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文言句式和用法
【答案】 c
8.下列句式與“此亡秦之續耳”同類的一項是
( )
a.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b.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c.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
d.于是沛公起,攝衣謝之,延止坐
【解析】 b項與題干中的句式相同為判斷句,由“……也”構成。a項為一般疑問句;c項是被動句,“于”為表被動的標志詞;d項是承前省略句,即“于是沛公起,攝衣謝之,延(之)止坐”。
【答案】 b
9.從句式的角度看,同類的一項是
( )
a.①不拘于時,學于余②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b.①自言本是京城女②帝感其誠
c.①伐薪燒炭南山中②賢能為之用
d.①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②信而見疑,忠而被謗
【解析】 a項均為被動句。①“不拘于時”的“于”;②“為……所”是表被動的標志詞。b項①是判斷句,判斷詞為“是”;②是被動句,“感”理解為“被感動”。c項①是狀語后置句,即“伐薪燒炭(于)南山中”;②是被動句,標志詞“為”理解為“被”。d項①為“……者,……也”式的判斷句,②是被動句,標志詞“見”表被動。
【答案】 a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句式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亮)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與言皇上無權,君未之信也[
c.沛公安在大王來何操
d.微斯人,吾誰與歸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
【解析】 d項前者是賓語前置句,后者雖有否定詞“不”,但無前置賓語,故不是賓語前置。a、b、c三項均為賓語前置句,a、b項分別有否定詞“莫”“未”“不”“未”,其代詞賓語“之”“之”“自”“之”分別前置。c項因為疑問代詞“安”“何”作賓語,故前置。
【答案】 d
11.下列句子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 )
①卿欲何言 ②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③吾屬今為之虜矣 ④不然,籍何以至此 ⑤或脫身以逃,不能容于遠近 ⑥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⑦子何恃而往 ⑧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a.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b.①④⑦/②③/⑤⑥⑧
c.①④②③⑥/⑤⑦⑧ d.①④⑦/②⑥/③⑤⑧
【解析】 d項①④⑦句是疑問句中的疑問代詞“何”前置,②⑥句是判斷句,③⑤⑧句是被動句。
【答案】 d
12.下列句中沒有賓語前置現象的一項是
( )
a.長橋臥波,未云何龍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解析】 a項是一般的疑問句,因為“何”不在賓語的位置上,故不前置。b、c、d項均為賓語前置句。b、c項是否定句中的代詞賓語“余”“之”前置,d項是疑問句中的疑問代詞“誰”前置。
【答案】 a
13.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問題。
孫沔征儂徭,請參軍事,奏功得官,知巴州化城縣。巴俗尚鬼而廢醫,唯巫言是用,娶婦必責財,貧人女至老不得嫁。可為約束,立制度,違者有罪,幾變其習。再調華原主簿。富人有不占田籍而質人田券至萬畝,歲責其租。可晨馳至富家,發櫝出券歸其主。郡吏趙至誠貪狡兇橫,持守以下短長,前后莫能去。可暴其罪,荷校置獄,言于大府誅之,聞者快服。
下列各句中,與“唯巫言是用”句式相同的一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