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年輕人熬夜調研報告(通用5篇)
當代年輕人熬夜調研報告 篇1
一、調查目的和背景
周而復始,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產生了威脅,這也是為什么高校大學生經常發生猝死意外的主要原因。因此,作為身處于這樣的一種環境下的大學生,我對大學生熬夜情況的調查更有實際意義。通過調查大學生熬夜情況,讓同學們了解到熬夜的危害,懂得自覺改正自身熬夜習慣,正確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并時刻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
二、調查結果分析
(一)概括分析
第1題您的性別:[單選題]
略
第2題您的年級:[單選題]
略
小結:
參加這次調查問卷的學生分布在不同地區不同專業的84名大學生。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得出男生30名,占總人數的35.71%女生54名,占總人數的64.29%。各年級的人數分布為大一73人,大二6人,大三2人,大四3人,其中大一是調查對象中的主要群體,占總人數的86.9%。
第3題您晚上休息的時間是在:[單選題]
略
第4題認為晚上幾點才算是熬夜?[單選題]
略
第5題每天一般睡眠時間有多久?[單選題]
略
第6題一個星期熬夜多少天?[單選題]
略
小結:
根據數據可知:大學生晚上休息的時間超過3成樣本選擇“10:00——-11:00”。在休息時間方面,大部分受調查的大學生為“12點以后”,比例是58.00%。從睡眠時間分布來看,樣本大部分為“7-8小時”,共有20個,占比為40.00%。從一星期的熬夜天數來看,樣本中有超過3成的樣本為“1-3天”。
從以上數據可以總結,大學生放假在家休息質量并不能達到很好的水平,雖然睡眠時間較為充足,但從睡覺時間和熬夜次數來看,大學生的休息時間沒有得到合理的安排。
第7題熬夜的原因?[多選題]
略
第8題熬夜后第二天的精神狀態[單選題]
略
小結:
根據以上數據可知:從熬夜的原因方面來看,聊天占57.14%,玩游戲占53.57%,失眠占50%,看電影占44.05%,學習占22.62%;從熬夜后第二天的精神狀態方面來看,認為沒有影響的人占58.33%,認為昏昏欲睡的人占41.67%
總結來看,很多大學生雖然犧牲了自己的睡眠時間,但并沒有做一些很有意義的事,而是在進行聊天、玩游戲、看電影等事情,因學習而熬夜的人很少;雖然有一半以上的人認為熬夜對第2天的精神狀態沒有影響,但我認為沒有在合理的時間入睡,還是會對第二天有一定的影響,而鑒于放假在家的學習任務和負擔相對較輕,大學生的時間很靈活,這些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二)來源渠道分析
根據表格和餅狀圖可知,問卷調查結果的來源渠道,主要是手機提交,占總數的53.57%,其次是微信,占總數的46.43%
(三)地區分析
根據柱狀圖可知,受調查的大學生主要來自河北,占總人數的53.57%,其次來自山東,占總人數的28.57%,還有來自廣東,國外,重慶,廣西,四川,浙江,河南,黑龍江,湖北,湖南等地的同學參與調查,人數較少。
三、大學生熬夜原因分析
1.作息時間相對自由
相對于高中生活來說非常自由。大學是一個能夠為學生提供最多自由的地方,然而尚未成熟、仍然血氣方剛的大學生,并不能很好的利用這自由,反而利用大學的自由來放縱自己的生活,從而出現了熬夜這一現象,而這種現象在假期中更為明顯。因為自由的作息時間,通宵熬夜甚至日夜顛倒的現象普遍存在。
2.拖延癥較普遍
拖延癥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拖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一項調查顯示大約75%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時拖延,50%認為自己一直拖延。可見拖延癥在大學生群體中已經成為一個很常見的歪曲的生活習慣了。早上的任務會拖到下午做,而到了下午又會想著晚上還有時間做。可是往往到了晚上前半夜在同學們眼里仍然是時間充足的一段時間,到了后半夜才意識到時間的緊迫。而后半夜時同學的效率會大大降低,感到身心疲憊,精神狀態不佳。不知不覺中,又一個熬夜現象產生了。而這一切都是拖延癥在作怪,但拖延癥恰恰是大學生的'“通病”,因此熬夜成為大學生群體的普遍現象的原因不能解釋。
3.沉迷于網絡游戲、影視作品
在此次調查問卷中,也進行了熬夜原因的調查。前面提到過大學生擁有大量的空余時間,在假期中空余時間更多。大學生的課程作業任務相對較輕,玩游戲或追劇則成為了消遣時間的好途徑,然而這也是一個陷進去就拔不出來的泥沼。不少同學會因為打網游或者追看電視劇而通宵達旦。沉迷網絡游戲和影視作品也成了大學生熬夜的一個主要原因。
4.社團活動
大學里有很多社團,這是豐富大學生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很多同學會選擇參與社團活動或者競選社團干部來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然而社團活動在豐富大學生生活的同時,會使同學們的生活“過分”忙碌起來。寫策劃書,拉贊助,畫海報,邀請嘉賓,舉辦晚會,編輯公眾號等,有時會迫使同學們熬夜來完成這些工作。當然有些同學也會因拖延癥而深夜挑燈。
5.
受周圍同學的影響
在學校中,這個原因雖不是普遍原因,但是切實存在的原因。有些同學本人并不少熬夜,可是每個舍友都在熬夜,或讀書或看劇或打網游,這些客觀的外在條件迫使一個不想熬夜的人熬夜。或許他是被舍友嘈雜的聲音騷擾到無法入睡,又或許他被熬夜的氛圍潛移默化不知不覺加入熬夜的行列,但不管是哪個原因,最后的結果仍是熬夜了。
6.學習壓力大
在大學里,雖然學習壓力沒有高中時期那么大,但學習壓力還是存在的。因為學習壓力而熬夜的現象,一般會集中出現在期末的考試周。每個人都忙著備考,擔心某一科會掛科,因此都會心甘情愿地“臨時抱佛腳”,熬夜看書是同學備考的常態。
四、熬夜造成的影響
熬夜對會對人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響,不只是大學生,社會人士也一樣,影響就反映時間來說有短期影響(熬夜對第2天的生活造成的影響)和長期影響(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帶來的影響)
在此次調查問卷中,涉及到熬夜對第2天的影響的題目,但由于是在放假期間,選項中認為第2天無明顯影響的比重相對較大。如果是在學校中,短期影響會相對明顯,上課無精打采,影響聽課效率;上課遲到或者曠課;為了不遲到而不吃早餐經常性的餓肚子等
長期的熬夜,對身體的危害更不容小覷。除了身體抵抗力下降易生病,皮膚易損易衰老,記憶力下降等,熬夜對我們的身體造成的影響,還有精神萎靡,學習跟不上,記憶力下降性情暴躁等等。我們必須減少一些情況,注重身體健康。
熬夜對于身體的影響有很多:
1、對神經系統的影響,對于神經系統會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還會造成一定的神經官能癥,熬夜時就會出現,如脫發、失眠深睡眠時相縮短且睡眠時相延長,記憶力減退或者出現焦慮等情況,都屬于熬夜對神經系統的損傷。
2、會對循環系統造成傷害,例如出現胸悶、氣短、心悸、活動后勞累或者在運動后明顯自覺呼吸困難等情況。
3、在熬夜時還會出現消化系統的問題,例如消化和吸收功能失調,如出現腹脹、惡心、腹瀉、便秘,都屬于熬夜對身體的影響。
五、減少熬夜的方法
熬夜的原因很多,減少熬夜的方法也很多。對于如何減少熬夜現象,我設計了以下幾種方式:
1、改善熬夜的措施(客觀條件):
(1)學校建立熄燈制度,到固定時間斷網、斷電,提醒同學們上床休息;
(2)校方多開設一些養生課程,增加同學們的養生知識和樹立健康生活的意識;
(3)校內相關社團多搞一些“我要早睡,拒絕熬夜”的活動讓廣大同學參與,拒絕熬夜從意識開始;
(4)宿舍形成早睡的氛圍,此次調查表明,若舍友均早睡,會對熬夜的同學造成一定的心理觸動,進而也會早一些上床睡覺,舍友間互相影響,潛移默化,是比較實際可行的改善熬夜習慣的方法。
2、認清自身實際,訂立合理目標(主觀原因)
(1)對于我們自己,無論是自身的愛好、理想還是自身習慣和能力,我們都應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訂立適合自己的目標和計劃。定目標和計劃時,我們應該注意兩點:(a)從自身愛好、興趣、理想方面,我們應該去追求自己感興趣且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目標,而不是一味地盲從社會大流,做好真正的自己;(b)從自身能力方面,應該努力克服自身貪多務得的心態,做到理性、客觀地為自己立下目標,并設置相應的彈性范圍,保證自身積極性以及休息時間。
(2)培養自覺意識,改掉拖延陋習。大學生應當養成“做在當下”的習慣,積極主動地按時完成學習任務,而不要趕在截止日期前拼命地熬夜奮戰,要自覺監督自己,做到不熬夜。
以下還有幾項具體措施建議:
(1)晚上吃飯,不要吃得太晚。如果飯吃得晚,休息的時間也會后拖,以此類推,時間就會越來越晚。
(2)晚飯盡量不要過飽腸胃消化需要時間,而且太飽了的話,對于腸胃不是很好的人,晚上就會因為腸胃不舒服,睡得不踏實。
(3)安排好自己的計劃,比如你計劃晚上要做什么,提前計劃一下心中有數,大致按照計劃好的,去安排事情。
(4)給自己樹立一個比較明顯的標志,比如寫上紙條或者是備忘錄放在家里顯眼的位置,告知自己不要熬夜,也可以讓家人幫忙監督。
(5)決定上床睡覺的時候就放下手機等電子產品,很多人熬夜的原因是不停的刷手機,刷完朋友圈刷微博,沒完沒了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6)平時不要養成拉脫的習慣,想到的事情就趕緊去做,久而久之養成習慣,也包括晚上不熬夜的習慣。
六、熬夜致死關聯案例
1、20__年6月,煙臺某高校20歲女生歡歡猝死,她因為考研跟找工作的壓力,猝死前兩個月長期熬夜。(人人)
2、20__年11月,成都大學學生張炳強參加校園活動時猝死,生前他曾在網上留言:“10天4個半通宵順利完成作業。”(人人)
3、20__年11月3日上午,大學城某高校學生宿舍內,一名大二男學生在床上失去意識。同宿舍的同學發現異常后,迅速叫來了120將該男生送院治療,但該男生最終不治身亡。據死者同學介紹,該男子由于忙于制圖,熬了一個通宵后不幸猝死。而校方稱,將會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信息時報(廣州))
4、20__年9月25日,同濟大學,一名大一男生打籃球時突感不適,馬上停止了運動,過一會他頭朝前栽倒在地。而后將該男生送往醫院,經醫院歷時4個小時的全力搶救,男生已經沒有生命跡象,不治身亡。(本地寶)
5、20__年12月1日,華南理工大學軟件學院,20歲的周姓男生被發現時已經無生命體征。警方初步調查排除他殺嫌疑。案件仍在進一步偵查中。有同學稱,周同學平時喜歡玩《英雄聯盟》、《我的世界》等游戲,據悉,當晚他與朋友一起打游戲直到凌晨2時多。
通過具體案例結合調查問卷的結果,不難得出不少大學生在生活上安排不合理以及缺乏鍛煉,導致身體狀況頻出,甚至釀成悲劇。大學生應當合理地安排生活作息、適當鍛煉身體,很多學生上了大學之后,因缺乏父母的監督,不太重視身體鍛煉,也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以為年輕就是資本,更不要認為熬夜后補睡就能恢復精力。長期熬夜,其實正在逐漸透支自己的健康,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全國學聯主辦的群眾性體育活動——“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活動,簡稱“三走活動”正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的展開,希望大學生們能夠響應號召,珍惜健康。
當代年輕人熬夜調研報告 篇2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中學的競爭越來越大,學習任務也更加繁重,學生的壓力也成倍增長,許多學生為了增加學習時間,均選擇晚上熬夜來學習或放松,但很多學生均產生了熬夜心理,并作出結論,已給相關的部門及學校報告,我們的研究貼近現代青年的生活,非常實效且結合科學的數據,油一定的可信度,可供其他相關研究以備考。
關鍵詞:中學生熬夜
一、序言
(一)選題的背景:熬夜已經成為了一種年輕病,中學生或多或少均有熬夜的習慣。
(二)研究的意義:通過對熬夜的調查,有助于了解中學生熬夜的習慣,并且幫助其制定科學的生活習慣,保持學習精力充沛,身體遠離健康。
(三)國內外的研究現狀:
二、理論研究
三、問卷調差報告
(一)目的:
1、熬夜周而復始,對高中生的身體健康產生了威脅,因此,作為身處于這樣的一種環境下的高中生我對高中生熬夜情況的調查更有實際意義。
2、通過調查高中生熬夜情況讓同學了解到熬夜的危害,懂得自覺改正自身熬夜習慣,正確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
3、讓同學更加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促進同學快樂學習。
(二)過程:
1、于20xx年12月22日在互聯網上使用問卷星發布調查報告。
2、截止于20xx年2月10日已經回收了有效問卷86份。
(三)問卷分析:(詳見問卷分析)
四、總結與展望
(一)總結:該研究性學習主題分廠切近人們的生活,以中學生的夜生活現狀即熬夜情況作為主題,從實際出發,切實以中學生的身心健康為目的,希望能夠借此為中學生的夜生活帶來更多健康元素,我小組主要以調查資料和問卷調查為調查方式,在進行深入研究調查、討論,將數據的`結論與我們的想法相結合。
中學生的熬夜主力軍以高中生為主,高中生中又以高一學生最具代表性,由于經歷了高中和初中的巨大跨越,對于高中與初中的熬夜的性質不同更有感觸,其中主要有以下幾點:
作業較初中更多,未完成作業而熬夜
為緩解一整天的壓力而在晚上玩手機娛樂
由于新的學習環境害怕落后,產生焦慮感
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同學均知熬夜的危害,但仍沒有改變生活習慣,甚至有同學出現了為了減少熬夜所帶來的危害而在喝的飲料里防枸杞,每天喝菊花茶等情況,由此可知,同學們并不是不懂得減少熬夜時間,而是缺乏自律,且抱著僥幸的心理認為自己年輕,體魄強健,耗得起。
但由問卷分析得出,熬夜之后均出現精神不振,上課打瞌睡等不良反應,且有同學坦白,再熬夜學習時,其效率不高,有大部分時間處于恍惚之中,作業質量也很差,甚至出現厭學情緒而抄答案等情況,但仍有少部門同學覺得熬夜之后精神充沛。
對于這些中學生夜生活狀況,我們是抱著擔憂的,生命只有一次,不能讓我們揮霍時間,我們對于同學們作出以下的建議:
同學們應針對自己的情況而做出自己的生活實況表,并請家長監督嚴格執行。
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盡量減少因作業而引起的熬夜。
可以讓家長暫管手機,通過一些其他方式,如MP3聽純音樂的方式減緩壓力,但不可以聽太過激烈的曲子。
可以在睡前沖個熱水澡,喝杯牛奶來保證良好的睡眠。
保證每天7個小時睡眠(可以用午休彌補)
創新點:問卷的問題更加貼近現代青年且十分豐富、全面。
不足:小組分工并不是特別明確且有個人工作任務過重。
展望:我們組分析了熬夜的因素和建議,但未對其危害做過太多調查希望有其他研究性學習小組進行深入研究,或者在對于社會、政府、教育部應采取哪些措施進行深入研究,并給出相應的意見。
當代年輕人熬夜調研報告 篇3
在大學校園里,很多人都把熬夜當成了一種習慣。當宿舍熄燈后,還能聽到同學們或吵鬧或游戲或看電視劇的聲音,并且經久不息。這樣的生活狀態使熬夜變成了一種生活常態,生活作息變得極不規律,晚睡晚起,然后上課遲到、曠課,早飯來不及吃成為校園里另類的風景線。
身為一名大學生,我清楚地知道大學生熬夜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近年來,高校大學生發生猝死意外的新聞層出不窮。追溯大學生猝死的主要原因,熬夜是第一殺手,是罪魁禍首。血淋淋的案例不停警示年輕人熬夜的危害,為何不少大學生還是對此樂此不疲?
一、調查概況
調查方法:以網上問卷的形式,對廣東省主要是湛江市的110位同學隨機進行采訪。通過QQ、微信、微博等方式完成調查問卷。
大多數大學生認為熬夜是一種正常現象,且自己也是熬夜大軍中的一員,有些同學認為熬夜值得并且準備有所改變,但卻不能下定決心。同時對熬夜的危害也有一定的了解,但重視程度不夠。造成大學生熬夜現象的原因很多,主要和娛樂方式多樣化和手機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有關,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大學生熬夜現象有日趨嚴重的傾向。
調查目的:熬夜周而復始,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產生了威脅,這也是為什么高校大學生經常發生猝死意外的主要原因。因此,作為身處于這樣的一種環境下的大學生,我對大學生熬夜情況的調查更有實際意義。通過調查大學生熬夜情況,讓同學們了解到熬夜的危害,懂得自覺改正自身熬夜習慣,正確安排自己的作息時間,并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
二、調查結果與分析
1、熬夜與性別、年級
參與這次調查問卷的是來自廣東海洋大學寸金學院的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56.9%,女2865名大學生,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得出男37人,占總人數生的生
7人,大38人,大10人,人,占總人數的43.1%。各年級的人數分布為大一二三8人。
由于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學校的課程安排有較大的差異,大學生課程安排不一致,導致他們的睡眠時間會有較大的差異。根據調查問卷分析得,34名大學生睡覺時間集中在0點以后,占總人數的比例高達52.31%,33.85%的學生睡覺時間為凌晨23時到24時之間。在不包括午睡時間里,大部分學生的睡眠時長為6-8個小時,只有少數的學生睡眠時長會高達8小時,可知大部分的同學睡眠時間和睡眠時長并不合理。
2、熬夜的時間第4題
根據問卷得知,學生熬夜情況較為嚴重。34個學生選擇了玩游戲,占總比例52.31%。其次則是有其他和失眠這個情況,也有將近50%的比例。小組認為趕作業的24個人情有可原,可以把時間花在學習總比不務正業要好。占比例36.9%。
3、熬夜活動與原因第8題
從問卷數據中我們得出大部分大學生對于熬夜會是否會傷害健康。由圖可知,有9.23%的學生對熬夜情況表示無所謂,4.62%的同學表示不知道,超過50%的人知道對身體有傷害。這說明大學生普遍對熬夜無所畏懼,對熬夜的危害有所了解,但對熬夜的認識不夠,經常性熬夜。
大學生熬夜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幾點:
通過分析數據得出,77名學生熬夜原因選擇了小說電視電影,是熬夜人群選擇的最大的原因。選擇失眠、受宿舍同學熬夜的影響,無法正常按時作息、網絡聊天或打電話等的人數相對平均分別42人、39人、50人。
熬夜的原因和大學生的性別也存在一定關系。造成男生熬夜的原因頻率最高的前三項分別是:看小說電視電影等、受宿舍同學熬夜的影響,無法正常按時作息、網絡聊天或打電話,分別為66.7%、47.9%和41.7%。而學習所占的比例僅為14.6%。造成女生熬夜的原因頻率最高的前三項分別是:看小說電視電影等、網絡聊天或打電話和失眠,分別為72.6%、48.4%和38.7%,學習占了全部選項的19.4%;看小說電視電影等的人數為53人,占的比例是19.70%。無論男生還是女生看小說電視電影的人數均為最高,通過網上調查問卷后臺顯示110名受訪者中,有102名同學使用移動設備進行回答,手機等移動設備已經深深入侵我們的生活。
對于此調查結果,我走訪了幾個宿舍,熬夜看小說電視電影的同學幾乎達到100%,成為數據中的無冕之王,而且采用的方式以移動設備為主,在熄燈的夜里對視力的傷害尤甚,受宿舍同學熬夜的影響,無法正常按時作息的同學也不在少數,比如我宿舍有一位同學在大學之前是21:00準時休息,現在受我們的影響,熄燈之后手機還亮著,而且在宿舍安靜的時候,大家會經常聊聊今天的趣事。大學是很多學生選擇戀愛的時期,晚上戀戀不舍網絡聊天也成為一種常態。
最根本的原因是大學生活課程較高中倏然減少,大學生心理比較懈怠,對于自身的約束也放松了許多,無所事事導致他們愈發懶惰,而大學多姿多彩的生活讓大學生沉醉其中,貪圖享樂,在社交中發泄自己的憤懣和不滿而不顧時間,只想著一時的享受以為年輕就可以為所欲為,無形間已經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了傷害。
三、熬夜所造成的傷害
1、熬夜傷害健康
熬夜會對人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響,不僅是大學生,社會人士也一樣,影響就反應時間來說有短期影響(熬夜對第二天的生活造成的影響)和長期影響(對大學生的身體健康帶來的影響)。
長期的熬夜,對身體的危害更不容小覷。其中,身體抵抗力下降易生病的人數為79人,占的比例是71.9%;皮膚易損易衰老有77人,占的比例是70%;記憶力下降的有61人。除以上選擇人數最多的危害之外,熬夜對我們的身體造成的影響還有精神萎靡,學習跟不上、記憶力下降性情暴躁等等。我們必須減少熬夜情況,注重身體健康。
2、熬夜影響學習
結合問卷結果,由數據分析得出,短期影響中,上課時間無精打采,影響聽課效率的人數為54人,占了總人數的49.1%,上課遲到或直接曠課和為了不遲到而不吃早餐,經常性的餓肚子占的比例是對第二天沒有什么影響的,占的比例僅為第二天的生活,要盡量少熬夜。
四、減少熬夜的方法
從調查數據中可以得知,大部分學生對于熬夜危害有一定的認識,且會想辦法減少熬夜的情況發生。
如圖所示,共有74.54%的學生會有想改掉熬夜的習慣,其中37.27%的學生會想辦法改掉,37.27%的學生因為各種主客觀原因暫時無法改掉熬夜的習慣,僅有7.27%的學生沒想過改掉熬夜的習慣。這說明了大部分大學生會想辦法改掉熬夜的習慣。
73.6%;僅有21名學生認為熬夜后19.1%。這說明熬夜后會嚴重影響我們
對于熬夜是否必要這問題,認為有必要的僅有39人,占的比例是35.46%,其中,23.64%的學生認為熬夜是學習工作所需,其余認為熬夜會有較高的學習效率;認為熬夜沒必要的學生有71人,占的比例是64.54%,其中,36.36%的學生認為熬夜影響健康,28.18%的學生認為熬夜不如第二天早起完成工作。如圖十五所示:
五、熬夜的原因,應對措施
當代大學生精神壓力大、學習負擔重、身邊誘惑多,有相當一部分同學無法正常安排作息時間,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和學習效率。熬夜導致頭暈眼花,注意力和思考能力嚴重下降。新學年,又一屆新生懷著憧憬來到大學,可是有些同學心煩意亂,失眠多夢,很晚睡覺,極大影響第二天的學習生活。就此以下對幾種晚睡的原因及心理作簡要分析,提出相應調適方法。
①作息安排不合理和學習內容興趣不濃。沉迷游戲拖到斷網才準備睡覺,或者社團工作繁忙導致晚歸,經常性通宵熬夜,成為惡性循環。結果第二天腦子朦朦朧朧,對一天的生活造成影響。大學生熬夜導致課堂上沒精力,還會導致老師講課沒激情。
調試小法:適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學好專業知識還是最重要的,要合理自主安排學習時間,良好的作息是學生身心健康、課堂效率的保證。如果是學生原本精神狀態差,就需要輔導員和老師的長期督促。
②期末復習的壓力。每當期末考試來臨,學生開始認真拼命地復習,晚睡早起。尤其是學習優異,想要拿獎學金的同學,更容易出現心煩意亂,躺在床上輾轉反側的現象。有過出現大學生晚睡強迫癥的案例,學習過于繁忙,為了準備考研,過英語四六級,很晚還在看書,哪怕看不進去,對著書發呆,也不睡覺。”
調試小法:這是考前焦慮癥的集中表現,學會調整是關鍵,要盡量保持輕松的心態,保證足夠的睡眠時間,卸下思想包袱,減輕壓力。對于專業基礎差的同學需要將學習時間放在平時,而不是期末的瘋狂復習。
③寢室室友的影響。有些室友看電影,打游戲,很遲才熄燈上床。若是夏日,大家搶著衛生間洗澡、洗衣服,一直拖到很遲。尤其男生玩游戲聽音樂,聲音調得很響,睡下了總會聊幾句話。如果室友中有打鼾的,對睡眠質量的影響更為嚴重。
調試小法:試著有禮貌地和室友討論晚睡的問題,讓他們考慮別人的意見。但不要過于強硬,不講道理,使得彼此之間關系僵硬,亂發脾氣甚至大打出手。夏日可以考慮錯開洗澡時間。建議室友關輕音樂或者帶上耳機。室友有嚴重打鼾者,應向輔導員建議換寢室。切勿與室友發生不愉快,得不償失。
④失眠主要導致以下心理:
怕失眠心理:許多失眠患者都有“失眠期特性焦慮”,晚上一上床就擔心睡不著,或是盡力去讓自己快入睡,結果適得其反。
夢有害心理:不少自稱失眠的人,不能正確看待夢,認為夢是睡眠不佳的表現。這些錯誤觀念往往使人焦慮,擔心入睡后會再做夢,這種“警戒”心理,往往影響睡眠質量。
自責心理:有些人因為一次過失后,感到內疚自責,在腦子里重演過失事件,并懊悔自己當初沒有妥善處理。夜晚“徘徊”在自責、懊悔的幻想與興奮中,久久難眠。
調試小法:要把克服失眠的主導因素,放在自身主動調節的基礎上,謹慎長期服用安眠藥,會導致自身的抗藥性,形成一種可怕的循環。及時尋找和發現導致失眠的'心理因素,最好請醫生和心理咨詢師提供幫助。
應對措施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石鳳英:對于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來說,熬夜往往會增加患糖尿病的幾率。這是因為和其他人相比,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存在著一定的患病誘因,如果條件適合,就像種子遇到適當的環境一樣,很快會生根發芽。
熬夜容易致高血壓甚至猝死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丁建東:有研究表明,長期睡眠不足是高血壓的一個重要致病因素,這也使得熬夜人群患各類突發性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大大增加,嚴重的會導致猝死。
熬夜易患癌
醫學研究表明,熬夜的人比睡眠正常的人更容易患上癌癥。以胰腺癌為例,經常熬夜的人發病率要比一般人高出3倍多。因為癌細胞是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產生的,而細胞分裂多在睡眠中進行。熬夜會影響細胞的正常分裂,從而導致細胞突變,產生癌細胞。
如何減少熬夜對身體的傷害呢?
1、提神補水喝紅茶
咖啡雖然提神,但也容易引起失眠,還會消耗體內B族維生素,反而使人更容易累。熬夜的時候最好喝紅茶,如云南滇紅、福建閩紅、安徽祁紅等,一般用4克左右的茶葉沖泡一壺即可。
如果是長期熬夜的人,可以經常服用一劑簡單易做的滋補良方:取西洋參、枸杞子、黃芪各10克,作為一天量,煎水喝,可起到益氣滋陰、清熱降火、消除疲勞、增強免疫力的作用。此外,在感到疲倦難熬時,不妨先休息半小時,或隔半小時做做深呼吸。不僅可以增加大腦供氧量,還能驅走睡意,使頭腦保持清醒。
2、護眼吃個水果餐
晚上加班常會用眼過度,出現眼睛疼痛、干澀、發脹等問題,導致暫時性的視力下降,甚至使人患上干眼癥。熬夜時,最好每工作
45分鐘左右休息10分
A鐘,做做眼保健操,并適當吃些水果,如芒果、橙子、胡蘿卜等富含維生素的橙黃色果蔬,能提高熬夜工作者對昏暗光線的適應力,防止視覺疲勞。施明副主任說,藍莓、車厘子尤其適宜熬夜食用,除了能保護眼睛,其含有的抗氧化物質還
能提神、防止疲勞。
3、補救別忘要午睡
但是補覺不能完全緩解熬夜對身體的危害。有句諺語叫:“一夜不睡,十夜不醒”。意思是說如果一晚上不睡覺,就是再睡上十夜,也不能把損失補回來。熬夜后最好的補救措施就是睡覺,除了正常的夜間休息,還要“見縫插針”地午睡。但是研究發現補覺不能緩解熬夜對身體的危害,我國傳統醫學強調的天人合一,也包含著按照自然規律進行作息養生,這也是獲得健康長壽的一個重要方法。所以“補覺”只是萬不得已的做法,只限于短時間睡眠缺乏。還是應該養成良好習慣,按照人的生理周期在合適的時間安然入睡。
熬夜后如何恢復?快來看這5招
1、熬夜時給身體多補充些維生素,可以多喝橙汁,多吃水果,要保證機體有足夠的水分。
2、熬夜一定要卸妝,及時的用清水洗臉,晚上油脂分泌多,避免油脂在臉上推積,臉上長痘痘。
3、熬夜時感覺沒有精神不要想瞇一會,就可以做下拉伸運動或是喝一杯咖啡提神。
4、熬夜的時候給臉部和眼睛按摩,眼睛要做適當地休息。熬夜時臉部容易形成積水,所以要及時給臉部按摩。熬夜時肚子餓不要吃辛辣食物,應該以清談為主。
5、第二天早晨洗一個熱水澡,洗完澡后會覺得輕松很多,煮一個雞蛋剝殼后在眼睛處敷,這樣能夠減輕黑眼圈和眼袋,就不會讓你不敢出門了。
六、結束語
通過具體案例結合調查問卷的結果,不難得出不少大學生在生活上安排不合理以及缺乏鍛煉,導致身體狀況頻出,甚至釀成悲劇。大學生應當合理地安排生活作息、適當鍛煉身體,很多學生上了大學之后,因缺乏父母的監督,不太重視身體鍛煉,也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要以為年輕就是資本,更不要認為熬夜后補睡就能恢復精力。長期熬夜,其實正在逐漸透支自己的健康,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由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全國學聯主辦的群眾性體育活動——“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活動,簡稱“三走活動”正在各大高校如火如荼的展開,希望大學生們能夠響應號召,珍惜健康。
當代大學生人生觀表現出明顯的多元化趨勢。這種趨勢對大學生的發展產生著正面或著負面的影響。并對傳統一元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戰。
大學生人生觀
現狀與教育問題不僅受到大學生的關注,而且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斷追蹤研究的熱點問題。人生觀,是人們對人生問題的根本看法。價值觀,是人們對價值的根本看法,能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一個人的發展至關重要的。而大學生這種不正確的生活規律,很大地影響了大學生的身心成長,極大地加強了大學生的負面影響,使得大學生的人生觀以及思想高度上得不到很好地鍛煉和提升,作為大學生,我們必須學會成長,學會生存,學會奉獻,學會思想。所以,制作一套好的作息計劃,也是大學生以及人生的必修科目!
當代年輕人熬夜調研報告 篇4
一、調查課題:
大學生熬夜情況調查
二、調查分析的目的:
分析當代大學生熬夜的頻率,引起熬夜的原因、危害以及減少熬夜的方式等問題。
三、調查時間:
20xx/7/25-20xx/7/26
四、調查范圍:
在讀大學生
五、調查方式:
線上問卷調查
六、問卷設計
略
七、調查數據分析
共有170人參與了線上問卷的調查,參與大學生中男女比例接近1∶1
1.在讀學生熬夜情況
學生熬夜的普遍性
絕大多數人認為大學生熬夜非常普遍,比例高達89.83%,只有9.04%認為大學生熬夜現象一般多,還有1.13%不了解。
熬夜頻率
從總體調查情況看一周熬夜頻率的比例是比較分散的。不熬夜者占比為15.88%,一周熬夜1~2次占比為37.65%,一周熬夜3~4次占比為20.59%,一周4次以上占比25.88%。
通過熬夜的普遍度和熬夜頻率可以得出,大學生普遍存在熬夜現象。但是也有較少的同學不熬夜,這可以反映出這些人作息較規律、自制力較強。有些同學幾乎天天熬夜,已經使熬夜成為習慣,久之形成熬夜的生物鐘。偶爾熬夜者可能是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熬夜,可能并非是自己的意愿。
2.致使熬夜的原因
較之進大學后的熬夜情況
一:進入大學后,55.93%相較與之前熬夜情況加重,24.29%熬夜情況比以前輕,還有19.77%沒有變化。
二:考試月熬夜情況
考試月多學同學作息無影響,占比為57.06%,有少半同學會熬夜學習,更晚或更頻繁。
熬夜原因
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不熬夜人數占比很少,只有9.04%。因娛樂熬夜者居多,不少人會失眠或有熬夜的習慣,還有少部分是要完成自己的工作。
進入大學后大部分人熬夜情況加重可能的因為:沒有家人老師的約束,自制力弱,誘惑多(游戲、小說、網絡劇、各種小視頻)等。且我認為大部分學生熬夜的原因是因為玩電子設備。
少數同學因為學習熬夜。考試月熬夜人數相對增加。部分人考試月學習會更努力,熬夜頻率可能相應增高或熬夜到更晚。而部分人對作息沒有影響可能是因為自己熬夜學習效率不高,晚上需要養精蓄銳第二天精神才更好,更有助于學習。
如果在學院,社團或是學生會任職,有時會比較忙,工作較多且較急,這時就不得不熬夜做完工作。
還有部分人是晚上精力充沛,習慣性晚睡,盡管自身的生物鐘如此,我相信在沒睡的這段時間也可能是刷著手機的。
圖中顯示31.18%,失眠人數占比并不算少。出現失眠可能是長時間熬夜造成的,可能會出現這種狀況,越是失眠越是刷手機,越是刷手機越是失眠這種惡性循環。
3.熬夜的影響
入眠時間
半數人十五分鐘內可入睡,占比為54.24%;29.94%的人半小時內入睡,這是比較正常的入睡時間。超過半小時的入睡時間就先對較晚。
熬夜后的精神狀況
熬夜后精神狀況良好的占14.12%,一般占43.5%,整體來說大學生精力較旺盛;有少半同學熬夜后精神狀態不好。
熬夜的影響
大學生認為熬夜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熬夜會引起黑眼圈,皮膚質量會下降,占比分別為72.39%,75.46%。原因是這是大學生關注的事情,是肉眼可見的一些危害。實際上熬夜也會使視力、抵抗力、記憶力下降,使我們記憶力不集中,引起脫發,還可能引起食欲不振。
4.對熬夜的認識及減少方法
大學生對熬夜的認識
大部分同學對熬夜有正確的認識,認為熬夜有危害,且嚴重,占比為66.67%。只有2.26%的學生認為熬夜沒有危害,這類同學可能是生物鐘很晚。全體大學生幾乎都能認識到熬夜有害健康。
減少熬夜的方法
由圖知,減少熬夜的方法中靠自己的意志占比77.4%,設有相互督促占比62.71%,學校的熄燈停電制度占比49.72%,加大教育和宣傳力度占比41.24%,還有其他占22.03%。多數同學認為只有自己下定決心不熬夜才是最有效的`,舍友督促也是一個很好地方法,另外可以加大宣傳力度,如一些宣傳小視頻,引起大學生重視。
八.總結
根據調查的數據,可以反映出一些大學生熬夜問題的現狀。
大學生普遍存在熬夜現象,熬夜的原因是要忙學習,忙社團,忙刷手機。
熬夜不僅使我們皮膚變差,還有很多潛在危險,比如熬夜讓我們不知不覺中免疫力下降,讓本該朝氣蓬勃的青年孩子看起來無精打采,又或者說喜歡熬夜的青年到年紀大一點會出現各種疾病。
大學生大部分都知道熬夜有害建康,卻有一半多的人依然不能控制自己熬夜。大學生還是不夠重視熬夜這個問題,認為自己沒少熬夜,身體也沒出現什么問題,如果我們抱著這樣一種態度,有可能我們的身體會在將來的某一天會突然垮掉。
告別熬夜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過程,我們身邊有太多的誘惑和不得已。這需要我們自身和身邊人的共同努力,我們要自己加強自控力,轉變對待熬夜的態度,不能對熬夜抱有無所謂得態度。在我們身邊,或多或少的有作息規律的人,我們可以向他們看齊。也可以加大宣傳力度,比如多做一些熬夜危害健康的小視頻,引起大家的重視。
青年一代是祖國的未來,我們首先要保證有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精神狀態才能肩負祖國賦予的重任,減少熬夜,讓我們行動起來!
當代年輕人熬夜調研報告 篇5
一、調查課題:
大學生熬夜情況調查
二、調查分析的目的:
分析當代大學生熬夜的頻率,引起熬夜的原因、危害以及減少熬夜的方式等問題。
三、調查時間:
20xx/7/25-20xx/7/26
四、調查范圍:
在讀大學生
五、調查方式:
線上問卷調查
六、問卷設計
略
七、調查數據分析
共有170人參與了線上問卷的調查,參與大學生中男女比例接近1∶1
1.在讀學生熬夜情況
絕大多數人認為大學生熬夜非常普遍,比例高達89.83%,只有9.04%認為大學生熬夜現象一般多,還有1.13%不了解。
總體調查情況看一周熬夜頻率的比例是比較分散的。不熬夜者占比為15.88%,一周熬夜1~2次占比為37.65%,一周熬夜3~4次占比為20.59%,一周4次以上占比25.88%。
通過熬夜的普遍度和熬夜頻率可以得出,大學生普遍存在熬夜現象。但是也有較少的同學不熬夜,這可以反映出這些人作息較規律、自制力較強。有些同學幾乎天天熬夜,已經使熬夜成為習慣,久之形成熬夜的生物鐘。偶爾熬夜者可能是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熬夜,可能并非是自己的意愿。
2.致使熬夜的原因
進入大學后,55.93%相較與之前熬夜情況加重,24.29%熬夜情況比以前輕,還有19.77%沒有變化。
考試月多學同學作息無影響,占比為57.06%,有少半同學會熬夜學習,更晚或更頻繁。
不熬夜人數占比很少,只有9.04%。因娛樂熬夜者居多,不少人會失眠或有熬夜的習慣,還有少部分是要完成自己的工作。
進入大學后大部分人熬夜情況加重可能的因為:沒有家人老師的約束,自制力弱,誘惑多(游戲、小說、網絡劇、各種小視頻)等。且我認為大部分學生熬夜的原因是因為玩電子設備。
少數同學因為學習熬夜。考試月熬夜人數相對增加。部分人考試月學習會更努力,熬夜頻率可能相應增高或熬夜到更晚。而部分人對作息沒有影響可能是因為自己熬夜學習效率不高,晚上需要養精蓄銳第二天精神才更好,更有助于學習。
如果在學院,社團或是學生會任職,有時會比較忙,工作較多且較急,這時就不得不熬夜做完工作。
還有部分人是晚上精力充沛,習慣性晚睡,盡管自身的生物鐘如此,我相信在沒睡的這段時間也可能是刷著手機的。
圖中顯示31.18%,失眠人數占比并不算少。出現失眠可能是長時間熬夜造成的,可能會出現這種狀況,越是失眠越是刷手機,越是刷手機越是失眠這種惡性循環。
3.熬夜的影響
半數人十五分鐘內可入睡,占比為54.24%;29.94%的人半小時內入睡,這是比較正常的入睡時間。超過半小時的入睡時間就先對較晚。
圖二:熬夜后的精神狀況
圖二:熬夜后精神狀況良好的占14.12%,一般占43.5%,整體來說大學生精力較旺盛;有少半同學熬夜后精神狀態不好。
圖三:熬夜的影響
圖三:大學生認為熬夜對自己最大的影響是熬夜會引起黑眼圈,皮膚質量會下降,占比分別為72.39%,75.46%。原因是這是大學生關注的事情,是肉眼可見的一些危害。實際上熬夜也會使視力、抵抗力、記憶力下降,使我們記憶力不集中,引起脫發,還可能引起食欲不振。
4.對熬夜的.認識及減少方法
大部分同學對熬夜有正確的認識,認為熬夜有危害,且嚴重,占比為66.67%。只有2.26%的學生認為熬夜沒有危害,這類同學可能是生物鐘很晚。全體大學生幾乎都能認識到熬夜有害健康。
減少熬夜的方法中靠自己的意志占比77.4%,設有相互督促占比62.71%,學校的熄燈停電制度占比49.72%,加大教育和宣傳力度占比41.24%,還有其他占22.03%。多數同學認為只有自己下定決心不熬夜才是最有效的,舍友督促也是一個很好地方法,另外可以加大宣傳力度,如一些宣傳小視頻,引起大學生重視。
八.總結
根據調查的數據,可以反映出一些大學生熬夜問題的現狀。
大學生普遍存在熬夜現象,熬夜的原因是要忙學習,忙社團,忙刷手機。
熬夜不僅使我們皮膚變差,還有很多潛在危險,比如熬夜讓我們不知不覺中免疫力下降,讓本該朝氣蓬勃的青年孩子看起來無精打采,又或者說喜歡熬夜的青年到年紀大一點會出現各種疾病。
大學生大部分都知道熬夜有害建康,卻有一半多的人依然不能控制自己熬夜。大學生還是不夠重視熬夜這個問題,認為自己沒少熬夜,身體也沒出現什么問題,如果我們抱著這樣一種態度,有可能我們的身體會在將來的某一天會突然垮掉。
告別熬夜是一個極其艱難的過程,我們身邊有太多的誘惑和不得已。這需要我們自身和身邊人的共同努力,我們要自己加強自控力,轉變對待熬夜的態度,不能對熬夜抱有無所謂得態度。在我們身邊,或多或少的有作息規律的人,我們可以向他們看齊。也可以加大宣傳力度,比如多做一些熬夜危害健康的小視頻,引起大家的重視。
青年一代是祖國的未來,我們首先要保證有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精神狀態才能肩負祖國賦予的重任,減少熬夜,讓我們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