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糧食文明就餐主題演講稿(通用3篇)
節約糧食文明就餐主題演講稿 篇1
奢侈浪費真可恥,勤儉節約是美德。這是爺爺奶奶經常說的話。每當我聽到這話時,我都十分慚愧。
記得有一次,我不僅沒把碗里的飯吃完,還掉了許多飯粒在地上,爺爺看見了問我;你學過《憫農》這首詩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寫得多好啊!爺爺又說,
現在世界上有許多小孩,整天餓著肚子,面黃肌瘦,過著衣不蔽體的生活;而你呢,隨意浪費糧食。雖然我們的生活好了,但是節約糧食的傳統不能丟。我聽了這話,覺得爺爺說的對,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要從小培養,以后我一定要注意。
還有一次,我看見一件衣服殘舊了,便把它丟在一邊,不穿了。媽媽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不是我不買新衣服給你。這件衣服雖然舊了,但還可以穿啊!能用的就用,這是最基本的美德。又問我,你聽過《毛澤東同志的軍裝》這個故事嗎毛主席在延安時穿著一套洗得發白,補丁摞補丁的軍裝,同志們幾次要他換一套新的,他都不同意。有一次同志們背著他給他領了一套新軍裝,他發現后,硬是退了回去。毛主席的舊軍裝穿了四五年,大大小小的補丁有18塊呢!聽了這話,我想:毛主席是國領導人,他都這么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為什么我不能勤儉節約呢
勤儉節約是勞動人民的本色,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我一定要繼承和發揚這種光榮傳統,我要永遠記住奢侈浪費真可恥,勤儉節約是美德。勤儉自古為美譽,節約至今是佳稱。”這一流傳至今的古聯說的便是勤儉節約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面是關于勤儉節約的演講稿,歡迎各位閱讀和借鑒。
節約糧食文明就餐主題演講稿 篇2
國旗下講話——愛惜糧食,文明用餐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上午好!
我是四(1)班的 。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愛惜糧食 文明用餐》。 同學們,在講到愛惜糧食,我們馬上就會聯想到《鋤禾》這首古詩。這首古詩就是告訴我們農民伯伯種田很辛苦,要我們愛惜糧食。可是我們真的做到愛惜糧食了嗎?在學校食堂,每天都會看見同學們浪費糧食的現象!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我們中國還有很多人吃不飽飯,還有很多孩子讀不起書,也還有很多孩子因家庭貧困而輟學。當你浪費一口糧食時,也許在他們的眼里浪費的就是一頓豐富的晚餐。有的同學家庭條件好,很是挑食,吃了幾口飯就倒掉了,說這飯菜是自己不喜歡吃的……這些都是在浪費糧食!也許你并不覺得自己在浪費,也許你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么,可是,如果你浪費這一點,他浪費這一點,大家都浪費這一點,那就是一個驚人的損失了!
同學們,你想做個文明的小學生嗎?那就從文明就餐、愛惜糧食開始吧!其實愛惜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
時,不要剩飯菜;不挑食,不厭食。無論是在家里爸爸媽媽給我們做吃的,還是學校里的飯菜,都是有利于我們身體成長的,為了我們自己的健康,我們都要通通吃掉它!文明就餐就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安靜就餐,不大聲喧嘩、打鬧,不端著飯盒奔跑走動,防止相互碰撞或燙傷;就餐時細嚼慢咽,有助消化,也不含飯說話,以免發生意外。在就餐結束后半小時內不跑或者進行劇烈運動。愛護餐具,并把餐具放在指定的地方;同時要尊重工作人員,對他們為大家的服務表示感謝。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名珍惜糧食,文明用餐的好學生吧!
節約糧食文明就餐主題演講稿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人們以食物為重,日常生活中我們每天都在處理飯菜。眾所周知,餐桌文明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小飯桌,大文明,既承載了人類無盡的生命,又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尊勞愛食勤儉的傳統美德。在努力建設全國文明城市的同時,要大力弘揚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崇高,自覺引領“文明消費、節約膳食”的良好風尚,倡導積極、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們向所有學生發出倡議:
第一,繼承傳統美德。
我們每個人都要自覺繼承“禮儀之邦”的美德,號召大家積極參與文明餐桌行動,積極營造溫馨文明的用餐環境,享受“文明用餐、節儉惜福”的快樂。
第二,實現合理消費。
綠色消費,理性消費,按需訂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保證沒有剩飯剩菜,吃完打包。校外也是一樣,為了面子克服點菜浪費。
第三,提倡文明就餐。
自覺遵守公共道德,不吵鬧,注意他人就餐感受;注意用餐衛生,不要將寵物帶入餐廳,不要隨意污染用餐環境;低碳環保,使用“筷子勺子”,盡量杜絕使用一次性筷子;提醒家人不喝酒開車或酒后開車。
第四,注意科學飲食。
樹立新的科學飲食養生觀,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從常見食物中攝取健康營養。
第五、記住用餐禮儀。
排隊等候,不插隊;一個人,一個人,沒有職業;如果你不給別人充值或者做飯,基本上給別人充值或者做飯就是變相插隊。言語文明,不粗魯;吃飯安靜,不吵鬧;殘渣放入盤中不吐;珍惜食物,不要浪費。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實踐,與文明握手,告別陋習,建立文明、理性、健康、安全的生活方式!歡積極參加學校的表文明行動調查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