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普類文章閱讀復習
八年級語文親愛的爸爸媽媽2
第二編 第三部分 第十五章 第三節(jié)
一、(XX年濟南統(tǒng)考)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
默契合作的“黑牡丹”
□ 于麗萍
黑鸛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野禽之一,目前的數(shù)量十分稀少。它的外形酷似鶴、鷺,長嘴長腿,一對翅膀豐厚寬大,飛翔起來顯得極其輕快優(yōu)雅。它是一種大型涉禽,主食小魚、小蝦、蟹、螺和蛇類、蛙類等,白天喜歡在竹木掩映的河溪之畔散步、覓食和小憩,晚上則成群棲息在高高的樹椏上。它體長1米左右,雄鸛除腹肋部的羽毛是純白色之外,其他與雌鸛一樣,均呈深黑色,并泛出一種濃淡變幻、富麗秀美的紫青色光澤,曾被稱為鳥中的“黑牡丹”。
黑鸛是一種十分友愛的野生禽類,配偶之間在共同生活中,合作得十分默契,特別是協(xié)力捕魚的情景,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在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中,一對比翼飛來的“黑牡丹夫婦”徐徐降落在清流溪畔。個頭稍矮的雌鸛,首先警覺地前后掃視一番,就跨入一段較為狹窄的溪中,縮起長腳,靜靜地佇立著,做好守溪待魚的準備。個頭高大的白肋黑鸛,一直用溫柔的朱紅色圓眼,看著雌鸛做好了準備,便展翅飛到水面較寬的溪水上游,放開兩條健壯的長腿,使勁撲打著翅翼,快速地從溪中朝下奔去,身后濺起了一道白練,“嘩嘩”地響個不停。溪中的魚兒,受到雄鸛的驚擾驅(qū)使,無不驚恐萬狀,成群結(jié)隊地順流逃逸,自然要沖過雌鸛守著的淺水窄口。于是,恭候在一旁的雌鸛,只需舉“頸”之勞,便可啄住活蹦亂跳的小魚、小蝦,當做美味。當雌鸛在下游吃飽之后,就會飛向上游,讓雄鸛去守口,自己到上游趕魚下來,讓雄鸛也美美地享受一番。
當然,除了抓小魚、小蝦當“點心”外,“黑牡丹夫婦”還能抓鱔魚當“大餐”呢。
生活在水田、沼澤淤泥中的鱔魚,善于拱泥入洞,隱居其中。生性孤癖的鱔魚,只在夜間出來覓食,白天一般躲著不出來,對于涉禽來說,黃鱔的外表溜滑,易于吞吃,且營養(yǎng)豐富、熱能耐久,是難得的美味佳肴。夏秋之交,鱔魚特別肥腴,自然會成為“黑牡丹夫婦”的捕食對象。“夫妻”倆成天徜徉在黃鱔出沒的荒沼野塘中,常以自己的長喙當做犁頭,耐心犁開洞穴,尋找著鱔魚起居留下的蛛絲馬跡。一旦發(fā)現(xiàn)鱔魚的泥穴,雙方就會輕輕地拍起“翅語”,并配以短促的低叫,示意齊心協(xié)力。于是,兩只黑鸛擺開圍堵的架勢,輪番對著泥穴口察看。如發(fā)現(xiàn)成功在望,雄鸛就躍入水中,使勁將長喙插入泥穴,朝兩邊翻動;雌鸛則屏息靜氣地嚴陣以待,準備舉喙擒捉受驚逃出來的鱔魚。由于鱔洞一般都打得很深,很難挖掘,雄鸛經(jīng)常要累得抬頭小憩,只好由雌鸛來繼續(xù)完成。經(jīng)過反反復復的輪流苦戰(zhàn),終于逼得鱔魚奪路逃竄。這下子正中“黑牡丹夫婦”的下懷,兩鸛立即伸頸夾擊,將鱔魚擒拿到嘴。
當然,這種成功的概率還是很小的,因為鱔魚也是個聰明的求生者,常常是“狡兔三窟”。當“黑牡丹夫婦”在洞外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滑溜溜的鱔魚早已悄悄溜走了。“夫妻”倆運氣不好,苦苦地折騰了大半天,卻是徒勞無功。遇到這種情況,雄鸛便顯得暴躁不已,連連仰天長鳴,并使勁兒用翅膀抽打著水面。雌鸛卻很有耐心,常常柔聲柔氣地應答著,緊緊地依偎在“丈夫”的身旁,不停地用翅膀梳理著“丈夫”的羽毛,極力安撫它。經(jīng)過雌鸛一番安慰,雄鸛的情緒開始穩(wěn)定下來,恢復了平靜。接著,就交頭接耳一番,似乎又有了好主意。一會兒,雙雙展翅飛起,在綠野清流的視野里,兩只優(yōu)雅的“黑牡丹”飛向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