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范文(精選3篇)
科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范文 篇1
一、績效目標分解下達情況
(一)中央下達水利發展資金轉移支付預算和績效目標情況。
四川省財政廳四川省水利廳《關于提前下達20xx年中央和省級水利發展資金預算的通知》(川財農〔20xx〕167號)下達我縣中央水利發展資金500萬元。
(二)省內資金安排、分解下達預算和績效目標情況。
中央和省級財政發展資金水土保持工程(蘆山縣)西川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立項批復525.39萬元,其中500萬元為中央水利發展資金,其余為地方自籌。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一)資金投入情況分析。
中央和省級財政發展資金水土保持工程(蘆山縣)西川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項目按照合同進度已支付資金139.433578萬元,蘆山縣水務投資有限公司作為項目業主單位,按照《四川省水利發展資金管理辦法》要求,在項目資金的支出和管理中,資金支出合理,資金管理規范,不存在違規問題。
(二)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分析。
本項目總體績效目標為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29.39hm,其中坡改梯25.26hm,封育治理958.81hm,保土耕作412.83hm,經果林32.49hm。20xx年實際基本完成。
(三)績效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數量指標。基本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29.39hm,其中坡改梯25.26hm,封育治理958.81hm,保土耕作412.83hm,經果林32.49hmm。
(2)質量指標。項目暫未完工。
(3)時效指標。該項目暫未完工。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分析。
(1)經濟效益。人均產糧增加290kg/人。
(2)社會效益。農業人均增加基本農田面積0.05畝;農田增加25.26hm。
(3)生態效益。項目區綜合治理后年保土量3.51萬t;保土率59.79%。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分析。群眾滿意度100%。
三、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因由于項目暫未完工,下一步將繼續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在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搶抓施工黃金季節,爭取提前完工,確保各項績效指標嚴格達標。
四、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情況
依法定情況應用和公開。
科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范文 篇2
一、項目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
主要用于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和打擊亂丟亂埋病死畜禽行為,有效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保障動物及動物產品安全,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保障畜牧業健康發展和群眾食品消費安全。
(二)項目績效目標。
按照規定對生豬無害化進行日常監管,做到全區病死畜禽統一收集、密閉運輸、集中處理、杜絕病死畜禽亂丟亂扔和私自處理,確保動物食品安全,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項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達到了預期效果,維持畜牧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三)項目實施情況分析。
1、項目資金管理情況:我區無害化處理經費實行申報制,由區畜牧水產事務中心負責審核入賬,做到了專項資金專戶儲存、專戶管理、專款專用、憑證完善、臺賬清楚、無虛假報賬現象。
2、項目資金安排情況:嚴格控制在預算安排的專項經費43.98萬元以內,及時撥付到位,資金到位率100%。
3、項目資金使用情況:所有資金均按計劃使用,于20xx年12月前全部完成撥付,專款專用,無截留、擠占、挪用等現象。同時我出臺了財務管理制度、專項資金分配制度、內部管理等制度,全部實施專人管理、規范操作,會計核算真實、完整,用款程序規范,結算及時,符合相關規定。
4、項目組織情況分析:項目資金使用過程中沒有調整,全部用于該項目。嚴格按照相關政策對項目監督、資金審核撥付等環節進行管理檢查,檢查過程中發現項目沒有違規情況。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績效評價目的。
推進重大動物疫病防控、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推動畜牧業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二)績效評價工作過程。
項目前期準備:一是與湘鄉市朗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湘潭市岳塘區委托病死畜禽收集、運輸及無害化處理服務經營協議書;二是每月按時統計、報送無害化處理相關資料;三是由區畜牧水產事務中心審核無害化處理數據。
項目組織實施:每月無害化處理完成100%,確保病死畜禽及產品得到及時處理,減少環境污染,對動物疫病的傳播起到了防控作用,促進畜牧業健康發展,讓人民群眾吃上放心肉。
項目分析評價:項目績效完成率100%,群眾滿意度100%。保障畜牧業的健康發展和公共衛生安全。
三、項目主要績效及評價結論
1.項目經濟性分析。
一是項目成本(預算)控制情況:根據相關財務數據,項目實際到位資金43.98萬元,實際支出43.98元,使用率100%。綜上所述,項目成本(預算)控制在合理范圍內。二是項目成本(預算)節約情況:根據相關財務數據,項目實際到位資金43.98萬元,實際支出43.98萬元,使用率100%。
2.項目效率性分析。
(1)項目的'實施進度。
截止績效評價日,項目已全部完成。
(2)項目完成質量。
項目完成情況好。
3.項目效益性分析。
(1)項目預期目標完成程度。
項目按預期時間完成。
(2)項目實施對經濟和社會的影響。
項目經濟效益:防止病死畜禽流入市場,保障畜牧業經濟健康發展。社會效益:防止動物疫病傳播、保障動物及動物產品安全、保障公共衛生安全、畜牧業健康發展和人民群眾食品消費安全。生態效益:確保產品安全、環境安全,有效保護生態環境。
項目社會影響:預保護環境安全、公共衛生安全、食品安全,保障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群眾滿意度100%。
項目評價結論:項目依照區級的要求決策,依據充分、目標明確、程序合理,與政策要求高度相關;項目資金到位及時,項目實施按計劃進行。項目總體評分為99分。
科技項目績效自評報告范文 篇3
一、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來源
根據《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安徽省財政廳關于做好20xx年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皖農計財函〔20xx〕784號)文件要求。
2、績效目標
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到88%以上,主要農作物化肥使用量負增長。
3、主要內容(指導性任務)
(1)取土化驗。采集、分析土壤樣品70個以上,并相對固定、進行田間調查,化驗項目為有機質、PH、全氮、堿解氮、有效磷、速效鉀,其中,10%土壤樣品需測定中微量元素,包括交換性鈣、交換性鎂、有效硫、有效硅,有效硼、鋅、錳、鐵、銅、鉬。
(2)試驗示范。建立固定的試驗示范展示基地,開展肥料試驗3-6個,包括主要農作物肥料利用率、“3414”、經濟作物“2+x”、肥料校正及中微量元素因子肥效試驗。
(3)社會化服務。完善主要糧食作物施肥指標體系,發布肥料配方信息;更新縣域測土配方施肥系統;開展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開展土壤墑情監測和耕地質量監測;開展肥料定點調查30戶以上。保持化驗室正常運轉。組織宣傳培訓活動。
(4)其他土肥工作。
4、資金規模
20xx年度黃山區為土肥基礎工作縣,中央補貼資金為15萬元。
二、項目執行情況
(一)開展情況
按省市文件要求,我區制定了《黃山區20xx年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技術推廣實施方案》,成立了項目領導組和各專業技術人員組成的專家技術組,實施方案對我區的任務分解落實到各個鄉鎮,并由領導組和專家技術組對項目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二)資金分配使用情況
20xx年度中央財政資金15萬元,主要用于取土化驗、耕地質量等級評價、耕地質量監測點建設與維護、墑情監測點建設、試驗示范等方面,因耕地質量等級評價等工作尚未結束,資金未報帳,待報帳結束及時組織項目資金審計。
(三)進展情況
黃山區20xx年度項目任務目標已全部完成,分述如下:
1、取土化驗:全年共采集分析相對固定的土壤樣品71個,化驗項次590個。
2、試驗示范:開展肥料試驗4個,其中水稻、油菜肥料利用率試驗各1個,蔬菜“2+x”試驗2個;建立水稻、油菜、蔬菜、茶葉測土配方施肥示范片23個,示范片總面積0.9萬畝。
3、社會化服務:發布水稻、油菜、茶葉施肥建議配方9個,施肥技術手冊、施肥建議卡等0.5萬份;更新了黃山區縣域測土配方施肥系統;開展農企合作,推廣水稻、油菜、茶葉配方肥0.33萬噸;建立固定耕地質量監測點14個,全自動墑情監測點3個;開展肥料定點調查64戶;利用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和送科技下鄉等對廣大農戶進行科學施肥知識的培訓,舉辦培訓班15場次,現場會2次,共培訓農民2600多人次。
(四)監督檢查及績效評價情況。
20xx年以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推廣使用有機肥、綠肥種植、酸性土壤改良為等技術為主推技術,通過全區農業系統的共同努力和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各項技術得到有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覆蓋率達90%以上,耕地質量明顯提升,20xx年度黃山區耕地質量監測報告表明全區耕地質量總體水平中等,與20xx年度相比,土壤全氮上升了0.16g/kg,PH值上升了0.11,有效磷上升了2.81mg/kg,速效鉀下降了0.15mg/kg,有機質基本持平。監測結果表明,全區耕地質量總體水平較去年有一定提升。
全區施肥總量明顯減少。按統計局年報數字,20xx年我區化肥施用總量為2780噸(折純),比20xx年2898噸減少118噸,減少幅度為4.07%。
三、主要經驗做法
按照“科學規劃、分級負責、實施主體明確、技術服務到戶、農民受益”的原則,突出重點示范片、示范村確保項目實施效果和質量措施。
(一)、組織領導保障措施
項目領導組將對項目實施進行全程管理、檢查、監督,主要負責安排、管理項目資金,協調組織項目鄉鎮和相關單位配合項目實施,制定考評管理辦法,對土肥專家組、技術組進行考評。鄉(鎮)人民政府負責落實種植面積并落實到農戶,填報統計表,督促種植,按項目合同完成種植任務。組織培訓、宣傳發動和搞好協調工作。
(二)、業務技術保障措施
區農技推廣中心在上級土肥技術推廣部門的指導下,具體負責有機質提升行動補貼資金項目實施。開展田間試驗、抓點示范、宣傳培訓和種植技術指導等工作。
專家組負責項目技術指導及技術督察工作。
技術組負責農民培訓、宣傳、田間試驗、大田示范和組織技術人員開展技術指導工作。
(三)、資金保障措施
項目補貼資金嚴格按照有關項目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要求,實行專賬管理,做到專款專用,不得截留挪用;財政部門和農業部門建立和落實工作責任制,加強對資金使用情況的管理和檢查,接受審計等部門的監督。
四、問題及建議
1、農民接受并采用科學施肥技術是一個長期過程,因此,強化宣傳培訓是重點,把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科學技術的宣傳做為常規工作,長期開展下去。
2、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項目中的綠肥種植受到廣大農戶的.歡迎,但項目缺乏延續性,希望上級部門繼續加大扶持力度。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1、繼續做好取土化驗,做到定點調查的延續性,對土壤理化性狀進行動態監測。
2、繼續做好試驗示范工作,對水稻、油菜等我區主要農產品開展肥料利用率試驗,完善我區主要農作物施肥指標體系,并逐步建立我區主要經濟作物施肥指標體系。
3、做好耕地質量監測點和墑情監測點的維護工作,保持工作的延續性。
4、做好農戶施肥情況定點調查等基礎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