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自評報告范文(精選4篇)
2024年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自評報告范文 篇1
為加強蘆山縣人民法院財政資金管理,強化支出責任,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建立科學、合理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體系,提高人民法院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根據(蘆財〔20__〕89號)《關于開展20__年縣級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蘆山法院于20__年12月對我院的部門預算整體支出進行了績效評價,遵循了“科學規范、公正公開、分類管理、績效相關”的原則,運用較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蘆山法院20__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的績效情況進行了客觀、公正的評價。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總體情況
(一)機構組成及人員概況
蘆山法院是國家的審判機關,在縣委的領導和上級人民法院的指導下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對縣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委會負責并報告工作。全院共設綜合辦公室、政治部(督察室)、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刑事審判庭(環資庭)、民庭(家事審判庭)、執行局、行政庭、司法警察大隊、審判管理辦公室及下設2個人民法庭(龍門法庭、太平法庭)。20__年,蘆山法院受理各類案件2343件,結案2311件,結案率98.63%,收結案均達到年初制定的目標任務。為蘆山縣全面推進依法治縣目標牢固根基。
截至20__年12月31日,經編辦核定的編制人數為56人,在職人員84人(其中包括編制內人員49人,自收自支人員1人,聘用人員34人),離退休人員17人。
(二)預算績效管理總體情況
蘆山縣人民法院深入貫徹各級相關文件精神,認真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和績效運行相關工作,不斷提高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水平。收入、支出全部納入本單位財務部門統一核算,嚴格遵循先有預算、后有支出的原則,確保預算編制完整,執行經費預算和資產配置標準嚴格。預計全年的績效目標任務都能夠按照年初制定的計劃和指標全部完成,部門支出績效和項目支出績效都能按照年初制訂的目標任務完成。
一是抓好績效目標編制,及時報送績效目標。二是探索績效跟蹤監控,要求加強過程監控,對績效目標管理項目支出,采取定期不定期調研、監督、督查等方式跟蹤績效運行情況。三是深入開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對20__年五樓平臺建設和智慧法院的建設實施績效自評和項目核查。四是強化評價結果應用,組織績效自評和績效跟蹤監控,對發現的問題現場反饋并報院黨組督促改進,加強評價結果與項目資金安排的銜接。五是健全績效管理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組織專題培訓,提高相關業務人員的績效管理工作水平。
二、自評得分情況及說明
我單位對20__年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進行自我考核,自評分數為94 分。
(一)事前評估:我單位超過10萬元項目共2個,五樓平臺建設和智慧法院的建設,均全部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得分14分。
(二)績效目標管理:根據預算編制軟件內績效目標申報情況,我單位對全部預算項目均申報績效目標。得分16分。
(三)事中監控:根據上報的事中監控報告及事中監控表,我單位按規定時間及格式及時上報,并且未發現績效目標偏離情況。此項得分12分。
(四)績效評價:根據上報財政局的績效評價自評報告,我單位績效評價按要求完成,但深度廣度不夠,評價質量不夠高。此大項得17分。
(五)我單位強化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事后績效評價等結果應用,針對財政部門評價報告和單位績效自評報告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認真整改。此項得分19分。
(六)信息公開:我院按規定將績效目標隨部門年初預算同步公開,將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及部門整體支出自評報告等內容隨部門年終決算同步公開。此項得10分。
(七)其他考評事項:我院支持配合工作組開展績效評價等工作,能及時提供相關材料;能按規定時間完成各項績效管理工作;20__年度也開展了績效管理業務培訓。此項得6分。
(八)部門財政資金預算管理收支情況及說明
1、我院20__年度收入決算數為18630462.3元,其中一般預算財政撥款收入18630462.3元,其它收入0元(其中其他收入利息收入0元)。與財政部門撥款對賬一致。20__年度蘆山法院支出決算數為19063629.29元,其中其他一般公共服務支出為16612544.73元;行政運行撥款支出8880566.91元;預算目標100%完成。2020__年初預算較2020__年初預算有所增加,主要是單位職工人數增加,各項支出相應增加。
2、專項管理情況
近年來不斷完善內控制度建設,優化預算管理流程,對項目資金的管理尤為重視,項目資金管理嚴格按照年初指標計劃執行,按照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專款專用,按照財政要求進行會計核算,并嚴格執行相關政策制度。通過履行政府采購程序,節約了項目資金,既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又有效合理地配置資源。通過對項目資金預算執行進度和預算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實時監控,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糾正,切實提高預算執行效率。
三、主要經驗和存在不足
(一)評價指標體系需要進一步完善。財政支出評價對象涉及行業多,項目之間差異性大,沒有體現項目效果的個性指標,為此各部門在評估、設置時沒有統一標準,難度較大,還不能滿足目前工作開展需要。
(二)財務人員業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時間較短,加上缺乏系統的培訓,而有的財務工作人員還是兼職,業務能力和素質不高,對預算績效管理認識不到位、理解不充分,對預算績效管理業務不了解、不熟悉,對工作重點把握不到位,由此造成績效評價工作與上級要求有差距。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和改進舉措
(一)蘆山法院嚴格按財經法規及制度使用、管理資金,成效明顯。在財政撥款及時、足額到位的前提下,我院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發放了干警的工資,保障了人民法院依法履行審判、執行職能并順利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經費報批嚴格按照批準的預算和有關規定審核辦理,我院嚴格按照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司法行政綜合管理系統的運行規定,各項費用按照經費審批程序審批后才能報銷,杜絕不合理的開支。
(二)下一步工作中我院將進一步提高預算績效管理認識,一是加強財務管理,嚴格財務審查,做好項目資金管理。二是加強預算績效動態監控管理,及時跟蹤項目進度,細化預算編制工作,提高預算編制的合理性;三是堅持“花錢必問效”的理念,真正做到把錢花在刀刃上。
五、評價結論及建設
(一)自評結果
根據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指標確定的內容,自評結論為“優秀”。
(二)存在的問題
1.為緩解“案多人少”矛盾,滿足群眾訴訟需求,20__年我院共聘用臨時書記員、聘用制司法警察、駕駛員等27人,自收自支人員1人。因臨聘人員經費20__年市財政預算安排不足,大部分臨聘人員的工資、福利待遇由我院自行負擔,導致臨聘人員經費大量占用法院辦公辦案業務經費。
2.內部控制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
(三)改進建議
1.做好、做細預算編制工作。在確保人員經費開支,必要的辦公經費需要的前提下制定切實可行的預算支出計劃,嚴格執行,保證計劃的有效性。
2.不斷完善內控制度。要充分認識行政事業單位內控建設的重要意義,以預算管理為主線,以資金管控為核心,從單位層面和業務層面同時進行管控。
2024年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自評報告范文 篇2
為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促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我局根據《昆明市財政局 中共昆明市委目督辦 昆明市政府目督辦關于印發的通知》要求,積極開展相關工作。現將我局20__年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總結情況報告如下:
一、 年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整體開展情況
以績效目標實現為導向,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提升自評質量,預算績效管理取得新成效。
(一)抓好績效目標編制,及時報送績效目標。根據“誰申請資金,誰編制目標”的原則,按照財政局統一要求,在編制20__年市本級部門及所屬單位部門預算時,我局各單位按照《預算法》和預算績效管理要求編制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項目支出績效目標。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和項目支出績效目標依據各單位三定方案的職責確定及我局與市委市政府簽訂的目標考核責任目標進行制定,預算績效管理實行預算單位全覆蓋,預算項目自我評價全覆蓋。20__年部門預算我局納入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的單位為15個,資金總額為4903萬元;納入市本級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的項目為94個,資金總額為8261萬元。
(二)開展績效跟蹤監控,加強過程監控。按照財政統一要求,年度中期各預算單位及時報送市本級預算支出績效跟蹤情況半年匯總表,項目資金和人員基本支出進度達到時間過半,支出進度過半。
(三)深入開展財政預算支出績效評價,對專項資金實施績效自評和項目核查,在此基礎上形成自評報告。
(四)強化評價結果應用,組織績效自評和績效跟蹤監控,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改進,加強評價結果與項目資金安排的銜接。
(五)健全績效管理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分工,努力提高績效管理工作水平。
二、 自評情況
(一)基礎工作。我局高度重視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組織召開相關會議,明確各工作職能機構和人員,制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內部機制和實施細則,建立評價個性指標體系。同時,利用各媒體形式,宣傳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組織各部門培訓學習預算績效管理業務。
(二)績效目標管理。我局嚴格按照相關規定編制績效目標,開展中央、省和市對下專項轉移支付績效目標管理工作,并在規定時間內報送績效目標。
(三)績效監控管理。我局按要求開展預算績效跟蹤監控,定期采集預算績效監控信息并進行匯總分析。各季度預算按目標執行,確保部門項目支出績效目標,部門管理的中央、省和市對下專項轉移支付績效目標如期實現。
(四)績效評價管理。我局按照相關規定開展部門整體支出、項目支出和中央、省、市對下專項轉移支付資金項目支出的績效自評,全面分析問題,提出建議。評價報告格式規范,指標明確,嚴格按要求提供評價材料,配合市財政局開展重點績效評價。
(五)評價結果應用。根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我局將反饋情況和落實整改情況報送市財政局。同時,評價結果與預算編制機構掛鉤,并將評價結果作為考核依據,為下一年的工作奠定基礎。
三、 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及采取措施
由于我局部分項目存在跨年實施情況,且部分項目資金需辦理政府采購審批、招投標、規劃設計等相關手續,故這部分項目預算執行進度稍慢。
采取措施:我局將高度重視此工作,根據下一年度預算資金編制,嚴格督促局機關及其直屬單位抓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加強執行力度的監管,提高資金使用率。
四、 下一階段工作安排
(一)執行績效管理計劃。局機關以及直屬單位根據確定的年度績效管理目標制定具體實施計劃,明確內部業務分工,落實人員及其工作職責,明確時序進度和目標要求,總結匯集工作成果。
(二)強化關鍵指標的監測。對關鍵指標執行情況實行全程監測管理,對重點項目采取責任負責制,并與相關單位協調、配合的方式推動。
(三)強化考核結果應用,推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將考核結果與預算編制掛鉤,作為重要依據,實行激勵機制,促進局機關及其直屬單位嚴格按照預算要求完成工作,提高預算資金的利用效率。
在新的一年,我局將嚴格按照《昆明市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認真落實,按照撥付要求做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保證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準確無誤。
2024年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自評報告范文 篇3
一、績效管理制度建立情況
結合機構改革,我局在擬定“三定”方案中向市委組織部申報了山南市財政局績效科,但未得以成立。
將自治區下發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辦法》、《關于做好20__年扶貧項目資金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等相關文件及時轉發至市直各單位及各縣(區)財政局。
二、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
一是在20__年市本級預算編制工作中,將績效目標設置作為預算安排的前置條件,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完善預算績效管理流程,擴大預算績效管理范圍,加強評價結果運用,努力盤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對所有市直預算單位申報部門預算項目資金績效目標, 涉及531個項目,金額14.11億元,并聘請第三方機構參與市本級部門預算項目績效目標進行審核工作,大大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二是加強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和政策評估,委托第三方機構對本級安排的財政教育投入資金、科技三項費等23個重點項目資金和固邊富民專項資金等5個市級出臺的政策進行績效評價工作,涉及資金9.1億元,重點圍繞專項資金項目和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力大,事關民生方面的支出項目進行績效評價,提升財政支出績效。加強評價結果運用,對于績效目標審核不合格的項目不予安排預算,對于重點項目績效評價得分較低的項目,整合或不再安排項目預算。三是開展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選定市直部門的部分項目進行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考核。市直相關部門按自評表模板上報,我局匯總完成相關市直部門填報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切實增強資金主管部門及資金使用單位的支出責任意識和支出效率意識。四是加強扶貧資金動態監控,市本級和12個縣(區)20__年指標資金接收、分配、支出及績效目標、自評填報工作已全部完成,在監控平臺中接收并分配20__年財政專項扶貧資金20.6億元。五是對一些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力大的民生項目和重點項目的績效情況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六是各縣(區)穩步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積極開展重點項目進行績效管理試點工作。
三、配合自治區開展績效評價相關工作
積極配合自治區聘請的第三方機構對我市的20__年“普惠性”邊民補助、20__-20__年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2個項目進行績效評價。
四、成效及問題
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開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財政、部門預算管理理念開始轉變,開始重視財政支出績效問題,重視預算支出成本結果導向的績效理念進一步樹立。二是部門和單位更清楚地了解財政支出所要取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明確了“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強化了部門和單位的自我約束意識和責任意識。三是增強了決策的科學性,項目安排的合理性,提高了預算的規范性,減少了資金支出的隨意性,促進了資源整合,優化了支出結構,資金使用效益不斷提高。四是提高了各部門管理和服務水平,推進了高效、透明、責任政府的建設。五是促進預算執行進度,提高財政支出績效。
盡管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進展,但整體上仍處于起步階段,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部門不重視績效工作,績效理念還未牢固樹立,部分預算單位還存在“重投入輕管理,重資金輕績效”的思想,績效評價的公信力和權威性有待提高。二是績效管理廣度深度不夠,還未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試點面偏小、范圍偏窄、進展不平衡。三是績效約束能力不強,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還未完全有機結合,優化、促進預算管理的作用尚未充分體現等,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著力予以解決。
五、下一步工作計劃
通過建章立制、宣傳動員、典型示范,我市績效管理工作已進入全面推進階段。為了確保工作實效,市財政將側重從以下四個方面深化改革:
(一)落實主體責任,形成工作合力
按照“誰主管、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強化預算部門績效管理的主體責任,將績效目標、績效監控、部門自評等績效工具,作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重要抓手;財政部門通過檢查、督促、重點評價等方式進行監督管理。為了提高財政重點績效評價的質量,我們將繼續邀請部分專業領域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共同參與,合謀共評。
(二)推動績效管理提質擴面,將財政重點延伸到事前,推進全過程績效管理
為了更緊密銜接預算,將財政績效工作重點從事后延伸至預算編制前端。通過審核績效目標來確定項目預算資金額度,并建立起不同年度間的可量化績效目標數據對比,提高預算編審的科學性,結合項目庫建設,進一步加大財政事前評審工作力度。圍繞預算編制中的改革需求,以重要性為原則精選項目,組織專門力量進行集中評審,并將評審結果作為項目入庫、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
(三)加強評價結果應用,提高部門績效監控和自評工作質量
對監控中預算無績效、低績效、達不到主要預期目標的項目,預算部門要及時將資金調劑用于其他有條件項目,加快支出進度;對自評開展較好的預算部門,將在今后預算安排時予以優先支持,對開展較差的項目將按規定停止撥款、調減預算。對未按規定開展績效監控和單位自評的,由市財政在一定范圍內予以通報,并作為市政府對市直部門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
(四)逐步公開,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績效管理工作最終目標是打造一個透明高效的政府。逐步推動各預算單位將績效目標、自評結果等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對一些社會關注度高、影響力大的民生項目和重點項目的績效情況,將逐步依法向社會公開。通過在“陽光下”運行,提升績效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2024年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自評報告范文 篇4
一、績效目標分解下達情況
(一)資金安排和下達預算
20__年,省財政批復我廳年初預算收入14,706.39萬元,全部為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其中:廳機關13,489.23萬元;省安科中心276.47萬元;省宣教中心397.86萬元;省減災救災中心542.83萬元。全年實際下達部門整體預算資金22,421.59萬元,其中:年初部門預算14,706.39萬元(含省級專項資金列入部門預算項目資金7,440萬元),年初結轉結余資金302.69萬元,年中追加中央補助資金、省級專項資金7,412.51萬元。
1.人員及公用經費下達情況
20__年,省財政下達我廳部門預算人員經費4,700.09萬元,公用經費770.76萬元。
2.專項業務經費下達情況
20__年,省財政下達我廳部門預算專項業務經費1,795.54萬元,其中:物業管理服務費550萬元;因公出國(境)費28萬元;辦公設備及家具購置117.54萬元;辦公樓雙回路電源改造230萬元;檔案室建設100萬元;全省瓦斯督導組監管費用220萬元;應急管理工作經費550萬元。
3.省級專項資金下達情況
20__年,省財政下達我廳省級專項資金列入部門預算項目資金7,440萬元,其中:應急管理信息化建設及維護項目4,330萬元;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培訓700萬元;尾礦庫治理項目600萬元;安全生產監管執法能力建設550萬元;應急預案編制、技術研究420萬元;應急救援裝備建設項目200萬元;省級專業應急救援隊伍能力建設項目90萬元;實驗室運維及危化品登記50萬元;安全生產宣傳項目100萬元;減災救災工作150萬元;防汛抗旱物資250萬元。
(二)績效目標
牢固樹立“講績效,重績效、用績效”的績效管理理念,進一步增強支出責任和效率意識,通過資金使用,一是有效預防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減少人員傷亡和造成的經濟損失;二是做好全省減災防災工作,災情發生后,確保災民及時得到救助;三是做好全省應急管理工作,應急能力不斷提升。
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一)資金投入情況
1.資金到位情況。20__年,省財政下達預算指標30,169.05萬元,其中:廳機關28,823.10萬元;省安科中心301.88萬元;省宣教中心398.52萬元;省減災救災中心645.55萬元。截止20__年底,所有資金全部到位,資金到位率100%。
2.資金執行情況。20__年,我廳實際支出合計22,151.96萬元,當年未執行完結余資金8,050.14萬元,支付率73.58%。其中:基本支出4,633.38萬元(含人員經費支出3,714.14萬元,日常公用經費支出919.24萬元),占總支出20.91%;項目支出17,518.58萬元,占總支出79.09%。所有經費開支合法合規,無截留情況。
預算支出按編制單位分:廳機關20,784.11萬元,較上年增加8,501.01萬元,增長69.21%;省安科中心339.92萬元,較上年增加39.13萬元,增長13.01%;省宣教中心400.41萬元,較上年減少89.63萬元,下降18.29%;省減災救災中心627.52萬元,較上年增加33.85萬元,增長5.7%。
3.資金管理情況。我廳嚴格按照“先定項目再定預算”的要求,所有預算支出全部以項目形式納入預算項目庫,項目嚴格設定績效目標,明確資金用途,對列入預算安排的資金項目統一進行征集、評審、篩選,未納入項目庫儲備的項目一律不安排預算。為了保障資金安全,我廳嚴格把控項目資金申請、使用等環節,資金撥付嚴格審批程序,使用規范,會計核算結果真實、準確。專項資金嚴格專款專用,無截留、擠占、挪用項目資金的情況。項目完成后,我廳及市縣應急管理局對項目資金使用、建設完成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二)總體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20__年,我廳全力以赴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分別下降25.92%、16.15%,39個多月未發生重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全省安全形勢總體穩定;防汛搶險經受嚴峻考驗,森林草原防滅火取得歷史最好成績;應急處置及時高效,指揮救援能力穩步提升。
1.壓實責任、精準施策,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突出重點領域、重點時段,集中開展“防風險、保安全、迎盛會、慶華誕”百日整治行動,深入排查治理風險隱患,“建黨100周年”“十四運”和“殘特奧會”期間安全形勢穩定。一是全力推進責任落實。推動各級黨委政府觀看學習“生命重于泰山”專題片。提請省委省政府印發安全生產工作考核辦法,首次對市級黨委政府開展考核,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二是突出做好重點領域安全防范。煤礦領域出臺六項標準,實施分類處置,全面完成災害風險普查,開展全系統各環節4個100%安全大檢查、防治水專家“會診”。工礦商貿領域推進非煤礦山“四化”建設,督促事故企業制定“安全生產特別規定”,制定225座非煤礦山和秦嶺保護區285座尾礦庫整治方案,完成61座尾礦庫安全風險治理。危化品領域嚴格高危工藝項目準入,完成11家大型油氣儲存基地安全風險評估,強力整治非法違法“小化工”。三是扎實推進三年行動集中攻堅。梳理247項工作任務,建立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臺賬,實施10大專項攻堅,排查治理隱患33萬余項,攻克了一批重點難點問題。四是不斷加大綜合執法和事故查處力度。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面推行“三位一體”執法模式,常態化開展明查暗訪、交叉互檢、異地執法等,煤礦執法處罰、隱患查處位居全國監管執法前列。健全重大生產安全責任事故追責問責調查協作機制,掛牌督辦12起較大事故、5起典型一般事故,完成76起較大以上事故整改措施和責任追究落實情況評估,事故警示效果和查處力度不斷強化。
2.強化預警、科學應對,防災減災救災取得新成就。堅持把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一是災害防范取得新成效。面對60年最強汛情,先后啟動省級1次Ⅲ級、3次Ⅳ級防汛應急響應,印發全省防災避險人員轉移工作機制,累計組織122.16萬人次撤離避險,洪澇人員傷亡比近10年平均值減少58%,筑牢了人民生命安全的“大堤”。森林草原火災發生起數、過火面積、受害森林面積同比分別下降77.92%、75.34%和81.21%。二是災害救助取得新進展。2次啟動省級自然災害救助Ⅲ級響應,精準查災核災,設立集中安置點3640個,下撥各類救災救助資金15.71億元,發放各類應急救災物資38萬余件,全力保障受災群眾溫暖過冬。三是綜合減災能力取得新提升。建立綜合會商和預警響應發布機制,扎實推進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八大工程”,年度災害綜合風險普查任務圓滿完成。率先修訂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標準,累計創建348個國家級、627個省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基層綜合減災能力進一步加強。
3.平戰結合、建強隊伍,指揮救援能力穩步提升。一是救援體系加快完善。出臺全省總體應急預案,修訂完成森林草原火災和地震地質災害等10個專項預案,6個地市總體預案基本完成,全省應急預案體系初步建立。建成27支省級、239支市級應急救援專業隊伍。二是救援處置有力有序。部省市縣四級聯動,圓滿完成寶雞酒奠梁隧道塌方涉險事故救援,10名被困人員全部獲救;第一時間啟動響應,赴大荔決堤現場指揮搶險救援,調用33臺大型抽水設備支援排澇;模塊化調派駐防陜西的西藏、新疆森防隊伍投入洛南、藍田、勉縣參與防洪搶險救援;省航空護林中心調度5架直升機飛行94架次空降人員、空投物資參與藍田救援;組織省重型機械救援隊330余人馳援河南抗洪救災。三是指揮調度全面加強。健全聯合值班值守機制,增設7個行業專業值守,建立調度日報制度,強化分析研判、在線監管、精準調度,高效指揮應對寶雞隴縣關山大峽谷滑坡等35起突發事件。
(三)績效指標完成情況
部門整體支出年初績效目標共設置產出、效益、滿意度3個一級指標,數量、質量、時效、成本、社會效益、可持續影響、服務對象滿意度7個二級指標,24個三級指標。
1.產出指標完成情況
(1)數量指標
20__年汛期全省累計緊急轉移安置51.3萬人次,因災生活困難群眾進行“一卡通”現金發放335萬人、實物救助32.5萬人,恢復重建9827戶、修繕17510戶、死亡失蹤人員家屬撫慰、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和過渡期救助269052人;召開安全生產電視電話會議20次;安全監管人員培訓教育1.7萬人次;與6家媒體單位合作,在省級及發上媒體刊登稿件22814篇、推出6期“領導談安全”訪談節目,科普視頻340部;目標值完成比例100%,完成目標。
(2)質量指標
20__年汛期全省累計緊急轉移安置51.3萬人次。西安藍田“8·19”洪澇災害救援工作,累計完成救災飛行94架次,37小時30分,空投物資870余件,解救人員15人,機降救援、勘測、工作人員24人/次;深入開展煤礦、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建筑施工、消防等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推動落實五項攻堅行動,協調推進重點行業安全整治,梳理247項工作任務,建立問題隱患和制度措施臺賬,實施10大專項攻堅,排查治理隱患33萬余項;精心組織“安全生產月”“防災減災日”“領導干部談安全”等系列社會宣傳教育活動,開通應急廣播,召開新聞發布會6場,不斷加強安全生產企業生產主體責任意識;全省無人看守鐵路道口監護下撥經費21個,發放道口看守經費人員147個;嚴格按照批準的政府采購預算執行,全年政府采購支出8810.54萬元,其中:采購貨物604.29萬元、采購工程281.05萬元、采購服務7925.20萬元。
(3)時效指標
及時預警提醒,快速應對處置。災情發生后,及時啟動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認真核查評估災情,及時申請國家資金支持;面對60年最強汛情,先后啟動省級1次Ⅲ級、3次Ⅳ級防汛應急響應,印發全省防災避險人員轉移工作機制,累計組織122.16萬人次撤離避險,洪澇人員傷亡比近10年平均值減少58%,筑牢了人民生命安全的“大堤”;妥善應對處置了寶雞酒奠梁隧道塌方涉險事故、大荔決堤搶險事故、鎮巴縣700萬方滑坡等事故災害;森林草原防滅火工作方面,累計發現火點、煙點70余處,參與處置火情20余起。
(4)成本指標
20__年全年支出22,151.96萬元,執行進度73.58%。其中:基本支出4,633.38萬元,執行進度95.73%;項目支出17,518.58萬元,執行進度68.35%。
2.效益指標完成情況
(1)社會效益指標
安全生產方面持續深入推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任務措施落實,生產安全事故起數、死亡人數下降25.92%;森林防火方面全面提升森林火災綜合防控能力確保各項措施落實,保證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防災減災方面幫助受災群眾克服生活困難,確保受災困難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飲用水、有安全居所、有病得到及時醫治等,確保安全溫暖越冬度荒,災區社會秩序穩定有序,未發生負面輿情事件。
(2)可持續影響
有效推進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有力防范各類事故發生,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3.滿意度指標完成情況
企業、受災群眾及安全生產監管培訓人員滿意率80%以上,無投訴事件發生。
三、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和下一步改進措施
(一)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
20__年度部門預算總體績效目標完成良好,由于疫情及部分資金下達晚等原因,致使當年預算執行率不高,年底剩余資金較多,存在個別項目績效目標略有偏離的現象。執行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一是個別項目前期受疫情影響,項目進度慢,有預算當年未支出,如20__年安排的應急救援車庫建設項目200萬元當年未支出;二是政府采購項目按合同付款,如省應急管理信息系統部分建設項目,屬于政府采購項目,由于合同未履行完畢導致未能完成年度預算支出,另外存在質保金延期支付的實際困難;三是部分追加專項預算資金下達比較晚,如11月下達煤礦安全綜合評估資金1,856.1萬元,12月下達森林草原航空消防租機省級配套資金315萬元,年度內完成難度大。
(二)改進措施
一是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強化責任擔當,要求各單位科學編制預算,合理確定預算規模,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益;二是嚴格預算批復執行,下大氣力解決重預算、輕執行的問題,加強預算的督查考核,并與下年度工作掛鉤,加快項目組織實施和加大資金支付力度;三是加強績效目標的剛性約束,完善績效目標考評體系,提升績效管理水平,及時跟蹤問效,實現全程可查詢、可追溯、可控制,對進展緩慢的單位約談警示、追究責任。
四、績效自評結果擬應用和公開的情況
根據績效評定指標對各項目量化評價,我單位20__年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得分91分。根據財政支出績效自評結果,對未完成績效目標指標值進行分析,認真整改,確保資金績效目標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