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國旗下的講話勵志演講稿范文(精選3篇)
初中國旗下的講話勵志演講稿范文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在這里我先給大家講一個童話故事。
有一頭豬,一只綿羊和一頭奶牛,被關在同一個圈里。有一次,主人捉住這頭豬。這頭豬大聲號叫,猛烈地抗拒。綿羊和奶牛討厭它的號叫,嫌它太吵,便說:“主人常常捉住我們,我們并不大呼小叫。”豬聽了回答道:“捉你們和捉我完全是兩回事,他捉你們,只是要你們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有可能要我的命啊!”從這個故事里,我們得到的啟發是:立場不同、所處環境不同的人,很難了解對方的感受,因此對別人的失意、挫折、傷痛,不要幸災樂禍,要學會關懷、同情,要有寬容心!所以今天我講話的題目就是《學會寬容》。
寬容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質,更是一種美德。寬容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做人要寬容,更要學會寬容。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就是一個寬容的人,有一次,總理去理發,理發過程中,周總理忽然咳嗽了一下,結果理發師不小心刮破了總理的耳朵。理發師很著急,也很害怕,連聲說對不起。可周總理不但沒責怪理發師,還聲稱是自己咳嗽沒先說一聲,是自己的錯。周總理的寬容贏得了全國人民對他的敬重和愛戴。
再看那些心胸狹窄的人,遇到小的挫折和不滿就喋喋不休,抱怨這抱怨那,縱有天大的本事也難有建樹。東吳周瑜是個十分優秀的軍事家,把寵大的東吳水師治理得井井有條,是位不可多得的將才。但他生性好嫉妒,面對諸葛亮的神算,雖自知不如卻不甘落敗,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嘆,落個抱病吐血身亡的凄慘結局。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朋友同學有意無意得罪了你,家人有意無意錯怪了你,路人有意無意碰撞了你,那時你可能會委屈,可能會忍不住要發怒,但如果你懂得了寬容,不需辯解,一聲“對不起”、“沒關系”,那就會化干戈為玉帛。這就是對寬容的詮釋。
同學們,在學校里,你是否曾為同學不小心踩臟了你的本子而大發雷霆,又是否曾為別人無意碰撞了你的身體而怨聲載道,還是否曾為一個小小的誤會而傷害了朋友間的友誼。同學們讓我們用寬容的心化解生活的矛盾,讓我們用博愛的情鑄造人類友善的橋梁!
兩個人之間的相互寬容換來的是兩個人之間的和諧;我們同學間的相互寬容換來的是學校的和諧;全社會人的相互寬容換來的是社會的和諧。人人都渴望生活的穩定,社會的和平。那么,就讓我們多一份寬容吧!對別人無意中的過錯和冒犯不要太在意,因為誰都有犯錯的時候。
同學們就讓我們打開寬容之心的大門,張開雙臂去接納這美好的生活,美麗的世界吧!
初中國旗下的講話勵志演講稿范文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有些孩子上課效率高,你說人家是天賦好。真相也許是,同樣是上課,習慣差的同學,平時適應于高刺激閾值的事物,在低刺激的信息流中更容易隨時“滑落”,比如走神想到昨天的游戲;而習慣好更容易適應低刺激,從而進入狀態。
結果前者上課的時間完全浪費,課后以加倍的時間、更低的效率消化,造成極其恐怖的時間虧損。
同樣,學習中遇到難題,習慣差的前者輕易畏難而放棄,而后者就是要杠上,去干掉大BOSS,暴漲一波經驗值,在滾雪球的挑戰中達到越來越高的等級并且收獲成功的愉悅。
還有些孩子在學習時顯得一點就通,你也說人家是天生聰明。
但其實他可能只是比你更早與更多地擁有了經驗積累,并且從中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比如說,概率論講到大數定律的章節,一個聽說過“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人可能理解起來會更容易些;學習地理水文,聽說過“靜水流深”這句西方諺語的人,可能更容易記住河流靠近水面以下的水流速最快。
這個過程好比核裂變里中子的釋放一樣——物質體積越大,發生中子撞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而我們也常常把這種隱性的積累導致的高概率事件也錯誤的當作了天賦偶然。
其實,學習不只積累學習的路程,更重要的是它還積累學習的速度,即學習是自帶微小的加速度。越學習,越適應學習;越學習,越善于學習。而你常嗟嘆的天賦不如人之中,還有一半可能是你努力不如人、習慣不如人。
我的演講完畢。
謝謝大家!
初中國旗下的講話勵志演講稿范文 篇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早上好!
非常榮幸今天能為大家作國旗下講話,我講話的題目是:《美在清純》。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楊沫的小說《青春之歌》,書中有一段對主人公林道靜的描寫,我記得非常清楚,它這樣寫出道:
“這位女學生穿著白洋布短旗袍、白線抹、手里捏一條裘白的手絹。”這是一個嫻靜,端莊而又充滿幻想的少女,她的美可以歸納為兩個字——清純。
其實,時至今天,人們推崇和欣賞的依然是水平線在美,美的清純,而對于過?的雕琢和裝飾則大多是喜歡的,我們從電視屏幕上多次觀賞過的時裝模特兒大賽,禮儀小姐大賽、健美小姐大賽,每次大賽幾乎都是以清純取勝。
在上海舉辦的首屆東亞運動會上,“點火圣女”閻華是個15歲的初中生,她的儀態、姿勢、舉止、穿著都自然而大方,沒有絲毫做作的痕跡。看見她,你頓時會產生一種清新舒暢和愉悅之感,你會覺得在你面前出現的是一滴晶瑩的晨露,一條明凈的小溪,一縷清純的微風……
青春的我們,美就美在清純和質樸。
然而,現在部分同學卻走向了反面。
有些女孩每晚坐在電視機前,經不起屏幕上無窮無盡的化妝品廣告的轟炸,真的以為有些化妝品可以永葆青春。于是便不加選擇地買來往臉上涂抹,而且以為抹得越濃艷越美。殊不知,正是濃艷的脂粉淹沒了清純。
有些人經不起黃金首飾的誘惑,以為這類東西穿戴得越多便越美。于是有人手上戴了幾只戒指,脖子上繞著根粗大的項鏈,腳腕、手腕還套上了金鏈子。從頭到腳,一身珠光寶氣,殊不知,正是這珠光寶氣掩蓋了清純。
有些同學的穿著打扮喜歡追求怪異,他們以為越是古怪奇特,截然與眾不同,便越美,于是他們在發式和服裝的款式上想方設法標新立異。怪異,其實就是刻的矯揉造作,就是故意追求“驚人的舞臺效果”,這當然與清純的美是背道而馳的。
追求濃妝艷抹,珠光寶氣和奇特怪異,這是目前有些人審美的追求中的三大誤區,這樣的追求由于距清純越來越遠,因而也就走向了追求者愿望的反面——從追求美的愿望出發,結果在人們眼里并不顯得美,甚至比本人的原形丑得多。
早春的我們是人世間最美麗的形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任何裝飾,雕琢幾乎是多余的,都是對清純的傷害,對美的損壞。
當然,我們也無意反對有些人的打扮修飾,保是變為這種打扮修飾必須有一個前提:不能淹沒了你本人的自然美,不能把人變成物的附庸,由清純而變成庸俗。
同學們,擁有清純,你才擁有美。
我的講話完畢,感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