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屆高考語文復習指導13
②此后,主要論述疆域、政區建制沿革的著作不斷涌現,除正史有地理志外,各省、府、州、縣也多編有地方志。
③《山經》以山為綱,綜述遠及黃河和長江流域之外的廣大地區的自然條件。
④班固所著《漢書•地理志》是中國第一部疆域地理著作。
⑤中國最早的區域地理著作是戰國前后出現的《山經》和《禹貢》。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①②④ c、④②③⑤① d、④②③①⑤
【答案】b
【解析】考查語言的連貫。(按總分結構排序)
2、【XX年高考湖南卷】下列各項中最適合填在橫線上的一項是
每逢春節等中華傳統節日,“舞龍”都是一個備受歡迎的節目。 。可以說,不論天涯海角,凡是華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龍”的身影。
a.中華兒女都是“龍的傳人”,中國人在海外被稱為唐人
b.“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華兒女都是“龍的傳人”
c.“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華兒女都是炎黃的子孫
d.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中國皇帝都稱“真龍天子”
【答案】b
【解析】本語段的話題是“龍”,這一句應該是解說前一句舞龍的原因,后一句是解說龍的群眾基礎,所以答案為b
【•浙江卷】5.把下列帶序號的句子組合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并填入橫線處。(只填序號)(3分)
理學家為什么崇古抑律? 古體與律體之辯跟詩歌史聯系起來,就是古體的典范——漢魏晉詩與律體的典范——唐詩之辨。
①那么,為什么講求聲、對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們認為,詩歌的審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對于人的道德修養沒有正面的價值。
③以這種價值觀去看詩歌的體載樣式,古體詩就高于律詩。
④既然詩歌的審美方面沒有價值,本來可以不講,但是如果要進入到詩歌領域去談詩的話,那么,形式方面人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價值就越低。
⑤拋開詩歌的內容不論,單從形式上看,近體詩要講求聲律、對偶等,這些講求在理學家看來,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體詩的重要原因。
【答案】⑤①②④③
【考點】本題考查語言表達的連貫能力,能力層級為d級。
【解析】⑤句“理學家為什么崇古抑律”提出核心問題,故排在首位,①句進一步闡述原因,又提出問題,②句回答,故②在①后,④句緊承②句“價值”,緊跟其后,③句進行小結,故在最后。
【思路分析】這是議論性的語段。議論性的語段可按照議論文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論的思路來分析(如本題⑤、①提出問題,③得出結論);要注意句與句的排列組合,注意上下句的銜接、呼應,做到話題一致,句序合理,銜接、呼應自然。加強對語境的分析與體會。
【•全國卷ⅱ】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中國結”的全稱是“中國傳統裝飾結”,____ ,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_,
因此繩結也是中國古典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