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長在慶祝第31個教師節茶話會上的講話
三是教育科研成效彰顯。近年來,薊縣把抓好教科研工作作為推動整體工作上水平,促進薊縣教育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創造了濃厚的創新和研究氛圍。與市教科院聯合創建36個教育科研基地實驗點,其研究成果《走進教科研》一書已公開發行。承擔的“以學校特色建設提升整體辦學水平的策略研究”課題被列為天津市“十五”期間重點課題,獲得市專項補助,這個課題在50所中小學開設了子課題。23篇研究成果結集發表在《天津教科院學報》上,有力促進了薊縣特色教育的發展。XX年,薊縣被確定為全國首批“科學教育實驗區”,6所學校被確定為全國科學教育實驗基地。
四是素質教育穩步推進。幾年來,薊縣堅持把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針對家長關注、社會反映強烈的問題開展工作,在學生中開展了“我是文明人,不進網吧,不吸煙,不隨意撥打緊急特服電話”和“保護環境,我為構建中等旅游城市做貢獻志愿者”系列活動。與此同時,充分發揮本地區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優勢,開展民族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實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卡通”工程,使廣大青少年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教育,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廣泛稱贊。近幾年來的春季高考、普通高考和高中會考成績連創新高,闖入全市一流行列,體育成績進入全市前8名,中學生勞動技能競賽連續位居全市前列。
五是干部教師隊伍建設得到全面加強。為保持薊縣教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實行了中小學副校級以下干部競爭上崗,優化干部隊伍結構。與市區名校取得聯系,選拔有發展潛力的青年干部掛職鍛煉;堅持領導干部述職評議制度和財務審計談話制度;對年度重點工作項目及主要目標實行臺帳式管理,以目標拉動事業發展,增強了各級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舉辦教師專業技能擂臺賽,制定各學校的教師培訓方案,從制度上為教師提供成長的機會,從實踐中為教師提供展示的平臺;以“十百千萬”工程提速隊伍建設的進程,提出創建10所“紅旗學校”,選出百名師德標兵,推出千名教師骨干,最終帶動萬名教師共同發展。XX年實現了鄉鎮教師工資由縣統一發放。
六是評價機制日臻完善。在對學生的評價上,運用激勵評價機制和綜合性素質評價手段,制定印發了《小學學科學生學習水平測評實施方案》,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強調將學習與實踐、學科與問題相結合的能力;采取“分項檢測、等級評價”的方法,將認知、技能和情感等考查統一起來,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全面發展的積極性。對學校的評價,在堅持對學校教學質量評價的基礎上,制定《薊縣中小學教學工作年度評價管理辦法》,從課程計劃、教學管理、現代教育技術的推廣、教師隊伍建設、教學成績五個方面進行評價,形成了一套較為系統、完整的教學工作管理評價辦法,突出了教學的中心地位。對教師的評價,啟動了教師聘任制,實行了“一評雙考”的評價機制,構建了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良性運行機制,極大地調動了教師的積極性。
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薊縣先后被評為全國“督導工作先進集體”、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地區、全國“幼教工作先進縣”、“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多次被市委、市政府評為“雙擁工作模范集體”、“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文明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中小學安全工作示范單位”、“‘三五’普法先進單位”稱號,連續八年進入薊縣“十佳部門”前列,為薊縣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中國教育報》、《天津日報》、《今晚報》、《天津教育報》等多家媒體先后報道了薊縣發展教育,服務經濟的經驗,并得到了市、縣領導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