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山 西 村
陸游
《游山西村》綜合資料一、導入。這首詩寫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當時詩人罷官閑居,住在山陰(今浙江紹興市)鏡糊的三山鄉。詩題中“山西村”,指三山鄉西邊的村落。詩中記敘了當地的風俗,饒有興味。二、讀讀講講問問。...
《游山西村》是宋代詩人陸游的作品,抒寫江南農村日常生活,詩人緊扣詩題“游”字,但又不具體描寫游村的過程,而是剪取游村的見聞,來體現不盡之游興。一、教學目標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游山西村教案。...
一、陸游簡介陸游(1125-1210),南宋偉大詩人。字務觀,號放翁,山陰(現浙江省紹興市)人,做過寶章閣待制。幼年時正當金兵向南入侵,隨家逃難,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要求:1、知識與技能(1)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思想感情。(2)能借助工具書理解詩中的詞句(3)背誦并會寫古詩2、過程與方法(1)熟讀:反復誦讀,疏通詩意(2)剖析:對詩句作具體分析,探討作者的表達方...
教學目標:1、初步了解陸游,理解詩意;背誦本詩。2、理解主題,學會賞析名句,體味詩詞意境。3、增強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學重點:目標1。教學難點:目標2。教學方法:朗讀、研討。課型:新授課。課時數:1課時。...
教學目標:1、學會生字,能借助注釋理解生詞;2、讀懂詩句意思,體會作者詩中的哲理;3、背誦古詩,默寫《游山西村》。教學重難點:背誦古詩,理解詩中所含哲理。...
教學目標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并能默寫詩中的名句。2,能借助詞典等工具書和生活積累理解詩中的詞句,并根據需要搜集信息,擴大知識面。3,能用自己的話或自己喜歡的方式說出詩的大意,感悟詩的意境。4,能發表對詩的獨特見解。...
一、教學目的 1、知識:背誦這首詩;理解詩的意境。 2、能力:誦讀能力;聯想、想象能力。 3、德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點目標:背誦此詩。 5、目標難點:理解詩的意境。...
教學目的:1、體味詩歌的內涵。2、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教學重點: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步驟:1、導入:南宋著名詩人陸游,曾任隆興府通判,因極力推助北伐,被罷官。...
教學目標:1、能真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并默寫。2、品讀重點詞語,感受鄉親們的淳樸熱情以及詩人對農村生活的真摯感情。3、理解“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層意思,嘗試加以運用。...
這是一首紀游抒情詩。 首聯渲染出豐收之年農村一片寧靜、歡悅的氣象。臘酒,指上年臘月釀制的米酒。豚,是小豬。足雞豚,意謂雞豚足。這兩句是說農家酒味雖薄,而待客情意卻十分深厚。一個“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
教學目標1、背誦這首詩;理解詩的意境。2、誦讀能力;聯想、想象能力。3、重點目標:背誦此詩。4、目標難點:理解詩的意境。教學過程:一、作者及背景簡介:愛國詩人陸游在政治斗爭中,屢受統治集團投降派的排擠打擊,但他堅持抗金主張,...
教材分析:這是一首紀游詩,記錄了詩人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罷官歸故里后一次到山西村游賞的經歷。詩人陸游以一個“游”字貫穿全詩的主線,生動地描繪了豐收之年農村歡悅一片的氣象和鄉間的風光習俗,刻畫了農民淳樸、好客的品性,表現...
師:上課。同學們,面對陌生的老師上課,大家最擔心的是什么?生:提問。師:既然大家都這樣怕提問,那么今天我們上一節無提問的課好不好?生:好。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兩首田園詩,《歸園田居》和《游山西村》。...
一、教學目標1、認識3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游山西村教案。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默寫古詩。3、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的意思,體會詩人的心境,能把讀詩的感受與他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