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座談會發言稿
前面是一條康莊大道,但是前無古人,后有追兵,在實現我們夢想的路上一定困難重重。遇到困難90%退縮了,只有10%的人能直面困難并堅強的挺了過去,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自己有一個體會,上倉對我們真的很公平,你一生的快樂和痛苦其實是相對固定的,如果你提前接受了痛苦的洗禮,承受了委屈,后來你的人生會相對順利。也有很多人開始相對順利,但是到了人生的節骨眼上困難突然襲來,由于沒有做好準備,突然變得一蹶不振。直面困難,隨時做好迎接困難的準備,當困難和挫折來臨時我們會變得坦然,不會一籌莫展,驚慌失措。教育發展的過程其實就是一部解決困難的過程,解決了一個個矛盾,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后我們提升了,提升后我們會享受成就感,然后準備解決下一個矛盾和困難。我們的價值在其中得到升華。如果把困難作為一種常態,我們的防范風險的能力就會不斷提升。我們的競爭力當然不言而喻。
管理大師余世維先生有一個著名的論點,再精彩的思想,沒有方法是無法實現的。我們教育,無論多么偉大的夢想,如果沒有腳踏實地的干事的作風也是無法實現的,最后會淪為“烏托邦”。
我們所倡導的創業精神必須在每個人身上淋漓盡致的體現,我們不僅要寫出來,要旗幟鮮明的宣傳,成為我們的行事指南。當我們在為人處事的過程中處處體現這種創業精神,必然會正面影響我們的學員,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學員具備了這種精神,我們開始我們的專業訓練自然就不會很大的困難。
2、學識淵博、善于學習、善用激勵引爆學員的學習熱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員具備學習的熱情,加上我們培訓中心渲染的學習和創業氛圍,激勵每個人拼搏進取,我們的學員一定會感受從未有過的激情。人的激情只要被挖掘,釋放的能量是驚人的。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案例,一個弱小的女人在災難來襲的時候為了保護自己的兒女變得如此的強大。那是因為愛的力量激發人無限的潛能,無能智能還是體能。
作為一名教練,要擅長應用激勵技巧,要挖掘學員潛力。靠什么?我們都讀過大學,為什么幾十個大學教師和教授當中,只有不到10%的人讓我們終身難忘,其余的人都成為我們生命中匆匆的過客?因為很多人只有專業知識,缺乏恰當的方式。更有甚者就像一個傳聲筒,照本宣科,讓學生異常反感。因此很多教授的課程人滿為患,但是有的教師的課堂卻門可羅雀。我在川外、西政、乃至北大法學院聽過很多大牌教授的講座,總結起來,他們的共同的特點就是學識淵博,旁征博引,深入淺出。一些很深奧的道理他們會用生活的例子給我們簡潔有力的詮釋。
教練執教過程中的趣味給學員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激勵。當然不失時機的對學員進行勵志教育,激發人性深處求勝心切的本能,激發學員愿意為自己學習負責的本能也是不得了了。目前我們首先做到中專畢業生在課堂上不打瞌睡,大專學員養成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習慣就是階段性的勝利。
腦袋不用會折舊的,但是越用越活。
信息時代知識折舊的速度是驚人的,我們昨天學習的東西到今天發現有些過時了。這就需要全體教練具備強大的學習能力,并還要具備好的學習方法,并互相交流。把我們的學習方法教給學員,方法一般很少過時。
很多機構說了但是沒有做,我們少說多做,我們就會變得強大。否則就會顯得“虛胖”。
3、思維嚴謹,敢于承擔責任。
全體教練一定要充分尊重學員的人格,誨人不倦,在制度執行上從嚴要求,生活要特別關心。那些迷茫的年輕人正是價值觀混亂的時期,可能會對我們的制度不理解,我們一定要讓他們明白我們設計制度的真正意圖,避免搞多重標準。我們要適當的應用懲戒制度,但是要藝術化。違反了公司的制度,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讓學員有規矩。他們是一群迷茫的少年,因此我們在實施懲罰或者訓誡的同時必須告訴他們價值觀和制度,同時讓他們明白為什么受到處罰,并要求他們學會以后如何改正自身的毛病和陋習。
我記得小時候我經常挨打,因為我的脾氣很倔強,無論父母把我打得多么慘我基本都會一聲不吭,而且死不告饒,也不認錯。我覺得皮肉之苦總會過去的,但是我的父母高明之處就在于他們打我以后不會就此不管了,他們會把我叫到身邊給我講很多道理,其實我受教育或者目前記憶深刻的是父母平時對我的思想教育。試想如果他們只是打我,但是不讓我明白為什么挨打。我永遠不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我們的制度必須堅決執行,執行制度的過程中始終不忘給學生教育,并給學生示范,讓學生訓練有素。我們懲戒的原則是學員如果因為技能低下犯錯,可以不懲罰,教練們必須耐心的輔導和示范。但是因為態度和責任心不夠犯錯必須嚴厲的處罰,如果重復犯錯我們可以重處。注意獎罰分明,我們的原則就是“獎得心花怒放,罰得膽戰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