵分層布置作業,不準用增加課業負擔的`方式懲罰學生。認真精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習題,以利于學生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要有一定量的實踐性、活動性的作業。
2、凡布置給學生的作業,教師都必須會做,新教師還應先做一遍,了解作業的難易程度和容易出現的問題,以利于對學生作業進行指導。禁止利用練習冊和各種復習資料不加選擇直接布置作業。
3、規范作業批改。教師要采取多種形式,及時認真處理作業,指明作業的正誤,并做好作業講評,對個性問題要努力做到面批面改。作業本應在下次作業前處理好發給學生,不得拖拉,批改要規范、認真。堅決杜絕將學生作業演變成家長作業或要求家長檢查批改作業。
4、對學生的作業評價一般采用等第和評語相結合的形式。
三、創新作業類型方式
根據學科以及學生年齡特點,積極探索作業形式,合理布置書面作業、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的作業,學生采用多種形式來完成。
校長室、教導處每月常規檢查或定期抽查時將會對學生作業量及批改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如嚴重違反上述制度,造成學生課業負擔過重者,學校給予通報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