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詩句
1.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2.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 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3.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4.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 王灣《次北固山下》
5.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 王安石《元日》
6.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 ——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7.淡蕩春光寒食天。 —— 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8.梨花風(fēng)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 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9.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shù)楊花過無影。 —— 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10.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11.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12.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 秦觀《鵲橋仙·纖云弄巧》
13.相逢一醉是前緣,風(fēng)雨散、飄然何處。 —— 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
14.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 崔液《上元夜六首》
15.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 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16.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 鄭谷《菊》
17.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18.此日六軍同駐馬,當(dāng)時七夕笑牽牛。 —— 李商隱《馬嵬·其二》
19.兒童強(qiáng)不睡,相守夜歡嘩。 —— 蘇軾《守歲》
20.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21.心逐南云逝,形隨北雁來。 —— 江總《于長安歸還揚州九月九日行...》
22.蕭疏白發(fā)不盈顛,守歲圍爐竟廢眠。 —— 孔尚任《甲午元旦》
23.惻惻輕寒翦翦風(fēng),小梅飄雪杏花紅。 —— 韓偓《夜深 》
24.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 —— 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25.九月九日望鄉(xiāng)臺,他席他鄉(xiāng)送客杯。 —— 王勃《蜀中九日 》
26.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 高翥《清明日對酒》
27.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 韋應(yīng)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28.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xiāng)遺俗至今留。 —— 邊貢《午日觀競渡》
29.病眼少眠非守歲,老心多感又臨春。 —— 白居易《除夜》
30.鄉(xiāng)心新歲切,天畔獨潸然。 —— 劉長卿《新年作》
31.三晉云山皆北向,二陵風(fēng)雨自東來。 —— 崔曙《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容》
32.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 —— 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33.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 盧照鄰《十五夜觀燈》
34.好風(fēng)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 白居易《清明夜》
35.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 蘇軾《守歲》
36.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 白居易《重陽席上賦白菊》
37.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 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38.對青山強(qiáng)整烏紗。 —— 張可久《折桂令·九日》
39.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 張繼《閭門即事》
40.竹葉于人既無分,菊花從此不須開。 —— 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1.何當(dāng)載酒來,共醉重陽節(jié)。 —— 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
42.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 張先《青門引·春思》
43.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xì)看。 —— 杜甫《九日藍(lán)田崔氏莊》
44.中秋誰與共孤光。 —— 蘇軾《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45.今日清明節(jié),園林勝事偏。 —— 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46.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 徐凝《七夕》
47.年年端午風(fēng)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 —— 趙蕃《端午三首》
48.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 —— 文天祥《除夜》
49.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 —— 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50.懷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 —— 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51.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 —— 蘇轍《水調(diào)歌頭·徐州中秋》
52.八神奉命調(diào)金鼎,一氣回春滿降囊。 —— 瞿佑《屠蘇酒》
53.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jié)。 —— 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54.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guān)金鎖徹明開。 —— 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