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戴帽子
工作帽的應用 戴工作帽可防止頭發上的灰塵及微生物落下造成污染。護理傳染病人時,也可保護自己,工作帽大小適宜,頭發全部塞入帽內,不得外露。每周更換兩次,手術室或嚴密隔離單位,應每次更換。
(2)戴口罩
口罩的應用 戴口罩可防止飛沫污染無菌物品。口罩應蓋住口鼻,系帶松緊適宜,不可用污染的手觸及。不用時不宜掛于胸前,應將清潔面向內折疊后,放入干凈衣袋內。口罩一經潮濕,則病菌易于侵入,應及時更換。
傳染病區一般情況下,口罩使用4-8小時應更換。若接觸嚴密隔離或呼吸隔離的病人 ,應每次更換。使用一次性口罩不得超過4小時。
(3)消毒手 除去手上的污垢及沾染的致病菌,避免污染無菌物品或清潔物品。
傳染病區工作人員刷手法:適用于接觸感染源后的雙手消毒。順序是刷子蘸肥皂按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縫,指甲,每只手刷半分鐘,使污水從前臂流向指尖。反復刷兩次,共2分鐘。用小毛巾自上而下擦干雙手。
手術室刷手操作:取無菌刷蘸肥皂乳(或肥皂塊),先刷指尖,然后刷手,腕,前臂,肘部到上臂下1/2段,特別要刷凈甲溝,指間,腕部,無遺漏地刷洗三遍,每遍3分鐘。刷洗時,雙手稍抬高。每遍刷完后,用流水沖去肥皂沫,水由手,上臂至肘部淋下,手不能放在最低位,以免臂部的水返流到手。刷洗畢,用無菌小毛巾依次拭干手,臂。手,臂不可觸碰其它物品,如污染必須重新刷洗。
浸泡消毒法:雙手浸泡消毒液中,反復擦洗共2分鐘。消毒液泡手能有效地去除手上的微生物。常用泡手的消毒液有:0.2%過氧乙酸,碘伏,洗必泰等。
衛生洗手法:護理病人前后,執行無菌操作,取用清潔物品之前,接觸污染物之后均應洗手。 方法:用肥皂搓洗手掌,手背,指間,手指及關節,以環形動作搓擦。而后用流水沖洗雙手,將皂沫全部沖凈,必要時反復沖洗,最后用清潔小毛巾擦干雙手。
(4)避污紙的使用
避污紙即為清潔紙片。使用避污紙拿取物品或作簡單操作,保持雙手或用物不被污染,以省略消毒手續。如收取污染的藥杯,拿病人用過的物品,或拾取掉在污染區地面上的物件等,可墊避污紙以避免污染工作人員的手,以污染的手接觸清潔物品時,可墊著避污紙,避免污染用物,如開自來水龍頭,電源或門窗。
使用避污紙時,要從上面抓取,不可掀頁撕取。用后放進污物桶內,集中焚燒。
(5)穿脫隔離衣
①操作步驟:
穿隔離衣:備齊用物→戴好帽子,口罩,取下手表→卷袖過肘→持衣領取下隔離衣,清潔面向操作者→先穿左手再穿右手→系衣領→系袖帶→距邊2~3cm分別將兩側衣邊捏至前面→對齊兩側衣邊在身后對齊疊緊→要帶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活結→穿好隔離衣。
脫隔離衣:松開腰帶在前面打一活結→解袖帶翻起袖口并塞好→消毒手→解領口→右手伸入左袖的清潔面拉下→左手在袖內拉右袖的污染面→脫下衣袖→提起衣領折衣→掛好備用。
②注意事項:
a,隔離衣長短合適,需全部遮蓋工作服,有破洞不可使用。
b,保持衣領清潔,系領帶時衣袖未污染臉或頸部。
c,隔離衣應每日更換一次,污染或沾濕隨時更換。
要點:明確隔離衣的清潔面和污染面;清潔的手不能接觸隔離衣的污染面,污染的手不能接觸隔離衣的清潔面;衣領一直保持清潔。
評價:
(1)操作中動作輕巧,準確,規范。
(2)保持清潔面未被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