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護公物愛護環境國旗下的演講稿(通用3篇)
愛護公物愛護環境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1
又一個嶄新的一天,五星紅旗又一次迎著初升的太陽在我們美麗的校園冉冉升起,草木蔥蘢,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是我們夢寐以求的生活環境;認真學習,互相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是我們天天學習不可缺少的學習環境,經驗和實踐得出:愛護公物,保護環境對我們生活和學習有著重要的作用。那就讓我們一起來愛護花草,保護環境吧,這也是我們每個小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清晨,當你跨入校園,會聞到校園四周花草的清香,當你步入教學樓內,你會看到明亮而又干凈的走廊。教室里有干凈的桌椅,還安裝了電視機等電教設備。這些良好的環境給我們每人帶來愉快舒適的心情。
同學們,你或許曾經感受到,當你陷入挫折和失意的時候,當你煩惱的時候,你站在窗前,望著校園美麗的花草,你頓時心情好轉,由失意、煩惱變得快樂、興奮起來。閑暇時,獨自走在林陰小道上,或在草叢中坐一坐,在樹旁靠一靠,擁抱藍天大地,聞一聞泥土的芳香,不覺著心情突然開朗。
但這么舒適的生活得靠我們每人來保護,才能繼續維持下去。因此,我們每一位學生都應該遵守社會道德——愛護公物,保護環境。
有些人在這方面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但也有一些人,不但不愛護公物,反而還故意去破壞公物。比如,學校里的課桌椅,要不就是被人在上面亂寫亂畫,要不就拿小刀在上面亂刻,再不就是螺絲被別人拔掉;椅子更加嚴重,要不就是缺胳膊,要不就是斷腿,有些同學進出教室時,不是用手推門,而是用腳踢門,一腳又一腳的,大家想想門受的了嗎?我們的校園十分美麗,但有些人偏偏不去愛護,還肆意踩塌,有好幾處草坪以被踩出了便道,有人甚至把塑料袋、飲料瓶丟入草坪,有一些人不知是貪好玩,還是出于別的什么原因,在樹叢中折樹枝,甚至腳踩斷樹枝直接當馬路走,還有一些同學在潔白的墻壁上亂寫亂畫。不僅是這些公物,就連學校的水和電也有浪費現象,而我就經常看見,學校的水龍頭嘩啦嘩啦的流,仿佛水永遠也永不完似的,由于個別同學的不文明行為造成學校公物、草坪等傷痕累累,它們在哭泣,它們在訴說。
聽見保護環境,同學們總免不了想想植樹啊,栽花啊等等,這固然是對的。但作為此時的我們,總在繁忙的學習中穿梭,我們很少有時間去植樹……即使這樣,我們也還是能夠為保護環境出一份力,盡一份責任。
當你吃水果時,不要隨手丟掉果皮,想一想,果皮丟在地上,會引來討厭的蒼蠅、蚊蟲。當你盡情揮灑汗水,在操場上肆意奔馳時不要把本該留在地面上的球印留到了雪白的墻壁上。當你吃完可口的面包時,不要圖方便,把垃圾袋留在無辜的草地上,彎腰伸伸手,白色垃圾就會在眼前消失。當你在互相追逐時,請你繞過草坪,不妨多跑幾步,既鍛煉了身體,又讓草坪安然無恙,這不很好嗎?
同學們,保護環境,人人有責;保護環境,只是舉手之勞;保護環境,讓我們共享一個明媚的未來,讓我們寬敞明亮的教室、整潔美好的校園更加燦爛永恒。
愛護公物愛護環境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2
泛黃的照片勾勒出記憶的昨天。清澈的湖水倒映出天空的湛藍。當清晨的第一縷曙光相接地平線時,一天緊張而有意義的生活開始了。伴著朝陽,邁進校園。微笑,是最好的名片。“自信”被定格在人生的旅途中。往日的輝煌浮現在眼前,自信著的道路不會留下任何遺憾。在那空白的腦海中,將“充斥”著責任二字。這兩個字,有時會把人壓的很累很累,正因為擁有那一份責任心,很多事情會向成功進發。兒時的我們天真無知,細嫩的臉上充滿稚氣。中學時代的學生們,多了一份穩重與自信。自信,是一種信念,是一種力量。自信的人不會優柔寡斷,不會徘徊在“做”與“不做”之間。
自信是驟風,橫掃一切遲滯與猶豫。
自信是陽光,讓人精神煥發,闊步向前。
自信是暴雨,沖洗去你的焦慮與不安。
自信是奔雷,驚天動地的跨向成功。
正因為自信,精衛,這只柔弱的鳥兒,才能在浩瀚海洋的翻涌下。面對大海的嘲諷與恥笑,用嘴銜來的石塊與樹枝想要填平這無情的汪洋大海。不讓它奪取別人年輕而無辜的生命。一天,兩天,三天……它成功了,它終于用樹枝填平了曾經猖狂的大海。在大海面前它是顯得那么渺校死亡,對于它來說僅僅一步之遙。但那份勇氣不正是來源于自信嗎?
正是因為自信,愚公,這位風燭殘年的老人,才能在巍峨挺立的山峰前,不屈不撓的堅持著。子子孫孫,世世代代一起努力,終于把兩座山峰移走。那矢志不移的奮斗不正是源于自信嗎?
正因為自信,水滴,這微薄的力量,才能滴穿這堅硬的石頭。在他們力量對比的懸殊的情況下,它從沒有逃避過,放棄過,而是勇敢的面對,持之以恒,最終取得成功時的歡呼雀躍。那份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的精神不正源于自信么?
自信,是人生的通行證,是成功的堅強后盾。
自信使潛能釋放,使困難后退,使目標逼近:自信的人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
愛護公物愛護環境國旗下的演講稿 篇3
親愛的同學,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話題是《學會感恩》。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讓我們深知美好生活的彌足珍貴;“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讓我們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讓我們勿忘老師的無私奉獻;光陰可以流逝,時代可以變遷,讓我們永遠揮之不去的是摯友那份深深的思念之情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種責任。常懷感恩之心,人與社會就會變得更加和諧。我們自身也會因為這種感恩心理的存在而變得愉快和健康起來,生命將得到滋潤。
學會感恩,我們應該學會感激社會對我們的關愛、感激祖國對我們的呵護、感激大自然對我們的恩賜感時代之恩;我們應該學會感激老師為我們導航、感激學校對我們的辛勤培育感學校之恩;我們應該學會感激父母給我們生命、感激父母對我們的養育感父母之恩;我們應該學會感激與同學朝夕相處的日子、感激同學對我們的幫助感同學之恩。
因此,我們應從以下幾點做起:
1、作為學生,首先要勤奮刻苦,學業有成,從而有能力報答父母、社會和國家。
2、關心體貼父母,并試著主動理解父母。生活中難免與父母有一定的代溝,當意見有分歧時,要學會換位思考,常說感恩的話,勤做孝敬的事。
3、珍愛老師的勞動成果,專心聽課,認真作業,用優異的成績回報老師的諄諄教導。
4、珍惜自己和同學相處的每分每秒,不要因為自己的魯莽和任性給對方造成傷害。
5、關注弱勢群體、關心社會公益事業,用一顆感恩的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來回報社會,感恩時代。
同學們,感恩老師從點滴做起,感恩老師從現在做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