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迭創新高石油替代效應攪熱股市
隨著上周五國際油價創出每桶75.35美元新高,近兩個交易日煤炭、乙醇汽油等石油替代概念股乘勢而起。昨日,持續多日強勢的上證指數微跌0.49%,滬深兩市成交達468.2億元,創一年半以來的天量;受高油價影響,新能源以及黃金、有色等個股成為市場主要的做多力量。 市場人士認為,在原油價格屢創新高的背景下,可從替代效應的角度尋找股市新的投資熱點,比如煤炭。股市中的“煤機會”主要蘊藏在煤炭和煤化工兩類股票中。前者的機會在于估值水平有望提升,后者的機會則體現為成本優勢。 告別低油價時代 “煤機會”的存在以高油價為前提,因為油價下跌顯然會大大削弱煤炭的替代效應。4月21日,紐約原油期貨價格漲至每桶75.35美元,投資者對油價后市走勢的分歧也開始加大。但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無論從短期還是中長期的角度看,高油價存在較強的支撐。 東方證券王晶認為,從短期供需情況來看,高油價具備三重支撐:發達國家夏季用油旺季即將到來,原油需求趨于旺盛;伊朗、尼日利亞局勢動蕩不定,一旦惡化所造成的同質油供給缺口將難以彌補;我國一季度經濟增長強勁,原油需求趨旺。 從長期來看,石油的金融屬性將對其價格構成較強支持。申銀萬國分析人士指出,持續的超過實體經濟增長需求的貨幣供應帶來的超額流動性,是推動石油等大宗商品資產價格大幅上漲的重要原因。由于美國將繼續通過貿易逆差向其他國家輸出大量美元儲備,日本等發達國家金融機構的信貸創造能力依然強勁,全球流動性將難以大幅萎縮。同時,石油等大宗商品多以美元計價,由于美元貶值趨勢未變,美元匯率變化將繼續對石油等大宗商品的價格發生重大影響,二者呈負相關關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黃金、鋅等大宗商品價格已大幅越過前期高點,而油價剛剛突破前期高點。從這些商品的價格變動趨勢看,本輪油價上漲可能遠未結束。 煤炭股價值相對低估 由于存在替代效應,油價上漲將引發煤炭價格上漲,而煤價恰恰是決定煤炭股走勢的關鍵性因素。光大證券郭國棟指出,實證研究表明,近幾年來,煤炭股指數與煤炭價格的波動基本一致。比如,近一年滬深兩市煤炭股走勢與澳大利亞bj煤炭指數高度相關。 前期,出于對宏觀調控、供需矛盾緩解等因素的預期,一些投資者認為煤價將下跌,并由此給予煤炭股較低的估值水平。統計顯示,滬深兩市煤炭股今年動態實盈率多在8-9倍。但業內人士認為這種預期過于悲觀。中信建投證券韓永指出,煤價與油價有著較強的正相關性。從熱值角度考慮,1噸煤的價值等于2桶原油。目前原油價格為75美元/桶左右,澳大利亞bj煤炭現貨價格為52美元/噸,兩者過大的價差表明煤炭價格有所低估。其他一些分析人士表示,從長遠來看,油價上漲將會帶動煤價上揚。去年底以來,澳大利亞bj煤炭現貨價格已經大幅上漲。與之相呼應,a股煤炭股指數最高漲幅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