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愛的力量的最新教師節演講稿(精選3篇)
師愛的力量的最新教師節演講稿 篇1
一直以來,人們就把少年兒童比作“祖國的花朵”,而把老師比作“辛勤的園丁”。那么,我們這些“園丁”又是否真正地對“花朵”起到培育與呵護的作用呢?是否讓每一朵花都盛開在一座充滿陽光與愛的天堂呢?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 師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只有愛,才有教育,只有愛才有教育事業,只有愛,才有成功的教育事業。教育的秘訣就是一個字——愛。
那么如何去愛學生呢?
第一、用理解來愛學生。
這學期我們班轉來一名叫翟衛衛的同學。這是一個很聽話、很懂事的小女孩,平時的作業都能按時完成。但幾個月前發生的一件事,差一點兒改變了我對她的印象。當時我布置了讀課外書的作業,要求讀完后由家長簽字。第二天我檢查時,發現她沒有簽字,我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了她,她委屈地哭了。
后來,我從班主任老師那里了解到,原來她是一名“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和弟弟跟著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大字不識幾個。當天晚上沒簽字是因為奶奶做生意收攤太晚,她看見奶奶太累,沒忍心再去麻煩奶奶。事后我就找到她,和她好好地談了談,并告訴她,以后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只要真實地說明情況就行了,但要認真完成每一項學習任務。聽到這話,她露出了會心的微笑。
在以后的學習中,我經常叫她起來回答問題,鼓勵她,關心她,親近她,課堂上她成了發言最積極的一個同學,她每一單元的考試都比上一單元有所進步。這讓我明白了這樣的道理: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是除了母愛之外,世界上又一偉大的愛。只有教師理解學生,給學生以親近感、信任感、期望感,學生才能向教師敞開心扉,教育才能有針對性,實效性。
第二,用寬容來愛學生。
俗話說,具有寬闊的胸襟是人的美德,這一點對于教師而言則更重要。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孩子們,不應該斤斤計較他們的過錯,在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應該學會調控自己的情緒,學會去寬容自己的學生,不能和自己的學生斗氣。有一段時間,我一見那成績差的學生就想發脾氣,當學生上課說話時,我就會沖著那些學生發火,雖然紀律一時好了,可幾天以后一切照舊,一頓脾氣也白發了。
在我們辦公室蹲點的田校長,知道我在和學生生氣時,跟我開玩笑說:“有理不在聲高,你聲音大就能把他們教好了?”后來我反思自己,我的錯在哪里呢?我開始慢慢調整自己的心態。雨果曾說過,“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是呀,我要寬容我的學生,學生上課紀律差,錯不在學生而在于我的教學方法,我發脾氣就更不對。
同時,我好好地和學生們談談心,承認我的錯誤地方,也讓學生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打那以后,班上紀律好轉了,學生成績提高了。每當我望著孩子們求知的眼睛,就像置身于燦爛的星空之中,在這片閃爍的星光里,我找到了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
孔子曾說過,“士不可以不弘毅”,而我卻要說,師不可以不德高。沒有高尚的品德,豈能安貧樂道?沒有高尚的品德,豈能‘化作春泥更護花’?正所謂,為師必須有師德,必須有師情,必須有師愛。師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最后,請允許我引用莎士比亞說過的一句話來結束我的演講:生命短促,只有美德才能將他傳到最遙遠的未來。
師愛的力量的最新教師節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培養新一代的園丁,是天底下的太陽。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至關重要。愛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許多有成就的教育家和優秀教師,都非常重視愛的教育。
高爾基說過:誰不愛孩子,孩子就不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愛生是教師應具備的美德,也是教師的天職。師愛比淵博的知識更重要。能夠得到教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需求,師愛對學生來說是一種鞭策和激勵,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一、愛學生就必須嚴格要求學生
俗話說得好:嚴師出高徒。教不嚴,師之隋。嚴是有標準的嚴,是在一定范圍內的嚴,是符合教育規律的嚴,是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諸方面都得到發展的嚴,決不是無規律、隨心所欲的嚴,更不是摧殘學生身心健康的嚴。
誠然,嚴格要求不等于懲罰學生或隨意指責學生,而是應該做到嚴中有慈、嚴中有愛、嚴中有度、嚴中有方,使學生對老師敬而愛之,而不是敬而畏之。例如:學校發了一張小學生素質綜合評價表,共有十項,這十項達標就能評上三好學生,我班有一位成績優秀的學生放學后悄悄地來找我,紅著臉低聲說:老師,我很想當一名三好學生。原來這位同學勞動沒達標,想找老師高抬貴手。我嚴肅地說:不行。
你其它方面都達標,而且做得很好,老師相信熱愛勞動這一項你一定能行。從此,他每次勞動都積極肯干,在家里也能主動做家務活。我激動地在熱愛勞動這一項為他寫上達標兩字。他向我投來感激的目光。教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出于真誠的愛。嚴以愛為基礎,愛以嚴為前提,嚴愛結合,愛而不縱,嚴而不兇。嚴格之水只有滲透情愛之蜜,才能成為愛的甘露。
二、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
愛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學生具有獨立性,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人,都有要求獨立行動、獨立自主的傾向,并不是老師想讓學生怎樣,學生就會怎么樣。因此,教師必須努力把自己的教育和教學適應學生的思想認識規律,決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加于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就要充分理解學生、信任學生、欣賞學生,呵護學生的創造潛能,保護學生的合法權益。
切勿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對學生要真誠,以自己的真實、完整的人格去面對學生,真誠地與學生交往,給學生以真誠的關心和幫助。這樣,一種民主平等、親密和諧的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起來了。記得有一年我教五年級。我們班上有一棵干枯的小草小鄧,在眾多的鮮花中竟顯得那樣的突出與不協調。黃瘦的小臉,很少見她笑過,反應慢,學習差,不善交談,因此受到同學的冷落。有一次上課,我要求同學們做小花鹿。
全班只有小鄧沒有完成任務,我嚴肅地問道:你做的小花鹿呢?她還是以前那副神情仍然不說話,我有此來氣了,用手敲她的桌子叫她說話。嘀噠未等我話說完,一滴溫熱的水珠滴在我的手背上,融化了我心中一絲憤意,我用手擦去她的眼淚。原來她爸爸死了,媽媽病了。我感到深深的內疚,是我刺痛了她的心。
打這以后我想盡一切辦法來補償我的過失每天都要去看看她,問長問短,而她卻總像一只受驚的小鳥躲避著我,回答我的方法是膽怯地點頭或搖頭。我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我決心用心來補償。我親手做了一個小花鹿送給她,還把紅絲帶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送給她當頭花,我看到她嘴角上掠過一絲微笑,她接受我了。
從這以后小鄧見了我都會甜甜地叫一聲余老師好。由于我對她的好也同樣引起同學們對她的注意和關心,小鄧的轉變很大,性格開朗了許多。愛的力量是神奇的,它可以不斷地挖掘,好似泉涌。
謝謝大家!
師愛的力量的最新教師節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總是感嘆時間的飛速流逝,似乎還沒來得及品味其豐富多姿,它就在你眼前悄然走過了。如同我這八年看似漫長實則短暫的教學生涯,也只是彈指一揮間。八年的教學生涯讓我深深體會到:做教師難,做班主任更難。每日里,我面對的是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幾十顆需要灌輸的心靈。他們或懂事明理,或調皮機靈;或沉默少言,或開朗活躍……如果說每一個孩子都是一片天空,那么這天空的透亮、純凈和深遠就需要班主任的精心呵護和正確引導;那么師愛,就是班主任教育教學中不可缺少的情感因素。事實證明,班主任在工作中對學生傾注真誠的師愛,是對學生最有效的鼓勵,會給學生的思想個性、學習成績,甚至終身發展帶來一定的影響。現在談談我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努力和點滴體會。
一、為人師表,在言傳身教中陶冶愛。
加里寧說過:“教師每天仿佛蹲在一面鏡子前,外面幾百雙精細的富有敏感的善于窺視出教師優點和缺點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斷地盯視著他。”因此,作為教師要為人師表,力爭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學生,使他們從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現在的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在家里,父母根本舍不得讓孩子干活。因此在學校,他們看見地上有紙常常熟視無睹,哪怕是踩在腳下也不撿起來。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微笑著走到孩子身邊,彎腰把地上的紙撿起來,放入紙簍。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有些同學看見地上有臟東西都會主動打掃干凈,再也不用老師去指派了。對這些同學我及時的予以表揚,夸獎他們有愛干凈、講衛生的優良品行。漸漸地,全班同學都養成了這種良好的習慣,誰往地上扔一塊紙屑,馬上有人譴責他,大家都把破壞班級衛生看成是可恥的事。全班同學都有了為班爭光的集體榮譽感。這件事使我認識到:大聲叫喊、指派學生不如自己親自去做,給學生做出個榜樣來,學生有樣可學受感染才能學得更快。現在,我班同學人人都關心班級,把班級當作自己的家一樣愛護。
學生中也有幾個家境比較貧困的,大多是外地轉來念書的,由于學習條件的有限以及學習基礎的薄弱,成績也不是很好。在了解了具體情況后,我把他們幾個聚到一起,給他們講述人們在艱苦的環境下勤奮成才的故事,鼓勵他們努力學習。并暗示,老師最喜歡的并不是成績優秀的孩子,而是有理想、有抱負,并為之付出汗水的孩子!在我諄諄教導的時候,我分明看見這幾個孩子頻頻點頭,那雙雙眼睛里充斥著的是對我深深的敬意和感激。之后,我搜出了家里一些多余的衣物和書籍,在某天的晨會課上發給了那幾個孩子。孩子們興高采烈的接受了,因為我說過,我喜歡他們,才把自己珍藏許久的東西分給他們。只是沒想到,第二天清晨,就有一個孩子背著一大包衣服、拎著一袋子書送到我手里,說是給那幾個同學的。翻開包裹,赫然發現有幾件是嶄新的,而那十幾本書,也是紋絲未破。我是被深深的震撼了,沒想到,我簡單的一個舉動、幾句平常的話語,竟然對孩子有這么大的影響,這就是言傳身教吧。而那幾個外地的孩子,也不再自卑,變得活潑開朗起來,學習態度也有了明顯改善,真是皆大歡喜。
二、真誠相待,在人性化管理中澆灌愛。
管理好班級不是易事,使班級成為團結向上的班集體更不容易。學生干部除幫助老師做些工作之外,主要是鍛煉自己的能力。于是我采用干部輪換制,讓每個同學都當當干部,鍛煉鍛煉,也體會體會管別人與被別人管的不同滋味。全班49人,每個人都當過干部,都得到了鍛煉的機會。剛開始有個別學生和家長不理解,于是我逐個與之溝通、談心,使新干部和退下來的干部相互較好的配合,當過干部的同學能夠約束自己,新上任的干部也能以帶頭人的標準要求自己,任職期滿后小干部又主動提出自己的接班候選人讓同學們討論。一些成績不理想或平時表現不好的同學當上了干部,也增加了動力,成績提高了,小毛病也改掉了,這樣不僅鍛煉了同學,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和責任心。值得一提的是,我吸收后進生參與班級管理和班級活動,是為了讓他們在管理和完成某項活動過程中克服自身不良的行為習慣,為他們提供展示自身價值、樹立自尊形象的舞臺。實踐證明,這種委以任務的方法不失為轉化后進生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好就好在能使后進生感受到自己不是一文不值,產生“班主任相信我,我也一定要做好”的想法。
要想使班級的各項工作順利進行,就得使學生信任老師,這除了有淵博的知識之外,還需要老師成為學生的貼心人。因此,我平時盡可能多地與學生一起游戲,一起活動,一起值日,一起勞動,與他們談學習,談理想,以心交心,以誠待誠,我把自己真正融入他們當中,成為他們的一員。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并不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已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帳,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并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這樣,我們便把自己尊嚴的豐碑建在了學生的心中!
三、多方學習,在教育教學中升華愛。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一句在教育界深入人心的至理名言,這個教育原則體現在班主任工作中,就是要熱愛學生。班主任只有把對黨的教育事業的忠誠落實貫徹到熱愛本職工作中,時時處處關心學生、愛護學生、理解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擁護和愛戴,為管理好一個班級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曾經接手過這樣一個班:男女比例失調,大部分學生對學習缺少熱情,后進生占了班級人數近四分之一。令人頭痛的是,這部分學生不但成績落后,脾性也很是驕縱,且有拉幫結派的傾向。其中有個叫徐偉的孩子,年齡比其他人大兩歲,學習上懶懶散散,平日里經常動手打人,是個誰也惹不起的刺頭,也可以說是班里的“害群之馬”。對這樣一個學生,我沒有歧視他,而是滿懷愛心地接近他,了解他,并上門家訪從其家長處了解其性格特點與成因。針對徐偉易沖動、自控能力差的.特點,為他制定了一份“行為契約”:要求他在計劃的時間內,每周都要減少跟人打架的次數,這樣給了他一個循序漸進改變不良行為的機會。我每周都檢查督促其執行情況,經過一學期的努力,終于使他基本上改掉了好打架的不良行為。對他的進步,我不遺余力的進行了表揚,每次看他在表揚面前都是微低著頭,一臉陶醉,這時我知道,我又成功地改變了他。不久,以他為首的一幫后進生,不再沉迷于紙牌、電玩等無益于學習的游戲,也不再計較于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慢慢地,他們也開始認真學習了,這一點表現在后來的期末考試中,有幾個學習極差的孩子一躍而上,取得了令人驚異的成績。
由此可見,在班級管理中,如何轉化后進生是一門學問,我們要好好研究學習。比如課堂提問,可以激勵后進生踴躍發言,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師教學中;班級活動,不忘留給他們一展身手,表現自我的機會;對父母離異的學生,經常與他們交談,解開他們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帶給孩子的心理障礙盡量化解;對屢教不改的,則寓愛于嚴,嚴中有愛。
有人說,要給學生一滴水,教師自己就要有一杯水。為了準確無誤地把知識教給學生,并讓學生善學、樂學,我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虛心地向老教師請教。為提高業務水平,我大量閱讀了有關教育教學的資料和新課標,并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去。我認真上好每一節課,求質量不求數量。我積極參與教學改革活動,探索教學新法。為了配合教學,我在業余時間自學電腦知識,設計了一些電腦課件,上課時使用,效果良好。根據學生特點以及新課標的要求,我充分貫徹素質教育,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課堂上精講多練,當堂消化吸收,課后少留作業,不搞疲勞戰術,減輕學生負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情是主體,愛是主流。我始終認為我帶的不僅僅是一個班、一個集體、更是一個家。班上每位學生都與我有一份親情、一份牽掛。“愛自己的孩子是人,愛別人的孩子是神。”愛是不容易的,有時老師一個粗暴的動作,一個責備的眼神能在師生間隔起一道心靈的屏障;有時一句善意的謊言,一道信任的目光,卻能融化師生間一堵厚厚的冰墻。成績落后,不等于能力落后;搗蛋調皮也并非道德敗壞。一個合格的班主任應集社會責任感與人間美好感情于一身,有獨到的教育管理理念和不竭的創新意識。也就是說不僅要用情,還要至深,才能無堅不摧。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班主任官小,肚里也能撐船。班主任是橋,是園丁,是雕塑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其實,是什么,并不重要!因為我心里明白:千種萬種的比喻,不僅僅是榮譽的花環,感激的贊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落在雙肩。回首過去,展望未來,信心勇氣盈滿我心。我將把我的青春年華奉獻給教育,把我的滿腔愛意傾注給學生。正所謂“情到深處自成歌”,這首師愛的贊歌我會一直唱到老,無怨無悔。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