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工業
俄羅斯已經形成了以9大工業部門(能源、黑色冶金、化學和石油化工、機器制 造和金屬加工、木材加工和造紙、建筑和材料、輕工、食品和微生物)為中心的完整 的工業體系。 無論從經濟實力的基礎情況來看,還是從工業、科技區域布局來考察,俄羅斯 占有了原蘇聯工業的絕對優勢。
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央區集中了原蘇聯紡織工業1/2以上,機械工業1/5。
以圣彼得堡為中心的西北區是原蘇聯重要的加工工業區,精密機械制造、機電、化學和 有色冶金等部門均較發達。北方區木材采伐、鋸木制材、經濟用材運出量和制漿造 紙工業均居原蘇聯的首位。
烏拉爾區的采煤業居原蘇聯第二位。
俄羅斯主要工業產品,有原蘇聯經濟中也占有決定性地位。主要產品占原蘇聯 同類產品的比重,分別為:發電量占62.5%,石油占90.9%,水泥占60.2%,天然氣 占77.3%,煤占55.4%,鋼占57.9%,商品木材占91.6%,紙占84.6%,玻璃占61.9%, 機床占50%,汽車占80%,拖拉機占45%。
能源 電力,1988年發電10660億度,1991年為10460億度。煤1988年為4.25 億噸,1991年為3.53億噸。石油,1988年5.69億噸,為歷史最高紀錄,1990年 5.15億噸,1991年減至4.6億噸。
鋼鐵 1988年鋼產量為6387.7萬噸,1991年為5510萬噸,原蘇聯5大鋼鐵基 地中的烏拉爾、中央區和西西伯利亞3個位于俄羅斯境內。 1991年大多數消費品生產比1990年下降2~6%,食品生產下降9%。
俄羅斯農業
從60年代以來開始實行集約化經營,主要是全盤機械化、電氣化、化學化、水利化、科學化和知識化,從而逐步改變以前的粗放經方式,使農業生產水平有所提高。
俄羅斯農業中的主要項目,如谷物、馬鈴薯、亞麻、肉乳等產品,占原蘇聯的1/2到1/3。近年來農業生產發展水平速度受到動蕩局勢的影響。
1991年農工綜合體產品總值,包括農業總產值比1990年減少5%,并低于最近5年的平均產值。
1991年,國家谷類收購量達2250萬噸,比1990年低34%,是最近25年以來最低的一年。
1991年國家向日葵收購量170萬噸,比1990年少產25%。國家土豆收購量470萬噸比1990年少產6%,國家蔬菜收購量440萬噸,比1990年少產28%。
1991年,向國家交售油料的數量是近6年以來最低的,土豆和蔬菜交售量是近18年以來最低的。但1992年10月國家已征購到12300萬噸糧食,較去年增加150萬噸,糧產量為250萬噸,較去年增加50萬噸,土豆產量基本與去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