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最新垃圾分類調查報告(精選3篇)
通用最新垃圾分類調查報告 篇1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做什么,每天都會產生垃圾,那么這些垃圾怎么處理才是正確的,怎么才能對人類不產生危害呢?
二、調查的目的
1、了解正確處理垃圾的方法
2、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
3、提高自己的調查能力
三、調查的方法
1、查閱書籍
2、采訪身邊的人
3、上網查詢
4、深入實際,親自去調查
四、調查內容
1、馬路上亂扔垃圾的現象
2、大街上和小區里的垃圾桶情況和保潔情況3、家庭垃圾分類的情況
五、調查準備:
在調查之前我們在網上調查了垃圾的危害以及垃圾分類的資料。資料顯示:垃圾中的.有害物質會污染土壤、大氣與水體,不但浪費了資源,還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垃圾大量堆放后,垃圾堆中會產生生物分解,在分解過程中生成甲烷氣,甲烷氣聚集到一定程度就很容易發生爆炸;垃圾中有豐富蛋白質、脂類和糖類化合物,在常溫情況下,微生物分解有機物過程中產生NH3、H2S及有害的碳氫化合物氣體,具有明顯的惡臭和毒性,直接危害人體;廢舊的電子電器產品,如果隨意丟棄,散落到環境中,會給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并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如電子垃圾中含有的有害重金屬元素,一旦進入水體,會長期危害水環境和周圍居民的人體健康。此外,電冰箱和空調的制冷劑、絕熱發泡劑中含有的氟里昂,一旦泄漏會破壞大氣環境,從而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如果人類不采取措施妥善處理垃圾,最終人類會遭到報復,找不到一塊生存的凈土。
垃圾分類表:
可回收垃圾:紙類、金屬、塑料、玻璃等
廚房垃圾: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等食品類廢物
有害垃圾:廢電池、廢日光燈管、廢水銀溫度計、過期藥品等
其他垃圾: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
六、思考與建議
我們將調查所得整理出來,同時各抒己見,總結歸納出以下幾條建議:
1、設置分類垃圾桶要有一個整體規劃,系統配置,而不是表面工程,因為讓分類扔垃圾,這是關系每一個人生活習慣和生活質量的問題;
2、在分類垃圾桶上標上醒目的圖案或者文字說明,讓大家在扔垃圾的時候,能將垃圾輕松準確地分類;
3、讓每個人體驗到分類扔垃圾帶來的實際利益。比如垃圾分類情況較好的小區,給每戶免費贈送幾噸水,這不僅是節省了幾噸水費的問題,更是一種榮耀,一種被社會認可的公益行為;
4、在買菜的時候使用自己家的菜籃子,拒絕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提倡推廣使用環保塑料袋,改進技術,降低了成本,提高利用價值,比如在袋子上做廣告、做宣傳;
5、在用餐時使用消毒筷,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餐后我們提倡使用手帕,拒絕使用餐巾紙;
6、呼吁人們做飯時盡量吃多少做多少,特別是飯店用餐時更要避免浪費,要解決泔水問題;
7、關于亂扔垃圾,是容易做到卻被人們遺忘的。如果像新加坡那樣重罰,應該也能收到奇效。
以前,我在報上看到過一則消息:十一黃金周的第二天,烏魯木齊市南山旅游景區出現80多名韓國游客集體撿垃圾的場面,其中包括30多名兒童。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自發地組織起來清理垃圾,短短20分鐘,方圓近1公里的垃圾被清理得干干凈凈。在驅車將5個裝滿垃圾的紙箱送到垃圾站后,韓國游客才安心繼續游玩。
韓國游客的舉動雖小卻發人深思,地球是大家的,綠色的文明,是靠人們保護才形成的;綠色的文明,是讓垃圾“各歸各位”才能形成的;綠色的文明,是讓不好的習慣遠離人體才形成的……愿我們早日能真正找到心中的綠色文明。
通用最新垃圾分類調查報告 篇2
隨著農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生活垃圾的數量在不斷的膨脹,大多數村落垃圾隨意傾倒在村邊,使農村面源污染越來越嚴重,垃圾的收集處理已成為困擾農村建設的一個棘手問題。現在的農村生活垃圾已不再是簡單的麥秸、草灰,如果進行簡單的掩埋和焚燒,將會對土地和環境造成較大的污染。所以,不論是政府或農村的人們都面臨著一個嚴重的問題——農村垃圾怎樣才能得到有效的處理。調查如下:
一、農村垃圾處理的基本情況。
1、村民自己設置垃圾堆,有各種污染;垃圾按照就近原則處理,村里沒有相應的機構去處理垃圾,去維護環境。
2、村附近的可利用垃圾收購站數量少,而且大多數村民也無收購興趣,無進行整理后出售的動力。當然也有個別村民認識到垃圾處理的重要性,但是政府并沒有設立有關垃圾處理的基礎設施。我村對于垃圾處理,雖然建立了垃圾池,并且安排了相應的人員來處理垃圾,但是對于垃圾的'后期處理卻也沒有辦法,只是倒在村后或是河邊。
3、垃圾危害意識和垃圾自分類觀念不夠,某些地方垃圾遍地無人處理,自覺性不強,隨意焚燒,空氣污染嚴重。由于農民對垃圾的危害認識不足,因此在處理垃圾上就顯得極為隨意。村里雖然建了垃圾池,但村民總是就近將垃圾傾倒在河里等;有的人對動物尸體等不經任何處理,隨意丟棄在河邊;村街道也沒有垃圾桶,可見從村委那里就沒有認識到垃圾污染的嚴重性,沒有給村們一個要保護環境建立一個意識。
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1、思想認識不到位、資金投入不足。村們對于垃圾的危害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只是知道垃圾很臟,很臭。但是更為嚴重的他們并沒有都認識到。村委也沒有對垃圾的危害方面的知識對村們進行宣傳教育。其次是政府對垃圾處理問題的重視還不夠,給個村用于處理垃圾的經費還不夠。
2、村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生活垃圾增多。隨著經濟的發展,農村的生活變好,但是生活垃圾也隨之增長。不益腐蝕的“白色污染”也增多了。還有一些不必要的包裝產品也走向了農村。
3、垃圾的最終處理問題。村里雖然有相關的垃圾清運安排,但是垃圾運走后,也只是堆放到河邊或者是填埋焚燒,這是不夠的,它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還會帶來問題,可能會污染了土地和空氣。
三、對農村垃圾處理的意見和建議。
1、廣泛宣傳,提高思想認識。要加強對農村垃圾處理問題的宣傳教育,不斷提高廣大村們的環境保護意識。要進一步廣泛宣傳農村環境污染問題的嚴重性和治理污染的緊迫性。
2、要號召村民,盡量減少日常生活垃圾,或是回收利用。并且提倡使用那些能夠在短時間內自然風化的塑料“垃圾”,減少“白色污染”。村民也像城市一樣,“零包裝”。要簡化、減少包裝、同時也使用可利用、可降解的包裝材料。
通用最新垃圾分類調查報告 篇3
一、基本情況
一是宣傳全覆蓋。從XX年開始,安排專人對接管委會、綜保區、審計局、稅務局等家機關事業單位,開展了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知識宣講、會議培訓、資料發放等宣傳工作,落實推進,目前已全部完成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現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實施垃圾分類率達到%。
二是明確目標任務。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是當前省市區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開發區各部門、各平臺要進一步明確目標,明確任務,明確節點,明確范圍,明確對象,明確標準要求,以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健全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機制,完善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著力形成以法治為基礎、政府推動、全民參與、城鄉統籌、因地制宜的垃圾分類制度,推進園區綠色發展。x月份,江寧開發區召開專題工作會議,對推進垃圾分類工作進行部署。會議通報了-XX年XX開發區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和相關工作要求,并對園區垃圾分類的實施范圍、分類方法、任務分工、領導小組等進行了具體的部署安排。會議指出,開發區下一步將加強組織領導,加大資金投入,強化宣傳教育和對垃圾收運的過程監管,力爭用三年時間普遍推行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形成社會接受度高的單位垃圾強制分類模式,努力實現生活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至XX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以上。三是做好示范引領。
x月份,組織園區多家重點企業代表召開了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培訓會,通過宣傳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性及意義,向企業發放四分類標貼張和暫存點標貼張,動員參會企業做好示范引領。要求各家企業務必第一時間組織召開內部垃圾分類工作動員和培訓會,確定垃圾分類專項負責人員,并通過內部網絡、電子屏、展板、宣傳欄等媒介,策劃組織宣傳活動,在企業內部營造熱烈的垃圾分類氛圍,積極培養員工垃圾分類意識,養成垃圾分類習慣。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垃圾分類知識的滲透度還不夠高。雖然我們正在按計劃購買垃圾分類設備進行投放,但無論是企業單位,還是普通群眾對垃圾分類的認識仍然不足,推動落實還停留在口頭宣傳上,實際工作中推進困難。
二是垃圾分類工作隊伍建設亟待加強。目前在企業建立了垃圾分類工作督導員、培訓員等隊伍,但是這支隊伍的穩定性不夠高、專業性不夠強,對他們的教育培訓還沒有實現常態化、長效化。特別是督導員隊伍,基本上以環衛工人、社區內的退休失業人員等為主,隊伍的素質不夠高,而且流動性大,招募難度同樣也很大。
三是對垃圾分類的效果缺乏有效監督。目前區級層面還沒有出臺垃圾分類方面具體的條例、規定,對于不進行垃圾分類的企業,只能進行勸說,并不能進行懲罰,導致垃圾分類的效果仍不理想。
四是垃圾分類工作體制機制有待完善。垃圾分類處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多個部門,但是目前以區垃圾分類辦牽頭,街道、社區具體操作為主,其它相關部門的`參與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工作合力還不夠強,政策統籌性也不足。
三、工作的建議
一、認識再提高。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加入普及垃圾分類和可循環利用科學知識的宣傳教育。媒體具有社會責任,作為政府也有能力利用各類媒體資源,包括電視、廣播、報刊資料等,有效地進行廣泛的宣傳和普及垃圾資源的再利用知識教育,如何進行垃圾分類的歸類知識的宣傳教育。
二、加大力度指導分類。增設垃圾分類回收的設施,用不同顏色的垃圾桶分別回收包裝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和特殊垃圾。垃圾桶上注明回收的類別和簡要的使用說明,指導群眾使用。
三、以點帶面分段實施。第一階段先在學校、部分企事業單位進行試點;第二階段在擴大到城區物業管理相對比較規范的小區;第三階段再擴大至城區范圍內和農村居民點。一步到位的實行垃圾分類不現實,在逐漸完善工作要求基礎上,穩步推進垃圾分類收集工作。
四、創新模式強化管理。一是通過政府采購,引入專業第三方公司做好垃圾分類收運及專業化處理;二是采用大數據管理,實現源頭分類、第三方工作情況、各企業排名及各類垃圾分類處理量的大數據分析,對日常工作進行量化管理,把垃圾分類這項動態、難監管的工作,轉變為固定化、規范化管理,確保工作落到實處,激發市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