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學生開學國旗下演講稿(精選3篇)
初中學生開學國旗下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各位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我是來自二年一班的,很榮幸作為學生代表在這里發表講演。
我們的暑假,在歡笑中悄悄落下了帷幕,一個嶄新的學期,在秋日暖陽的照耀下,向我們走來。
新的學期,新的知識,新的目標,新的責任,這一切都是新的。也許昨天你擁有輝煌,也許過去你曾遭打擊,但是過去的都已過去,忘記昨日的成功與失敗,要相信未來在我們手中!我們應該以全新的姿態來到校園,我們應該充滿信心地面對今后的學習生活。我們應該相信,只要努力沒有什么事是我們做不到的!
初一的同學們,告別了小學生活的你們,即將走入一個新奇的世界——初中。這里是你們今后學習、生活的地方,這里有許多豐富多彩的.知識等你們去學習,去發現,這里有你們的理想與抱負,這里還有更長更遠的路要你們走下去。
在這條通往理想的路上,會有坎坷、崎嶇,會荊棘叢生,甚至風雨也會不期而至,對自己說:“不用怕,我能行!”你們是展翅的雛鷹,堅持走下去,一定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那片廣闊的蒼穹! 作為初二的同學,經過一年的磨練與成長,我們一定熟悉了初中的緊張生活。但緊張不代表沒有樂趣。毛主席青年時代,曾寫過一副對聯當做自己的座右銘:“貴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我們應學會珍惜時間,更合理,更快樂的學習。請記住,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初三的同學們,初中旅途你們已走過了三分之二。回首望望身后那一串串長長的足跡,你們不得不感嘆歲月如梭,曾億昨日你們才踏進中學的校門,在校園里好奇地東跑西竄,今日已經坐進了初三的課堂,開始朝著明年的六月夢想奔跑。
秋天的碩果不屬于春天的賞花人,而屬于春天的耕耘者。你在生命的春天播下創造的種子,必將迎來金色的生命的秋天!在此,我衷心祝愿我們所有初三同學最后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驕傲的為自己豎起大拇指。
同學們,松馳的神經又該繃緊了,床頭的鬧鐘又將激起清晨的
奏鳴,久違了的燈下又該呈現我們的身影,我們很清楚,前方的路不可能平坦,只會更曲折,更艱險,隨著學識的增加,競爭的壓力也會日益增加,但我們決不會畏縮,以平常心去面對,我們可以變得更強。老師用畢生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澆灌了我們這一棵棵樹苗;我們沒有理由,也不應該不茁壯成長。尊敬的老師,請您們放心,在這一個新的學習階段里,我們一定更加努力,倍加珍惜您們的辛勞和付出,我們一定向您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同學們,請拿起自己的勇氣和信心,在心底刻上剛毅和堅強。不再留戀過去的輝煌,而去面對更艱苦的人生;不要害怕會迷失方向,因為心中的雪山,是你永不迷茫朝圣的目標。請朝著你的目標,挺起你的胸膛,相信,經過風和雨的洗禮我們會更堅強。
祝愿大家在今后的旅途中披荊斬棘勇爭先,相信自己! 謝謝大家!
初中學生開學國旗下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看,碧綠的大海里,魚兒在自由自在地遨游;你們聽,蔚藍的天空下,鳥兒在歡快地鳴唱……哦!這個世界最生機盎然的就是生命!正是這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讓我們的整個地球也鮮活起來。
我一直喜歡那一首歌:《在我生命中的每一天》,歌中唱道:“看時光飛逝/我祈禱明天/……每當那熟悉的旋律響起,我就感到生命的可貴。每天清晨,當朝霞映紅了我的雙頰,當樹上的小鳥叫醒了我的夢想,我知道新的一天又開始了。我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是他們給予了我寶貴的生命,是他們讓我感受這美麗的地球。我還要感謝我的爺爺、奶奶,他們的慈愛像陽光一樣照亮了我心靈的每一個角落!是啊,生命就像一朵花,生命之花是絢爛的,也是脆弱的,稍不珍惜就會枯萎,凋零。
同學們,讓我們吸取生活中教訓,珍愛生命中的每一天。看時光飛逝,我祈禱明天,愿我們每個小小的夢想,都能夠慢慢地實現!從現在開始,從我們做起:不要因貪玩,而是去了寶貴的生命,健康成長,讓生命之花永遠綻放!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初中學生開學國旗下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有人說:“誠信像雨,洗凈人們心靈上的塵埃。”也有人說:“誠信像雷,震撼人的靈魂。”我覺得誠信像根,深深扎在成功這一片土地上。
教育家孔子曾經說過:“言必誠信,行必忠正。”如果一個人沒有誠信,他將會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覺得不管你走到哪里,不管你是大人還是小孩,不管你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不管你做什么事情都應該誠實守信!不能背叛誠信!我看過這樣幾則關于誠信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于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于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于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
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而同樣在商鞅“立木為信”的地方,在早它400年以前,卻曾發生過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臺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后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于開心一笑。五年后,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愿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一個“立木取信”,一諾千金;一個帝王無信,戲玩“狼來了”的游戲。結果前者變法成功,國強勢壯;后者自取其辱,身死國亡。可見,“信”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誠信是一朵蘭花,它開在人們荒蕪的心田;誠信,是一杯濃茶,它讓生活更加濃郁芳醇;誠信是一道勁歌,它奏響了時代的最強音;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人處事的最基本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