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句半”趣話
在華夏浩如煙海的詩歌中,瘸腿詩是妙趣橫生的一種,它也叫十七字詩,句式為“五五五二”形式,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三句半”。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有位民間詩人無名氏的作品曾廣泛流傳。
- 計劃生育三句半
節目到此才一段, 我們四個站上臺, 有鑼沒鼓三句半, 〈鐺!〉 添亂啊! 先講〈念gang〉樓上的港度〈念gang du傻子〉大, 家里窮得叮當響, 夫妻兩人常吵架, 〈鐺!
- 古典名著之三句半版
《三國演義》東漢末年風云起,蜀魏東吳鼎足立。最后誰家得天下?全沒戲。《紅樓夢》紅樓一夢歲蹉跎,愛恨離合任評說。大觀園里何為最?女的多。《水滸傳》梁山泊里水茫茫,天下豪杰皆敬仰。東征西戰為哪樁?投降。
- 經典三句半
1、我們四個來演出若是好笑你把掌鼓假如諷刺了哪一個別哭2、蘭州大學頂呱呱在西北五省賽清華老外對咱啥評價Verygood3、榆中校區真寬敞綠樹成蔭樓成行教學樓里逛一逛敞亮4、校區的住宿真不錯星級賓館比得過廁所電話和電視還有網絡5、超市的...
- 高中藝術節參演節目
這個節目不好說,表演不好準砸鍋。多虧小四有絕活,嗑……巴。高中校園趣事多,大家不說我們說。推陳出新三句半,準火!我比太陽起得早,洗臉刷牙像賽跑。四個饅頭兩碗飯,半飽。清早大街靜悄悄,只有我在背書包。
- 校園趣話三句半
一題講八遍,還是錯,胃在痙攣,真火。 薄弱學校,豈能一直都薄弱,上下一心,真干。 平時不努力,中考抓頭皮,小臉看看,真綠。 新年前,往屆學生寄來了賀年卡,春風撲面,真甜。 問不煩的老師,問不倒的老師,只要你學,真教。
- 初中諷刺同學(姓丁)
一個節目四人說,表演不好準砸鍋。幸虧老丁有絕活,吃得多。句句臺詞都合轍,全靠大家來配合。老丁說話您別樂,“餓。”老丁長得像朵花,大家見了笑哈哈。齊聲都把老丁夸,傻瓜。老丁嗓音脆又甜,好像爛弓拉破弦。聽了之后有條件,交錢。
- 古人的“三句半”詩
記得20年前舞臺上流行“三句半”節目,由甲、乙、丙各念一句詞語,由丁念最后半句。一般滑稽可笑,尤其是丁念的最后“半句”。偶閱集古今笑話之大成的《笑笑錄》,發現古人也有“三句半”詩,元末在江浙舉義的張士誠,弟士信為相,寵信奸...
- 三句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