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文明演講稿1000字(精選3篇)
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文明演講稿1000字 篇1
談起“中華文化”這四個字,使人自然而然的想起了一句話叫“中華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這是教科書中常見的用來描述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句話,可是,要是問到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又有幾個人能回答上來呢?就是這樣一個問題,引起了我的反思,身為一名中國人,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卻不知道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我想這是讓我自愧的事情,更是讓我痛心的事情。
雖是短短四天的學習時間,卻是讓我受益匪淺,感悟頗深,我是沒有什么資格和能力來向大家闡述什么是中華傳統文化的,因為連我也正處在認識和學習中華文傳統化的道路上,我知道,要想要真正的領悟幾千年前的古圣先賢傳承下來的智慧和真理,是要我的用一生時光來學習和踐行的!我能做的就是做好一個中國人的本分——弘揚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和做一個有道德的中國人!
就談談我這四天來學習的感受吧!
大講堂的整個學習過程是不收取任何費用的,除此之外還有免費的午餐和學習資料,還有免費的紀念品!這樣的公益活動已經很少見了。據我所知,參加大講堂的義工是五百多人,想必大家都知道什么是“義工”,就是除了要干最臟最累的活以外,他們的付出是沒有任何報酬的,我所要講的不僅僅是義工的概念,而是他們身上令人尊敬的品德,見人鞠躬一定達到九十度,無論對方年齡大小都稱呼為“老師”,每一次臺下觀眾鼓掌,站在一旁的義工們必是鞠躬表示感謝,四天來,我看見的加上我沒看見的,我不知道他們每一個義工鞠了多少次躬,真的是數也數不清。在這些義工當中,上至八十多歲的老人,下至十一二歲的兒童,在我看來,我們這些人哪里稱得上是“老師”啊?他們,才是我要學習和尊重的老師啊!
這些義工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想說一句,感恩,感謝!
在每天到達會場之后,都會誦讀《弟子規》,全場三千多人,誦讀經典,有些甚至過目不忘,我記憶最深的就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是為人子的道理。有一位講師說,中華傳統文化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孝”字,兩個字就是“道德”二字,還有一位講師說過,《弟子規》不僅僅是兒童的規,更是做人的規,確實,《弟子規》中許多都是做人處事的道理。對待父母要“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對待兄弟朋友要“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對待自己的行為要“朝早起,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與他人相處則要“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等等做人處事的道理不勝枚舉。
講課的內容我就不詳細說了,因為僅憑我三言兩語是無法闡述和描述清楚的。
在一場場的講課中,感動之處可以讓人痛哭流涕,激動之處可以讓人手掌發麻,幾次我都是眼含熱淚,哽咽低頭,就在舉行閉幕式,觀看講課花絮時,我從屏幕上看到一行字:義工們不忍心浪費一粒糧食。屏幕上出現的是收拾飯盒的義工們,面帶微笑的在吃從觀眾手中收回的飯盒中的剩菜剩飯,有些還看見鏡頭不好意思的躲開了,這時,我再也無法把他們吃剩菜剩飯的鏡頭看完了,我再也無法忍住自己眼中的淚水,低下頭,任由淚水在我的臉頰上滑落,臉上是痛苦的表情,心中更似針扎。滿腦子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雖然我這四天把自己的飯菜全吃的一干二凈,但是還是覺得內心是深深地自責和痛苦。
也許,面對這五千多年傳承下來的中華傳統文化,我還很小,還很不懂事,但是我知道,我有義務和責任,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在現在的今天,尤為重要!
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文明演講稿1000字 篇2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這是全世界各種古代文明中唯一延續至今而沒有中斷的文明。
要認識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血脈。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承,是我們每一個青少年的無比神圣的任務。
中華文化 源遠流長
中國文化,文明的延續性是最為頑強的,是這股頑強不屈的勁讓這位“老人”經過了衰敗,經歷過了興國,嘗過了苦,也品過甜。這位“老人”心里藏著許多事,但她從不會像那些小婦人那樣八嘴八舌的說個干凈。這位“老人”很堅強,這位“老人”手非常巧,巧的編織了無數令人敬重,仿照的魂寶。這位“老人”很聰明,創造數不勝數造福于人類的神奇之創。中華是一個包容大度的國家,沒有那些小贏小利的思想,大方的把自己知道的東西和擁有的東西奉獻出來,讓國際的友人贊賞不已。但是在威脅國家之安危,民族之利益的人面前,中華民族的子女是沒有退縮的,“士可殺不可辱”“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剛健奮發,矢志不渝,多難興邦的陽剛之氣都在這里體現。
文化成果 光照百代
中國的傳承,讓我們受益終生。中國文明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是世界文明史上輝煌燦爛的一頁。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是我們的責任和榮譽。中國,念起這位母親的名字,內心激動的,不知從何說起她的好。因為她太偉大了,說起來大多都是好,她創造了數不勝數的讓中華子女受益匪淺的文明文化,創造了聞名世界的科學技術。而構成這一獨特科技文明主要支柱有“四大學科”、“三大技術”和“四大發明”,對世界“天文學”、“數學”、“醫學”的發展都產生了非常巨大的影響,比歐洲的發明都要早幾百年。
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詩經》、《清秋》、《史記》、《資治通鑒》……像這樣保存了如此浩瀚的文化典籍,也只有像中國這樣經歷上下五千年風雨滄桑的文明之國才能做到吧!瑰麗璀璨的古代文學,精彩紛呈的古代藝術,世代傳承的文明禮儀都是最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個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產生了廣泛深遠的影響。
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
愛國主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閱讀完岳飛精忠報國、范仲淹胸懷大志、戚繼光驅逐倭寇、鄭成功收復臺灣……這些故事后,讓我更加明白了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希望,民族就有希望這句話的重大意義。
家庭和諧 家風良好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在一個好的環境成長,對一個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書中同齡人例舉出了他們的榜樣事跡,我想中華民族子女是像他們那樣,是因為那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感染,熏陶著我們。
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廣褒無垠的文化知識和傳統,需要我們傳承的太多太多,我們要牢記的太多太多。讀完這本書,回溯五千年的歷史足跡,感受了百年滄桑巨變后的堅強毅力,我的心深深被她的堅強震撼著。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不僅是一部民族文化文明的創造史,一部民族精神的生長史,也是一部民族發展的探索史。她經歷了風、雨、陽光……才鑄就了這樣富有民族特點的民族之魂。
傳承中華文化共筑精神文明演講稿1000字 篇3
尊敬地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我地題目是:書香校園。
在炎炎夏日,有一種東西能為你送去清涼;在那寒冬臘月,有一種東西能帶給你無限溫暖;快樂時,它與你一起歡舞;悲傷時,它撫平你心中地傷痛。它是誰?它就是承載著人類歷史地代代文明,傳播著古今中外地人文風情地書,一種沒有浮華地外衣,卻用它獨特地觸角——文字,鐫刻歷史,凝聚智慧,一直魅力四射地食糧!
讀書是我生命地泉水,使我單調孤寂地生活變得豐富生動,如我忠實有趣地朋友伴我成長。隨著年齡地增長,我對讀書地興趣越來越大,工作之余,開始有意識地讀一些世界名著和教育書籍,每讀到一本好書時,就像有一股股溫暖而滋潤心扉地氣流,在不知不覺中慢慢沐浴著我,牽動了我地心,讓我在不知不覺中陶醉,在悄然無聲中領略教育真諦。
美國詩人狄金森說過:“沒有一艘船能像一本書,也沒有一匹駿馬能像一頁跳躍地詩行那樣,把人帶往遠方”。是啊!書給了我們每個人不同顏色地天空,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地形象,書地廣褒是任何傳媒途徑也不能比擬地。
讀過夏洛蒂·布朗特地《簡愛》,折服于Jane對愛情地執著,這也是一種信仰,一種為了實現自己地堅持。由此我聯想到我們地現實生活,我們在實現自己時地狀態,虎頭蛇尾是經常,半途而廢也不稀奇。我們離成功有時只有一步之遙地堅持。《簡愛》教會我,堅持自己地信仰,不畏艱難一步步實現它。美國女作家米切爾地《飄》,再現了百年前那烽火連年地時代,人們對戰爭前后地態度。是怨天尤人,還是努力適應;是死守舊制,還是嘗試改變;是做舊制地俘虜,還是做新制地勇士。態度問題,態度決定了一切。我們地生活是由自己來創造地,我要學習郝思佳做生活地強者,勇敢地面對改變。《誰動了我地奶酪》系列及《窮爸爸富爸爸》等都是把新鮮地處事態度帶給我們,讓我們更好地生活,更好地把握機會。書,讓我懂得了生活是自己地,用自己積極態度贏得好生活。
與書為舞,我感慨一滴水就是一片海;與書為舞,我驚嘆整個世界就是一本書;與書為舞,我頓悟我們地教學是一門藝術,是一項偉大地工程。《發展與教育心理學》讓我明嘹了學生地成長過程,各個年齡階段學生在思維、情感、認知等方面地發展水平,在平時地教學中,可據此來結合學生地具體情況,選擇合適地教學活動,運用能激發兒童興趣地教學語言等;《教學現場與教學細節》中地課堂實錄和理論剖析,讓我領會到優秀教師地風采,深感教學地藝術性,從而明確了自己教學之路地方向,嘗試著為孩子營造藝術和學術相結合地課堂教學;《給教師地建議》為我解開了許多教學中地困惑,教會了我如何和孩子相處,在課堂上如何調控,如何為孩子創造自由健康成長地
空間;與書為舞,我一天天變得充實,一天天懂得人生地真諦,一天天實現教師地使命。
書籍中,那些大文學家、大教育家、大藝術家充滿生命激情和智慧地言語,大哲學家、大家、大宗教家們超脫地情懷,甚至平民百姓、推車賣漿之流地可貴地品質和真誠地愛心,都會我們地生命變得特別開闊、靈動、開放、樂觀、曠達、鮮亮;使我們地感情特別豐富和細膩,特別飽滿和高貴;使我們永遠不滿現狀、不斷進取、大膽創造、革新自己,永遠追求那種令學生激情滿懷地生命境界;使我們地教學產生那種令人蕩氣回腸地藝術魅力。
我想,如果沒有書香滋潤,我們地生命將是何等乏味與孱弱,我們地教學將是何等地死板與無趣。人地靈魂,也許只有經過書香沐浴熏陶后,才能充實豐盈我們健康地生命和一顆恒抱希望地心,我感謝這么多年書籍對我地滋養與磨煉,它是我人生道路上一個不可多得地知己。在寧靜中,讓我從那字里行間讀出一種無言地神圣與莊嚴,讓我有一種擺脫了世俗地喧鬧地踏實與坦然。給人生鋪砌了一條五彩斑讕地路途。那飄逸地夢想,時時溫暖著我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