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認識了考試,才能對付考試。
考試是一個過程,考試的心理自然貫徹于整個的考試過程中,它包括:千姿百態的考前心理;酸甜苦辣的考時心態和充滿喜怒哀樂的考后心理三個部分。
一、考前——獨上高樓,望盡天涯;
考試前的各種行為狀態:考前逍遙—為將來自己的考試成績創造說法;泰然處之—穩健自如的學習方法,形成知識積累的良性循環;考前焦慮癥—看不進書,經常發呆走神,食不甘味;夜晚睡覺也是夢幻連連。
考前心理涉及:臨考前的心理焦慮及其調整、考前的復習和記憶準備狀態、熟悉考場。
1、考試焦慮是由考試這件事引起的神經緊張狀態,它會分散和阻斷注意過程,所以才會有發呆記不進去的狀態;它會干擾原有知識的回憶過程,一緊張腦袋里空空如也;它能瓦解整個思維過程,平時擁有的比較、分析、綜合、抽象以及概括的能力在此時竟會發揮不出來。當然,考試焦慮還會影響到你的身體健康等等。
怎樣克服考試焦慮?
(1)挑戰消極評價。我們知道,假如某個人在期待某一事件或結果的出現,那么這種期待可能會促使這一事件或結果的出現。以事例說明“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認真分析自己的想法,用自問自答的方法挑戰和解除這些消極評價。例“這次考試我預感會失敗”、“我怕考試失敗”等的焦慮。
(2)放松脫敏。正因為對考試太敏感,想的太多,所以才導致了考試焦慮。方法:在安靜的環境中,靜坐兩分鐘,使呼吸均勻。全身肌肉由腳開始,先緊張(10秒)——放松交替練習,逐漸到頭(面)。
(3)如果時間不夠,可以做“呼吸放松”。深吸一口氣,把自己的肺想象成一個吹脹的氣球,持續6-7秒鐘,再從嘴里緩慢地呼出來。連續做5-6個。
(4)“虛構脫敏”法。逐條列出引起你為考試焦慮的各種情境。
2、熟悉考場。大家都有體會,在自己的教室里考試比較親切自然,心理很安詳,發揮也正常。可是,大型考試都講究回避原則:考生要集中在固定地點編號,由專人來監考。大多數考生都得面臨新的考試環境和參考伙伴,如何適應新的考場是關系到正常發揮的大事。所以,熟悉考場是必不可少的。一是把陌生的考場定位在自己過去熟悉的學習環境里,能夠讓自己心境輕松地去迎考。第二可以讓你第二天不必手忙腳亂地打聽考場在哪里。
熟悉考場的技巧。如果座位是臨窗的,可以想象考試時光線明亮,通風透氣,保持清醒的頭腦。在中間,想象著眾星捧月,獨樹一幟。前排也不差,想象著獨占鰲頭、高中就夠了;后排也不必心虛,你可是真正的忘者殿后,最精彩的壓軸就靠你了。
盡量地鼓起自己必勝的信心,盡量化不利的環境為熟悉有利的環境。這樣你就可以不急不躁地答題了。
3、臨考前的注意:忌“開夜車”,保證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