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名人故事:發動西安事變的楊虎城
楊虎城,著名的愛國民主將領,與張學良將軍共同發動了著名的西安事變。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愛國名人故事:發動西安事變的楊虎城,希望讀者喜歡。
愛國名人故事:發動西安事變的楊虎城
西安事變
西安事變是中國近代史上最富戲劇性也是最神秘的一個重大事件。其主要參與者為張學良、楊虎城、周恩來、蔣介石、宋子文和宋美齡 。其中,宋子文一方面說服蔣介石妥協,
一方面穩住南京政府不要轟炸西安,一方面代表蔣介石與張學良、楊虎城和周恩來談判。盡管有關西安事變內幕的許多說法或當事人回憶已陸續見諸報刊和書籍。但宋子文的親筆日記,因其不是為發表而寫,反而是最有可能真實記述歷史事實的。
張學良和楊虎城1936 年12 月12 日發動兵變扣押蔣介石后,宋子文日記記述的時間從20 日抵達西安當天“ 探路” 開始,到25 日蔣介石獲釋離開西安為止。日記用英文寫成,為打字稿,其中要點和人名均為中文親筆手寫,共15 頁。
蔣介石痛哭絕食
宋子文 20 日上午10 時乘飛機抵達西安,“ 我單獨拜見委員長。他甚為感動,失聲大泣。我對其安慰,告訴他,彼并未蒙羞,相反,整個世界均在關心他,同情他。”
蔣介石剛被捉之時,態度羞憤絕望,不吃不喝,與張學良連話都不講,更別說談判了。張學良告訴宋子文,蔣曾于17 日接受他所提出的四項條件,即:1 、改組國府、采納抗日分子;2 、廢除《塘沽》、《何梅》 、《察北》協定;3 、發動抗日運動;4 、釋放被捕七人。但蔣當天早晨又改變了主意。
蔣在見面時果真告訴宋,他不會在脅迫下接受任何條件,軍事解決為唯一之途。宋向蔣指出,“ 軍事上之成功并不能確保其性命之保全,即便西安被占,他們尚可退至接壤共區,惟國家將陷于分裂,內戰四起……”
當天下午,蔣介石“ 漸次通情達理” 。他再次見張學良,事后告宋,他已同意張學良將其軍隊開往綏遠 ;召開大會討論四項條件;改組陜西省政府,由楊虎城提名人選。
蔣介石性命堪憂
宋子文在西安之所以敢對蔣介石直言,曉以利害,其主要原因是宋子文抵達西安后確實為蔣介石的性命感到擔憂。宋子文在日記中寫道:“ 他們( 張、楊) 已走向極端,若其遭受失敗之打擊,他們甚有可能挾持他退往其山上要塞,甚或,他們可能變成一伙暴徒,并在暴徒心態下殺死他。漢卿( 張學良) 直言不諱告訴我,其委員會已經決定,若一旦爆發大規模戰事,為安全起見,他們將把委員長交給中共。這決非憑空之威脅。”
當天晚上,宋繼續探尋解決辦法,與張、楊甚至談到請閻錫山 出面調停。他在次日的日記中得出了唯一結論:和平解決。
一、此次運動不僅系由張、楊二人所發動,而且亦得到全體官兵上下一致之支持。張、楊至為團結,南京 方面許多人計劃并希望彼二人分裂,此不僅不可能,且充滿嚴重危險。
二、張、楊與中共兩方軍隊聯合一起,將成一令人生畏之集團,以現有之兵力,加之有利之地形,在目標一致之條件下,他們完全可固守戰場數月。
三、中共已毫無保留地將其命運與張、楊維系在一起。
在離開南京之前,一直在軍事解決與政治解決間搖擺,然經我實地細量,我堅信,拯救中國 唯一之途只能藉政治解決。”
張學良扣沒蔣遺囑
21 日上午11 時,宋子文在離開西安返回南京前1 小時再次面見蔣介石。蔣介石交給他幾份遺囑,是分別寫給全國人民、夫人宋美齡和他兩個兒子的。蔣要宋先 將遺囑給張學良過目,但張過目后扣下了蔣的遺囑。宋子文寫道:“ (張)謂假如發生戰事,他以人格保證將把這些遺囑發送,但現在他不會允其發送。”
蔣還要求宋子文不要讓宋美齡前來西安 ,并勸宋子文也不要返回南京。但當時宋子文已拿定主意,心中有了一個救蔣介石一命的初步方案。
“ 我不知何種政治解決切實可行,但我決定先行如下幾點:
1 、應讓蔣夫人來西安照顧委員長,并改變其聽天由命之態度。
2 、由戴雨農(戴笠 ) 代表黃埔系前來西安,親身觀察此地之局勢。
3 、派一將軍來西安,以處理可能產生之軍事問題。”
三點方案得到了張、楊的贊同。而且,張還特意給宋美齡和戴笠寫了信。但張同時表示,“ 倘西安發生戰事,蔣夫人之安全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