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第二輪復習鑒賞古詩表達技巧之篇章結構專題學案
3、辛棄疾《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上片寫的是年輕時候無所事事,無病呻吟的“閑愁”,下片寫的是而今關懷國事報國無門的“哀愁”。上下兩片采用了重章疊句的結構形式,在反復詠唱中,即使語言具有音樂美,又在內容上形成鮮明對比。(重章疊句)
課內探究
1、閱讀下列一面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越 中 覽 古
李 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
注:這是詩人游覽越中,有感而發寫下的。春秋時,吳越兩國爭霸。越王勾踐于公元前494年,被吳王夫差打敗,回到國內,臥薪嘗膽,誓報此仇。公元前473年,他果然把吳國滅了。詩寫的就是這件事。
這首詩歌在結構上有鮮明的特色,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2、閱讀下列一面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舟 中 曉 望① 孟浩然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舳艫②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適?天臺③訪石橋。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④標。
注:①這首《舟中曉望》,記錄了詩人約在開元十五年自越州水程往游天臺山的旅況。②舳艫,一種方長船。“利涉”,出自《易經》“利涉大川”,意思是,卦象顯吉,宜于遠航。③天臺山是東南名山,石橋尤為勝跡。④“赤誠”山在天臺縣北,屬于天臺山的一部分,山中石色皆赤,狀如云霞。標,山頂。
這首詩在結構上很有特點,既開門見山,又首尾呼應,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
3、閱讀下列一面首詞,然后回答問題。
江城子 • 密州出獵
蘇 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①。錦帽貂裘②,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③云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