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詩歌四首(通用2篇)
外國詩歌四首 篇1
《學習策略與測評》(粵教版第二冊)·新世紀出版社出版 華武仁 原創 6. (《致大海》《我一無所求》《底片》《黑八月》) 一、重點、難點與對策 《致大海》作于1824年。這一年,普希金遭到流放。在此之前,詩人曾打算偷渡出海,逃避流放,但沒有成功。寫這首詩,正體現著身處困境的詩人對自由的極度向往,表現了詩人在沙皇殘酷專制的現實面前,不屈不撓,追求理想的執著精神。奔放而自由的抒情,是《致大海》最重要的特色。這首詩用開闊的意象,澎湃的激情,擬人的手法,直抒胸臆的文筆,縱情抒寫大海。詩人對大海以“你”相稱,向大海傾吐自己的苦悶之情,借大海表達自己的理想向往。在這一對話過程中,詩人作為抒情主體,獲得一個壯闊如大海的抒情形象。整首詩氣勢磅礴,意境雄渾,詩情奔放,是一曲悲壯而凄美的自由頌歌。 《我一無所求》,題目為編者所加,體現了抒情主人公的精神世界。這是一首愛情詩,抒發了詩人對所愛的人一往情深卻一無所求的心意;詩歌含蓄、優美,用詞講究,意境輕柔。《底片》從小處著眼,以小顯大,以一個小小的“底片”為寫作對象,引發人深深的思考。《黑八月》抒寫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態度的變化,從前只愛光明日子,現在也愛如黑八月一樣的黑暗日子;詩歌意象鮮明突出,情感態度明確堅定。 學習重點: 1.領會本單元選編的幾位外國詩人的個性風格,感悟他們的詩情詩意。 2.初步認識中外詩歌的不同風貌。 學習難點: 理解“大海”這一詩歌意象;品味《我一無所求》中所體現的愛與美;把握《底片》一詩富有哲理和思辯的詩意;感悟《黑八月》所呈現的寬厚的人生胸襟。 學習策略: 在反復誦讀的基礎上,感受詩歌意象,品味詩歌情感,了解外國詩歌的一般特點。學生可借助網絡平臺,作一點課外延伸,進一步感受中外詩歌的不同特色。 二、基礎與能力訓練 (一)基礎知識 1.下面加點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 ) A.閃爍shuò 絮xù 語 迷惘mǎng 喑yīn 啞 B.峭qiào 壁 倔jué強 喋dié喋 薄bó 霧 C.柔嫩nèn 嗡wēng 嗡 濕shī 婆 釧chuàn 鐲 D.體諒liàng 寂jì 靜 一摞luó 啜chuò飲 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 ) A.在下鄉體驗生活期間,他住在一間風雨飄搖的土屋里,衣著打扮也很土氣,儼然一位典型的鄉巴佬。 B.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釋放了被他們扣押的三名以色列人質,可以色列卻投桃報李仍然對哈馬斯精神領袖亞辛實施了暗殺行動。 C.李華這次全市統考獲得了第十名的好成績,非常高興,回家的路上一蹦一跳的,步伐猶如蜻蜓點水一般輕盈。 D.希望某些領導人少說些空話,多干些實事,真正為社會弱勢群體謀福利,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 3.下列各句中,語意明確的一句是( )(2005年全國Ⅱ) A.印度洋海嘯發生后,中國政府進行了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對外救援行動。 B.今天老師又在班會上表揚了自己,但是我覺得還需要繼續努力。 C.祁愛群看見組織部新來的援藏干部很高興,于是兩人親切地交談起來。 D.因患病住院,83歲高齡的黃昆和正在美國的姚明沒能到場領獎。 4.下面對本單元詩歌的解說,有誤的一項是( ) A.《致大海》的詩人獨自徘徊于大海的岸上,領略她的“黃昏時分的幽靜”、“任性的脾氣的發作”、時而庇護漁人時而讓漁船覆沒的“喜怒尤常”——所有的一切,都是詩人的奔放自由性格的折射。 B.《我一無所求》用優美的文筆寫鄉間的生活小景,詩中呈現著各種美麗而恬靜的畫面。富有畫面感和色彩感是泰戈爾抒情詩的一大特點。 C.《黑八月》描寫的雨季應該是非常漫長、晦暗的,但是詩人卻以一種非常生動有趣的語言來敘說,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對人生寬厚的接納,反映出一種生活的厚實感和韌性的生命力。 D.《底片》在內容和形式、現象和本質、單一和多樣等等方面形成了一種張力,因此富于哲理性和思辨性。在表現方法上,本詩采用了白描、獨白的方式。 5.對下列有關《致大海》詩句的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在你的荒漠之中,有一樣東西/它曾使我的心靈為之震驚”,這里的震驚是指拿破侖對俄國的征伐事件。 B.“另一個天才,又飛離我們而去/他是我們思想上的另一位君王”,這里表現了詩人對投身希臘革命的詩人拜倫的崇拜。 C.“正象你一樣,他威嚴、深遠而陰沉/他像你一樣,什么都不能使他屈服投降”,這是贊美拜倫,更是贊美大海。 D.“到處,人們的命運都是一樣:/哪里有幸福,必有教育/或暴君看守得非常嚴密。”這幾句詩表現了詩人對沙皇統治現實的失望。 6.下面是某中學對一個班46名學生心態所作的調查,請用一句話對下列調查作出結論。(不超過10個字) ①你最值得高興的事情是什么?18人選答“找到一個好朋友”,14人選答“通過自己的努力做成一件事”。 ②你最大的苦惱是什么?17人選答“沒有知心朋友”,13人選答“不被別人理解”。 ③你受委屈時向誰訴說?29人選答“朋友”,17人選答“獨自忍受”。 ④你對家長的最大希望是什么?17人選答“該自己做的事讓自己做主”,16人選答“感情上的理解”。 答: 7.仿照下面的一首小詩,續寫一節詩,要求使用比喻的手法,句式和例句相同。 情是 仿寫:情是 跳蕩的火焰, 熾熱鮮艷, 令人陶醉。 但若不添柴加木, 火焰就會熄滅。 8.文學常識填空: ⑴普希金是 (國別)杰出的詩人,他的作品被稱為“ ”。詩體小說 是其代表作。 ⑵出生在 詩人 是推薦亞洲第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13年,他因創作了詩集 而榮獲諾貝爾獎。 (二)課內閱讀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9~14題。 我一無所求 泰戈爾 我一無所求,只站在林邊樹后。 倦意還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潤在空氣里。 濕草的懶味懸垂在地面的薄霧中。 在榕樹下你用乳油般柔嫩的手擠著牛奶。 我沉靜地站立著。 我沒有說出一個字。那是藏起的鳥兒在密葉中歌唱。 芒果樹在村徑上撒著繁花,蜜蜂一只一只地嗡嗡飛來。 池塘邊濕婆天的廟門開了,朝拜者開始誦經。 你把罐兒放在膝上擠著牛奶。 我提著空桶站立著。 我沒有走近你。 天空和廟里的鑼聲一同醒起。 街塵在驅走的牛蹄下飛揚。 把汩汩發響的水瓶摟在腰上,女人們從河邊走來。 你的釧鐲叮當。乳沫溢出罐沿。 晨光漸逝而我沒有走近你。 9.“我一無所求”的標題為編者所加,你認為加合理嗎? 答: 10.“倦意還逗留在黎明的眼上,露潤在空氣里。/濕草的懶味懸垂在地面的薄霧中。”幾句 詩中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效果如何? 答: 11.詩歌用優美的文筆寫鄉間的生活小景,詩中呈現著各種美麗而恬靜的畫面。請自選角度對這一畫面作簡要評述。 答: 12.“我沒有走近你”在詩歌中重復兩次,請分析其“重復”的原因? 答: 黑 八 月 沃爾柯特 這么多雨水,這么多生活,正如這黑八月 腫脹的天。我的姐妹——太陽 在她的黃房間里抱窩不出。 …… 所以當你——我的姐妹 重新出現,用你體諒的眼 和繁花的額分開雨的珠簾, 一切都會同往常不一樣了,真的 (你看,他們不讓我如我所愿地 愛),因為,我的姐妹呀,那時 我將已學會愛黑暗日子同光明日子一樣。 愛黑的雨白的山,而從前, 我只愛我的幸福和你。 13.這幾節詩歌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歸納正確的一項是( ) ①夸張 ②呼告 ③比喻 ④反復 ⑤比擬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14.理解下面詩句的含義。 ⑴這么多雨水,這么多生活,正如這黑八月/腫脹的天。 答: ⑵我將已學會愛黑暗日子同光明日子一樣。/愛黑的雨白的山,而從前,/我只愛我的幸福和你。 答: (三)課外拓展 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5~20題。 啊,向陽花① 布萊克② 向陽花啊!你等累了吧, 你計數著太陽的步伐; 你渴望甜蜜的,黃金的住處, 作為一生旅途的歸途。 青春在那里懷著熱望而消亡, 蒼白的圣女在雪里素裹紅妝, 從他們的墳墓中急起追往, 我的向陽花所向往的地方。 (朱維之譯) 【注】①詩歌預言了人類社會的更新,表達了人類對美好理想社會的熱烈追求和向往。②威廉·布菜克(公元1757年一1827年),杰出的英國詩人和畫家。 15.詩里的“向陽花”是 的象征。“你等得累了吧”,是對 的真實寫照。 16.“青春在那里懷著熱望而消亡”一句詩用了 修辭方法,其作用是 。 17.詩歌全文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從詩意表達“顯”與“隱”的角度,比較一下詩歌前后兩節表達的特色? 答: 。 明天,天一亮…… 〔法〕雨果 明天,天一亮,原野露曙色, 我就動身。我知道你在跂望。 我行經森林,我行經山澤, 我再不能長此天各一方。 我注視著思念踽踽地走, 什么也不聞,什么也不見, 懷著憂心,倚著背,交*著手, 白晝,我覺得如同黑夜一般。 我不看直下江流的遠帆, 也不看落日散成的彩霞, 幾時我到了,就在你的墓前, 放下一束青枝和一束花。 (聞家駟 譯) 18.明明是詩人自己渴望早一點見到女兒墓,詩人卻說“我知道你在跂望”。為什么? 答: 19.“我注視著思念踽踽地走”,這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樣的表達效果? 答: 20.詩人在這首詩中表達了他對女兒的深切思念。試結合詩句具體分析詩人是如何表達的? 答: 三、課后反思 讀《致大海》,要了解大海這一意象的本質特點。它自由奔放、任性不屈;而且大海也是壯美的;拿破侖與拜倫在詩中以其各自經歷豐富了大海這一意象的歷史感。不僅如此,對于詩人那顆渴望自由的心又因不能投入大海懷抱而惆悵時,大海則被視為詩人的知己,聽其傾訴心曲。可見詩人將大海的形、影、聲、光組成自由的頌歌。在泰戈爾的詩作中,愛與美是最重要的兩大主題。《我一無所求》,乍一看似乎在向某一位清晨擠奶的姑娘表明著心意,事實上表達的卻是一種宗教的情緒。這種從有限到無限,有限與無限相統一的美的信仰集中表現在《我一無所求》的精神追求中,其最終的滿足和歸宿都是美的體驗。《底片》作者在描寫這些客體時,并不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又不介入,采取超然的態度,她對所描寫的主題既深切關注,又保持了一定的距離。而且往往被自嘲、幽默、譏諷等所沖淡和掩蓋。在表現手段上,希姆博爾斯卡采用提問和對話的方式會提出一些極富哲理性的問題,她的詩歌語言也極富個性,明白如話而又含義深奧,帶有警句和格言的意味,令人回味無窮。《黑八月》比喻新奇,貼切,豐富,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用“黑色”來修飾“八月”,來喻指生活中的挫折、困難,“一摞菜盤從天上摔下來”比喻雷聲,用“山嶺冒煙像口大鍋”來喻指現實情況的糟糕,貼合生活實際,而又給人以“陌生化”的感覺。 讀這些詩歌,要找準切入點,切忌泛泛而讀,泛泛而論。也可跟同類中國新詩比較,意象的選擇,詩意的開掘,手法的運用等等,可比之處甚多,在比較中提高自己對現代詩歌的感悟能力。 課外閱讀鏈接: 《外國詩歌選》 主編:湖南省外國文學研究會 《世界名詩鑒賞金庫》 主編:許自強 【參考答案】 6. (《致大海》《我一無所求》《底片》《黑八月》) (一)基礎知識 1.C(A惘wǎng;B薄báo ;D摞luò)。2.D(A“風雨飄搖”形容社會形勢很不穩定,早已失去其本義。B“投桃報李”比喻友好往來,與句意明顯不符。C“蜻蜓點水”比喻做事不深入,屬望文生義。D“站著說話不腰疼”為群眾口頭熟語,指不了解對方真正的情況而空發議論,用在此處貼切)。3.C.“很高興”有歧義,是“祈愛群”,還是“新來的援藏干部”?D.“因患病住院”有歧義,是一人,還是兩人?應改為“83歲高齡的黃昆因患病住院,姚明正在美國,二人均未能到場領獎。”)4.A(“詩人的奔放自由性格的折射”一語不確,應為“大海的奔放自由性格的寫照”)。5.A(這里的震驚不是拿破侖對俄國的征伐事件,而是指拿破侖的人格魅力和氣魄)。6.中學生渴望溝通和獨立。7.靈動的清流/輕盈清澈/令人驚嘆/但若不流動/清流就會成為死水 8.⑴俄國 俄羅斯生活百科全書 《歐根·奧涅金》 ⑵印度 泰戈爾 《吉檀迦利》 (二)課內閱讀 9.用“我一無所求”作為標題很好。全詩表達了對純真、和諧的鄉間愛情的崇尚和追求,也是詩人對純真、和諧的人生的崇尚和追求的詩化。“我一無所求”,不是什么都不“求”,而是更突出了追求的唯一、執著。如此看來,以“我一無所求”為題,更好凸現了詩人的創作傾向與詩作的主題。(也可提出不同意見,言之成理即可)10.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倦意”黎明的眼“濕草的懶味”等語匯,不僅真切呈現了黎明時的情景,且把無情的自然萬物變得富有人情味,很好折射出了“我”內在情感。11.一幕生活小景,發生于鄉間恬靜的榕樹下。從景觀的動與靜的角度看,這里有靜的自然景觀和動的人的景觀。清晨,鄉村的一切仍帶著黎明時分的倦意,濕潤的空氣,薄霧中的嫩草,芒果樹在村徑上飄灑著繁花,蜜蜂在四周嗡嗡飛著。就在這樣的情景中,“我”提著空桶子,看著“我”的女人擠牛奶。這是一幅近乎靜態的美麗的圖畫。遠處,濕婆天的廟門開了,朝拜者開始誦經;汲水的女人從河邊走來,水瓶里發出汩汩的聲響。這是動態的景觀。動態也罷,靜態也罷,這里只有客觀的描摹而沒有主觀的訴說。人與人,人與自然的交流是無需用言語的,一切自有一種和諧的空氣流溢于四周。詩人所要表達的愛,正融化于這幅鄉間美景之中,愛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當詩人的感情移位于大自然的時候,周圍的一切就莫不充溢著愛意。12.泰戈爾的詩歌著重刻畫人與自然、人與人、自然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景觀。“我沒有走近你”兩次在詩中重復,更是凸現了人與自然、人與人、自然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主題。13.C(詩中含夸張、比喻和比擬)。14.⑴一實一虛,以黑八月的雨水,來寫人事的紛雜。⑵這首詩描寫的雨季應該是非常漫長、晦暗的,但是詩人卻以一種非常生動有趣的語言來敘說,表達了詩人對生活、對人生(哪怕的似黑八月的生活)寬厚的接納,反映出一種生活的厚實感和韌性的生命力。 (三)課外拓展 15.詩里的“向陽花”是一切渴望美好理想社會的人類精神的象征。“你等得累了吧”,是對人生苦苦探求理想的悲苦心情的真實寫照。16.擬人。 “青春在那里懷著熱望而消亡”,這里的“青春”本來是個抽象的觀念,詩人將它擬人化,變成具體可感的形象。17.這首小詩的特色是借物言志,借向陽花向太陽的特性,展開了奇妙的聯想和對未來世界的神奇想象。(答“象征”亦可,只要言之成理)前一節詩明快、袒露,后一節詩隱晦、深奧,有神秘色彩。從全詩的中心思想看,詩意是鮮明易懂的。即抒寫詩人對人生美好理想的執著追求與向往,個人感受與大眾的心靈是相通的,既反映了詩人自己的內心愿受,又表現了人類對宏圖的追求,蘊含著巨大的鼓深力量。18.明明是詩人自己渴望早一點見到女兒墓,卻寫女兒在翹首待父。這種換位的寫法表明了詩人愛女兒之深。他永遠不肯相信女兒已死去,覺得女兒仍在盼著見他,這樣就寫活了父女間那份依依深情。19.“我注視著思念踽踽地走”,這一句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把內心抽象的思念化作具體可感的行動,這種寫法既新奇,又真實,恰切地表達了詩人急于趕路去見女兒的心情。20.第一節用“我行經森林,我行經山澤”表明路途之遠和趕路之急;第二節用“什么也不聞,什么也不見”表達用心之專一;第三節用“不看遠帆,不看彩霞”表示詩人之執著。這樣,那份急切、執著與專一的思念之情就被表達得真摯動人了。在詩人心中,女兒是光明和希望。失去女兒,就失去了一切。女兒已死,見不到她,詩人便無心去做任何事。所以,詩人說“白晝,我覺得如同黑夜一般”,這是表達詩人對女兒愛之深,思之切。
外國詩歌四首 篇2
◎課前自主
【走進作者】
1.普希金(1799~1837)俄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普希金主要代表作:抒情詩《致恰達耶夫》《自由頌》;敘事長詩《魯斯蘭和柳德米拉》;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
2.泰戈爾(1861~1941),印度作家。8歲便開始寫詩,12歲開始寫劇本,15歲在雜志上發表第一首長詩《野花》,獲得好評。1877年寫出第一篇短篇小說《女乞丐》。1880年專門從事文學創作。19xx年,他的詩集《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21年至1929年他先后訪問了英國、美國、中國、日本、秘魯、意大利、瑞士等,并發表演講集《在中國的談話》。
3.維斯瓦娃•希姆博爾斯卡(1925— ),波蘭著名女詩人,199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出版的作品主要有詩集《我們為此而活著》《向自己提問題》《橋上的人們》和《結束和開始》等。
4.沃爾柯特(1930— ),圣盧西亞詩人。199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主要作品有《海難余生》(1965)、《海葡萄》(1976)、《幸運的旅客》(1984)、《仲夏》(1986)、長詩《荷馬》(1990)。
【基本解讀】
1.《致大海》。普希金1824年第二次被沙皇政府流放之前,詩人在高加索寫了《致大海》。南高加索優美的自然景色,哥薩克的風土人情,激發起詩人的浪漫主義詩情。尤其是那壯闊浩渺的大海,更使詩人流連忘返。臨別前夕,詩人登上高加索海邊的巖石,面對波濤洶涌的大海,想起自己坎坷的經歷,想起人們到處忍受著同樣的命運,想起葬身于大海的英雄……懷古傷今,思緒起伏,他的心像大海一樣深沉、激蕩,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詩篇。詩人贊嘆大海的壯美,大海使他緬懷起舉世震驚的英雄。普希金空有抱負不得施展,拿破侖和拜倫的不幸結局自然增添了他前程渺茫、壯志難酬的悲哀。這正是詩人把大海說成“悲哀的喧響”“召喚的喧響”,是他“心靈的愿望之所在”的原因。這首詩氣勢豪放、意境雄渾、思想深沉,是詩人作品中廣為傳誦的名篇。
2.《我一無所求》。泰戈爾早期的詩以寫“愛”為主題——人與自然、人與人、自然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的景觀,他的詩歌善于選擇小景小物去體現一種純真、和諧,《我一無所求》正是屬于這樣的作品。
3.《底片》。希姆博爾斯卡是一位哲理詩人,具有強烈的現代意識。詩人善于運用象征、諷喻和黑色幽默等手法反映大自然和人類社會的變遷,她的每一首詩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充分表現了西方現代派的詩歌特點,但詩人創作的視點高,視野廣闊,她又不同于一般的現代派詩人。《底片》這首詩從觀察底片的角度描寫景物;寫了底片上的人物及我對于底片上所呈現的一切的想法。
4.《黑八月》。無論人生、人性、社會都會有所謂的“雨季”,如其選擇逃避不如積極的去面對。體現了沃爾柯特對生活寬廣深厚的態度,對逆境坦然的接受、積極的面對;有這種態度才能更加珍惜美好的事物;世間一切稱之為“雨季”的東西都無法對詩人堅實的世界構成任何威脅。
【識記積累】
注音 :
閃爍(shuò)徘徊(huí) 深淵(yuān) 覆沒(fù) 憂 郁(yù)倦意(juàn)柔嫩(nèn) 膝蓋(qī) 汩 汩(ɡǔ)泛濫(làn) 啜飲(zhuì)腫脹(zhànɡ)
絮語(xù) 釧鐲(chuàn)朝拜(cháo)桂冠(ɡuān)
【課文初探】
(一)閱讀普希金《致大海》,然后回答下列問題。
1.“像風暴之聲馳過我的面前,啊,我們心靈的另一個主宰”,是歌頌哪個國家的詩人?那詩人是誰?詩人從他身上看到了什么?
2.最后一節寫道:“心里充滿了你,我將要把你的山巖,你的海灣,你的光和影,你的浪花的喋喋,帶到森林,帶到寂靜的荒原。” 這一節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3.為什么作者在這首詩里把大海人格化,要與大海對話?
4.詩人由大海而想起與大海有關的英雄拿破侖和偉大詩人拜倫,這反映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堂上演練
【夯實雙基】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與所給注音相同的一組是 ( )
a.殷yīn 殷勤 殷紅 殷切期盼 家道殷富
b.調tiáo 調和 調停 風調雨順 調兵遣將
c.識shí 識趣 卓識 識微見遠 識禮知書
d.朝zhāo 朝暉 朝覲 朝不保夕 朝秦暮楚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咽喉 言歸正傳 胭脂 事在必行
b.競爭 弄巧成絀 竟然 勇往直前
c.糟蹋 戰略部署 驕健 始終不渝
d.荊棘 澤被后世 芒刺 義無返顧
3.以下朗誦重音處理不當的一項是( )
a.他像你似的深沉、有力、陰郁,他也倔強得和你一樣。
b.我沉靜地站立著。
c.不管是左邊還是右邊,山櫻桃樹枝上盛開著黑花。
d.束手無策?但我正在慢慢學會。
4.下列句子中畫線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如果訓斥能換來好成績,那教育就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了。
b.和他們在一起,任何懶散的人都會羞愧得無地自容。
c.由于他入木三分的啟發,我對生活有了較深刻的認識。
d.《岳陽樓記》千百年來之所以膾炙人口,是和作者的博大胸襟分不開的。
【疑難探究】
1.以下是對《致大海》藝術手法方面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整首詩運用了象征的手法,以大海作為自由精神的象征。
b.整首詩有強烈的抒情氣氛,是詩人浪漫主義的力作之一。
c.整首詩語言樸素自然,簡練雋永。
d.詩人在詩中對大海直抒胸臆,對大海傾訴衷腸,激情彭湃,使全詩呈現高昂的歡快的基調。
2.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閱讀《致大海》,回答問題。
①詩人描寫大海寧靜溫順的詩句有哪些?描寫波濤洶涌時,大海是怎樣的?
②此詩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并舉例。
3.泰戈爾《我一無所求》這首詩歌展現了一種怎樣的美學風貌?
【文段精析】
閱讀下面一首外國詩歌,完成1~4題。
帆 (俄國)萊蒙托夫
蔚藍的海面霧靄茫茫,
孤獨的帆兒閃著白光!
它到遙遠的異地找什么?
它把什么拋棄在故鄉?……
呼嘯的海風翻卷著波浪,
桅檣弓著身在嘎吱作響……
唉!它不是要尋找幸福,
也不是逃離幸福的樂疆!
下面涌著清澈的碧流,
上面灑著金色的陽光……
不安分的帆兒卻祈求風暴,
仿佛風暴里有寧靜之邦!
1.詩歌開頭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怎樣的意境?
2.第二節詩告訴給讀者一個什么現實?
3.此詩在抒情上有什么特點?
4.從這首詩里,你讀出“帆”怎樣的形象?
◎ 拓展提升
【基礎知識】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的讀音全都相同的一組是
a.彈射 偏袒 啖以重利 肆無忌憚
b.痙攣 根莖 獨辟蹊徑 涇渭分明
c.淆亂 叫囂 禍起蕭墻 驍勇善戰
d.贍養 禪讓 擅離職守 繕寫公文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撤銷 恭敬 收訖 前踞后恭
b.防范 棟梁 模擬 掉以輕心
c.凋敝 魅力 璀燦 趨之若騖
d.渲染 撕殺 松弛 默守成規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或熟語)使用不恰當的
一句是
a.身處高三的我們躊躇滿志,意氣昂揚,為了自己
的理想而做著不懈的努力。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考試答卷書寫用筆要
挑選好。筆要滑、細、深。滑者流暢,細者清楚,深
者醒目。
c.他很想躺在床上休息一會兒,可那苦惱的思緒仍
然紛至沓來,像一團亂麻似的纏繞著他。
d.賀歲片本就是喜慶和哈哈一樂了事的,不必太當
真。但既要搞笑,又要扮演正人君子,就不免有沐猴
而冠的滑稽感。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
a.作者沒有把簡•愛寫成一個美麗多情、溫柔嬌氣
的天使,而是一個渴望自由平等、敢于和自己所處的
惡劣環境作斗爭的婦女。
b.他是一個好學生,干什么都非常認真,學校培養
他入了黨,而且后來還考入了高等學府。
c.《丑石》是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散文精品中的一
篇,全文不過千余字,然而它的內涵卻是沉甸甸的,
耐人尋味。
d.藝術欣賞中的審美體驗往往只可意會不可言
傳,一經點破,那含蓄的美常常會遭到破壞的危險。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上的詞語,正確的一組是( )
①歷史從來不是在溫情脈脈的牧歌中 ,相
反,它經常要無情地踐踏著千萬具尸體而 。
②維生素一般不能在體內合成,需要通過食物攝取,屬于人體 營養素。
③這里是地處偏僻的東海之濱的一座小城,然而,春節我們仍然過得是那么熱鬧、隆重。
a.行進 進展 必須 即使
b.進展 行進 必須 即使
c.行進 進展 必需 盡管
d.進展 行進 必需 盡管
7.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勸學》指出:“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這與韓愈《師說》中“是故 ,
”的觀點是相同的。
(2) , ,萬類霜天
競自由。(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
(3)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毛
澤東《沁園春 長沙》)
【詩歌鑒賞】
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2題。
秋思 張 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外人臨發又開封。
1.“意萬重”在詩中的意思是什么?
2.有人評論這首詩時曾說:“意萬重”是關鍵,你同意“關鍵”之說嗎?為什么?
【語言表達】
在下面語段空白處填入適當語句,組成前后呼應的排比句。優秀的語言藝術家,
總是像海綿吸水似的,吸取大量富有生命力的詞語;總是像一座噴泉噴水似的, ;總是像卓越的射手似的, ;總是像播種機似的, 。
【寫作訓練】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一把堅實的大鎖掛在大門上,一根鐵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還是無法將它撬開。鑰匙來了,他瘦小的身子鉆進鎖孔,只輕輕一轉,大鎖就“啪”地一聲打開了。 鐵桿奇怪地問:“為什麼我費了那麼大力氣也打不開,而你卻輕而易舉地就把它打開了呢?” 鑰匙說:“因為我最了解他的心。”讀了這則故事不知你有何感想。請以“鎖與鑰匙的啟示”為話題作文。
[注意]①所寫內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于800字。⑥ 不得抄襲。
6.外國詩歌四首全程導練
◎課前自主
【識記積累】
注音:
閃爍(shuò)徘徊(huí) 深淵(yuān)覆沒(fù)憂 郁(yù)倦意(juàn)柔嫩(nèn)膝蓋(qī)汩 汩(ɡǔ)泛濫(làn)啜飲(zhuì)腫脹(zhànɡ)絮語(xù) 釧鐲(chuàn)朝拜(cháo)桂冠(ɡuān)
【課文初探】
1.英國,拜倫。詩人從拜倫身上看到大海般深沉和難以馴服的倔強性格。
2.最后一節詩抒發了詩人不忘大海誓言,為自由奮斗不息的情感。
3.作者在這首詩里把大海人格化,與大海對話,是作者追求自由,歌頌自由的愿望所在。
4.詩人極力贊頌英雄拿破侖和偉大詩人拜倫,一方面表明詩人對自由精神的不懈追求;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詩人對前程渺茫、壯志難酬的悲哀。
◎堂上演練
【夯實雙基】
1.c(a項"殷紅"讀作yān;b項"調兵遣將"讀作diào;d項"朝覲"讀作cháo。)
2. d (a.勢、b.拙c.矯)
3. c
4. c
【疑難探究】
1.d
2. ①寧靜時“驕傲的美閃爍壯觀“喑啞的聲音,深淵之歌”……洶涌時“成群的漁船就會覆滅”……
②擬人,如“你在期待、呼喚……我卻被縛住”。
比喻,如“仿佛友人的憂郁的絮語”。
反復,如“我將久久地,久久地聽著”。
排比,如“你的山巖,你的海灣,你的光和影,你的浪花喋喋”
3.在泰戈爾的詩歌中,物質的真、精神的善、藝術的美混合為一的超越美感形態自成世界,這是詩人藝術的心靈關照自然社會,體味人生人倫,在美的信仰的支配下,以無限豐富的生活經驗、材料和卓越的思想培育構成碩果累累、美不勝收的風景。這是一個靜穆、深邃、恬淡、悠遠的世界。
【文段精析】
1.本詩在開頭創造了一種“迷茫、抗爭不寧”的意境。
2.風波中飄蕩的帆兒不是為尋找幸福而來,也并不是逃離幸福的樂疆,未來本無幸福可言,惟有這眼前的顛簸和風險是活生生的現實。
3.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4. “帆”是不畏風暴,不畏困難,渴求斗爭,在大風大雨中經歷考驗的形象。
◎拓展提升
【基礎知識】
1.d(a啖以重利、肆無忌憚讀“dàn”偏袒讀“tǎn”、彈射讀“tán”;b獨壁蹊徑、痙攣讀“jing”涇渭分明、根莖讀“jīng”;c禍起蕭墻、驍勇善戰、叫囂都讀“xiāo”,淆亂讀“xiáo”d均讀“shàn” )
2.b(a踞—倨 c燦—璨 騖—鶩 d撕—廝 默—墨)
3.a(躊躇滿志,對自己的現狀或取得的成績非常得意。不適合句子的語言環境。)
4.c(a主賓不一致,主語“作者”,第二謂語為“而是”賓語是“婦女”,b主語殘缺,“考入高等學府”主語不明確。d缺少謂語)
5.d(“進展”指一般事物向前發展。“行進”一般指隊伍前行,此處通過動詞“踐踏”可判斷把歷史擬人化,故用之。“必需”是動詞,在句子中主要與別的詞結合做定語;“必須”是助動詞,在句子中只做狀語。“即使”多用于引導條件復句,一般與“也”相搭配。“盡管”表示讓步語氣,一般用于轉折復句中。)
6.(1)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2)、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3)、糞土當年萬戶侯。(毛澤東《沁園春 長沙》)
【詩歌鑒賞】
1.“意萬重”即心里涌起千愁萬緒,覺得有說不盡寫不完的話要傾吐。
2.答案:同意。“見秋風”引起詩人“作家書”之念,“作家書”引起“意萬重”,正因為這才覺有說不盡道不完的話要表達,臨發才又開封,可見,詩中一切內容皆由“意萬重”引發。
【語言表達】
善于說出優美動聽的語言 使他的語言的箭準確地射中“意義”的靶心 總是把美好的種子播撒在人們的心田里。
【寫作訓練】
作文寓意提示:每個人的心,都像上了鎖的大門,任你再粗的鐵棒也撬不開。唯有關懷,才能把自己變成一只細膩的鑰匙,進入別人的心中,了解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