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浙江卷語文復習系列教案
③能跟據語境展開合理的想象和聯想。
3.句式變換
①符合改句的句式特點;
②變式不變意;
③變式不漏意。
三、熟悉解題步驟
1.選用句式
選用句式題解題的一般過程:
(1)審清題目要求,弄清題目是要求保持上下文的連貫,還是為了突出強調某個意思。
(2)根據題目要求認真分析所供材料。如要求保持上下文的連貫,則要注意分析話題、句式;如要求強調某一意思,就要從句首句末的位置上去分析,選用能與上下文相通的句式。
2.仿用句式
首先,弄清題目要求,掌握思考方向。
其次,認真分析原句或例句,弄清原句在以下九個方面的特點,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仿句”。
先看一例:仿照下列劃線部分的句子,另寫兩個句子,使前后意思銜接一致:
在充滿愛的社會里,人人都呼喚愛心,愛心是一片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
(1)話題。即題目中規定的陳述對象,在仿寫時必須以給定的陳述對象為主語,否則便會不合要求。還應把握文句所給定的中心主旨,理解原句的意義,特別是隱含意義,應在弄懂文意的基礎上把握主旨,循旨聯想,遵旨選材,按旨索句,保持仿寫的句義與原句句義的一致。如例題劃線句的前提句是“在充滿愛的社會里,人人都呼喚愛心”,顯然話題應是“愛心”,句子的主旨應該是強調愛心的美好作用。
(2)句式。仿寫句子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形式上的約束性,這就要求我們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語氣,仿寫時要注意句子結構形式的高度一致。句式包括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主動句、被動句、長句、短句、整句、散句、單句、復句、例程句和變式句等;還要弄清楚句子內部的語意關系,或轉折或遞進,或因果或假設,或總分或并列等。從上例來看,例句的句式為使動句,且由兩個分句構成,前一分句為比喻性判斷句,后一分句為使動式兼語句。
(3)修辭。仿寫句子著重在“運用”上考查修辭格,正符合《考試說明》中提出的“正確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的內容。仿寫前應分析給定例句所運用的修辭格,或比喻或比擬,或借代或夸張,或對偶或排比等,仿句應使用與例句同樣的修辭方法。上例的前一分句用的是暗喻修辭格,那么仿句也須用暗喻手法。
(4)結構。仿句的句子成分組合方式、修飾限制的構成方式均應與例句相同。從例句來看,前一分句的成分組合方式為“主+是+賓”,賓語為雙限制的偏正短語,前一限制為數量詞,后一限制為季節性名詞;后一分句的成分組合方式為“使+……的人(兼語成分)+謂動+賓語”,兼語部分為偏正短語“……的人”,賓語部分也是名詞性的偏正短語。因此,仿句的結構均應與例句相一致。
(5)手法。仿句中有時運用一些特定的表現手法,有時題干中明確要求,而多數情況下題干中不一定明確要求,但寫時也應運用與例句相同的表現手法,如象征、比較、抑揚等。上例中的后一句“使‘貧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中便包含了隱性的先抑后揚的手法,這也是要注意的。
(6)色彩。仿寫的句子同例句色彩要和諧,包括語境色彩和感情色彩。如原句詞語的褒貶雅俗,感情的憂傷、喜悅、沉重、明快、贊美與諷刺等。例句中的“冬日”、“感到”均是書面語言,“溫暖”屬褒義詞,仿句就該配以“春日”、“看到”、“希望”等與之色彩相吻合的詞,而不要使用“春兒個”、“望見到”、“末路”一類的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