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長在教師節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隨著創強的春風,鎮教育教學工作更上一層樓,連續取得顯著成績。中學、中心小學、第二小學均被市教育局評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先進學校”。中學連續五年獲得東莞市“初中教育質量一等獎”,繼中考取得歷史性佳績后,中考又取得優異成績,遙遙領先于周邊鎮區。第二課堂繽紛多姿,素質教育碩果累累,一大批體藝項目在 各級比賽中獲獎。
當創強成功的喜悅還在心頭縈繞的時候,鎮委鎮政府又高瞻遠矚,開始了全面優化育人環境的規劃。今年7月,書記指示,校園環境、文化設施應適應素質教育校園文化的需要,應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科學規劃,使校園環境達到標準新、起點高、人文氛圍濃、實用性強的特點,能體現我鎮“省教育強鎮”的風貌,在今年的9月1號開學以前,要完成各校校園環境的大面積改造,將所有學校的環境都要進行提升,要以“整潔有序、和諧溫馨”的環境來迎接新生,要讓同學們回到校園后,有“眼前一亮”的感覺。為了落實倫書記的指示,我們又投入資金3800萬元,利用暑假“黃金施工期”,對全鎮學校共34個項目進行全面改造。財政、采購、城建部門高度配合,采取“特事特辦”方針,靈活簡化審批手續、簡化采購程序、保證資金到位,構建一條“綠色通道”,使34個改造項目得以順利進行。目前,絕大部分改造項目均已順利完工,全鎮校園環境得到全面提升。現在,漫步于各校校園,你可以感受“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書香陣陣,書聲瑯瑯”的優美環境,可以領略到“環境育人”的真諦。在今后,嶄新優美的校園環境必將體現“陶冶、激勵、感染、提示”的作用,并在不斷繁榮校園文化,繼續推動我鎮素質教育的發展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通過聯合辦學和創建省教育強鎮,我們的教育事業的到了飛躍式的推進。如果說硬件建設全面走上新臺階讓我們驕傲的話,那么,更讓我們欣喜的,是軟環境的建設,我們同樣取得了令人欣喜的進步。硬件是基礎,軟件才是靈魂,抓好軟件的建設,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看,對我們意義更為重大。我們實行了校長輪崗制,對部分小學的校長進行了輪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落實了各校的法制副校長聘請工作。繼續修訂《鎮獎教獎學實施方案》,有效調動了教師隊伍的積極性。我們積極推進學習型系統建設,傾力打造高素質師資隊伍,結合教育工作實際,采取舉辦講座、論壇、報告會等形式,真正讓學習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內在需求,舉辦了兩期“鑄師魂,正師風”教師學習專題論壇,并取得良好效果。我們堅持“德育為首”,拓寬德育工作的視野和渠道,以現代公民“愛國、守法、誠信、知禮”系列教育為主線、以養成體驗教育為重點、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啟動了“千師訪萬家”活動,大力強化德育與學科教學、家庭教育的融合和滲透,使德育工作做到經常化、系列化和生活化。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教育網絡。會同了公安、文化、交警、廣電等職能部門,確保了學校周邊環境的安寧平靜。軟環境的良性循環,是我鎮教育真正走上健康發展軌道的源泉。
回顧我們聯合辦學和創建教育強鎮這兩場考試,我們之所以能交出兩份優異的答卷,跟鎮黨政領導、社會各界的重視和支持是分不開的。一是鎮委鎮政府高瞻遠矚,高起點,高規劃,對教育事業舍得大手筆投入,我鎮于在全市率先實行了義務免費教育,兩級辦學可望在明年起實行。二是社會各界情牽教育,熱誠捐資,在鎮政府舉行的教育資金募捐會上,集團、聯成集團等企業以及眾多的民營企業家和熱心人士慷慨解囊,一舉籌得五千多萬元教育發展基金,對教育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三是各村大力支持,積極配合,在財政、征地等重大問題上,想政府所想,急政府所急,為發展教育付出了實實在在的努力。四是各單位、各部門大力配合,如黨政辦,積極規劃,實施統籌;公安分局,為各校派出法制副校長;交警,經常協同配合檢查校車,保護學生交通安全;工商文化,查處學校周邊地區黑網吧,凈化校園周邊環境。可以說,沒有這一切,教育是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優異成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