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室年終述職報告范文(通用3篇)
教研室年終述職報告范文 篇1
20xx-20xx學年第一學期,在藝術設計系各位領導的指導下、在教研室教師的積極配合下,多媒體技術教研室完成了學院、系部交辦的各項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教研室活動總結如下:
一、做好新生專業教育和教學準備工作
本學期15級新生入校,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快的適應專業學習,融入大學生活,教研室全體成員積極討論、認真準備,向學生展示了多媒體、動漫兩個專業優秀的教學成果,并通過與學生互動,回答學生在專業課程設置和學習方法方面存在的問題,打消學生的疑惑,使學生對專業發展方向和目標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
在新生教學任務落實階段,積極與外專業、外系部教師協調,在系部領導的統籌安排下,將新生所有課程的教學任務落到實處,確保了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組織好常規教學
教學常規管理方面,在教研室活動中,注重日常教學的規范工作。指導教師做好日常教學工作,注重教學檢查并做好及時反饋,安排好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動漫設計與制作專業的教學任務,并及時跟蹤。開展教師教學研究活動,強調了對教育教學方法的交流與探討。授課過程強調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三、認真組織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專業16屆畢業生的畢業設計指導工作并展開研討
本次畢業設計學生選報的項目包含了影視短片創作、三維動畫制作、二維動畫制作和宣傳畫冊設計等多方面的內容,教研室根據各個教師的專長,合理安排指導教師。通過畢業設計,學生的實踐技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基本達到了通過畢業設計培養學生專項技能和職業能力的目的。
在本屆畢業設計過程中,系里、教研室繼續加強了畢業設計過程的管理,注重設計過程的監管力度,對各個環節嚴格把關,對學生的上機、論文以及答辯都進行了周密的安排,尤其是對學生論文嚴格要求,首先要求指導教師把關,之后答辯小組教師審閱,不合格者不允許參加答辯。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圓滿地完成本屆畢業設計的任務。
四、積極組織參加技能競賽
20xx年10月,在系部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在教研室各位教師的認真組織下,多名學生積極準備參加“第三屆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和“河南之星”藝術設計大賽。經過層層遴選,將參賽教師和學生的優秀設計作品進行了上報。最終取得了“第三屆全國數字藝術設計大賽”教師組二等獎一項,“河南之星”藝術設計大賽優秀獎兩項。
五、工作室運行情況及研討
本學期,藝術設計系組建了“動漫設計工作室”,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自我培養、自我提高能力而開辟的專業實踐平臺。教研室成員在日常教學中通過對學生專業特長的了解,從學生中選拔了一部分優秀的專業人才,以實際工作案例和競賽項目為引導,對其著重培養,為下學期的全國職業技能大賽和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做好準備。
由于系部專業硬件設備不很充足,造成動漫設計工作室多數時間被日常教學工作占用,用于學生課外培養和訓練的時間較少,希望院系能夠加大工作室的建立力度,教研室成員也會更加積極的提高工作室的利用率和工作成效。
六、課程建設研討和專業建設研討
本學期教研室多次組織教師對專業課程建設和教材建設展開研討,使多媒體專業和動漫專業的人才培養方向更加明確。20xx年1月,根據院領導和教務處的要求,教研室將多媒體14級和動漫14級進行了合班,經過教研室教師的認真研討,確定了兩個專業學生要開設的課程和實踐項目,為下學期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基礎。
七、存在的問題
1、教研教研室活動的教研室組織形式上應積極開拓創新,應以教學方法的改革創新,教育觀念的轉變為主要內容。
2、教研、產學研方面做得不夠,部分教師參與教科研不夠。加強產教研、產學研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3、校企合作方面落實不夠,主要表現在校企合作項目不足,企業專家參與教學工作量較少,學生與企業的接觸機會較少。
4、技能競賽方面,我們還要不斷總結,努力拼搏,提高成績。提高教師的責任心,加強課外興趣小組的指導和引導,做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伙伴。
教研室年終述職報告范文 篇2
下半年,我校教研工作僅僅圍繞“情智發展課堂”開展。圓滿完成綜合實踐兩個課題結題工作;組織了語、數、英等學科參加空中課堂學習活動;協助物理等學科進行中考質量分析;組織青年教師進行課堂展示活動;組織教師參加“一課一名師活動”,并獲得省級優質課。集體備課更加簡明,突出實效性,這些活動的開展,為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一、取得的成績
1.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融入國民教育體系研究子課題《在活動中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研究》課題順利結題。
由主持,班主任和思想品德教師:參加的課題研究獲得結題證書。
2.數學、語文、物理等八個學科小課題順利結題獲得結題證書。
3.在十二五教育教研工作中,我校教師李清波、張燁被評為大慶油田教育中心優秀課題實驗教師稱號、黃群獲得教研先進個人稱號。
4.有等多名教師在全國第八屆學習科學研究成果評比和語文教育研究中獲獎
5.張佳琦獲得教育培訓中心教師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二、開展的工作
1.教師自學:由教研室印發教育理論內容改為教師在網上自學,抄寫重要內容。不少于300字,每月兩次,這種學習方式有利于教師根據實際需要完成自我教育。
2.初四教研活動常抓不懈:
教研室組織初四畢業年級教師總結中考教學經驗,撰寫質量分析,并于x年10月20日召開中考質量分析會。繼續開展走進初四課堂活動,教研室組織聽課,重點研討提高復習課效率。
3.積極參加大慶市教師進修學院組織的共享工程教研活動:
(1)空中課堂活動:
①.x年9月14日李清波到教育學院錄制空中課堂;
10月29日李清波到世紀陽光學校參加空中課堂活動。
②.x年11月4日數學、歷史教師在遠程教室參加空中課堂學習活動。
③x年11月5日音樂學科教師在遠程教室參加空中課堂學習活動。
(2)培訓活動:
①.x年11月4日語文學科、到55中參加微課創作學習活動。
②.x年11月4日參加初中英語新技術新媒體應用交流研討會。
③.x年10月30日王秋芬、張建敏、張燁到萬寶聽信息技術學科深度融合講座(潘克明)。
4.積極參加五支隊伍培訓活動
①.x年9月25日黃群到萬寶參加五支隊伍教師培訓。
②x年10月27日黃群參加五支隊伍培訓。
5.參加中考質量分析
①.x年10月21日參加數學、英語到教育學院參加中考質量分析會。
②x年10月12日到教育學院參加思品學科中考培訓活動。
6.青年教師培訓;
①.x年10月16日到教育學院參加數學教師培訓。
②.x年10月23日到教育學院參加青年教師培訓。
7.教研組活動:
開學初,各教研組制定出教研活動計劃,教研室制定本學期研討議題發放到各教研組。教研組根據議題,按照統一時間和地點進行討論,教研組長負責記錄。
8.集體備課活動:
開學初,各備課組上報備課題目,教研室統一安排備課時間和地點,安排具體備課教師,主備教師撰寫備課教案形成初案,集體備課時,有其他教師提更改意見,記錄人負責記錄。
9.青年教師展示課
等教師在多功能教室師講了展示課,對“情智發展課堂”課堂環節和形式進行了全方位解讀。
三、存在問題
1、網絡教研方面存在問題
由于我校學科教師較少,進行“空中課堂”活動中,有教師缺席,造成學習和研討氛圍不濃。
2、課題研究方面存在問題
個別課題支持人找借口,不進行課題總結工作,致使教研室工作量加大。在小課題工作中,部分高級教師,認為自己職稱已經取得,參與情緒消極,影響了課題質量。
3、教研活動方面存在問題
教研組活動的內容不夠科學,時間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證,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不高,導致教研活動的效果不夠突出。
4、集體備課存在的問題:
集體備課過程中,一些教師存在依賴心理,導致部分學科的集體備課,只是少數教師的備課。一些教師只是忙于填寫集體備課記錄,缺少真實備課的活動,沒有把集體備課落到實處。
教研室年終述職報告范文 篇3
本學期,西校區教研室在學校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教師的積極支持下,以學習促進發展,積極開展教研活動,指導教師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加快教師隊伍建設;以6+1課堂改革為契機,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以教研組為單位,做好各項常規檢查,努力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一、規范教研機制,加強教師間的相互學習
開學伊始,落實教研活動的時間、地點,保證教研活動的正常開展,并通過教研組推薦公開課,校級微型課等活動,加強老師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增強了教師的團隊意識。
通過聽評課活動,使各位老師轉變了教學觀念,堅定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決心。
20xx年5月19日舉行了校區微型課比賽,比賽中涌現出一批業務能力強的教師:馬俊敏、張麗香、郭建紅、趙盼、朱春紅、范曉娟、李紅月7人。
推薦張朝霞、孫翠翠、劉周星3位教師參加濮陽市中等職業教育技能大賽教學能力大賽。
二、配合西校區教務處做好考情分析
三、配合職教中心教研室,積極參與校本教材編寫審定
我校區幼教專業和普通升學專業教師積極參與校本教材的編寫,具體分工如下:(見附件)
四、做好教學常規檢查
本學期教研室組織各備課組長對本學期開學以來的教案、聽課記錄、作業批改情況進行了兩次檢查。現將檢查結果總結如下:
大多數老師能按照學校要求認真書寫教案,按時聽課,及時批改作業,檢查中發現部分常規工作優秀教師。
教案書寫優秀教師:趙紅、韓艷娟、孫翠翠、韓利娜、張朝霞、張麗香、雷靜楠、石艷琴、馬俊敏、譚凌輝、劉周星、郭建紅
聽課記錄書寫優秀教師:劉周星、孫翠翠、馬俊敏、趙紅
作業批改優秀教師:韓艷娟、孫粉利、陸美玲、高萍、馬俊敏
在總結工作成績的同時我們也發現一些問題。比如教研內容缺乏針對性,不能緊扣考綱,課題研究尚未形成濃厚的氛圍,課堂教學中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
為了使20xx-20xx年度的教研工作穩步向前推進,切切實實提升我校整體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繼續為我校的升學總體目標而不懈奮斗,我有幾點打算和想法:
一、和各位老師一起積極探索并盡快建立適合我校實際的一整套的新課程評價制度,從而取代單一依靠月考成績評價師生教育教學質量的應試教育體制,使評價真正起到促進師生和諧發展的作用。就是要在《課程標準》精神指導下,堅持“以評價促進教師、學生能力發展”的基本理念,引進先進的教育評價方法,充分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和能力,分析教學過程,診斷教學得失,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能力,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水平。
二、繼續完善和建立各項教研制度,如聽評課制度、教師反思制度、日常教研活動制度、課題申報立項制度等,建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保障機制。
總之教研室取得的成績離不開大家的幫助支持和共同努力,今后的工作更離不開大家的積極參與和團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