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中國夢演講稿:潛心耕耘 無私奉獻
共筑中國夢演講稿:潛心耕耘 無私奉獻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潛心耕耘,無私奉獻》。
夢想是什么?是憧憬,是動力,是人生的燈塔和奮斗目標!從小,我就有夢想,現在,我正朝著我的夢想大步前進!
呀呀學語時,爸爸問我:“寶貝,你長大了想做什么?”我指指天,大聲回答:“開飛機,當科學家!”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問我:“孩子,你的夢想是什么?”我昂著頭,高聲回答:“當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昨天的話語還在耳邊回蕩,可是我和兒時的夢想卻越來越遠。今天我成了一名教師,我的理想卻更加豐滿:我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用我的汗水、我的青春、我的熱血為孩子的成長鋪就一條灑滿陽光的道路。這就是我的夢,我的理想,我的堅持!
十五年前,懷揣著夢想,我成為一名中學教師。那時,天很藍,水很綠,我滿懷信心,激情百倍。在學校歡迎新教師的儀式上,校長揮著手說:“同志們,歡迎你們來到這里。這是一片熱土,你們可以盡情揮灑才華;這是一方天空,你們可以涂抹靚麗的人生;當然,這也是一個沉重的責任,全鎮父老鄉親的希望就交給你們了。你們要團結互助,做一名好老師,做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簡單的語言打動了我,從那時起,當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成了我的目標。從此,我夢想的小船順風起航!
櫻桃紅了,芭蕉綠了,時光匆匆而逝。在匆匆流逝的時光中,我和夢想越來越近。是呀!有夢想的人是開心的;追求夢想的人是幸福的!因為我追夢,所以我幸福;因為我艱辛的追夢,所以,我比別人更懂得幸福是什么。
追夢的路上,我引領孩子們大量讀書。在一個個旭日東升的早晨,我們賞析《汪國真詩詞》,誦讀《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領略《我愛這土地》……在一個個斜陽欲墜的黃昏,我們穿越時光,拜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青蓮居士,探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子美先生,參拜“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英雄文天祥,歸來的途中,我們和虎門銷煙的英雄林則徐大聲高唱: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追夢的路上,我無怨無悔,我只記得,我是一名教師,我要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這樣一路前行一路歌,我快樂的走在追夢的大路上,身后是一串串金色的足跡。
XX年,xx區教體局倡導教師援教,經過申請,我來到了xx小學。那是一所淳樸的學校,有淳樸的同事和可愛的孩子。站在講臺上,望著那一張張稚氣的臉龐,看著那一雙雙清澈的眼睛,一種神圣的使命感從心底油然而生: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
從此,備課、上課、批改作業、家長論壇……就成了我生活的全部。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我身體力行地詮釋著這句話地含義。或許,如果沒有一個孩子的出現,我就這樣兢兢業業的工作著。然而,正是因為這個孩子的出現,我對教育,對自己的工作又有了新的認識。
在辦公室和同事們閑談的時候,有人說:“楊老師,你要多關注一下王,他是個苦孩子。”“王?”一個小男孩的身影頓時浮現在我的腦海中:臟兮兮的衣著,亂糟糟的頭發,黑乎乎的臉頰上嵌著一雙羞怯的眼睛,很少和別人交流。這就是王,一個不大合群的小男孩。在隨后的了解中,我漸漸的了解了一些情況:王兩個月大的時候,爸爸抱著他離開了媽媽,從遙遠的東北回到山東老家。幾年后,父親失蹤,奶奶癱瘓在床,這個可憐的孩子只能和他70多歲的爺爺共同生活。聽到這里,我很難過。在現在這個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竟然還有如此貧寒的生活?竟然還有如此可憐的孩子?這不是電影,不是小說,而是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的事情。之后,我到過王家中。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呀!灰暗,狹仄,家徒四壁,滿目蕭然,唯一的大件就是一張床,一張用木板鋪成的床,床上躺著一個老太婆。她就是王奶奶!看到這里,我的心碎了。作為一個老師,我竟然現在才知道這個孩子的狀況!或許,我不夠細心,或許,我和孩子們交流的太少了!或許,我注重了教書,忽視了育人!
回到學校之后,我和王談心,告訴他“人窮志不短”,“男子漢就要長成一棵參天大樹”;中午吃飯的時候,他的飯菜總是最多的;課堂上,發現他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同時,xx小學馮校長對王提供了大力的幫助:減免他的一切上學費用,中午免費吃飯;多次聯系志愿者愛心人士幫助他,前不久,又有人捐助600錢以及價值200元的學習用品。眾人拾柴火焰高,不知不覺間,王這個往日臟兮兮的孩子變得干凈整潔了,開朗健談了,上課也積極舉手發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