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重點知識梳理復習
第10講 圖表與文字轉換
【考綱解讀】 圖表題綜合考查學生對圖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據圖表中的有關內容,分析有關材料,辨別或挖掘某些隱含性的信息,或對材料進行綜合性評價。這類題型屬于語言應用能力的考查。
【重點知識梳理】
1、表文轉換題
圖表的特點在于將抽象的數據通過圖形和表格轉化為直觀的信息,來展現某種變化,進行相關比較,總結發展趨勢等。
圖表解答題就是要求考生將圖表中相關信息,用適當的語言表達出來,它主要考查考生對語言的概括提煉能力。
答題步驟
第一、整體認讀圖表內容。關注圖標題目、表頭,把握圖表大主題或方向。圖表式的要兼顧圖表的各個要素(比較對象、比較角度、項目、各種數據及其變化特點),坐標曲線圖要抓住曲線變化的規律,柱狀、餅式圖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變化情況,生產流程圖要抓住事理的時空、先后邏輯順序等。
第二、歸納認讀結果,注意:
①重視數據變化。數據的變化往往說明了某項問題,這可能正是圖標的關鍵處,也是得到觀點的源頭。
②注意圖表細節。圖表下“注”等細節起提示作用。
③把握考題要求。根據考題要求進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題要求往往對內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較題目要求和圖標信息,就可準確回答問題。
④簡要歸納概括。解答前,正確分析圖表中所列內容的相互聯系,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分析出有關材料的內在聯系,再按題目要求(句式、字數) 歸納概括,就符合簡答要求了。
注意在表達中不能出現語病。特別是在反映事物變化或規律時,選用詞語要準確。如表明增長趨勢的,可用的詞語有“增長(加)了”“增加到”“增長了倍”,“與同期相比,增長……”等;表明下降趨勢可用的詞語有 “減少了”“減少到”“減少了(百分數、分數)”,但其后不能用倍數。又如表示程度范圍的概念:“近一半(約50%左右)”“大部分(比例約在55%—70%)”“絕大多數(比例占70%以上)”“所有”“約幾成”等。
2、徽標類圖文轉換題
【高頻考點突破】
一般命題形式:
1.畫面描述;2.揭示寓意;3.擬寫標題;4.編擬公益廣告。
能力要求:是一種綜合性的題型。考查學生的閱讀、觀察、分析、理解、概括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解題指導:
(1)描述畫面
描述畫面,具體說就是用描述性的語言介紹畫面的內容。
描述原則:整體意識,注意細節,注意對象,留意方位,按照順序,采用恰當的表達方式。(要仔細觀察,合理想象,適當補充,按照一定的順序描述,并揭示畫面的寓意,以拓展答案的深度)如例1 對象是幾只小狗,畫面由兩幅圖組成,應該用描寫結合說明的表達方式。可描述為 “一只戴著望遠鏡的小狗領著幾條小狗,昂著頭,雄赳赳地走在馬路上,結果前幾只都掉入了窨井,而戴著墨鏡,靠拐杖探路的盲狗卻幸免于難”。
(2)揭示寓意
揭示寓意,即通過漫畫揭示出事件的本質內涵。先要認真細致的觀察畫面的內容,找出其諷刺、頌揚的對象或行為(有標題的,一般多是標題)。要注意:畫面的形象主體不一定是諷刺或頌揚的對象,要學會由“實”及“虛”,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隱含信息,進一步提煉概括畫面所揭示的主題。
(3) 擬寫標題
標題是漫畫的眉目,它有揭示漫畫寓意或揭示諷刺對象的作用。擬定標題先要弄清漫畫諷刺的主體和漫畫的主題,然后可圍繞諷刺的主體或主題擬加標題。擬題可直接以諷刺主體命名。標題應起到揭示漫畫寓意或揭示諷刺對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