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伴我成長主題國旗下演講稿(精選8篇)
讀書伴我成長主題國旗下演講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智慧的源泉……”我愛書,書帶給我快樂,帶給我知識,給予我啟迪。生活中,如果缺少了書,就會變得枯燥無味。讀一本好書,就象享受了一頓盛宴。
我喜歡看的書種類很多,小小的書架,早已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課外書,就象是知識的小王國。
有一天,我放學一回到家,放下書包就直奔書房,急切地尋找那本《巧克力味的寒假》。我的眼睛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里搜尋著。阿,找到了!正當我津津有味地看著時,媽媽走過來親切地說:“吃飯了!”我應了一聲,但人卻一動不動,當我讀到人物可愛的時候,就不禁大笑起來,當我讀到人物悲哀時,就不禁流出了冰涼的淚珠,當我……突然,媽媽大發雷霆說:”吃飯,菜都涼了。”媽媽拍了拍我的頭,我只好依依不舍地放下書,去吃飯。
書,是一位有益的朋友,它伴我成長,成了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書,成了我的伴侶,無時無刻地陪伴我。
讀書伴我成長主題國旗下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一本書,就像一塊絢麗奪目的寶石,發出耀眼的光芒;又像一位無聲的老師,教導著我們該怎樣去做我們該做的事……
記得我小時候時,一點也不愛看書,只要一聽到那些大文豪的名字,我就覺得頭昏腦脹,連聽都不想聽。
以前,媽媽只要一給我買回書,我都是只看看書上的那些插圖之類的,很少會認認真真、仔仔細細的把那本書看完。直到后來有一次,我變了……
那一次,當我做完作業時,覺得又沒有什么玩的,閑的沒事干,就順手把雨果寫的那本《悲慘世界》拿過來讀了一會兒。當我把這本書的其中一章讀完了后,心中無比激動,似乎有一股很傷心又很憐憫的心情涌上心頭。這是我在那寫書中從未讀到過的。它讓我懂得了很多東西和知識;讓我在不知不覺中似乎品味了世間的所有酸甜苦辣;讓我變得比以往懂事多了……
從此之后,我只要一做完作業都會停下來,坐在沙發上,靜靜地看一些名著之類的書。
古人曾經說過“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句話仔細去想想還是有道理的。書就像是一個深淵,沒有盡頭“讀到老,學到老”大家不會不明白吧。
朋友們,請聽我最誠心的勸告:只有我們先去試著讀讀那些好書,那些寶石般閃耀的書才會進入我們的“儲存庫”里。所以,大家都要堅持每天讀一本書喔!
我在成長的道路上永不寂寞,因為有好書的相伴!
讀書伴我成長主題國旗下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讀書,讓我明白了愛的含義。
愛很平凡,也許正是因為這份平凡,讓人不由地生出幾分敬意。我們總在尋找感天動地的愛,卻常常忽略了平凡的愛。當我們狼吞虎咽地吃著家人為我們精心制作的美味的時候,當我們穿著家人為我們洗熨的衣服清爽出門的時候,當我們躺在家人親手整理的清香舒適的床上酣睡的時候……我們是多么的幸福!
而此刻,親人們也是幸福的,因為我們快樂,所以他們就快樂。這,就是愛,愛就存在這無盡的關懷中。當我們盡力去做一些家務,這也是愛,愛就在我們的感恩中。愛,有物質的,讓被愛者享受生活;愛,也有精神的,讓被愛者心靈熨貼。為了給愛著的人一個驚喜,許多人用貴重的物品,其實對于家人來說愛就是一份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
愛又是那么偉大。幾十年如一日地為我們洗衣、做飯;寧可自己吃剩菜,也要讓我們吃好的;寧可自己穿舊衣服,也要讓我們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也許你會認為這很平凡,但仔細一想你便知道幾十年如一日是多么地難!我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小孩在家里的窗臺上玩耍,不小心墜下了樓。恰好回家的母親看到后像箭一般沖過去,用雙手接住了他,小孩毫發無傷,母親卻因此嚴重骨折。那一刻,母親飛奔的速度匪異所思,簡直超越了人類的極限!”是什么讓母親擁有如此神奇的能力?是愛,是無私、偉大的愛,創造了奇跡!
也許大部分時候,平凡與偉大會互相矛盾。而在愛中,卻那么和諧。是愛在創造奇跡,一個平凡與偉大的奇跡!
除此之外,書還教會了我自信。因為成功的第一步就是相信自己,從而展現自己,推銷自己走向成功!既然決定了,就去做,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書也教會了我寬容,我們要把自己的長處最小化,缺點最大化;把別人的長處最大化,缺點最小化。取人之長補已之短,不斷地完善自己。
同學們,讀書吧!因為生活需要一些感動;心弦,需要愛與智慧的手指來撥動。被打動的心會柔軟起來,品格也就在柔軟的心田里得以塑造!同學們,讀書吧!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同學們,讀書吧!讓我們一起與書為伴,擁抱明天。
讀書伴我成長主題國旗下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啊,一本好書,帶給我的是快樂和幸福。從這本書上,我學到了許多知識。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三個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學習的人。我要從別人的身上找出優點來學習,找出缺點來改正。孔子也在處處踐行自己所說的話,他拜小孩項橐為師就很好地證明了這一點。孔子作為一位學問大家,有疑惑時還要向別人請教,我輩更應如此。我要向孔子學習,學習他謙虛好學不恥下問的可貴精神。我要讓這些話長記在心,讓它們激勵我、督促我。
對我感觸最深的是《樂羊子妻勸學》這個故事。寫的是樂羊子外出求學,中途棄學回家,樂羊子妻剪斷織機上的布,勸誡丈夫做學問要堅持到底,不可半途而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習和做事要專心致志,只有不斷努力,持之以恒才能獲得成功。是啊,做一件事必須要堅持到底,學習也應如此。暑假期間媽媽給我報班學習電子琴,開始的幾天我興致很高。等新鮮勁一過,我決定放棄不學了,覺得練琴很乏味也很辛苦,媽媽便講這個故事給我聽,我受其啟發,咬牙一挺堅持了下來,三十多天的學習愣是一天沒誤,最終還受到老師的表揚,真是讓我受益匪淺呀。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意思是,只知道學習卻不思考,就會因為迷惑而無所適從;只知道思考卻不去學習,就會對所有事情一知半解,不懂裝懂,讓我知道了學習要勤學多思。這一點我也深有體會。平時我在學習中遇有不懂的,怕動腦,嫌麻煩,經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以為這沒什么。結果在期末考試時,幾道“是曾相識”的題難住了我,因為當時練習時不求甚解過后又不動腦思考,導致丟分嚴重,成績下滑,讓我追悔莫及。“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一定要牢牢記住這句話。
《論語》歷經千百年讓人百讀不厭,我將把這本書當成我的一位老師,好好向它學習,“師傅引進門,修行在自身。”相信這本書的幫助下我能夠努力在新的學期能有一個很大的一個進步!
讀書伴我成長主題國旗下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生活,是一幅內容豐富的畫卷。你虛度光陰,生活將枯燥無味;你過得充實,生活便會五彩斑斕。充實的生活需要自己去創造,在學習、工作之余,有的人會選擇娛樂消遣,有的人會選擇外出旅游,有的人會去鍛煉身體……我想,更多的人會像你、我一樣,選擇這樣的業余生活方式——讀書。
當你走進圖書館,你會被眼前五花八門的書弄得眼花繚亂。其實,每一本書都能帶你進入一個魔幻的世界。你會跟著作者的腳步被那個世界一點點吸引。有時,讀完一本書,你會覺得自己經歷了一次旅行,或喜、或憂、或活潑歡快、或意味深長……總之,你從中或大開眼界、或精神愉悅、或明辯事理。
我的讀書生活應該是從一年級開始的,那時我通過漢語拼音慢慢地學著讀書,每當讀完一篇童話故事,心里總有一股莫大的成就感。而真正讓我愛上讀書的,還是那本《竇娥冤》。先是那精美的封面讓我愛不釋手,再就是主人公曲折、感人的遭遇,讓我一讀就放不下。讀著、讀著,我不禁身臨其境,我是眼中含著淚讀完那本書的,從字里行間,我第一次感受了親情是何物。從此,一本本書像一個個敞開的窗口,和煦的陽光通過窗口灑入我的心田,我也通過窗口看到了窗外豐富多姿的世界。二年級讀的《烏鴉喝水》、三年級讀的《愛的教育》、四年級讀的《西游記》、五年級讀的《淘氣包馬小跳》……回憶這一本本曾經讀過的書,就像在拾起那些美麗的貝殼,引出無數的感想。
現在,我已養成了手不釋卷的習慣。書包里放上一本《時文選粹》,在學校的閑暇時光,便從其中悟出了深刻的人生道理;書桌上擺上一本《百科全書》,通過它了解了什么叫大千世界;茶余飯后拿上一本《特別文摘》,領略趣味橫生、看遍五洲脈象;床頭總少不了幾本經典的小說,每晚睡覺前翻上幾頁,積少成多,天長日久,“大塊頭”也能看上幾本了……可以說,書是我成長道路上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
因為有了書,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因為有了書,我得到了更快的成長。讓這樣的讀書生活一直延續下去,讓書香伴隨我每一天!
讀書伴我成長主題國旗下演講稿 篇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讀書伴我成長》。
我喜愛厚重的書,因為它們散發出一股濃濃的墨香,這種香味讓我陶醉,我喜歡排版整潔的書,因為它們的簡潔告訴我,它們正懷著一個傾訴與聆聽的青春小曲等著我去細細品味;因為它們就像是一條青春的溪流,延綿無盡,引我深思。
但是,一路走來,我自始至終只愛安靜地捧著書,細細閱讀品味的愜意之感。只因為我覺得這種感覺能讓我與作者共鳴,與書中的文字共鳴,它們帶我去它們的世界里探索,生與死,愛與恨,明與暗,讓我了解他人眼中的世界。例如細細品味名著就像一次次的探險,每一次都讓人回味無窮;而慢慢閱讀一些知識叢書,又讓我學到很多課堂里學不到的生活常識。
閱讀使我聽清了書中的文字想說的,有時它們告訴我:“我們沒有資格難過,我們還能把快樂寫得源遠流長。”并且它們提醒著我:“記住我們共同走過的歲月,記住愛,記住時光。”
閱讀在我的生活中對我而言,是沙漠里的一場雨,點點滴滴讓我感到神清氣爽;是海洋間的一座島嶼,海灘上的細沙摩挲著心中的歡樂與哀愁,是暴雨中的小小避風港,看著窗外的雨串成一線,最終在地面上四處飛濺…它,是很多,很多。但是,它帶給我的只有一個,就是暢游書海的喜悅。
閱讀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看一筆一劃組成方方正正的文字,又組成一段段引人入勝的篇章,這多么神奇啊!只是白紙黑字而已,卻讓我樂在其中,無法自拔。它們就像冰激凌一樣,看似冰冷,其實甜美至極,讓人愛不釋手。如同讀過美國《獨立宣言》就會得知:“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雖然這僅僅是一個美國式的小聰明,卻讓我為此深思:也許幸福本身就是虛妄,它存在的地方,就是在追求它的過程中。在那個所謂的終點是看不到幸福的。
這就更讓我們了解什么叫做:結果不重要,重要的是過程。往往,我們在匆匆的年華中只是一味地去追尋結果卻忘卻了,所謂的結果帶來的歡樂,或是哀愁,都已隱藏在過程中。
現在的年紀,是愛憎分明的年紀,是被各種瑣事牽絆的年紀,是被內心的叛逆上了枷鎖的年紀。這樣的年紀里,我們只為尋求一份寧靜,在這份寧靜里有陽光明媚,有淡淡的薄荷香,有淺淺的吟唱,更有我們遠離一切陌生的文字,在這樣寧靜里,我們享受在文字所編織的夢里暢游的感覺,我們眷戀在文字間安慰的感覺,我們愛在文字的筆畫間找尋作者影子的感覺在這樣的感覺里,我們在成長。只因為,上天沒有直接告訴我們生命中的感悟,卻是給了我們文字。讓我們去閱讀,去翻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哲理,讓我們用閱讀去領會成長的意義。
謝謝大家!
讀書伴我成長主題國旗下演講稿 篇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讀書是一種享受。一本好書,無需刻意追求豪華精美的包裝,當你崇敬地把書名和熟悉或陌生的作者名字默記心間,再極虔誠地翻開扉頁,映入眼簾的是黑白分明,嗅到的是馨馨墨香,而耳朵早已跨越塵俗,竊一般藏匿在書中主人公身上。這個時候,造物主賜予你的某些器官已經失靈,你用不著再為追逐名利而煩心,更不必因目迷五色而煩躁。只要你擁有執著和投入,美麗的書韻就會化成一首悅耳的提琴曲,在你腦海里高山流水般地奏響;或者化成一杯醇酒,令你沉醉不知歸路;合書掩卷之余,更讓你浮想聯翩回味無窮。
在書的王國里,我們不再因為無知懵懂而失去自己思考。無數哲人的不朽著作,構筑起人類博大精深的思想寶庫,成為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開啟、造化思想的一大源泉:去揭示自然的奧妙,去把握社會本質,去體味人生的意味;同時學會如何識別千變萬化的社會,學會如何思考繽紛多姿的人生,學會如何識別真假、善惡、美丑,我們的人生境界就在閱讀中得到升華、超越。
讀書可以使你“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營造一道至真至美的亮麗風景。你可以仰視日月星辰,俯視山川大地,吟賞人情風物,瀏覽名勝古跡,品味神州傳說,聆聽趣聞逸事,使我們的心靈有了可以自由翱翔的天空。讀書如朋友圍爐夜話,古之圣人,今之賢人,不邀而至,把我們的思想黑暗照明。
讀書,可以和你的過去娓娓敘談。探視成長的痕跡,重溫生命的過程,更能與未來神交憂歡,同悲同喜。你可以飽覽你不曾目睹的一切,還可以抵達你神往已久的樂園,甚至登臨你夢寐的巔峰。聆聽領袖哲人的對話,凈化你的心靈;躬聞作家、學者的講座,開啟你的心智,開掘你的潛能;目睹王公貴族的驕奢淫逸,感受難民或乞丐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的艱辛。刀槍劍戟,古戰場的風雨驟起,旌旗獵獵,風煙滾滾;高山流水,俞伯牙與鐘子期,意趣相投,情韻味相依;你可以走進歷史的殿堂,緬懷它所供奉的叱咤風云的英雄,或義憤填膺唾棄那被打入史冊、遺臭萬年的奸相佞臣;可以漫步自然科學的沃野,采摘你喜歡的奇葩異卉;遨游文學的海洋,撿拾耀眼的珠貝……
讀朱自清的散文集《匆匆》,物我皆忘,直到辰光的亮,而我仍一動不動地坐在窗前。薄薄的一本書,我竟看了一個通宵。我看到,一條鋪滿煤屑的小路,一輪圓月靜靜地掛在夜空,一彎水塘和滿眼荷葉;我聽到,一江春水潺潺地流,流過小橋人家,流過春夏秋冬。讀這位“美文大師”的散文,能使人思想得到洗滌,靈魂得以升華。它于樸實中見睿智,與清新中見啟迪。這正是許多散文作者望塵莫及的神韻。
一套厚實的《路遙文集》,我總共看了四遍。面對路遙,心靈就會產生不止一次的震撼,我為高加林的不懈奮斗而吶喊助威,為劉巧珍勇敢追求愛情而拍手叫好,為孫少平不甘貧窮而昂首大笑,為田曉霞不幸遇難而悲痛欲絕……“人生,是永遠無休止的奮斗”,這是路遙的絕筆,也是我的座右銘。
一部看來字字都是血的《紅樓夢》,沒有大鬧天宮的熱鬧,沒有血濺鴛鴦樓的痛快,但它是一塊玲瓏剔透的“通靈寶玉”,需要汗水浸潤,需要時間舐犢。李耳的《道德經》4500多字,卻描述了一個世界,開篇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在不同的年歲、不同的心情也會生出不同的感悟,難怪是大家的孔子也恭恭敬敬地前來“問道”。
讀書可以明智,讀書可以使人心理健康,讀書可以使人心態平衡,讀書可以使生活滋潤起來,讀書可以使人生瀟灑開去。作家王開林曾在文章中寫到:“在高處,一個人最容易與歷史會合,也最容易與自己會合。”而品味書韻就如在高處。不僅如此,我們只有在仰望時,才能與那些橫絕天際的背影相逢,煙熏茶煮,暢談人生。
讀書伴我成長主題國旗下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是x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我熱愛書,因為書的身上散發著無窮的魅力。它是至高無上的,它是一筆無窮的財富。
中華民族作為世界上最早進入文明的人種之一,讓人驚嘆地創造了獨特而美麗的形象文字,創造了簡帛,然后又順理成章地創造了紙和印刷術。所以,書籍,把壯闊的華夏文明播揚翻騰,在世界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九八八年,世界諾貝爾獎三分之二的得主聚集在巴黎開會,會上發表宣言,宣言的第一句話就是:“如果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是啊,只有書籍,才能把歷史連成纜索;只有書籍,才能使我們的民族產生凝聚力;只有書籍,才能讓我們在廣闊的土地上長存文明的火種。
書,好比是一艘哪兒都能去的飛船。乘上這只飛船,進入時光隧道,我了解了一個又一個的傳奇故事:孔融讓梨、花木蘭從軍、三國演義、奸臣弄權……這里面,有泣人淚下的悲劇,有振奮人心的結局,還有被世人所唾棄的奸賊和紳、秦燴,但更多的是贊美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故事。他們陶冶了我的心靈,讓我知道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
當我遨游在幻想的海洋時,幾乎被那奇特的想象吸引住了,《哆啦A夢》《西游記》、《騎鵝記》歷歷在目,他們張開了幻想的翅膀飛翔著。書,提高了我的想象力。
我愛書,更愛看書。書中不僅使我們提能力,還告訴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使用的小竅門。比如有一次,我家的玻璃碎了,可怎么擦小玻璃碎片也擦不掉。我在書上看過對付這種麻煩的方法,我就對媽媽說:“我來。”我把肥皂抹在地上滾了滾,玻璃碎片就不進了。
同學們,書是多么寶貴啊!我們是新一代的少年兒童,建設祖國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從小開始,從以書為伴開始,走向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