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秋天的詩句古詩
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 蘇軾《水調(diào)歌頭·丙辰中秋》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 李嶠《風(fēng)》
白兔搗藥秋復(fù)春,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 李白《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
檻菊愁煙蘭泣露。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王維《山居秋暝》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dú)登臺。 —— 杜甫《登高》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 李煜《相見歡·無言獨(dú)上西樓》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 范仲淹《蘇幕遮·懷舊》
閑夢遠(yuǎn),南國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遠(yuǎn),蘆花深處泊孤舟,笛在月明樓。 —— 李煜《望江南·閑夢遠(yuǎn)》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 李商隱《暮秋獨(dú)游曲江》
欲寄彩箋兼尺素。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秋風(fēng)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 —— 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吳絲蜀桐張高秋,空山凝云頹不流。 —— 李賀《李憑箜篌引》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 —— 張養(yǎng)浩《水仙子·詠江南》
山明水凈夜來霜,數(shù)樹深紅出淺黃。 —— 劉禹錫《秋詞二首》
滿紙自憐題素怨,片言誰解訴秋心?一從陶令評章后,千古高風(fēng)說到今。 —— 曹雪芹《詠菊》
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 唐婉《釵頭鳳·世情薄》
秋風(fēng)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 劉徹《秋風(fēng)辭》
殘星幾點(diǎn)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 趙嘏《長安晚秋 》
江涵秋影雁初飛,與客攜壺上翠微。 —— 杜牧《九日齊山登高》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fēng)云變態(tài)中。 —— 程顥《秋日》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yuǎn)征。 —— 李白《子夜吳歌·秋歌》
斜光到曉穿朱戶。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蕭蕭遠(yuǎn)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 —— 寇準(zhǔn)《書河上亭壁》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 李白《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 杜甫《贈李白》
望處雨收云斷,憑闌悄悄,目送秋光。 —— 柳永《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
無波真古井,有節(jié)是秋筠。 —— 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樂游原上清秋節(jié),咸陽古道音塵絕。 —— 李白《憶秦娥·簫聲咽》
明月不諳離恨苦。 —— 晏殊《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
長使英雄淚滿襟,天意高難問。 —— 楊冠卿《卜算子·秋晚集杜句吊賈傅》
山中習(xí)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 沈佺期《古意呈補(bǔ)闕喬知之 》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 辛棄疾《木蘭花慢·中秋飲酒將旦客...》
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 —— 戚繼光《望闕臺》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fēng)走馬出咸陽。 —— 令狐楚《年少行四首·其三》
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 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宦情羈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轉(zhuǎn)迷。 —— 柳宗元《柳州二月榕葉落盡偶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