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實訓報告(通用3篇)
護理實訓報告 篇1
學院
系部
班級
姓名
學號
日期
目 錄
一、實訓的基本要求……………………………………..3
二、實訓綱要……………………………………………..4
三、實訓報告的內容
(一)酒精擦浴………………………………………….4
(二)生命體征的測量………………………………….5
(三)氧氣吸入療法…………………………………….6
(四)鼻飼法…………………………………………….7
(五)導尿術…………………………………………….8
(六)大量不保留灌腸法……………………………….9
(七)給藥法…………………………………………….10
(八)靜脈輸液與輸血方法…………………………….11
(九)搶救技術………………………………………….12
(十)護理文件記錄…………………………………….13
四、見習日志…………………………………………….17
五、問卷調查表………………………………………….18
實訓的'基本要求
(一)實訓前準備
1.了解實訓目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2.復習有關的理論知識,充分理解實訓的意義。做到心中有數,以提高實訓課的學習效果。
(二)實訓期間
1.遵守規則,服從指導,認真執行實訓室守則,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服裝整齊,儀表符合要求,正確操作,認真聽取指導教師的講解,注意觀察示教過程;按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實訓儀器,注意安全,愛護護理模型人,節省消耗性實訓物品。
3.應積極參與實訓,并執行三查七對及無菌技術操作的原則。
4.講究衛生,實訓儀器的擺放要整齊、清潔、有序。
(三)實訓結束
1. 整理實驗用品,清理病床單元。
2.認真書寫實訓報告,按時送交指導教師評閱。
護理實訓報告 篇2
實訓前準備
1、了解實訓目的、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
2、復習有關的理論知識,充分理解實訓的意義。做到心中有數,以提高實訓課的學習效果。
實訓期間
1、遵守規則,服從指導,認真執行實訓室守則,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2、服裝整齊,儀表符合要求,正確操作,認真聽取指導教師的講解,注意觀察示教過程;按操作規程正確使用實訓儀器,注意安全,愛護護理模型人,節省消耗性實訓物品。
3、應積極參與實訓,并執行三查七對及無菌技術操作的原則。
4、講究衛生,實訓儀器的擺放要整齊、清潔、有序。
實訓結束
1、整理實驗用品,清理病床單元。
2、認真書寫實訓報告,按時送交指導教師評閱。
護理實訓報告 篇3
腎病科:主要了解到腎病的共同的主要臨床表現:水腫、皮膚瘙癢等。在醫院內見到的水腫都是比較輕的,因為經過治療后水腫都已經在消了,而且帶教老師也說很少見到水腫特別厲害的病人。對于有些皮膚瘙癢的病人可酌情給予止癢的藥物,告訴病人不能撓抓,避免皮膚受損。簡單介紹一些臨床表現后,老師發給我們一些護理評估表,讓我們看。后又帶我們去看了一些病人的實際情況。
血液透析科:了解血液透析器的構造與作用及如何運作,簡單了解了儀器的操作。重點看了血路、水路、電路的走向及其作用機制。還講解了現在最常用的空心纖維型透析器的作用原理:血液從空心纖維管內流過,管壁是人工合成的半透膜,管外充滿了與血流方向相反的透析液。透析液是在治療室經過統一處理后通過專門安裝的管道輸送過來的。血液被泵出來經過透析器后回流經人體,透析液流到專門的桶內,在電腦上正確控制透析的速度和時間等等。還講了建立血管通路是要建造瘺口,有長期和臨時造瘺口。造瘺口的選取,一般都采用兩端都是靜脈,也有一端靜脈一端動脈,但是比較少。建立內瘺是要做好術前和術后的護理工作,還要術后早期功能鍛煉,同時還要注意內瘺的保護。
內分泌科:護士長帶我們到病人床前,詳細詢問病人,詳細
解釋病人病情。陳某,女,78歲,口干,多飲,消瘦,體重減輕,血糖升高一月余,查出Ⅱ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而住院,早晨查空腹血糖21.6mol/L,餐后血糖36.4mol/L,靜脈輸液25u普通胰島素250ml生理鹽水,15滴/min.。
治療糖尿病的“五架馬車”:1.飲食:雞蛋、純牛奶(無糖、低脂)、豆制品(最好是自制的)、優質蛋白等;忌:稀飯、面條、米線、糊狀食物、甜飲料等;2.運動:因腿痛患者幾乎不運動,休息后稍緩解。糖尿病人也應適當運動,幫助降低血糖。3.藥物:有降糖藥。4.血糖監測:5.健康教育:是很重要的一環。現在還有“一架馬車”:中醫中藥防治
風濕性疾病:主要是內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等。內風濕關節炎:是慢性、免疫性關節疾病。主要癥狀:關節畸形、紅腫、熱、痛、晨僵、功能障礙、內風濕結節等,呈對稱性疼痛。主要原因是感染、環境潮濕、免疫失調等。內風濕關節炎有時還伴有干燥綜合征,主要侵犯淚腺、唾液腺等。還有系統性紅斑狼瘡:多由環境、遺傳和感染造成,是皮膚、多臟器、多變化的疾病,又稱陰陽毒或紅蝴蝶。主要表現為皮損、腎臟損害、心肺功能損害、血小板和白細胞下降、貧血、眼部受損等。同樣要健康教育:都要從飲食、生活、情志、鍛煉、藥物等方面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