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研究報告(精選5篇)
姓氏的研究報告 篇1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有不少同學姓姚,我有好幾個鄰居也姓姚。“姚”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姚的名人有哪些?現在的“姚”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多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姚”姓的歷史和先這樣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詢問身邊的人。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
起源一:出自媯姓,為舜的后裔。帝舜是顓(zhun)頊的后代,因為生在姚墟,他的后裔子孫便以地為氏;起源二:出于白子姓。據《路史》中記載春秋時期有姚國,是商族的后代,后世子孫以國為氏;起源三:出自他族改姓。《晉書》中記載,西晉末年,有羌族首領姚弋仲,本是漢代西羌燒當氏的后人,自稱虞舜之后,故改為姚姓。
歷史名人:
1、姚綬(1422—1495)
明代官員、書畫家。字公綬,號谷庵,又號仙癡、丹丘生、谷庵子、云東逸史,漢族,浙江嘉興大云寺人。順八年進士,官監察御史。著有《谷庵集》、《云東集》、《天人合旨》、《姚御史詩文》。
2、姚文田(1758—1827)
字秋農,號梅漪。歸安(浙江吳興)人。清代狀元。姚文田清朝嘉慶4年(1799)己未科進士第1名,世稱文狀元。翰苑名賢,文壇巨匠。是清代一代蜚聲朝野的著名學士,他于嘉慶年間高中狀元,官至禮部尚書。這位德高望重老先生治學嚴謹,為官耿直,一身正氣。
3、姚崇(651年——721年9月28日)
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則天因突厥叱利元崇叛逆,忌憚有大臣與之名,故命以字行。后又避唐玄宗開元年號,遂改名崇。陜州硤石(今河南陜縣)人,祖籍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
現狀:現在全國共有420萬人姓姚,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33%,這些姓姚的人大約都集中在安徽、廣州、江蘇三省
四、研究結論
1、姚氏的發源地大致有兩處,即江蘇蘇州和今甘肅隴西一帶。早期由于家族勢力不足。所以發展繁衍的較為緩慢,從晉代開始,姚氏因有來自甘肅隴西一帶的羌族首領姚戈仲后裔及所帶來的部眾作為姚氏的加入而壯大起來。這兩支姚氏后來不斷繁衍播遷,唐代以前就已經成為今浙江吳興及甘肅隴州一帶的望族。后來吳興吳康有一支姚氏分遷于陜郡,至隋時發展成為當地一大望族。唐代以后姚氏的繁衍更加廣泛,已遍及我國的大江南北。
2、姚姓在宋版《百家姓》中名義上排第101位
3、歷史上,“姚”姓人才輩出。有著名籃球運動員姚明,有黑衣宰相姚廣孝,有政治家姚啟圣等。
姓氏的研究報告 篇2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姓“柴”的同學只有我,看來“柴”比較稀少。“柴”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姓“柴”的名人有哪些?全國的“柴”姓人口數量大約是多少?排名第幾?荊門柴姓宗族是從哪里遷徙過來的?柴姓安居荊門多少年?至今已有多少代?多少戶?多少人?主要分布在荊門的哪些鄉鎮?荊門柴姓宗族出了哪些企業家和學者?我是第幾代傳人?我的字派是什么?柴氏族訓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我對“柴”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荊門柴氏族譜》。
2、詢問身邊的人。
三、資料整理
四、研究結論
1、傳說,“柴”姓來源于春秋時期高柴的名字。
2、歷史上,“柴”姓名人輩出。近代,柴姓宗族誕生了不少將軍、全國政協委員、技術領域專家、企業家、學者等。
3、柴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二十七位的姓氏。
姓氏的研究報告 篇3
一、問題提出
在日常生活中,身邊有不少姓張的朋友。
心里不由的產生了一些疑問:
‘張’姓氏的由來是什么?
歷史上姓張的名人?
我國現在姓張的人數排第幾名?
帶著疑問,我做了一份關于‘張’姓氏的歷史與現狀的研究
二、研究方法
1、從書籍、報刊和網絡上查找
2、詢問朋友
3、其他方法
三、資料整理
來源:最早出自于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姬姓。是炎黃子孫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姓源自于黃帝之子少昊青陽氏之孫的揮公。因發明弓箭司弓矢之長(正),而賜姓揮公姓張于青陽(今河北清河)。
歷史上姓張的名人:張良、張儀、張騫、張居正,張仲景、張衡、張遂、張旭、張擇端……
現狀:據統計,目前姓張的人數排全國第三。
四、研究結論
1、傳說,‘張’姓來源于姬姓,出自上古黃帝之子揮,屬于以職官稱謂為氏。
2、歷史上,姓張的名人輩出。如張良、張儀、張騫、張居正……
3、據統計,目前姓張的人數排全國第三。
姓氏的研究報告 篇4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學校姓“令狐”的非常少,那么“令狐”姓是怎么來的?歷史上有沒有姓“令狐”的`名人,現在的“令狐”姓是不是我國人口最少的姓氏?帶著這些問題,我對令狐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研究。
二、調查方法
1、上網查找
2、詢問家長
3、查看書籍
三、資料整理
來源:令狐本來是春秋時代的一個地名,據《水經凍水注》載:令狐即猗氏地(今山西省運城市臨猗縣的西方),周文王姬昌之子畢公高的后代魏顆得了勝仗,晉景公把令狐一帶上次給他封邑,魏顆之子魏頡以封地為氏,稱令狐頡,至今已有兩千三百多年的歷史,望出太原郡。
歷史名人
漢武帝時的令狐茂,三國時的令狐邵,南北朝后魏的令狐壯等人,都是山西令狐氏的好子弟。又有漢朝的令狐略,唐朝宰相令狐楚,令狐绹,文史家令狐棻清朝有令狐亦岱,當代有中國共產黨。政要員令狐安等
現狀
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32位。現主要分布在山西省臨猗縣、平陸縣、運城市,太原市以及貴州省桐梓縣等。姓姓氏人口排名541位,人口4。2萬人。
四、研究結論
1、令狐姓源出于姬姓。
2、歷史上“令狐”姓名人輩出,有三國時的令狐邵,唐朝宰相令狐楚、令狐绹,文史家令狐棻,清朝令狐亦岱……他們在各個領域都閃耀著光芒。
3、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32位,姓氏人口排名第541位,人口412萬人。
教師評語:小作者通過自己的姓氏“令狐”展開調查研究,題材新穎,并且分別從來源、歷史名人、現狀多方面來展開論述,文章結構清晰,語言強勁有力,內容真實可查,是一篇較為成功的研究報告。
姓氏的研究報告 篇5
一、問題的提出
我的爺爺、爸爸、妹妹包括我,都姓杜,那么“杜”這個姓氏是怎么來的呢?歷史上姓杜的.名人有哪些呢?現在,有多少人口姓杜呢?帶著這個問題,我對“杜”姓的歷史和現狀,進行了一次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書籍和報刊。
2、在網上查閱資料。
3、詢問家長或老師。
三、資料整理
四、研究結論
1、傳說,到周初成王時,唐國不敬當朝天子,滿分/被當時攝政的周公旦滅掉,而把其弟叔虞封于唐,把唐國原國君后裔遷到杜,因此改稱為“杜”。
2、歷史上,“杜”姓人才輩出。有七國稱王杜宇、秦國的相國杜倉、西漢著名經濟學家杜子春,還有家喻戶曉的唐朝著名詩人杜甫和杜牧……他們在自己的職位、在各個領域,都閃著耀眼的光芒。我們為杜姓祖先創造的輝煌感到自豪。
3、20xx年,我國戶籍人口姓杜的有520萬人,排在第47位,中等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