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第二輪專題復習《歐也妮•葛朗臺》導學案
六.《歐也妮•葛朗臺》導學案《歐也妮•甚明臺》是巴爾扎克《人間喜劇》中的“最出色的畫幅之一”。葛朗臺一家的變遷,廣泛地展現了法國19世紀前半期外省的風俗畫面,再一次體現了《人間喜劇》所要反映的主題。小說形象地告訴我們:資產階級的每一個金錢都充塞著“污穢和鮮血”,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金錢關系”、冷酷的“現金交易”再也沒有任何聯系了。
在法國西部索漠城里一條老街盡頭的宅子里住著當地首富葛朗臺老頭。他在四十歲上與一名有錢的木板商女兒結了婚,1789年他利用革命情勢得到了區里最好的葡萄園、一座老修道院和幾塊田地,后來又從岳母、外祖母等人那里得了大筆遺產,于是他的財產就神話般地增長了起來。這老頭十分吝嗇,有一套理財的本領。他為了省錢,家里整年不買蔬菜和肉,由佃戶送來,面包由女仆拿儂做,寒冬臘月舍不得生火取暖,平時還要克扣女兒和妻子的零用錢。他做木桶生意,計算得像天文學家那樣準確,投機買賣從不失敗,區里人人都吃過他的虧。
1819年11月中旬的一天是他的獨生女兒歐也妮的生日。那天,公證人克羅旭一家和初級裁判所所長蓬風先生到葛朗臺家吃飯,還帶來稀有的珍品。他們都是來向歐也妮獻殷勤的。葛朗臺老頭心里也很明白。正當他們在歡慶生日時,突然從巴黎來了一位不速之客,他就是歐也妮的堂弟查理。原來查理的父親破產自殺,讓葛朗臺照顧兒子的前程。葛朗臺看到兄弟的絕命書后不動聲色,直到第二天才告訴查理,并且在當夜想好了一套詭計,借口家里有事,忙得分不開身,請公證人克羅旭和銀行家幫忙。老好巨猾的克羅旭沒有插手,銀行家格拉桑為討好葛朗臺而毛遂自薦,到巴黎幫助處理死者遺產,他將部分債款償還債權人,余下的按預定計劃長期拖延。在這件事情上,葛朗臺不但分文不花,還利用銀行家在巴黎大做公債買賣,賺了一大筆錢。
查理可憐的處境得到了歐也妮的同情,巴黎花花公子的打扮和舉止也引起鄉里女子的愛慕之心。查理為了自己的前程,決定去印度經商。臨走之前,歐也妮將自己積蓄的金幣送給他。查理也把母親給他的金梳妝匣留給她作為紀念,兩人海誓山盟定下終身。查理走后的頭一個元旦,葛朗臺發現女兒把金幣送給查理,就大發雷霆,把地監禁起來。這事驚擾了他妻子,使她一病不起。公征人警告他,妻子一死,他的財產必須重新登記,歐也妮有繼承遺產的權利。葛明臺老頭害怕起來,就和女兒講和,但妻子一死,他又要女兒馬上簽署放棄繼承母親遺產的文件。1827年吝嗇鬼死去,留下1700萬法郎,歐也妮繼承父業,成了當地首富,人人向她求婚,卻癡心等待查理。但是經過海外種種卑劣手段發了橫財、見識過眾多女子的查理,早把鄉下的堂姐撇在腦后。他要與貴族小姐結婚,但因不肯償還父親的債務而受到阻礙。歐也妮得到查理負心的消息之后,一氣之下答應蓬風先生結婚,但保持童身,并幫查理還了債。查理知道歐也妮有如此之多的財產時后悔莫及。歐也妮在33歲上就成了寡婦,于是城里人又開始向這個有錢寡婦發起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