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十大方法
【分析】多角度入手:1、橫向立意:就是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思維順著原材料所告訴讀者的指向去考慮。我們無論做什么事,都不能脫離實際。這種立意的好處是能緊扣材料的基本傾向、主要觀點,因而不會出現偏題、走題的現象。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問題倒過來想想,從相反的角度對原材料提出質疑。因為越人赤腳、披發,鞋帽就大有市場,就會得出魯人未必會窮的結論。這就要求魯人敢于嘗試、敢于冒險、敢于改革。3、延伸立意: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內容的基礎上,對原材料作合理的聯想,進行恰當的推理、引伸。“虧本生意做不得”,“無用武之地焉能致富”等觀點。4、類比立意:就是通過聯想,把材料的已知內容同材料外的其他內容由此及彼地聯系起來考慮,找出其中的相似點。辦企業、做生意,要根據當地的生產、消費、風土人情等情況,也要根據需要與可能,那么就要求我們考慮動機與效益,又要揚長避短,才能生財有道。八、舍次求主法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會牽涉許多人和事。因此,審題時學生要明確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棄次要人物或事件,從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審題立意。【材料】從前,有位年輕的獵手槍法極準,但總捕不到大雁。于是,他去向一位長者求教。長者把他領到一片大雁棲息的蘆葦地,指著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說:“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們管它叫雁奴。它只要一發現異常情況就會向雁群報警,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難。但是,我們有辦法,你現在故意驚動雁奴再潛伏不動。”年輕人照著做了,雁奴發現年輕人后立即向同伴發出警告。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訊后紛紛出逃,但沒有發現什么危險。于是,它們又飛回了原地。長者讓年輕人如法炮制了好幾回。終于,有幾只以為受騙的大雁向雁奴發動了攻擊。如此再三,幾乎所有的大雁都以為雁奴是謊報軍情,紛紛把不滿發泄在了它身上——可憐的雁奴被啄得傷痕累累。“現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長者提醒道。于是,年輕人大搖大擺地走進蘆葦地。雁奴雖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經懶得再管了。年輕人舉起了槍……【分析】這則材料中共出現了四個“人物”——年輕人、長者、雁奴和雁群。審題時,學生可以舍棄年輕人和長者這兩個次要人物,從雁奴和雁群的關系入手確定如下立意。(1)從雁群角度立意:不要輕易誤解忠誠的人,因為被誤解的人因此會放棄忠誠。(2)從雁奴的角度立意:忠誠被誤解后該怎么辦呢?是堅持到底,還是放棄忠誠,這是對忠誠的真正考驗。九、求異同法(異中求同、同中求異)【材料】一、維納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個充滿誘惑力的圈套。當斷臂的維納斯出現在人們面前時,吸引了無數趨之若鶩的好事之徒。他們提出了種種接上維納斯斷臂的奇思異想。但迄今為止,仍未有任何一種設計能取得普遍的贊賞。二、有一次,記者問棒球明星史蒂夫•加里威:“你從來沒有哭過嗎?”史蒂夫回答說:“是的,我從不掉淚。”記者又對他說:“我認為你倒不如像大多數人一樣,有時不妨也掉掉淚,這樣才能證明你是一個真正的人,一個有喜怒哀樂的人,一個感情豐富的男子漢。”【分析】這兩則材料表面上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但仔細一分析,學生就會發現,它們在本質上有許多相同之處。顯然,材料一中的好事之徒和材料二中的記者都是求同心理在作怪。這就是這兩則材料的共同點,據此學生可以確立這樣的立意:(1)做事要克服求同心理;(2)不可用狹隘的經驗看待世界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