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級上冊五單元作文:中學生消費狀況調查報告
用錢是門學問
用錢與花錢從深層次的角度理解,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花錢”有隨意性強,“用錢”指把錢用在必需上,充分體現錢的真正功能。從我們的調查中發現,零用錢的使用全部由自己支配,但使用的計劃性、節制性不強。有計劃的只有26、7%,其他都無計劃或無節制。調查中還發現部份家長對中學生處理零用錢的態度不明朗,或許并不關注中學生的消費觀念,消費狀況;或許忙于工作、家務無暇顧及,聽之任之;還有部份家長把零用錢的多寡,作為激勵的籌碼,學習好,就多給一點零用錢,學習差就少給點,這樣,有些中學生為了多拿點零用錢就會采取一些不恰當的方法。當被問及如果有人向你借錢,你會借給他嗎?88%的中學生選擇看情況,說明目前的中學生在這方面的處理上還是比較謹慎理智的。對于是否捐獻給希望工程,只有5%的中學生有經常性的行為。分析其中原因,也許囿了囊中羞澀,也許對捐獻的社會意義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如果每個中學生每年捐獻10元,不知可以讓多少個西部貧困山區的失學兒童重返校園。調查中還發現沒有一個同學能把剩余的零用錢放進銀行儲存,由此可見,中學生的理財意識相當薄弱。
反思與建議
中學生的消費以受外界影響為主,既然外界的環境不易改變,那就只好改變自己,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有零用錢是正常的,但數額一定要合理,要合理地使用零用錢,不大手大腳,應用則用,不要用在一些既昂貴又不實用的東西上,如購買衣服鞋襪時,不必追求名牌、時尚,應學會購買物美價廉的東西,當自己買的東西不別人好的時候,不必理會別人是怎樣看你的,只要自己堅信這樣做是對的;消費時更多的從父母的角度出發,懂得錢是得來不易的,學會節儉,用得合理,這樣才會讓父母感到放心。
對于個別中學生的高消費現象,主要原因有:青少年自尊心強。注重外表,很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評價,很在意周圍人的眼光,如認為穿的顯眼點,漂亮點,可以在同學面前炫耀,想別人都尊重自己。現代信息通信技術發達,中學生們對新產品、新技術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發奇心,就把錢花在這上面,以為邊走邊打著手機,十分瀟酒,風光。其實現在中學生大多設有必要購買手機,這樣做很不理智,不僅浪費,還加重家庭負擔,又容易在同學之間形成攀比的風氣,使亂消費的現象愈演愈烈。家長對子女的溺愛。現在的中學生中有不少是獨生子女,父母對他們十分疼愛,只要開口,絕不會空手,有求必應,長此以往,輕則助長了他們的亂消費的風氣,重則使他們變得自以為是,一意孤行,形成不考慮他人處境,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
作為中學生應該把有限的零用錢統籌安排,合理使用,主要用在學業上,作為自己的學業后勤保障,同時也提醒同學們要學會善于理財。
結束語
進入21世紀,社會競爭愈加激烈,有知識有能力的人才會占得住腳。消費也是一種能力,消費又是為了更多的知識和形成更高的能力,只有這樣,未來才會掌握在我們手里。作為中學生,還沒有在社會上工作的能力,但到了將來,也許你就會感覺到錢的來之不易,可能會很后悔自己中學時所做的事,所以,我們不要讓生命留下任何遺憾,從現在起就要學會好好利用自己手上的錢,正確的去消費。