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尊重孩子的隱私,才能做到更好的親子溝通
前言:據調查得知許多的家長都會反映孩子防自己就像是在防賊一樣,這也是許多的家長都不能理解的一點,想象自己辛辛苦苦的為了孩子而勞作,最終所得到的竟是這樣的結果,其實許多的事情都是大人沒有立在孩子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有時造成這種結果也未必就是孩子一個人的過錯,以下就讓我們結合實例來具體的學習下如何才能做好與孩子間的相溝通吧!
兒子初二那年,我發現他的一個日記本是帶鎖的,手機也設置了密碼。我知道,那里一定有兒子不希望我們看的東西。那一刻,我心里很不好受,覺得自己是個失職的媽媽。
雖然我很想看看日記里寫了些什么,手機里有什么秘密,如果我想知道,并不是難事,但我還是抑制住了自己的好奇心。在人格和尊嚴面前是沒有大小人之分的,我采取了另一種方式與他交流。
我主動和他聊學校里的事;在他看書學習時不再陪在他身邊;有些家里事還找他拿主意;不時地把自己的小秘密拿出來和他分享,告訴他這是我的秘密,只許他知道。慢慢地讓兒子覺得我很信任他。當那天我進屋給他送牛奶時,他正在寫日記,看到我進來并沒有馬上收起來時,我知道兒子對我已不再設防。
孩子畢竟是孩子,當他感覺到你的誠意后,心里話源源不斷地傾瀉而出,那本帶鎖的日記已鎖不住我們彼此交流的心。日記里寫了什么我覺得已不是很重要,我允許他有自己的隱私,并尊重它的存在,只要他的心靈是健康無塵的就好。
一個愛孩子的好家長,要從尊重孩子的隱私開始。可以關注孩子的秘密,但要用恰當的方式。孩子心中五花八門的“秘密”,猶如童話里的自由王國,是一方“非請莫入”的心靈圣地。如果孩子向你吐露秘密,記得一定要保守好,這是他對你的信任,也關系到他的成長。
記者感言:孩子是一個完整的人,應該有屬于自己的隱私權。成人即使發現了他們的秘密,也不能抖摟孩子的隱私。一方面孩子會覺得自己沒有了自尊;另一方面,孩子會由此失去對大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