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成人18久久久久_日韩欧美色_江苏极品身材白嫩少妇自拍_曰本人做爰大片免费观看一老师_久草视频网_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教案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 認識正方體(精選13篇)

認識正方體

發布時間:2024-03-08

認識正方體(精選13篇)

認識正方體 篇1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2、 復習幾何圖形,并練習按特征分類。

  3、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 磁性教具:幾何拼圖——太空城堡。

  圖形標記、數不清字、大小標記。

  2、 正方體大紙卡一張,大正方體一個,積木拼圖。

  (插正方體用)、膠帶、繩子、小棒。

  活動過程 

  一、 準備部分

  復習幾何圖形。

  1、 辨認幾何圖形。

  師: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圖形組成?

  2、 練習按圖形特征進行分類。

  師:請小朋友把相同的圖形歸在一起。

  二、 出嘗試問題

  1、 告訴幼兒今天來。(出示正方體盒子)

  2、 展開正方體盒子平面紙卡,要求幼兒看一看,(什么圖形)數一數(有幾個)、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師:小朋友都有這樣一張卡片和記錄紙,請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然后數一數,有幾個圖形?再比一比,這些圖形的大小怎么樣?請你在記錄紙上寫上來?

  3、 提示記錄方法。

  三、 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回了解活動情況

  四、 幼兒表達活動情況

  師:(指折成的正方體)它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圖形?你是怎么知道它們一樣大的?

  五、 教師講解

  通過演示、講解,讓幼兒知道正方體的名稱及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1、 數一數:有六個圖形。

  2、 看一看:每個圖形是正方形。

  3、 比一比:每個正方形一樣大。

  4、 小結: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1) 幼兒講述以上特征。

  (2) 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體。

  六、 幼兒操作活動

  建構正方體,幼兒進一步感知正方體的特征。用塑料學具,拼裝成一個正方體。

  師:請小朋友每人做一個正方體的玩具,送給太空成的朋友。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做好后,提示他們檢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體的,有沒有六個面,每個面是不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七、 集體游戲“拼圖”,辨認正方體

  要求幼兒從一堆各種形體的拼圖積木中選一塊正方體積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圖。

認識正方體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2、復習幾何圖形,并練習按特征分類。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磁性教具:幾何拼圖--太空城堡。

  圖形標記、數不清字、大小標記。

  2、正方體大紙卡一張,大正方體一個,積木拼圖。

  (插正方體用)、膠帶、繩子、小棒。

  活動過程

  一、準備部分

  復習幾何圖形。

  1、辨認幾何圖形。

  師: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圖形組成?

  2、練習按圖形特征進行分類。

  師:請小朋友把相同的圖形歸在一起。

  二、出嘗試問題

  1、告訴幼兒今天來認識正方體。(出示正方體盒子)

  2、展開正方體盒子平面紙卡,要求幼兒看一看,(什么圖形)數一數(有幾個)、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師:小朋友都有這樣一張卡片和記錄紙,請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然后數一數,有幾個圖形?再比一比,這些圖形的大小怎么樣?請你在記錄紙上寫上來?

  3、提示記錄方法。

  三、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回了解活動情況

  四、幼兒表達活動情況

  師:(指折成的正方體)它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圖形?你是怎么知道它們一樣大的?

  五、教師講解

  通過演示、講解,讓幼兒知道正方體的名稱及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1、數一數:有六個圖形。

  2、看一看:每個圖形是正方形。

  3、比一比:每個正方形一樣大。

  4、小結: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1)幼兒講述以上特征。

  (2)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體。

  六、幼兒操作活動

  建構正方體,幼兒進一步感知正方體的特征。用塑料學具,拼裝成一個正方體。

  師:請小朋友每人做一個正方體的玩具,送給太空成的朋友。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做好后,提示他們檢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體的,有沒有六個面,每個面是不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七、集體游戲“拼圖”,辨認正方體

  要求幼兒從一堆各種形體的拼圖積木中選一塊正方體積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圖。

認識正方體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體的物品,并能用語言描述。

  2、比較并了解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

  3、嘗試利用不同的形體組合正方體。

  活動準備:

  1、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利用平面制作圖制作正方體;

  2、記號筆、積木、PPT、相機。

  活動預設:

  一、出示幼兒之前區域活動中做好的正方體引入活動。

  1、小朋友們,這是我們在區域活動中做的什么?(正方體)

  2、你們在做的時候發現了什么?結合幼兒的照片講解,幫助幼兒認識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3、師小結:小朋友通過制作正方體發現了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二、請幼兒制作骰子,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正方體的特征。

  1、要求:做骰子的時候先想想可以用什么標記來做骰子,一邊做標記一邊數正方體的骰子有幾面。

  2、幼兒動手做骰子,師提醒幼兒邊畫邊數,一定要數清楚骰子有幾個面。

  3、師幼交流分享:你用什么來做標記?你的正方體骰子有幾個面?請全體幼兒一起數一遍。

  4、師小結: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三、玩“擲骰子”的游戲。進一步鞏固對正方體的認識。

  游戲規則:請一名幼兒擲骰子,全體幼兒根據骰子的數字回答問題。若扔出的骰子數字相同,就換一人重新擲一次。

  問題1、說說圖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體的。

  問題2、 說說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的東西?

  問題3、 從圖中找出是正方體的物體。

  問題4、請看大屏幕,這是什么?猜猜看。這個大正方體是由幾個小的正方體拼成的?請每桌用小正方體的積木拼出一個和照片中一樣的大的正方體,并數一數用了幾塊小正方體。比比哪桌最快。

  問題5、請每人在規定時間內,用各種樣子的積木拼一個大正方體。(師將幼兒拼成功的正方體拍照,集體分享)

  四、延伸活動:

  師:由于時間的關系,今天的游戲就先玩到這里,請小朋友到區域活動探索剩下的最后一個問題:這是什么?它和正方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認識正方體 篇4

  教學目標

  1.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之間的關系.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抽象概括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間觀念.

  3.滲透事物是相互聯系,發展變化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教學重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學難點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2.立體圖形的識圖.

  教具準備

  教具:長方體框架、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等;投影片;動畫.

  學具:長方體和正方體紙盒.

  教學設計

  一、復習準備.

  1、請同學們自己畫一個已經學習過的平面圖形;再請每位同學用手摸一摸畫出的圖形;老師明確:這些圖形都在一個平面上,叫做平面圖形.

  2、教師擺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臺、長方臺、墨水瓶盒等.

  教師提問:這些物體的各部分都在一個面上嗎?(不是)

  教師明確:這些物體的各部分不在一個面上,它們都是立體圖形.

  3、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要進一步認識長方體有什么特征.

  教師板書:長方體的認識

  二、學習新課.

  (一)長方體的特征.

  1、請同學取出自己準備的長方體.

  教師提問:請用手摸一摸長方體是由什么圍成的?

  請用手摸一摸兩個面相交處有什么?

  請摸一模三條棱相交處有什么?

  教師板書:面、棱、頂點

  2、參考討論提綱來研究長方體的特征.【演示動畫長方體的特征】

  討論提綱:

  ①長方體有幾個面?面的位置和大小有什么關系?

  ②長方體有多少條棱?棱的位置、長短有什么關系?

  ③長方體有多少個頂點?

  教師板書:長方體:

  面:6個,長方形(也可能有兩個相對的面是正方形),相對的面完全相同.

  棱:12條,相對的4條棱長度相等.

  頂點:8個.

  教師:請完整地說一說長方體的特征.

  3、比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區別.

  老師提問:長方體是立體圖形,畫在紙上如何與平面圖形區別呢?

  請觀察,你能看到幾個面?哪幾個面?

  你能看見幾條棱?哪幾條棱?

  教師介紹長方體的畫法:

  看不見的棱畫在圖紙上用虛線表示,最后面畫出的是長方形,其它的面畫出的是平行四邊形.

  4、出示長方體框架觀察.

  教師提問:框架上的12條棱可以分幾組?怎樣分?

  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教師明確: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二)正方體特征.

  1、【演示動畫正方體的特征】

  教師提問:看一看新得到的長方體與原來長方體比較有什么變化?

  (長、寬、高變為相等,六個面都變成了正方形,長方體變為正方體)

  2、對照長方體的特征學生自己研究正方體的特征.

  學生討論、歸納后,教師板書:正方體:

  面:6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棱:12條棱長度都相等.

  頂:8個.

  3、學生討論比較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

  相同點:面、棱、頂點的數量上都相同;

  不同點:在面的形狀、面積、棱的長度方面不相同.

  教師提問:看一看長方體的特征正方體是否都有?試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教師板書集合圖:

  三、鞏固反饋.

  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長方體的長、寬、高,說出每個面的長和寬是多少?

  2、根據圖中數據口答.

  (1)長方體的長是厘米,寬厘米,高厘米, 12條棱長的和是厘米.

  (2)這幅圖中的幾何體是體,12條棱長的和是分米.

  (3)如圖一個長方體,它的長、寬、高分別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面的面長是厘米,寬厘米,左邊的面長厘米,寬厘米,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長和是厘米.

  3、判斷.正確的在括號里畫,錯誤的畫.

  (1)長方體的六個面一定是長方形;

  (2)正方體的六個面面積一定相等;

  (3)一個長方體(非正方體)最多有四個面面積相等;

  (4)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相等的長方體一定是正方體.

  四、課堂總結.

  誰來說一說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和它們之間的關系?如何看圖紙上的立體圖?

  五、課后作業 .

  1、拿一個火柴盒,量一量它的長、寬、高各是多少?然后說一說每個面的長和寬各是多少?

  2、說出下圖表示的物體是什么形狀,并且說明:

  它的上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它的右側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它的前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它的下面和后面是什么形?長和寬各是多少?

  六、板書設計

認識正方體 篇5

  一、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區別兩者的不同。

  2、能熟練地運算7以內的加減法。訓練思維的靈活性和敏捷性。

  3、初步培養觀察、比較和反應能力。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二、活動準備:

  7以內加減式題若干、正方體、長方體的積木各若干、每人一張作業圖、一張制作正方體的紙。

  三、活動過程:

  1、出示7以內的加、減法式題,集體、分組、個別的進行運算練習。

  2、認識正方體與長方體:

  (1)、觀察:每人三塊積木(一塊正方體、兩塊不同的長方體),讓幼兒進行觀察,找出每塊積木在形體上的特點。如:三塊積木各有幾面?教師在幼兒觀察的基礎上告訴幼兒:六面都是同樣大小的正方體;長方體也有六個面,但不是每一面都是正方形,有的六面都是長方形,有的四面是長方形,兩面是正方形。取出兩種不同的長方體讓幼兒觀察。

  (2)、找找正方體與長方體。幼兒在桌上的一堆積木中,根據教師的指令,拿出正方體或長方體的積木。

  幼兒運用積木建構簡單物體。請幼兒數數自己用了幾塊正方體的積木,幾塊長方體的積木。

  (3)、想一想。教室里、幼兒園里有那些東西像正方體,那些東西像長方體?

  3、幼兒操作活動:

  (1)、每人一張作業圖。數數每一個圖形是由幾塊積木組成的,并在旁邊的圈中寫上相應的數字。

  (2)、每個幼兒用準備好的'紙制作一個正方體。

  4、教師點評幼兒操作結果,并對整個活動進行小結。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活動開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節,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認識正方體 篇6

  設計意圖:

  幾何體的數學是大班很重要的內容,圓柱體、長方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體,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然而幼兒對圓柱體、長方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們說成圓圓的、長長的、方方的,并且很難聯系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孩子們已認識了多個平面幾何圖形的基礎上,我們嘗試了用游戲的形式進行了本次教學活動。通過讓孩子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了解正方體的特征,比較正方體和正方形的異同,發展孩子們的多方面的學習能力。

  活動目標:

  1.認識正方體,并能說出名稱及其特征。

  2.仔細觀察、樂意探索。

  活動準備:

  1.每位幼兒事先收集一個正方體的盒子。

  2.黑板,記錄表一張;吸管、剪刀、筆、A4紙;磁力棒若干,3個大筐、3張桌子。

  3.長方體盒子一個。

  活動過程:

  一、鞏固正方形特點。

  1.師:出示一張正方形的紙。提問:你們看這張是什么形狀的紙。

  2.幼兒進行觀察,說說是什么形狀的紙。如:正方形的紙。

  3.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提問: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的紙呢?

  4.幼兒說說。能用什么方法來證明它是正方形。如:看出來的,折一折、量一量等。

  5.小結:四條邊一樣長的圖形是正方形。

  二、探索正方形特點。

  1.教師出示正方體的盒子,提問:它們一樣嗎?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

  2.A、幼:一樣的,都是正方形。

  師:你怎么知道它是正方形呢?誰有方法證明盒子的這個面是正方形?如:把正方形的紙貼在盒子上,與其中的一個面進行比較驗證。

  師:那另外的面呢,誰有辦法能驗證?

  3.B、不一樣,盒子好像有幾個正方形。一個是立體圖形,一個是平面圖形。

  4.剛才有小朋友說盒子上有幾個正方形?到底有幾個正方形呢,我們一起來數數?

  5.集體交流。

  A.你是用什么方法來數的?

  B.教師事先準備若干正方體圖形貼在黑板上,根據幼兒的回答方法進行小結,并用圖示表示。如:按顏色、做記號、方位等。

  6.教師小結:原來每個盒子都是由6個正方形組成。

  7.那么盒子上的6個正方形大小一樣嗎?

  8.出示驗證工具。這里有一些工具,請你們用這些工具來驗證剛才的猜測,你們看有哪些工具呢?

  9.教師講解要求:每位幼兒拿1個正方體選擇位置坐下,3張桌子上分別放一個筐,里面有5只筆、5根吸管、5張A4紙、5把剪刀、磁力棒若干。幼兒可以運用這些工具進行驗證,盒子上的正方形大小是否相同。比比哪個小朋友能干,能用各種方法進行驗證。

  10.集體交流,說說驗證方法。

  A.你們有結果了嗎》盒子上的6個正方形大小一樣嗎?

  B.教師引導幼兒說說各自的結果。如:用重疊的方法、吸管、磁力棒平鋪等方法進行驗證。

  11.出示記錄表,總結盒子的特征。

  12.總結:原來由6個一樣大小的正方形組成的立體圖形是正方體。你們手里拿的盒子都是正方體。

  三、活動延伸。

  1.我這里還有一個盒子,它是正方體的嗎?

  2.拿現在我們回教師用今天學過的新本領來驗證吧!

  整個活動過程,思路比較清晰,教態自然,能夠根據教案的流程來上課。但是整個活動過程的氣氛有點沉,不能夠體現幼兒對活動的樂趣。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活動開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節,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認識正方體 篇7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認識正方體,能區分正方體與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體的物品,感知立體圖形。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空間知覺能力。

  4、通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骰子、正方體圖形紙、課件

  2、學具準備:制作正方體的圖樣紙、彩筆、膠棒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師幼問候2.情景導入"今天我要帶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術樂園玩,接下來我們要踏上神秘的魔術之旅了,請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積木房》:積木寬,積木長,我用積木蓋新房,小朋友們請進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體活動。

  (1)觀察圖形幼兒觀看課件師:"圖形紙上有什么圖形?有幾個?它們一樣大嗎?"師:"這張圖形卡紙上有6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我們變個魔術,看看它能變成什么?"

  (2)操作活動教師做示范,將圖紙折疊后變成正方體。

  師:"今天變成的這個新圖形叫正方體。"小朋友們也來試試吧。

  (3)認識形體請幼兒觀察正方體師:"正方體由幾個面組成?"(請小朋友用彩筆點數)師:"每個面都是什么圖形?每個圖形一樣大嗎?"小結:用六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正方體。

  (4)師幼互動師:請小朋友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

  三、游戲活動:

  1.游戲名稱"擲骰子"游戲

  2.游戲規則請一名幼兒擲骰子,幼兒根據骰子的數字回答問題。回答正確的小朋友上臺擲骰子。(骰子上標注問題)

  數字1:正方體有幾個面?

  數字2:正方體的六個面一樣大嗎?

  數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的東西?

  數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東西?

  數字5:正方體的六個面是什么圖形?

  數字6:再擲一次骰子。

  3.活動小結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活動開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節,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認識正方體 篇8

  活動目標:1.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體的物品,并能用語言描述。

  2.比較并了解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

  3.嘗試利用不同的形體組合正方體。

  活動準備:

  1.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利用平面制作圖制作正方體;

  2.記號筆、積木、ppt、相機。

  活動預設:

  一、出示幼兒之前區域活動中做好的正方體引入活動。

  1.小朋友們,這是我們在區域活動中做的什么?(正方體)

  2.你們在做的時候發現了什么?結合幼兒的照片講解,幫助幼兒認識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3.師小結:小朋友通過制作正方體發現了正方體的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二、請幼兒制作骰子,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正方體的特征。

  引導語:正方體能變成什么呢?(請幾名幼兒說說)我覺得這個提議很好,我們就來變正方體的骰子。

  1.要求:做骰子的時候先想想可以用什么標記來做骰子,一邊做標記一邊數正方體的骰子有幾面。

  2.幼兒動手做骰子,師提醒幼兒邊畫邊數,一定要數清楚骰子有幾個面。

  3.師幼交流分享:你用什么來做標記?你的正方體骰子有幾個面?請全體幼兒一起數一遍。

  4.師小結: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三、玩“擲骰子”的游戲。進一步鞏固對正方體的認識。

  引導語:小朋友們真棒,都做好了正方體的骰子,我們來玩“擲骰子”游戲吧。

  游戲規則:請一名幼兒擲骰子,全體幼兒根據骰子的數字回答問題。若扔出的骰子數字相同,就換一人重新擲一次。

  問題1.說說圖中哪些物品是正方形的,哪些物品是正方體的。

  問題2. 說說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的東西?

  問題3. 從圖中找出是正方體的物體。

  問題4.請看大屏幕,這是什么?猜猜看。這個大正方體是由幾個小的正方體拼成的?請每桌用小正方體的積木拼出一個和照片中一樣的大的正方體,并數一數用了幾塊小正方體。比比哪桌最快。

  問題5.請每人在規定時間內,用各種樣子的積木拼一個大正方體。(師將幼兒拼成功的正方體拍照,集體分享)

  五、延伸活動:

  師:由于時間的關系,今天的游戲就先玩到這里,請小朋友到區域活動探索剩下的最后一個問題:這是什么?它和正方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認識正方體 篇9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認識正方體,能區分正方體與正方形,初步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2、能找出生活中正方體的物品,感知立體圖形。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骰子、正方體圖形紙、課件2、學具準備:制作正方體的圖樣紙、彩筆、膠棒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師幼問候2.情景導入"今天我要帶小朋友前往神秘的魔術樂園玩,接下來我們要踏上神秘的魔術之旅了,請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積木房》:積木寬,積木長,我用積木蓋新房,小朋友們請進去,都夸房子真漂亮!

  二、集體活動。

  (1)觀察圖形幼兒觀看課件師:"圖形紙上有什么圖形?有幾個?它們一樣大嗎?"師:"這張圖形卡紙上有6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我們變個魔術,看看它能變成什么?"(2)操作活動教師做示范,將圖紙折疊后變成正方體。

  師:"今天變成的這個新圖形叫正方體。"小朋友們也來試試吧。

  (3)認識形體請幼兒觀察正方體師:"正方體由幾個面組成?"(請小朋友用彩筆點數)師:"每個面都是什么圖形?每個圖形一樣大嗎?"小結:用六個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叫正方體。

  (4)師幼互動師:請小朋友說一說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

  三、游戲活動:

  1.游戲名稱"擲骰子"游戲2.游戲規則請一名幼兒擲骰子,幼兒根據骰子的數字回答問題。回答正確的'小朋友上臺擲骰子。(骰子上標注問題)數字1:正方體有幾個面?

  數字2:正方體的六個面一樣大嗎?

  數字3:生活中有哪些正方體的東西?

  數字4:生活中有哪些正方形的東西?

  數字5:正方體的六個面是什么圖形?

  數字6:再擲一次骰子。

認識正方體 篇10

  目標:

  1、 讓幼兒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2、 復習幾何圖形,并練習按特征分類。

  3、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內容:認識正方體

  準備:磁性教具:幾何拼圖——太空城堡。圖形標記、數不清字、大小標記。

  正方體大紙卡一張,大正方體一個,積木拼圖。(插正方體用)、膠帶、繩子、小棒。

  過程:

  一、 準備部分:復習幾何圖形。

  1、 辨認幾何圖形。

  師:這座太空城堡由哪些圖形組成?

  2、 練習按圖形特征進行分類。

  師:請小朋友把相同的圖形歸在一起。

  二、 出嘗試問題

  1、 告訴幼兒今天來認識正方體。(出示正方體盒子)

  2、 展開正方體盒子平面紙卡,要求幼兒看一看,(什么圖形)數一數(有幾個)、比一比(大小如何),感知其特征。

  師:小朋友都有這樣一張卡片和記錄紙,請你看一看,它是由什么圖形組成的?然后數一數,有幾個圖形?再比一比,這些圖形的大小怎么樣?請你在記錄紙上寫上來?

  3、 提示記錄方法。

  三、 幼兒操作活動,教師巡回了解活動情況

  四、 幼兒表達活動情況

  師:(指折成的正方體)它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圖形?你是怎么知道它們一樣大的?

  五、 教師講解

  通過演示、講解,讓幼兒知道正方體的名稱及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1、 數一數:有六個圖形。

  2、 看一看:每個圖形是正方形。

  3、 比一比:每個正方形一樣大。

  4、 小結:正方體有六個面,每個面都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1) 幼兒講述以上特征。

  (2) 分辨一下正方形和正方體。

  六、 幼兒操作活動

  建構正方體,幼兒進一步感知正方體的特征。用塑料學具,拼裝成一個正方體。

  師:請小朋友每人做一個正方體的玩具,送給太空成的朋友。

  教師巡回指導幼兒做好后,提示他們檢查一下,做的玩具是不是正方體的,有沒有六個面,每個面是不是一樣大的正方形。

  七、 集體游戲“拼圖”,辨認正方體

  要求幼兒從一堆各種形體的拼圖積木中選一塊正方體積木,然后去找朋友拼圖。

認識正方體 篇11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

  同學情況分析和教學設想:《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是同學在學習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幾何知識的基礎上,第一次學習立體幾何圖形的有關知識,所以教學中重點是讓同學親自體驗,聯系生活實際,建立空間觀念。為后面學習外表積和體積打下基礎。本課教學我的設想是通過同學觀察日常生活中的長方體、正方體的實物,親手玩弄實物或圖形,運用電腦課件來重點展示圖形的面、棱、頂點的特點,使同學對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一些感性認識,然后通過反饋練習,加深理解。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關系。

  2、能力目標:指導啟發同學運用觀察、丈量等方法,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有關特征,開發同學智能。

  3、情感態度目標:通過觀察、玩弄實物協助同學建立起空間觀念。

  教具學具:

  教師準備:墨水盒、牙膏盒、魔方、乒乓球等。

  同學準備:邊長1厘米的小正方體(每組至少8個)、長方體和正方體實物。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請同學們來回憶:我們學過了哪些平面圖形?(生答)這些圖形都是由什么圍成的?(線段)。課前老師曾讓同學們把數學書最后兩頁的組合圖形紙板沿虛線內折,然后圍起來,你圍成了什么形體?舉起來讓大家看看。(長方體和正方體)長方體和正方體與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有什么不同?(它們是由面圍成的,有一定的厚度。)

  師:像這樣由面圍成的圖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間,我們把他們叫做立體圖形。比方:(出示實物)墨水盒、魔方、牙膏盒、皮球、燈罩等這些物體的形狀都是立體圖形。你能不能舉出幾個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的例子?(同學舉例)

  那么長方體和正方體都有哪些特征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板書課題)

  〖評析:用同學熟悉的墨水盒、牙膏盒、魔方、乒乓球等實物引入長方體和正方體,充沛說明長方體和正方體是實際世界中客觀存在的。為了協助同學更好地認識實際世界,解決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提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這種設計符合兒童認識事物的規律,引起兒童的學習興趣、激發同學的求知欲,有利于教與學雙方一起完成本節課的教學任務。〗

認識正方體 篇12

  教材分析

  (重點與難點)

  本次活動的核心價值是:形與體的不同概念。正方體在幼兒生活中隨處可見,如骰子、藥盒、牛奶盒等,然而幼兒對正方體的認識卻是模糊的。對大班孩子來說,已經具備了初步的動手操作、邏輯推理能力,因此在幼兒認識正方形的基礎上,這節數學活動通過幼兒的自由探索將數學教育游戲化、生活化,從而激發幼兒對立體造型的興趣。活動重點是在觀察比較中了解形與體的不同,認識正方體。難點是在自主探索中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幼兒基礎分析

  (能力、經驗基礎)

  幼兒的有:在中班的時候已認識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等平面圖形,但在生活中仍會將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相混淆。大班的孩子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

  幼兒的無:形與體的概念還不了解。

  提升點:從認識正方體開始逐步建構有關立體圖形的經驗體系,這符合他們的認知發展規律。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中了解形與體的不同,在初步的探索中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2、對立體圖形感興趣,在探索中發展空間知覺能力。

  活動準備

  (材料、環境、知識準備)

  1、知識準備:幼兒認識了正方形和長方形等平面圖形。

  2、物質準備:磁力片人手7個。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不同。

  1、出示磁力片:這是什么?

  2、那正方形的磁力片能拼成正方體嗎?

  我們玩棋扔的骰子(盒子)。

  一張正方形的紙。一張紙不能做骰子。

  設計意圖:利用磁力片導入,喚醒對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已有經驗。

  二、自主組合正方體,觀察、比較正方形與正方體的特征。

  1、比較正方體和正方形的相同與不同。

  材料:人手7塊方形磁力片。

  要求:比一比磁力片的每一面與正方體一樣大嗎?

  數一數幾個磁力片組成一個正方體,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

  幼兒會用手去摸一摸磁力片,用正方形紙片重疊在磁力片每個面上比比是否一樣大。

  共同去數一數磁力片有幾個正方形的面。

  設計意圖:將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分發到小組內,便于幼兒自主探索的同時也可以通過同伴互學的一種經驗來了解形與體的不同特征。

  2、師幼共同驗證。

  小結:像這樣用6個一樣大的正方形圍成的立體圖形我們叫正方體。

  觀察教師手中每個面顏色都不同的正方體,數一數一共有幾個正方形組成。

  設計意圖:利用平面圖形的組合和拆開,讓幼兒形象地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

  三、生活中的正方體。

  1、交流:生活中你還見到過哪些正方體的東西?

  2、圖片分享:找找正方體。

  我家里的積木,玩過的魔方……

  設計意圖:觀看一些生活中的正方體,獲取更多立體圖形的經驗。

認識正方體 篇13

  活動目標

  1、了解正方體的基本特征,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2、學習觀察、比較與合作,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3、教幼兒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態度。

  4、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毛線、紙、水彩筆、正方體若干、立方體若干、大小不同的泡沫板。

  活動過程

  1、導入環節

  用禮物的形式引出認識的對象——正方體,初步認識正方體。

  2、基本部分

  (1)玩一玩:幼兒進行第一次探索。

  幼兒觀察正方體的特征,自由拼搭。

  教師總結:正方體是由6個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組成的。正方體有6個面。請幼兒進行驗證。

  (2)搭一搭:幼兒進行二次拼搭。

  在第一次拼搭的基礎上進行二次拼搭,要求6人一組合作搭出正方體。

  總結:幼兒在拼搭的時候要找大小相同的六個正方形泡沫板才能拼搭出一個正方體。

  總結:突出個別的,把不正確的進行講解。

  3、結束:找一找

  小朋友真棒,在我們幼兒園中也有好多的正方體,我們出去找找吧。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通過比較法、觀察法、對比法,讓幼兒能直觀看到形與體的區別和本質聯系,從而了解平面和立體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點,從而解決活動的重難點使活動有效開展。活動開展中,幼兒興趣濃厚,經過操作比較,能大膽表達形與體的區別,知道體是在形的基礎上構成的,而且在拓展環節,幼兒能拓展思維,積極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體的,使經驗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內化。

認識正方體(精選13篇) 相關內容:
  • 大班數學:認識正方體

    一、片段實錄:活動目標:1、初步認識正方體,知道正方體的一些基本形狀特征。2、通過游戲活動,正確感知正方體的六個面,知道正方體有六個正方形的面。3、在操作活動中,努力學會獨立完成制作正方體的任務。...

  • 數學教案-認識正方體

    認識正方體 活動目標 1、 讓幼兒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的形狀特征。 2、 復習幾何圖形,并練習按特征分類。 3、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 磁性教具:幾何拼圖——太空城堡。 圖形標記、數不清字、大小標記。...

  • 中班數學:認識正方體

    活動設計意圖:幼兒在中班的時候已認識了正方形和長方形,并且已具有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但在生活中仍會將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相混淆。首先認識正方體這符合幼兒對立體圖形的認知發展規律。...

  • 大班數學活動:認識正方體

    活動目標:1.感知正方體的基本特征,能找到生活中正方體的物品,并能用語言描述。2.比較并了解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不同。3.嘗試利用不同的形體組合正方體。...

  • 幼兒園中班教案案例[數學] 認識正方體

    目標:1、 讓幼兒初步感知正方體,知道其名稱和最顯著的形狀特征。2、 復習幾何圖形,并練習按特征分類。3、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內容:認識正方體準備:磁性教具:幾何拼圖太空城堡。圖形標記、數不清字、大小標記。...

  • 正方體的體積說課稿范文(精選3篇)

    各位評委老師,你們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冊《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本課是從直觀形象的認識向理性認識轉變的一課,下面我就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以及教學流程和板書設計等方面談談我的構思...

  • 觀察三個正方體組成的物體(精選3篇)

    教學內容:p88——89教學目標:1、觀察3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能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不同形狀,并能畫出看到的圖形,能根據看到的形狀判斷觀察者的位置,能根據從某一面看到的圖形用3個正方體把物體擺出來。...

  • 第四課時: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

    教學內容:教材第35頁例2及練習六的相關題目。教學目標:1根據正方體的特征,推導出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2學會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 第二課時: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新人教五下)

    第二課時: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教學內容:教材第35頁例2及練習六的相關題目。教學目標:1根據正方體的特征,推導出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2學會解決實際生活中有關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問題,培養思維的靈活性。...

  • 第2課時:觀察三個正方體組成的物體

    教學目標:1、觀察3個正方體擺成的物體,能辨認從正面、上面、側面看到的不同形狀,并能畫出看到的圖形;能根據看到的形狀判斷觀察者的位置;能根據從某一面看到的圖形用3個正方體把物體擺出來。...

  • 觀察三個正方體組成的物體 表格式教案

    教學內容觀察三個正方體組成的物體(12月11日星期二)小學數學國標版第五冊第88-89頁例題,完成相應的“想想做做”。教學目標⑴觀察3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能辨認從正面,上面,側面看到的不同形狀,并能畫出看到的圖形;能根據看到的...

  • 觀察三個正方體組成的物體

    教學內容:p88——89教學目標:1、觀察3個同樣的正方體擺成的物體,能辨認從正面、側面和上面看到的不同形狀,并能畫出看到的圖形,能根據看到的形狀判斷觀察者的位置,能根據從某一面看到的圖形用3個正方體把物體擺出來。...

  • <觀察由三個大小相等的正方體組成的物體>的教學反思

    14號師父來聽我的課,課上的非常不好,之前打算給孩子上一節練習課,后來臨時改成新授課,這雖不是師父第一次聽,卻是第一次推門聽課,我想更能毫無水分的反映我的教學水平吧,只想對自己說,對待備課,我得踏踏實實的做,來不得半點虛假...

  • 第七課時: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方法

    教學內容:教材40至43頁例1、例2的內容。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公式的推導,能運用公式進行計算。2、通過實驗操作等活動,培養學生空間和空間想象能力。...

  • 正方體的認識(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認識并掌握正方體的特征,以及正方體和長方體的關系.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分析綜合及抽象概括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教學重點掌握正方體的特征,理解正方體與長方體的關系.教學難點建立“立體圖形”的概念,形成表...

  •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高潮呻吟久久av黑人 | 亚洲五月天综合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在线 | 99热这里只有精品9988 |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免费搜索 | 69久久国产露脸精品国产 | 公交车上~嗯啊被高潮视频软件 | 久夜精品| 中文字幕精品视频在线 | 无码熟妇人妻AV影音先锋 | 欧美精品影院 | 99av精品孕妇在线 | 欧洲精品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在线观看91av | 免费视频网站 | 天天爽天天爽 | 伊波拉病毒在线观看超清国语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 www·377黄·com |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 | 国产午夜精品视频免费不卡 | 青春草视频在线播放 | 国产激情久久久久老熟女亚洲 | 2021天天操|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 91丨九色丨国产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揄拍一区二区 | 第一次爱的人免费看电视 | 不卡无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观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熟熟 | 国产一精品一aⅴ一免费 | 日本黄色片在线 | 日本黄视频网站 | 日韩精品久久久毛片一区二区 | 7m视频成人精品分类 | a级片免费在线播放 | 伊人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 尤物精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