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三語文一輪復習:論述類文本閱讀
解析:從第一段中分層歸納,即可得到答案。
(3)黃賓虹作畫時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擺在案頭?請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從金石文字的點畫結構中,他受到繪畫筆法與章法布置方面的啟發;②從金石拓本認識到書畫同源,悟出畫藝回歸造化的路徑。
解析:抓住上下文中的關鍵語句“更可見章法布置之妙、悟出筆法要旨、認識到書法、文字、金石、繪畫都是同一來源”即可總結出答案。
(4)盡管黃賓虹和張大千都是一代宗師,但二人的人生態度、對金錢的看法以及藝道旨趣卻大相徑庭。這給你什么樣的啟示?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觀點一:恪守傳統,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尋藝術真諦。①與平靜淡泊中求真務實的人生態度;②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傳統學人本色;③避俗趨雅,不為流俗所動,尋求華滋渾厚的畫風。
觀點二:創新與模仿并重,理想與時尚兼顧。①創造與仿作兼顧;②對金錢的開通看法和瀟灑態度;③注重民間時尚意趣。
觀點三:既恪守傳統,又踴躍創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過程中享受人生。①守正出新,繼承與創新兼顧;②懷抱藝術理想,追求名山事業;③腳踏實地,享受人生。
【合作探究】
應試策略:
1、樹立一種觀念。
這種觀念就是:論述類文本閱讀考察的是閱讀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命題也是著眼于考察語文能力的。基于這一認識,我們在做論述類文本閱讀的試題時,不要受與選文相關的舊有知識的影響,要依據選文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2、具備兩種心理狀態。
一是做題時精神要高度專注,聚精會神地進入閱讀狀態和解題狀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迅速、準確地發現問題,做出判斷。
二是仔細。論述類文本閱讀所設的題目雖然其涉及的所有信息均來自選文,但往往在極細微處設置選項,有的選項看似與原文不符,其實是正確的;而有的選項看似與原文語句相符,卻因在極細微處作了改動,反而是錯誤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認真仔細,馬虎、大意是萬萬不可的。
3、適當練習課外語段
【鞏固提升】
捧與挖
魯迅
中國的人們,遇見帶有會使自己不安的朕兆的人物,向來就用兩樣法:將他壓下去,或者將他捧起來。
壓下去就用舊習慣和舊道德,壓不下時,則于是乎捧;以為抬之使高,饜之使足,便可以于己稍稍無害,得以安心。
凌厲的人們,自然也有謀利而捧的,如捧闊佬,捧戲子,捧總長之類;但一般粗人捧的“動機”,大概是不過想免害。即以所奉祀的神道而論,也大抵是兇惡的;觀音菩薩倒還可愛,然而那是從印度輸入的,并非我們的“國粹”。要而言之,凡有被捧者,十之八九不是好東西。
既然十之八九不是好東西,被捧后那結果便自然和捧者的希望適得其反了。不但能使不安,還能使他們很不安,因為“人心”本來不易饜足。然而人們至今沒有悟,還以捧為茍安之一道。
記得有一部講笑話的書 說,當一個知縣的壽辰,因為他是子年生,屬鼠的,屬員們便集資鑄了一個金老鼠去做賀禮。知縣收受之后,另尋了機會對大眾說到:明年又恰巧是賤內的整壽;她比我小一歲,是屬牛的。其實,如果大家先不送金老鼠,他決不敢想金牛。一送開手,怕他的姨太太也會屬象。象不在十二生肖之內,但知縣當然別有我們所莫測高深的妙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