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戶區改造項目績效評價報告(精選5篇)
棚戶區改造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篇1
一、政府專項債券資金基本情況
(一)項目情況
1.項目概況
邵陽市北塔區資江北路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20xx年納入國家棚戶區改造項目,是邵陽市重要民生保障設施建設項目。項目改造范圍為雪峰路以東、魏源路以南、北塔路以西、資江北路以北,占地面積約220畝(14.5633公頃),擬拆遷面積47250平方米,拆遷安置630戶,涉及人數1890人,安置方式為貨幣化安置及實物安置,概算總投資約29546.59萬元,建設周期2年,建設期限為20xx年4月至20xx年3月。項目建設資金來源主要為公司自籌資金、發行政府專項債券和其他融資,其中發行政府專項債券金額5300萬元。
本項目主管部門為北塔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棚改辦),項目實施單位為邵陽市北塔區棚戶區改造城鎮建設開發有限公司。
2、政府專項債券概況
根據邵陽市人民政府與邵陽市北塔區人民政府于20xx年7月簽訂的《邵陽市本級20xx年第一批棚改專項債券資金使用管理協議》,北塔區資江北路片區棚改專項債券屬于“20xx年湖南省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二期)-20xx年湖南省政府專項債券(三期)”,在財政部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系統中的債券編碼為104600,期限為7年,金額5300萬元,年利率3.81%,起息日20xx年4月26日,利息按年支付,本金到期一次性償清。
3.項目決策情況
(1)立項批復情況。根據《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湖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湖南省20xx年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信息備案表>的通知》(湘建保18號),資江北路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納入湖南省棚戶區改造項目。(2)20xx年12月邵陽市規劃局核發《湖南省建設項目選址意書》(湘建〔選〕字第20xx-55號),通過本項目建設選址。(3)20xx年12月邵陽市國土資源局《關于邵陽市20xx年第二十一批次用地預審意見》(邵國土預審字77號),通過本項目用地預審。(4)20xx年2月湖南省人民政府《農用地轉用、土地征收審批單》(政國土字第412號),審批同意項目申請用地總面積14.5633公頃。(5)20xx年2月項目實施單位委托湖南省致誠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完成可行性研究報告。(5)20xx年5月邵陽市發改委文件《關于邵陽市北塔區資江北路片區棚戶區(北塔路到資江二橋)改造(征拆)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邵市發改投177號),同意實施北塔區資江北路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
(2)其他決策情況。
為控制風險、規范運作本項目,主管機構制定出臺了《湖南省邵陽市20xx年第一批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項目預期收益和融資平衡方案》;由市財政局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和律師事務所,分別出具了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專項審核報告書和法律意見書,編制了項目總體預算,明確了資金籌措方式、項目預期收益來源、還本付息情況等。專項審核報告書和法律意見書結論為項目能夠實現總體和年度收支平衡,項目申報程序合法合規。
4、項目組織實施情況
邵陽市北塔區棚戶區改造城鎮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經授權對資江北路棚戶區改造項目進行土地一級開發,對項目區域范圍內的城市國有土地、鄉村集體土地進行統一的征地、拆遷、安置、補償,并進行適當的市政配套設施建設。為規范項目運作和控制風險,邵陽市北塔區棚戶區改造城鎮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制定了《北塔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實施方案》,對項目潛在風險進行評估,建立了社會穩定風險、項目收益與預期存在差異風險應對措施。項目征地拆遷經市人民政府批準發布了征收(使用)土地公告(邵征地告字6號),區政府成立了項目指揮部,依法依規組織實施征拆工作。邵陽市北塔區棚戶區改造城鎮建設開發有限公司與邵陽市北塔區征地和房屋征收工作辦公室分別簽訂了拆遷補償及附屬設施征收包干協議、征收集體土地、附屬物及遷墳相關工作經費總包干合同,同時全程參與項目征地工作,對各包干項目補償標的物逐一登記復核后簽字確認。建設項目的房屋拆除工程經邵陽市招標投標監督管理辦公室審批核準,采用公開招標方式。土地一級開發完成后,20xx年12月18日在邵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上交易系統舉辦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拍賣出讓活動中,分別由衡陽市灣田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毛小平等單位或個人競得棚改區項目范圍內56002.16平方米、19167.61平方米的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由競得者進行土地二級開發。
5.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邵陽市北塔區棚戶區改造城鎮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制定了財務管理制度,依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預算管理辦法》(財預155號)、《中共湖南省委 湖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嚴控政府性債務增長、切實防范債務風險的若干意見》(湘發5號)等文件規定使用及管理專項資金,專項債券資金與自籌資金分開核算,單獨建賬建戶、專款專用。對棚改專項債券資金實行“雙控”監管,由市財政局和公司在開戶行中國農業銀行江北支行設立了“雙控”賬戶,債券資金支付時,由市住建局會同北塔區住建局負責業務把關;市財政局會同北塔區財政局負責監管資金嚴格用于對應棚改項目。嚴格執行資金報賬審批制度,支付棚改專項債券資金時填報了支付審批表,經北塔區財政局、區政府領導、市住建局簽署意見同意后支付。公司定期向財政、主管部門填報了《20xx年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情況表(資金結余部分)》
6.項目完成情況
邵陽市北塔區棚戶區改造城鎮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的北塔區資江北路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是土地一級開發項目,公司的項目開發成本主要包括土地報批、測繪、可研等前期費用以及征地拆遷補償支出、債券利息支出等,土地達到三通一平、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建設條件(熟地),再對熟地進行有償出讓或轉讓,項目完成后無具體的實物資產。項目于20xx年11月15日完成了房屋征收信息公示(第三榜),涉及拆遷戶59戶(其中2戶為異地安置房安置,其他為貨幣的安置)、面積35276.12平方米,征地和拆遷補償款已支付到位;20xx年12月18日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經拍賣成功,已取得土地出讓收入,出讓的建設用地由中標方進行二次開發。項目投資評審工作現正由市財政局財評中心進行中,與市房屋征收辦、北塔區征收辦、市征地拆遷事務所暫未辦理結算。
(二)項目資金情況
1.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情況。邵陽市北塔區資江北路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經土地一級開發后公開拍賣,出讓75169.77平方米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取得土地價款收入30038萬元入國庫。
2.邵陽市北塔區棚戶區改造城鎮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本項目收、支情況(截止20xx年8月31日)。
(1)收入18234.02萬元。其中:20xx年中央專項資金1102.02萬元,土地出讓金返還11832萬元,專項債券資金5300萬元(到期需歸還)。
(2)支出22210.69萬元。其中:土地報批、測繪、可研等前期費用6021.50萬元,拆遷補償支出5555.48萬元,債券利息403.86萬元(共7期已支付2期、每期201.93萬元),稅費5.72萬元,市房屋征收辦3809.21萬元,北塔區征收辦4700萬元,市征地拆遷事務所1714.92萬元。
(3)以上支出超過收入的部分由公司自籌資金支付。
3、專項債券資金收支情況
(1)收入情況。20xx年7月8日邵陽市財政局轉入公司在農行江北支行開立的'“雙控”監管賬戶:萬元。
(2)支出情況。全部用于本項目27個拆遷戶的拆遷補償款5255.48萬元,支付執行率99.15%。
(3)結余情況。截止20xx年8月31日,賬戶銀行存款余額53.52萬元,其中:專項債券資金結余44.52萬元,活期存款利息收入9萬元(扣除賬戶管理費、手續費后)。
二、績效評價工作情況
(一)績效評價目的
通過全面分析和綜合評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資金的分配使用情況,了解項目的申報、審批、組織實施及事后監督情況,加強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資金管理,提高專項債券資金使用效益,有效防范政府債務風險,總結項目管理經驗,發現資金管理及項目實施管理存在的問題,為今后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二)績效評價原則、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
1.本次績效評價工作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湖南省財政廳關于深度整合規范省級專項資金的通知》(湘財預87號)、湖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湖南省預算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湘財績7號)以及有關的政府專項債券資金管理相關文件、規定、財務會計制度等,堅持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
2.本次績效評價工作制定了準確、合理、細致的三級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包括項目決策、過程、產出、效益的評價指標,采用查閱資料、實地查看、問卷調查和聽取情況介紹等方法進行。
(三)績效評價工作過程
20xx年10月中旬,邵陽市財政局成立績效評價工作指導小組,下發了《邵陽市財政局關于開展20xx-20__年度邵陽市市本級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資金績效評價工作的通知》(邵財績18號),并委托湖南遠揚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負責績效評價工作的具體組織實施。20xx年11月上旬,項目實施單位開展自查自評;20xx年12月上旬,湖南遠揚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績效評價工作小組對項目事項進行現場評價;20xx年12月中旬結合項目單位績效評價自評報告,形成評價結論。
三、資金主要績效
本項目棚戶區城中村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經過棚戶區改造后,群眾居住條件得到有效改善,城市面貌煥然一新,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改善了群眾居住條件。本項目除2戶選擇異地安置房方式外,其他拆遷戶均選擇了貨幣的安置。通過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有利于縮短安置周期、節省過渡費用,滿足群眾多樣化居住需求,讓群眾享有更好的住房質量、居住環境和物業服務。拆遷戶取得拆遷補償款后,通過自主選擇購置不同檔次的商品住宅,也有利于化解商品住房庫存,促進邵陽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二)推動了城市建設發展。項目收益主要來源于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項目內112.75畝可出讓土地交易成功,實現土地成交價款3億元,中標的二家單位對項目土地進行了二級開發建設,大大改善了城市環境、完善了基礎設施配置、提升了土地使用價值、增加了城市就業率,對北塔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帶動作用。
四、評價結論及指標簡要分析
根據《邵陽市20xx-20__年度市本級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資金績效評價指標評分表》評分體系,經績效評價組現場調查審核,會議討論分析,集體打分,共計得分83.6分,評價等級為“良”(詳見附表和績效評價指標評分過程情況說明)。
(一)項目決策情況
北塔區資江北路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完成了可行性研究,經過了省市區相關部門的審批核準,項目申報程序合法合規。本項目屬于“城中村”棚戶區改造項目,棚戶區改造是我國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心工程,同時棚戶區改造也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要舉措,項目符合專項債券支持領域。項目通過土地掛牌出讓取得收益,屬于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公益性項目。本項目編制了“一案二書”,但未專門編制項目績效目標。市財政局委托的湖南天平正大會計師對本項目方案及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收益與融資自求平衡情況進行了審核,結論為資金投入及投資項目收益可實現現金流完全覆蓋,即達到總體收支平衡和年度收支平衡。
(二)項目過程情況
資金管理情況。項目概算總投資約29546.59萬元,實際支出22210.69萬元,實際到位金額按與支出相匹配同樣為22210.69萬元。本項目土地一級開發未全部完成,財政只返還了部分土地出讓金,資金到位率75.17%(22210.69/29546.59),預算執行率100%。項目單位制定了財務管理辦法,債券資金專賬核算、專款專用于拆遷補償,資金撥付有完整審批程序和手續。實施方案制定了還本付息計劃,已支付2期債券利息403.86萬元,尚未支付5期債券利息1009.65萬元和債券本金5300萬元,已實現的土地開發收益約3億元目前能夠覆蓋債券融資成本。專項債券期限超過項目建設運營期限:專項債券還本付息期限7年,項目建設周期2年。項目實施和風險控制情況。項目實施按《北塔區資江北路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與補償安置方案》組織執行。公司與邵陽市北塔區征地和房屋征收工作辦公室簽訂了拆遷補償及附屬設施征收包干協議、征收集體土地、附屬物及遷墳相關工作經費總包干合同,同時全程參與項目征地工作,對各包干項目補償標的物逐一登記復核后簽字確認。公司在實施方案中對項目進行了潛在風險評估,明確了社會穩定風險定風險和項目收益與預期存在差異風險的應對措施,在項目實施中未發生過重大風險事件、因債務引起的重大事件等情況。公司定期向財政部門報送了20xx年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情況表,對債券資金使用、結余等情況進行信息披露。除實施方案外,公司沒有專門制定風控機制及措施和專項債務管理制度。
(三)項目產出情況
1、計劃情況。按照邵陽市發改委在20xx年5月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文件,資江北路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總拆遷建筑面積47250平方米,拆遷安置630戶1890人,安置方式為貨幣化安置,總投資29546.59萬元,項目建設期限為20xx年4月至20xx年3月。
2、實際情況。根據現場評價資料,本項目截止20xx年8月31日涉及拆遷戶59戶(其中2戶為異地安置,其他為貨幣的安置)約325人、征拆面積35276.12平方米,征地和拆遷補償款已支付到位,賬面總投入22210.69萬元;20xx年12月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經拍賣,取得土地出讓收入30038萬元。
3、產出情況。本項目是土地一級開發項目,完成后通過土地出讓取得收入,只有建設期無運營期、無相應資產形成。按拆遷面積計算的實際完成率為74.66%(35276.12/472503);項目拆遷任務完成,無重大風險事件、重大事件,質量達標率100%;項目于20xx年12月完成土地使用權出讓,在2年的建設周期內完成了項目建設任務。建設成本節約率24.83%((29546.59-22210.69) /29546.59)。
(四)項目效益情況
邵陽市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設宜居宜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中心城區“五大功能組團”建設,城西組團以北塔片區為核心,依托資江建設濱江城市綜合體,以招商引資為主抓手,以完善功能配套為著力點,著力打造集會展、休閑娛樂、高檔地產、商貿物流于一體,具有濱江風貌的高品質中央商務區。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本項目為城中村棚改項目,位于資江沿岸,主要涉及農村集體土地征拆,符合國家住房政策,選址符合邵陽市城市發展規劃,通過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改善城中村群眾居住條件。通過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對項目土地進行了二級開發建設,對北塔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項目建設期無社會資本投入。本次現場評價發放調查問卷30份,被調查對象滿意度在100%。
五、績效評價發現的主要問題
(一)項目申報時沒有編制績效目標申報。項目缺少必要的績效目標申報資料,沒有將項目績效目標細化分解具體的績效指標,沒有通過清晰、可衡量的指標值予以體現。
(二)專項債券期限超過項目建設運營期限。政府專項債券還本付息期限7年,項目建設期限為2年,專項債券期限超過項目建設運營期限。
(三)未正式出臺債務風險應對預案和社會穩定風險應對預案。
(四)批復的建設規模與實際完成數存在較大差異。邵陽市發改委批復的拆遷建筑面積47250平方米,拆遷安置630戶1890人;實際完成拆遷建筑面積35276.12,拆遷安置59戶約325人(前期摸底人數),安置戶數和人數差異較大。按拆遷面積計算的實際完成率為74.66%。
(五)項目無社會資本投入。
六、有關建議措施
(一)重視績效目標管理工作。按照《湖南省政府債務項目績效管理暫行辦法》(湘財績[20xx]12號)規定,“項目單位在項目申報時應當編制項目績效目標。未按要求設定績效目標或績效目標審核未通過的項目不得納入政府債券需求清單。績效目標應當具體、明確、可衡量、可實現。”
建議項目單位今后在申請政府債務項目資金時,向財政部門做好預算績效目標申報工作。
(二)按不同項目確定政府債券資金還本付息期限。邵陽市20xx年第一批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項目中邵陽市本級項目共3個,開發規劃不一但設計的還本付息期限均為7年。建議今后設計專項債券還本付息期時,根據各項目前期摸底實際情況和、資金量規模和棚戶區改造拆遷難易程度確定還本付息期限,以減少項目建設期結束后仍需承擔多余資金利息成本。
(三)建立完善專項債務管理制度,加強專項債券全生命周期風險管理。防范風險管控,參照國家、省市有關專項債券管理辦法規定,制定單個項目的政府性債務風險應急處置預案。
(四)加強項目前期摸底工作,規范項目建設規模申報口徑。建議按前期摸底實際情況進行項目申報工作,避免計劃與實際因申報口徑不一致產生較大差異。
(五)探索引進社會資本,創新推進棚戶區改造。在符合政策的前提下,探索實施先行開展棚戶區改造實施業主候選人招標,再由中標候選人報名參加土地拍賣出讓等開發模式。
棚戶區改造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篇2
一、基本情況
(一)項目概況。按照國家關于推進棚戶區改造的總體要求,以及省市開展“美麗縣城”建設的工作部署,為了改造老城區臟亂差問題突出的棚戶區,提升城市形象,尋甸縣20xx年啟動實施縣城小碑村、月甲、仁德一小老校區3個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涉及拆遷戶600余戶,項目概算總投資14.6億元,資金主要通過申請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籌集11億元、縣級財政籌措3.6億元。在省市發改、財政、住建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20xx年、20xx年分別取得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指標900套。棚戶區改造項目采用異地實物安置為主,在縣城北片區配套建設安置小區,新建安置房1800套,配套商業開發、醫院、農貿市場等設施。
為推進棚戶區改造項目,20xx年4月尋甸縣印發《尋甸縣縣城棚戶區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和指揮部,明確棚戶區改造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統籌規劃與分步實施相結合、整體拆遷與風貌改造相結合、棚戶區改造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相結合、拆遷安置與保障性住房建設相結合5項原則,用3年時間完成改造,分兩期實施,其中第一期實施月甲、小碑村、老仁德一小3個片區,安置小區建設即為當前實施的北二環以北建設項目。安置小區建設占地132畝,建設規模28.6萬平方米,20xx年9月全面開工,20xx年4月中旬逐步停工,20xx年2月27日復工,目前項目建設正常推進,現已封頂11個棟號,封頂樓棟面積105000平米1232套,其余樓棟正進行主體工程施工,完成形象進度70%,審核完成產值累計約4.6億。確權且撥付工程進度款3.7億元,土地證辦理支付1.54億元。
20xx年獲得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一期)資金4億元、20xx年2.3億元,到位中央專項補助資金、中央預算內資金1.22億元、省級補助資金780.46萬元,棚戶區改造項目到位資金共7.6億元,撥付縣棚改指揮部賬戶:.3億元。截至20xx年3月底,指揮部已根據項目進度撥付工程款24529.58萬元、縣住建局撥付工程款9610.27萬元,向第三方中介機構設計院、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和測繪等7個部門撥付資金2219.49萬元,用于土地收儲資金15847.2萬元,土地出讓金稅費、不動產測繪費467.28萬元。
(二)項目績效目標。整個項目計劃20xx年底前完成,安置房小區計劃20xx年12月31日前基本建成。
(三)項目組織管理情況。為有序推動項目,成立了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縣棚戶區改造工作領導小組,在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成立尋甸縣棚戶區改造工作指揮部,指揮部下設綜合辦公室、資金保障組、土地及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工作組、工程建設工作組、社會穩定組,工作人員從相關單位抽調。指揮部制定了《尋甸縣棚戶區改造工作指揮部財務管理制度》、《尋甸縣棚戶區改造工作指揮部差旅費、會議費、培訓費報銷制度》、《尋甸縣棚戶區改造工作指揮部食堂管理制度》、《尋甸縣棚戶區改造工作指揮部考核辦法》、《尋甸縣棚戶區改造工作指揮部考勤管理制度》,項目由尋甸城鄉投資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實施。
二、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一)績效評價目的、對象和范圍。建立科學、合理的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體系,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對象包括納入政府預算管理的'所有項目支出,內容主要包括項目總體績效目標、各項績效指標完成情況以及預算執行情況。對未完成績效目標或偏離績效目標較大、預算執行率偏低的項目要分析并說明原因,研究提出改進措施。
(二)績效評價原則、依據、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評價標準、評價抽樣等。績效評價應當遵循科學公正、統籌兼顧、激勵約束、公開透明的原則,主要依據《尋甸縣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進行,采用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比較法,評價標準通常包括計劃標準、行業標準、歷史標準等。
(三)績效評價工作過程。由項目單位先開展自評,財政局會同有關部門對單位自評進行抽查復核。
三、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
根據指標評價體系,對照指標進行逐項目進行評分,總分值100分,自評分值93分,評價結論為優。
四、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一)項目決策情況分析。項目立項符合法律法規、相關政策、符合縣城發展規劃以及部門職責,項目申請、設立過程符合相關要求。
(二)項目過程情況分析。項目到位資金率為52%,預算執行率為100%,資金使用符合相關的財務管理制度,項目實施單位財務和業務管理制度健全,項目實施符合相關管理規定。
(三)項目產出情況分析。市級下達項目計劃為20xx年12月31日前基本建成1800套,現完成1232套,完成率68.4%,項目全部建成后為1851套,實際完成率為102.8%。質量達標率為100%。項目實行勘察、設計、施工EPC總承包模式,通過公開招標選聘專業造價咨詢機構控制成本,審計機構進行成本核算。
(四)項目效益情況分析。通過項目的實施,帶動地方發展,拉動投資,有效改善臟、亂、差現象,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面貌,有效改善人居環境,提高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主要經驗及做法。
項目實行勘察、設計、施工EPC總承包模式,通過公開招標選聘專業造價咨詢機構控制成本,審計機構進行成本核算。認真學習專項債券項目的使用范圍、資金監管流程、財務審計流程等內容,增強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全局干部職工的專業理論和技術運用水平。
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項目原計劃通過申請棚戶區改造專項債券籌集11億元、縣級財政籌措3.6億元,隨著國家政策調整,專項債發行總額不得超過總投資的50%,現發行棚改專項債共6.3億元,縣級財政籌措的3.6億元也不能到位,現到位上級專項補助資金共1.3億元,資金缺口7億元。
七、有關建議。
(一)加快項目融資,盡快解決資金不足問題。
(二)完善制度體系,優化相關管理辦法。
(三)多措并舉,進一步提高資金撥付效率。
棚戶區改造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篇3
一、事件發生時間、地點
事件發生時間:20xx年3月15日14時25分;發生地點:路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標段4#樓北側負二層—2層
二、著火事件發生經過
20xx年3月15日14時25分,路棚戶區改造項目一標段4樓,施工作業人員在3層剪力墻鋼筋綁扎采用電渣壓力焊作業時,焊渣引燃4號樓北側負二層SBS防水卷材,引發火災。火災發生后,4#樓3層進行鋼筋綁扎作業的4名工人和電渣壓力焊的'2名特種作業人員(殷祖俊、焦萬華),看見火情后立即呼救,負責該樓作業的施工員龔虎立即疏散施工作業人員撤離現場,并組織其他施工人員用水管和滅火器進行滅火自救。在滅火自救的同時,龔虎向項目經理楊劍報告,楊劍于20xx年3月15日14時30分趕到現場,第一時間疏散施工作業人員,并安排人員撥打119報警電話;建設單位現場負責人于20xx年3月15日14時32分趕到現場,此時火勢已蔓延,引燃一層和二層樓內廢舊方木和模板,楊富強立即從路棚戶區改造項目其他標段調集灑水車2臺進行滅火作業,并逐級上報。20xx年3月15日14時35分,建設單位各負責人趕到現場,又從其他項目部調集8臺灑水車,趕赴現場進行滅火作業,并向政府主管部門報告。20xx年3月15日14時50分,縣消防大隊消防人員趕到,封鎖著火現場并進行滅火。縣住建局和城關鎮相關負責人趕到現場,組織人員協助縣消防大隊進行滅火作業,火災于20xx年3月15日15時10分撲滅。隨后,縣消防大隊對監理單位負責人和施工單位負責人例行詢問,取證之后,于20xx年3月15日15時40分撤離現場。為了防止零星火點再次復燃,施工單位安排值班人員對起火部位進行了全面檢查,2臺灑水車隨時待命,確保不再復燃。
三、起火原因
通過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相關負責人了解情況,并對現場施工作業人員進行走訪詢問,起火原因為3層剪力墻鋼筋綁扎采用電渣壓力焊作業時,焊渣引燃4號樓北側負二層SBS防水卷材(易燃物),致使發生火災。
四、初步財產損失情況
現場防水卷材過火面積約200平方米,單價:15元/㎡(含人工費、材料費),經濟損失3000元。
五、處理意見
1.項目監理單位、施工單位成立著火事件聯合調查小組,本著“四不放過”原則,認真、詳細調查此次事件,并形成調查報告上報建設單位;
2.要求施工單位委托具有結構安全檢測資質的檢測機構對4#樓進行結構安全鑒定(進行鑒定之前,施工單位向監理單位、建設單位呈報檢測方案,審核通過后報縣質監站審批實施);
3.要求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對相關責任人員進行教育、處罰。
六、處罰決定
針對著火事件各單位處理意見如下:
1.建設單位
(1)榆中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安全質量部對項目監管不到位,對部門負責人李謀奎處以500元罰款并由公司主要領導進行誡勉談話;
(2)榆中盛世建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對項目安全管理不到位,對部門負責人董毅處以500元罰款并由公司領導進行誡勉談話;對項目甲方代表楊富強處以300元罰款并由公司主要領導進行誡勉談話;
2.施工單位
甘肅第三建設集團公司,針對本次著火事件,你單位作為實施主體單位管理不到位,未辦理動火手續,對作業人員安全教育不徹底,現對你單位處以10萬元處罰,并責令你單位將相關責任人處理結果上報建設單位。
3.監理單位
蘭州華鐵工程監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針對本次著火事件,你單位作為監督單位,存在監督不力,總監不到場,現場管控不嚴,現對你單位處以2萬元處罰,并責令你單位將相關責任人處理結果上報建設單位。
棚戶區改造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篇4
為貫徹落實《蚌埠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33項民生工程的通知》(蚌政44號)文件精神,切實提高項目實施的規范性、科學性、有效性,進一步提高資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我部門結合項目組織實施情況,對棚戶區改造項目進行自評,自評得分100分,現將自評報告匯報如下:
一、項目投入情況(15分)
(一)項目立項(8分)
1、20xx年我區棚戶區改造新開工1100套。
2、根據項目年度實施規劃,燕南苑計劃開工450套,秦集安置房項目650套。根據各個項目實際情況,狠抓落實,確保任務達成。
(二)資金落實(7分)
20xx年我區相關資金全部納入預算,資金到位率100%。
二、項目過程情況(42分)
(一)項目管理(15分)
建立健全定期通報制度、監督檢查制度、內部控制制度、績效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并制定問題清單和整改清單,為項目管理提供強大的政策和制度保障。
(二)資金管理(27分)
我區資金支付嚴格執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并且在使用時履行規范的.審核審批程序,嚴格按照預算批復的支出項目和規定的標準執行,不斷強化財政資金監管,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
三、項目產出情況(33分)
棚戶區新開工情況:至20xx年12月底,燕南苑項目450套、秦集安置房650套已開工建設,棚戶區改造開工完成率100%,較好的完成了今年的目標任務,資金撥付使用為10440.0465萬元。
四、項目效果情況(10分)
1、我部門通過來電咨詢及來訪群眾進行滿意度調查,滿意度95%。
2、經檢查,我區棚戶區改造工作未收到投訴和負面報道。
棚戶區改造項目績效評價報告 篇5
根據上級下發的棚戶區改造文件精神,我縣對20xx-20xx年棚戶區改造工作進行了梳理,現將我縣棚戶區改造工作中的政策落實的情況、項目工程進展的情況,以及面臨的困難作如下匯報:
一、棚戶區改造工程進展和完成情況
1、20xx年縣城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為南岸棚改項目:安置地點在南岸東段,建設面積為27500平方米,改造戶數250戶,改造資金約2200萬元,目前工程量已完成60%左右。
2、20xx年棚戶區改造項目分三塊:
(1)村城中村改造項目安置地點在縣城安下圓盤,改造面積約16444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2137萬元。
(2)集合城中村改造項目安置地點在縣城朝陽路含安下改造面積約600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780萬元。
(3)城中村改造項目安置地點在縣城東皋村,改造面積約13564平方米,項目總投資約1763萬元,總安置戶數為184戶。
棚戶區改造項目已辦理了審批、土地、規劃等相關手續,目前已基本完成房屋征收工作,現工程正在進行前期準備工作階段。
二、精心組織編制我縣棚戶區改造建設規劃
今年9月以政府牽頭組織相關部門對我縣棚戶區進行了調查摸底,并制訂了可行方案,按照前期調研、專題研究、文本編制、征求意見、規劃出臺五個步驟進行。在縣城市總體規劃的指導下,抓住國家和省扶持棚戶區改造的良好機遇,堅持“三種結合”,用科學發展觀全面謀劃我縣棚戶區改造工作,以高標準規劃編制棚戶區改造繪編。
三、棚戶區改造的主要措施
1、統一領導、高位推進、統籌協調
在我縣棚改工作中,成立了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各相關單位為成員,統一領導,統籌協調,高位推進,形成了強有利的組織領導保障。
在棚改工作過程中,縣委縣政府黨政主要領導多次主持召開現場辦公會,就棚改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統籌協調。現場辦公會上,現場能解決的問題就當場拍板解決,現場不能解決的.問題,責成相關責任領導和責任單位限時辦結,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2、廣泛宣傳、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
在棚改工作中,為消除拆遷戶的疑慮,我們從宣傳政策入手,因此,我縣一方面召開由被拆遷人代表、人大、政協委員、專家及社會知名人士參加的座談會和聽證會,對棚戶區改造項目進行科學論證和廣泛征求民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本地的電視、報紙,網絡等新聞媒介廣泛宣傳拆遷補償的相關政策,以及棚改后對城市居民居住條件的改善與美化城市的重要性,工作總結讓廣大市民意識到棚改工作不僅僅可改變縣城新面貌,而且還可以改善城市居民良好的生活環境。
3、在房屋征收補償安置中著重讓利于民,概括我縣在房屋征收補償安置上,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惠民措施:
(1)補償安置方式多樣、靈活、切實考慮我縣實際,著重考慮了被征收人的切身利益,主要體現在安置方式上,對被征收房屋為棟房的,提供多樣選擇安置方式,除貨幣補償選擇外,還提供店房安置、宅基地安置、棟式產權房安置、套房安置等。
(2)安置土地的性質變化。被征收人的土地無論是集體還是國有劃撥性質,通過補辦相關手續,安置宅基地土地性質均為國有出讓。
(3)制定征收獎勵機制,對在規定期限內達成征收補償協議的給予適當獎勵。
(4)對孤寡老人和無法尋找過渡房的被征收人提供保障性住房解決過渡房。
(5)在建設中,實行就地就還改造建設。
四、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思考
我縣棚戶區改造工作在上級的大力支持幫助下,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下一步工作仍然十分艱巨,主要是資金的籌集困難,缺口較大,房屋征收和安置工作難度大。
面對問題,我們下一步將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1、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明確職責,切實形成棚改工作強大合力。
2、進一步拓展融資渠道,積極爭取上級支持與幫助,采取多元化投融資渠道。
3、加大宣傳力度,使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工作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