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判斷
1、資產類科目中的所有科目都屬于借方科目。
2、會計科目必須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設置和使用。
3、會計主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增設、減少、合并某些會計科目和代號。
4、帳戶的基本結構包括帳戶名稱、憑證種類和編號、經濟業務發生的日期,內容摘要,借或貸標記欄等。
5、單位要設置哪些帳戶,要根據單位具體業務情況,滿足管理的需要為標準來設置。
6、會計科目和帳戶反映的經濟內容一致,但會計科目只是理論上的規定,帳戶是按照會計科目統一規范進行核算的一種實用技術。
7、帳戶是根據會計科目開設的,會計科目的名稱就是帳戶的名稱。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設置會計科目與設置帳戶是同一過程。
8、單位的總帳必須按照統一的會計科目名稱來設置。
9、資產類帳戶借方登記減少數,貸方登記增加數,余額在借方。
10、成本類帳戶期末如有余額表示尚未完工的在產品成本。
11、收入類帳戶借方登記減少額,貸方登記增加額,余額在貸方。
12、會計科目所反映的經濟內容就是帳戶所要登記的內容。
13、單位可以根據需要自己取帳戶名稱。
14、每個單位要將所有會計科目對應地設置帳戶。
15、一級會計科目稱為總帳科目,二級會計科目稱為細目,三級會計科目稱為子目。
16、暫記類帳戶是一種過渡性帳戶,其所屬會計帳戶一旦明了,應立即結轉。
17、附加帳戶的被調整帳戶的余額與附加帳戶的余額一定在相反方向。
18、按經濟內容分類,待攤費用屬于反映成本費用的帳戶。
19、對比帳戶的特點是,借貸兩方的計價標準不一致。
20、集合分類帳戶用來反映和監督經營過程中某一階段所發生的全部費用,并確定各成本計算對象的實際成本核算的帳戶。
21、固定資產清理帳戶可以同時列入成本計算類帳戶和損益計算類帳戶。
22、期末余額=期初余額+本期發生額-本期減少額
23、在帳戶按用途結構分類時,應特別注意有的帳戶具有雙重用途,因此可以列入兩個類別。例如固定資產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